美国——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和最大债务国

 

 

郑伟民、黄尔勇

 

 

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中的一些新趋向和新现象表现得愈来愈明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西欧和日本为基地的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蜂拥进入美国市场,加速对美国的资本渗透。在短短的几年里美国就取代西欧成为最大的资本输入国,而且随着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逆差的迅速扩大,它已由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沦为最大的债务国。与此同时,日本在经济上迅速崛起。这些情况表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不平衡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正在进一步朝着不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

 

投资的主要流向从西欧移向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国际垄断资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已由战前的殖民地和附属国的经济落后地区迅速转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和地区。战后初期,美国凭借着战争期间大大膨胀起来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利用西欧各国和日本被战争削弱的机会,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宝座,并一跃而为最大的资本输出国。西欧历来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心脏地区,战争结束不久西欧就成为美国垄断资本向外扩张的主要目标。虽然美国对西欧的资本渗透在战前就已开始,但是规模并不大,那时美国在西欧地区的投资额远不及它在拉丁美洲和加拿大的投资额大。在整个50年代,特别是西欧共同市场成立后,随着美国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美国对西欧地区的私人投资活动空前活跃起来,投资的规模是战前不可比拟的,这股投资洪流绵延不断地一直持续到60年代。到60年代下半期,美国在西欧的私人直接投资总额已先后超过在拉丁美洲地区和加拿大的投资总额,西欧已取代拉丁美洲和加拿大成为美国的主要投资场所和资本主义世界资本输入最集中的地区。国际垄断资本的主要流向转向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转向西欧地区,这是战后资本输出的重大变化之一。在70年代初以前,美国跨国公司一直扮演着资本主义主要投资者的角色,美国垄断组织单方面地大量向世界各个地区和有关国家输出资本。即使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本也是以单行道的方式由美国源源不断地流向西欧和日本,而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流入美国的资本数量是微不足道的。根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引用的材料,1970年以前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私人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美国一国就占2/3。在大量输出资本的同时,美国输入的资本额在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10%。〔1〕这种情况表明,在50和60年代,美国跨国公司与西欧和日本的垄断企业相比,占有压倒的优势。而西欧的垄断企业却只能凭借本国政府的支撑,在本土困战,仅有少数经济实力雄厚和驰名世界的跨国公司能打入美国市场,与美国大公司一争长短。由于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到60年代中期,它们在海外的子公司已成为一支经济实力惊人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法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塞尔万·施赖姆贝当时曾担忧地把美国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比作是仅次于美国和苏联之后的“第三个最重要的世界工业强国”。〔2〕施赖姆贝的这种担忧并没有变成现实,但这种担心确实反映了一部分欧洲人对美国跨国公司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的恐惧心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部分人产生这种恐惧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当时,美国的跨国公司同西欧同类垄断企业相比,不仅在规模和财力上,而且在技术和管理方面都占有明显的优势。美国是首先展开科学技术革命的国家,还在50年代,电子计算机就已获得较广泛的使用,而西欧和日本在这方面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虽然美国在60年代就已成为西欧和日本产品的主要市场,但对西欧特别是日本的多数企业来说,把美国作为一个有利的投资市场却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70年代以来,随着西欧和日本跨国公司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它们与美国跨国公司之间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表现为西欧和日本跨国公司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也表现为它们在技术管理和科研开支等方面与美国跨国公司的差距迅速缩小和消除,而在某些技术领域和管理方面甚至已超过美国同类跨国公司的水平,它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也大大增强了。与此同时,西欧和日本的跨国公司加强了对美国的资本渗透,它们不仅努力增加对美国的商品出口,而且开始以愈来愈大的规模向美国输出资本,使它成为自己的主要投资场所。

在整个70年代,美国跨国公司的优势明显削弱了,相比之下,西欧和日本跨国公司在海外的资本扩张速度都比美国跨国公司快。在50年代末,美国跨国公司在世界上13个主要工业部门的11个部门中占据首位,到70年代中期美国跨国公司就只在7个部门中仍占据首位了,而西欧和日本则占据了另外6个部门的首位。同样,在50年代末,美国在13个主要工业部门的156家最大公司中占111家(或71%),到70年代中期已降为68家(44%)。同一时期,西欧、日本和其他国家则从39家增加到55家。〔3〕

 

1971-198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状况

国别

单位:10亿美元

%

1971

1975

1980

1971

1975

1980

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

英国

荷兰

联邦德国

日本

瑞士

法国

加拿大

瑞典

比利时和卢森堡

意大利

澳大利亚

其他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168.1

82.8

23.7

13.8

7.3

4.4

9.5

7.3

6.5

2.4

2.4

3.0

0.5

4.5

4.0

263.0

124.1

30.4

19.0

16.0

15.9

17.6

11.1

10.4

4.4

3.6

3.3

0.8

6.4

8.1

497.5

215.6

74.2

39.7

37.6

37.1

33.0

20.0

19.0

7.2

6.9

6.9

1.9

10.5

14.0

97.7

48.1

13.8

8.0

4.2

2.6

5.5

4.2

3.8

1.4

1.4

1.7

0.3

2.6

2.3

97.0

45.8

11.2

7.0

5.9

5.9

6.5

4.1

3.8

1.6

1.3

1.2

0.3

2.4

3.0

97.3

42.2

14.5

7.8

7.4

7.3

6.5

3.9

3.7

1.4

1.3

1.3

0.4

2.1

2.7

总额

172.1

271.1

511.5

100.0

100.0

100.0

资料来源:根据约翰·斯托普福德:《1982—1983年世界多国公司指南》1983年第5—6页的表格改编。

70年代以来,特别是从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的对外私人直接投资虽然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私人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持续地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联邦德国和日本所占的比重则迅速增大。

从上表可以看出,1980年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累计总额比1971年净增了1.6倍,但是它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由1971年的48.1%降至42.2%。同一时期,日本和联邦德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累计总额增加了376亿和371亿美元,即分别增加了4.1倍和7.7倍,两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迅速由4.2%和2.6%提高为7.4%和7.3%。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状况的恶化,各国跨国公司争夺世界市场的斗争大大加剧了。尤其是西欧和日本的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为了绕过关税壁垒、冲破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直接打入和占领美国市场,都加强了对美国市场的资本渗透,越来越多地采取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形式来扩大自己在美国市场上所占有的地盘。昔日那种主要以美国单行道方式向其他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输出资本的现象已经消失了,随之出现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资本循着双行道对流的现象日益明显,而美国输入资本的数量和规模也在日益增大。70年代刚开始时,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美国输入的资本额所占比重只有大约10%,到了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美国占的份额就已增长到30%以上,而且主要是在1977—1980年之间增长的。根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近期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估计,目前这一比例已上升到40—50%。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资本主义世界对外私人直接投资的最大供应者,现在它又成了外国直接投资的最大接受者。美国这一地位的变化,使得国际资本流动的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考虑到80年代以来美国本身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占有40%左右的比重,目前它输入的资本额实际上等于占了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0%以上,换句话说,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有60%以上是流入美国的。在这股涌向美国的投资洪流中,西欧的一些跨国公司一直站在最前列,而从80年代开始,日本的跨国公司也迎头赶上。

从8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与西欧和日本的国际投资地位明显提高相对照,美国的国际投资地位进一步削弱了。1981年,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达到2283亿美元的新高峰,但随之而来的1982年却大幅度地降至2078亿美元,1983年又降至2072亿美元,这种现象是战后从未出现过的,一直到1985年,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才稍稍超过1981年水平。〔4〕与此同时,美国的预算赤字和国际收支逆差逐年急剧扩大,1986年,美国的预算赤字已达2200亿美元以上,外贸逆差则接近1700亿美元。为了弥补巨额预算赤字和外贸逆差,美国政府实施了高利率政策,将大量外资吸收到美国来。由于输入的资本迅速增长,输出的资本相对减少,加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大量举债,美国的国际投资地位发生了带有转折意义的变化。1982年,美国仍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当年的国外资产总额为8249亿美元,而外国在美国的资产总额为6887亿美元,前者扣除后者尚有1362亿美元的巨大余额。但是,形势的发展急转直下,到1985年美国在国外的资产总额已比外国在美国的资产总额少1074亿美元〔5〕,因而使美国从1914年以来首次沦为债务国,而且只有短短的三年,美国就由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沦为最大的债务国。根据美国商务部最近发表的数字,到1986年底,美国的外债净额已增加到2636亿美元,一年之间就净增了1562亿美元的债务。可以预计,在80年代下半期,美国的国际债务还会进一步大幅度增长。到90年代初,美国的外债总额估计会达到5000亿至7000亿美元。

 

西欧跨国公司加速向美国投资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西欧的国际投资地位。战后头几年,西欧各国因致力于恢复战争创伤,经济困难,资本输出量非常有限,但在50年代初期西欧各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仍大于美国对西欧的直接投资。1950年,西欧在美国的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为23亿美元,而美国在西欧的直接投资累计总额则为17亿美元。随后几年,由于美国加强了对西欧地区的直接投资,双方的投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有利于美国的变化。虽然从50年代以来,随着西欧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西欧逐渐加强了对美国的投资,但是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西欧在美国的直接投资规模却赶不上美国在西欧的投资规模。1970年,西欧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总额为96亿美元,而美国在西欧的直接投资总额为253亿美元,西欧只及美国投资额的37.9%。从70年代下半期开始,西欧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大大加快,不过就投资量来说,西欧在美国的投资额仍赶不上美国在西欧的投资额。1980年,西欧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已增加到457亿美元,美国在西欧的直接投资也增加到965亿美元,虽然双方的投资差距在缩小,但西欧在美国的投资额还是只及美国在西欧直接投资额的47.4%。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从70年代以来,西欧对美国的投资势头正在迅速加强。从历史上看,西欧的一些驰名全球的跨国公司早就在美国进行投资。70年代中期以后,愈来愈多的西欧跨国公司以及专业化水平和工艺水平较高的中、小企业也逐渐打入美国市场。70年代上半期,西欧已有大约600家公司在美国进行直接投资。70年代下半期,流入美国的资本量愈来愈多,在美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公司已超过2000家。80年代以来,这股投资洪流变得更加汹涌。当然,西欧的一些著名跨国公司是美国的主要投资者,它们在本国跨国银行的有力支持下,通过直接建立新企业和收买美国名牌企业等办法,加速扩大自己在美国市场上的地盘。英国石油公司因参加开发阿拉斯加的新油区,花费了约4亿美元来建立自己的加油塔。与此同时,它用巨额资金收买了美国大石油公司俄亥俄新泽西石油公司的控股股票和辛克莱石油公司的大部分控股股票。此外,联邦德国的化学巨头拜尔公司以2.75亿美元购买了迈尔斯制药公司,大众汽车公司则为它在宾夕法尼亚州新斯坦顿的工厂投资2.5亿美元,这家工厂雇佣的工人数达4000名。如果说,70年代下半期是西欧掀起大举渗入美国的第一个浪潮,80年代中期则是西欧资本对美国市场的一次更大的冲击浪潮,而且这次的气势更大。欧洲的经济复苏使许多公司手中拥有充足的资金,但在本国和欧洲范围内进行投资的机会并不多,因而美国就自然地成了欧洲公司的投资目标和赚取高额利润的沃土。欧洲化学界的巨头英国帝国化学公司、联邦德国的巴尔、赫希斯特、巴登苯胺苏打公司;瑞士制造业的三大巨头西巴·盖吉、霍夫曼-拉罗歇和山道士公司,以及食品业的佼佼者瑞士雀巢奶品公司;汽车业的巨头联邦德国的大众和戴姆勒·奔驰公司、法国的雷诺、意大利的菲亚特,以及瑞典的沃尔沃等汽车公司;电子业的巨头联邦德国的西门子和菲利浦电气公司;石油业的巨头英荷壳牌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和法国的埃里夫·阿奎坦石油公司等,都在美国加紧进行投资和兼并活动,而且许多投资项目特别引人注目。1984年4月,赫维·琼斯出任英国帝国化学公司的董事长后,立即全面研究公司的经营战略。他根据计划部门搜集的大量资料和获得的信息,决定出资1.55亿美元买下美国大食品化学公司维亚特力斯公司的化学生产部。这是因为维亚特力斯公司在航空和宇航领域用的复合材料生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购买这家企业就可以掌握在高技术方面占据领先地位的线索。联邦德国化学界的三大巨头近年来也转变了经营战略,在生物技术方面集中力量发展新医药、新农药。例如,赫希斯特公司鉴于美国在生物技术方面领先,便决定在整个80年代向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附属医院提供5000万美元,作为该医院建立分子生物学科的筹款,以此换取应用这家附属医院研究成果的优先权。这家医院最近已研究出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合成技术,并已于去年投产。1985年,瑞士雀巢奶品公司用3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接管了美国食品业巨头之一的卡乃欣公司,用数额如此庞大的资金来兼并美国企业,这在对美国的外国投资者中也是颇为罕见的。

在1986年,西欧的一些大公司再次对美国发起强大的投资攻势,其中投资规模较大的有:法国液压气公司用11亿美元购进美国“三大工业公司”,汉森信托公司花9.3亿美元购买美国的SCM公司,瑞典ELECTROLUX公司出资7.5亿美元兼并了美国的怀特联合公司,英国谨慎公司耐心观望了好几年以后也毅然投资6.07亿美元买进了杰克逊国民人寿保险公司,布茨公司则以5.65亿美元购进弗林特化工厂,英国石油公司用5亿美元买下普瑞纳制造厂,勃泰尔斯门公司以4.75亿美元购入双日公司,英国赛艾奇-赛艾奇公司出资4.5亿美元兼并了泰德·贝茨公司,联邦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则用4.2亿美元(折合为80%的股份)与GTE电讯齿轮公司搞合资经营。

欧洲的公司对美国的投资攻势之所以有增无减,除了美国提供了有利的投资环境外,美元汇价下跌和欧洲各国货币的汇价上浮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欧洲的企业界普遍认为,这时购买美国公司的资产是最合算的,而美国公司却希望赶在新的税法生效前将资产售出。由此看出,西欧在美国投资的新浪潮是由各种因素促成的。仅在1986年头九个月中,英国在美国购买的资产就达87亿美元,这个数额比1985年的43亿美元增加了一倍多。英国为购买美国公司的资产筹集了30亿美元的证券,英国公司在国内出售股票是筹资购买美国公司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其他欧洲国家也采用这种方法,如法国液压气公司就准备用出售一种新证券的方式来筹集购买“三大工业公司”资产的一半资金。

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编制的《国际收支年鉴》所提供的资料,描述了1981年至1985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和流出各国和各地区的情况,这些数字清楚地表明,美国作为资本输入国的地位愈来愈突出,而西欧和日本作为资本输出国的形象则愈来愈明显。1981年,在以特别提款权计算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额482亿美元中,美国一国就占了216亿美元,西欧只占144亿美元;日本所占份额微不足道。1982和1983年,西欧在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额中所占的份额重新超过美国,但在1984年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额507亿美元中,美国又独家占了247亿,西欧只占106亿。根据估计数字,1985年在以特别提款权计算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463亿美元中,西欧占的份额虽增长到143亿,但仍落后于美国的177亿。再从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出情况来看,1981年至1984年以特别提款权计算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出总额分别为430亿、221亿、326亿和432亿,美国分别占81亿、22亿、25亿和76亿,也就是说,在这几年中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额没有一年是达到100亿的。西欧的情况则不一样,从1981年至1984年的情况来看,它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额分别为243亿、178亿、203亿和236亿,它的资本输出表现了强劲的势头,在整个对外直接投资流出总额中,西欧每年所占的份额都超过一半以上。根据1985年的估计数字,在507亿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出总额中,美国的流出额已增加到151亿,但西欧的流出额仍继续保持在221亿的高水平上。80年代以来,西欧地区已取代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资本输出者,而且一半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是流向美国的。

在欧洲国家中,英国、荷兰和瑞士一直是美国的传统投资者,还在二次大战前它们的一些大公司就在美国进行一定规模的直接投资,战后一直到现在,这些国家在美国的投资市场上仍名列前茅。从70年代中期开始,瑞士对美投资呈现停滞状态,被后来居上的联邦德国超过。荷兰在70年代下半期对美直接投资的累计总额曾连续好几年超过英国而居首位,直到1982年英国才重新超过荷兰而再居第一位。1985年,欧洲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总额为1209亿美元,其中英国、荷兰、联邦德国、瑞士和法国五国的投资额就达1115亿美元,即占投资总额的90%以上。〔6〕

80年代上半期,美国对西欧的投资增长速度明显慢于西欧对美国的投资增长速度。从50年代以来,美国在西欧的私人直接投资一直大于西欧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数额。在70年代头五年,美国在西欧的直接投资增长了94.9%,年增长率为16—18%,同时西欧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增长了93.7%,尽管双方的增长速度差不多,但西欧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总额只及美国在西欧直接投资总额的37%左右。70年代后五年,美国在西欧的直接投资增长速度保持在前五年的水平上,但西欧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增长了133.9%,这样双方的投资差距就进一步缩小了。80年代头几年,西欧和美国双方的直接投资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1982年,美国在欧洲共同体(10国)的直接投资总额为717亿美元,同年欧洲共同体(10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总额由1981年的641亿美元增加到740亿美元,从而超过了美国在共同体的投资额。1982年,美国在欧洲的直接投资总额为925亿美元,而欧洲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总额为832亿美元,仍落后于美国。但到1983年,欧洲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总额已增加到929亿美元,而美国在欧洲的直接投资总额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比1982年减少了3亿美元,这样欧洲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总额也超过了美国在欧洲的投资总额。到1985年,欧洲和欧洲共同体(10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总额已分别增加到1209亿和1060亿美元,同年,美国在欧洲和欧洲共同体(10国)的直接投资总额分别为1068亿和821亿美元。双方的投资实力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欧洲的根本变化。

在整个70年代,除了荷兰以外,西欧其他国家包括英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额都落后于美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额。这种情况在80年代也发生了急剧变化。1982年,英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总额已达285亿美元,同年美国在英国的直接投资总额为275亿美元,前者已超过后者约10亿美元。1985年,英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总额已激增到438亿美元,比同年美国在英国的340亿美元的投资总额多98亿美元。联邦德国和法国也正在加强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如果目前的投资势头继续保持下去,估计两年内它们同美国的投资对流也会发生不利于美国的重大变化。在80年代最后几年,西欧国家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将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日本对美国的投资大幅度增长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日本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在60年代,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每年平均不到10亿美元,70年代后期每年已增加到40多亿美元。1981—1983年,日本每年的对外直接投资平均已达80亿美元,到1985年3月截止的财政年度中它的对外直接投资已超过了100亿美元,在1986年3月截止的财政年度中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又进一步增加到122.2亿美元。到目前为止,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速度仍居首位。80年代以来,日本不仅大大增加了对外直接投资,而且将其中愈来愈大的部分投放在美国。在70年代中,发展中国家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比美国要大。1975年,日本流入北美(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的直接投资为9.05亿美元,而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为18.83亿美元,后者比前者高出一倍多。从1980年到1984年,日本流入北美(主要是美国)的直接投资的比重明显增大,但发展中国家在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仍大于北美。在1985财政年度中,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为122.2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占45.55亿美元,而北美则占54.95亿美元,从而使日本在北美的直接投资首次超过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直到1975年,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只有5.91亿美元,在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中只占2.1%。1977年,美国在日本的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为41亿美元,而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总额只有17亿美元,日本的投资额仍比美国少很多。1981年,日、美双方的直接投资额发生了根本变化,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总额第一次超过美国在日本的直接投资总额,而且在80年代的后几年中,日本和美国之间的资本对流愈来愈有利于日本。1982年,日、美双方的直接投资总额各为96.77亿美元和64.07亿美元。到1985年,美国在日本的直接投资总额增为90.95亿美元,同年日本对美国的直接投资总额已激增到191.16亿美元,日本的投资额比美国的投资额已多出整整100亿美元。〔7〕由于日本在美国的投资增长迅速,因而在1983年日本对美国的直接投资总额已超过联邦德国,仅次于英国和荷兰而居第三位。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日本打入美国市场主要还是靠商品输出,而不是靠资本输出。近年来,由于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额愈来愈大,日元对美元的汇价大幅度上浮,美国采取种种保护主义措施限制日本某些产品进口,因而日本对美国的投资战略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日本跨国公司已步欧洲跨国公司的后尘,下大本钱收购美国的一些有名的大企业,它们已采取多种形式渗入了美国的有关经济部门。

到目前为止,日本在美国投资额最大的是汽车制造业。日本的日产、本田和丰田汽车公司在美国都有大量的投资。1983年,日产汽车公司投资7.45亿美元在美国田纳西州的士麦那开设了一家年生产能力达24万辆小汽车和卡车的工厂。同一时期,本田公司只花了4.9亿美元就在俄亥俄州的马里斯维尔建造了一家年生产能力比日产多一半的汽车制造厂。尤为引人注目的是,1984年日本最大的丰田汽车公司和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加利福尼亚的弗里蒙特合资建立了一个“新联汽车制造公司”,这家新公司的年生产能力为25万辆丰田“皇冠”系列的小轿车。公司联合经营的期限为12年,利润均分。协议规定,丰田汽车公司负责工厂的经营管理大权,大部分先进技术以及机器人、发动机等汽车的高值部件都由丰田汽车公司供应。1982年,这三家公司在美国尚未生产一辆汽车,而现在每年生产的车辆已达56万辆。丰田和日本的其他汽车公司均已宣布,它们将在美国建立新工厂,预计到1990年日本汽车公司在美国生产的汽车将达160万辆,几乎相当于美国从日本进口的汽车数量。

日本资本在美国钢铁业中的影响也在扩大。1984年,日本钢管公司买下了美国全国钢铁公司50%的股份,目前该公司的最高层中有一半是日本钢管公司安排的人,其中包括新任命的总经理。在美国七家最大的钢铁公司中,有四家与日本的大公司组建了合资企业,有的已经吸收了日方的大量投资,出售了部分股份。新日本钢铁公司也正同内陆钢铁公司谈判,打算对这家公司的轧钢厂进行投资。它还在设法收购正在调整中的USX公司的资产。

在高技术部门,日本跨国公司也在采取行动。日本富士通公司同意购买主要供应军用集成电路块的费尔柴尔德半导体公司80%的资产,从而引起了美国产业界领导人和国防部官员的担心。据美国电子协会估计,到1986年底,日本的有关公司在美国电子业中已有约400笔投资。此外,日本电气公司也在打美国霍尼维尔公司的主意,准备染指这家公司的计算机业务。美国电气公司已宣布将出售它的制造集成电路块的英特西尔公司,圈内人认为,潜在的买主之一就是日本半导体集团公司。日本的日立制作所正在考虑全部或部分地收购美国的莫托罗拉公司。

日本跨国公司和部分专业化程度很高的中、小企业,还在其他一些制造部门加紧兴建新企业和购买美国现有的企业,并广泛地与当地的美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迄今为止,最大一次收购活动是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公司以5.5亿美元购买了美国太阳化学公司的印刷和油墨业务。日本的索尼、松下、日立等大电器公司也在美国投资建厂,生产电视机、录音机和组合音响等畅销产品。

除了生产性投资外,日本还趁日元升值之际大量购买美国的不动产。1984年,日本在美国的不动产投资只有6亿美元,1985年增加到13亿美元,比上一年翻了一番还多。1986年这方面的投资比1985年又有了新的增长。1986年8月,仅日本周亘公司购买位于洛杉矶的阿科市场一笔生意,就花了6.25亿美元。现在,日本的投资正从夏威夷、美国西海岸向东海岸推进。日本的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正在大量抢购一批第一流的办公大楼、旅馆,以及零售商店的房地产。估计,今年日本公司在美国不动产市场的投资将达到30亿美元以上。日本对美国不动产投资激增的主要原因是日元大幅度升值。例如,1985年购买一幢价值1亿美元的大楼需支付250亿日元,现在只要花150多亿日元就行了。其次,日本的地价昂贵,利率低。东京和大阪等大城市的不动产投资利率只有2—3%,而美国的地价比日本便宜得多,纽约的地价只有东京的1/5,所以日本的一些公司为了筹集资金,往往是向东京银行以5—6%的低息借钱,然后买进低价美元,在美国以现金购买不动产。日本住友信托银行株式会社与纽约的理查德·埃利斯不动产咨询公司达成一项默契,今年在华盛顿、纽约、旧金山等地估计能做成金额达3.5亿美元的五笔交易。

日本购买美国国库券的数量也愈来愈多。美国财政部为了弥补巨额预算赤字,每年大约发行了2000亿美元的国库券。日本在美国国库券市场上投资还不到两年,但是1985年一年购买的美国国库券就超过了200亿美元。美国国库券的利率比日本国库券的利率高,到1986年10月底,为期30年的国库券,日本年率为5.33%,美国年率则为7.66%,比日本高2.33%。与购买房地产一样,由于日元大幅度上浮,过去购买一万美元国库券要花250万日元,现在只要花150多万日元。

从1980年到1986年,日本银行一直是国际资本流向美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渠道。日本跨国银行业务的发展与日本加速向国外直接投资有关。这就像60和70年代的美国跨国银行一样,日本跨国银行也紧随着其国外客户。80年代以来,日本的国内储蓄超过国内投资的要求,而且外贸收支连续几年出现巨额盈余,这些过剩的资金必然要到国际资本市场上去找出路,日本跨国银行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向世界各个地区,尤其是向美国输出资本的前沿阵地。日本跨国银行的经济实力发展得非常快,1978年在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10家跨国银行中日本只占一家,到了1985年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10家跨国银行中已占了5家。1986年,日本的第一劝业银行在国际银行界已超过花旗银行跃居第一位。在投资银行中,1986年日本的野村证券公司的资产也超过了美国梅林公司,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投资公司。日本跨国银行的迅速壮大,有力地支持了日本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活动。

到1986年底,日本的对外资产累计总额为7273亿美元,比1985年增加了2896亿美元,扣除5469亿美元的负债部分,对外纯资产已增加到1804亿美元。1985年,对外纯资产是1300亿美元左右,一年之间猛增了500亿美元。这样,就使日本连续两年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

目前,日本在海外的资产中,证券投资和银行债权投资各占1/3以上,而在海外建厂和参与经营的私人直接投资只占8%,这是日本与以直接投资为主的美国不同的地方,但是直接投资在日本对外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正在逐渐增大。

从美国经济今后几年的发展趋势看,国际资本将继续大量流入美国,这是因为美国的庞大外贸逆差和巨额预算赤字不会在短期内迅速减少。为了弥补这两大缺口,美国的内债和外债都将进一步增加,债务负担将愈背愈重,实际利率将继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对外资的需求量也不会有所减少。加上美国的良好投资环境和广阔市场对欧洲、日本的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欧洲和日本对美国的投资将进一步扩大。

从欧洲各国和日本方面来看,国内市场对资金需求不如美国那么旺盛,企业利润率和银行利率也不高,而货币汇价大幅度上升和国际贸易中保护主义盛行,必将促使欧洲各国和日本继续加强对美国的投资攻势,它们的国际投资地位也会随之进一步提高。对比之下,美国因政府和民间债务的不断增加,还本付息的担子愈来愈重。据估计,到1990年,美国的国外债券将从目前的2600多亿美元增加到5000亿美元以上,每年付息就需200多亿美元,大量国民财富外流,将严重影响美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美国将继续扮演世界最大资本输入国和最大债务国的角色,美国的国际投资地位将进一步削弱。

 

注释:

 

〔1〕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世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第三次调查报告》,纽约,1983年,第18页。

〔2〕塞尔万·施赖姆贝:《美国的挑战》,1968年版,第3页。

〔3〕英国《经济学家》1978年2月4日;美国《哈佛商业评论》1978年第12期,第95—96页。

〔4〕美国《商业现况》1985年第8期,第46—49页。

〔5〕见《1987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B—103表格。

〔6〕美国《商业现况》1986年第8期,第79页。

〔7〕美国《商业现况》1985年第8期,第5—52页,1986年第8期,第46—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