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城市经济及其面临的一些问题
郭吴新
美国是城市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本世纪以来,在美国国民经济中,城市经济有决定性的意义。二次大战后,美国城市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并继续面临着一系列较突出的问题,如不少中心市区的衰落、贫困化和住宅不足、交通拥塞、环境污染、城市财政困难等。制订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规划以及改建、更新旧市区的任务,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从基本城市化到高度城市化
对一切国家说来,城市经济的形成发展,都是在城市化过程中进行的。美国也不例外。因此,概略地了解一下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现状,对分析美国城市经济说来是必要的。
美国城市发展已有三个半世纪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1940年,全国共有城市和市镇3464个,人口69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56.3%,已基本上形成全国性的现代城市体系,拥有少数特大城市和一大批大、中城市,以它们为主体组成了几十个规模不等的大工业区和100多个大都市区(按1950年的大都市区定义回溯计算的数目),这些主要城市构成全国或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或者同时还是政治、文化中心。战后,随着新的科技革命日益深入、混合联合公司和跨国公司急剧增长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趋势加强,美国的城市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高度城市化阶段。同大战前夕相比,1980年,美国城市和市镇数目增加1.53倍,城市人口增多1.42倍,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为73.7%。现在,每四个美国人,就有三个生活在城市化地区。
表一为美国现代城市体系中各级城市的构成及其对比提供了一个总的图景。二次大战后,在全国各大地区城市化水平趋于均衡和城市网络密度大为提高的前提下,形成了以超级城市纽约为首的各级城市的金字塔形分布。近9000个规模不等的城市和市镇,大体上均衡地分散在美国各个大区,集中着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经济活动,这是美国城市经济高度发达的表征。而在全部城市和市镇中,特大城市和大、中城市为数不过169个,但却聚居着全国城市总人口的1/3,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们是全国城市经济的主体部分,在美国城市经济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还应指出:对战后美国的高度城市化和现代城市体系的发展,如果只停 留在一般分析各级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的大规模增长上,那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同时着重考察战后美国城市化过程中一些具有特征意义的现象,即人口向城市地区积聚和向中心市区集中趋势的减弱,郊区化和分散化趋势的加强,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大都市区和巨大都市区〔1〕的迅速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对美国高度城市化的特点和现代城市体系的内涵有较深入的理解,从而能较确切地把握战后美国城市经济的变化。
表一: 1980年美国城市的等级规模分布状况
城市等级 |
城市数目 |
城市人口 (百万人) |
各级城市人口 占城市总人口 的比重(%) |
特大城市(100万人以上) 其中:超级城市(500万人以上,纽约) 一般特大城市(100-500万人,芝加哥、洛杉矶、 费城、休斯敦、底特律) 大城市(50-100万人) 中等城市(10-50万人) 其中:中等城市(25-50万人) 较小中等城市(10-25万人) 小城市(2.5-10万人) 市镇(0.25-2.5万人) 其中:市镇(1-2.5万人) 小市镇(0.25-1万人) |
6 1
5 16 147 33 114 776 7820 1260 6560 |
17.5 7.1
10.4 10.9 28.4 11.8 16.6 35.6 74.7 19.8 54.9 |
10.5 4.3
6.2 6.5 17.0 7.1 9.9 21.3 44.7 11.8 32.9 |
城 市 总 计 |
8765 |
167.1 |
100.0 |
资料来源:《美国统计摘要》1985年,第22页。关于各级城市人口标准,是本文作者参考国内外学术界的看法加以划分的。
表二数字表明,一方面,战后大都市区内“中心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急剧下降,到70年代已陷于停顿状态,而市郊区的人口在经历了前一段的迅猛增长后,自60年代起其增长势头也明显减弱,主要是由于远郊区卫星城镇的较快发展尚能使大都市区总计的人口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大都市区人口郊区化和分散化趋势的加强,是大都市区内部经济活动和居民生活日趋分散特别是逐渐向近郊区和远郊区外移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战后美国大都市区数目及人口的成倍增长(1983年分别增至330个和1.78亿人),则是高水平的城市经济赖以运行的广阔基础。
表二: 战后美国大都市区数目及人口的增长
年份 |
大教市区人口增长率(%) |
年份 |
全部大都市区 |
|||||
中心 城市 |
市郊区 |
大都市 区总计 |
数目 |
土地占全国 领土的比重 (%) |
人口 (百万人) |
人口占全国总 人口的比重 (%) |
||
1940-1950 1950-1960 1960-1970 1970-1980 |
13.9 10.7 6.4 0.7 |
34.7 48.6 26.8 19.0 |
21.8 26.4 16.6 10.6 |
1950 1960 1970 1980 |
169 212 243 318 |
5.9 8.7 10.9 16.0 |
84.5 112.9 139.4 169.4 |
56.1 63.3 68.6 74.8 |
资料来源:詹姆斯·海尔布伦:《城市经济学和公共政策》第2版,纽约,圣马丁出版社,1981年,第33页;《美国统计摘要》1985年,第17页。
在下文中我们将依次分析美国城市经济的几个重要侧面。
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次大战前,列宁在论述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发展时,曾强调指出:“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2〕在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城市经济无疑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及其所包含的地区经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区域经济以至全国经济的进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美国城市化和城市经济是伴随着产业革命的深入而开始迅速发展的。二次大战前,美国实现了工业化,制造业有了巨大增长,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基本经济部门,与此相联系,批发和零售贸易、采矿业和建筑业等都有相当大的发展。考察一下城市制造业、批发与零售贸易业在全国相应部门中所占的比重,即可明了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经济在地区和全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表三: 1929年城市制造业和贸易在全国总额.x中所占的比重(%)
城市-大工业区 |
制造业 |
城市 |
批发贸易 净销售额 |
零售贸易 净销售额 |
|||
工厂数 |
职工人数 |
总产值 |
增加价值 |
||||
1万人口以上城市共计 33个大工业区共计① 头10个大工业区共计 其中: 纽约市大工业区 芝加哥大工业区 费城大工业区 底特律大工业区 波士顿大工业区 |
67.3 52.0 41.2
17.3 5.6 3.4 1.3 3.0 |
71.2 56.2 39.2
10.4 6.2 4.3 3.3 3.2 |
74.8 62.3 43.1
13.4 7.9 4.2 4.0 2.8 |
77.0 63.4 44.2
14.1 8.0 4.5 3.9 3.1 |
1万人口以上城市共计 10万人口以上城市共计 头10个大城市共计 __其中: 纽约 芝加哥 费城 底特律 波士顿 |
-- 76.2 50.7
22.6 8.5 3.3 2.2 3.4 |
69.8 -- 24.1
8.7 4.3 2.2 1.8 1.4 |
①每个大工业区由一个大城市(或毗邻的两三个大、中城市)为主体,包括该城市所在的县及若干邻县组成,如纽约市大工业区包括12个县,芝加哥大工业区包括6个县,等等。
资料来源:《美国第15次国情普查摘要》,1930年,第763-764、878-892、917-918页。并参照斯·阿·奎因及路·弗·托马斯:《城市》,麦克劳-希尔图书公司,1939年,第125页。
1929年是战前周期性经济高涨的年份,当时的情况有代表性。从美国工业主体部门制造业的四项基本经济指标(工厂数、职工人数、总产值和增加价值)看来,约有3/4集中于1万人口以上的市镇和城市里,而其中的4/5左右又集中在以特大城市和一批大、中城市为主体的33个大工业区。以纽约市大工业区为首的最个大工业区拥有的人口不到全国总人口的1/4(24.8%),却集中着全国制造业职工人数的2/5和产值的2/5以上。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在美国制造业中的地位如此重要,当然同城市的聚集经济效益分不开,特别是特大城市和大多数大、中城市,它们在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劳动力市场、厂际生产联系和部门间业务交往以及金融活动与信息交流等方面,都较多地具备着市场经济环境中聚集经济的优越条件。从表三还可看到,各级城市不仅大多是多层次的制造业基地及工业中心,也是大小不同的商业中心。全国批发及零售贸易净销售额的3/4左右分别集中在10万人口以上或1万人口以上的各级城市里。经济活动的多层次集中状况,恰是发达的城市网络和城市经济的一个重大特征。
表四: 美国大都市区各产业部门就业人数在全国.x总额中所占的比重(%)①
产业类别 |
1950 |
1977 |
||
就业人数 (千人) |
在全国总额 中的比重(%) |
就业人数 (千人) |
在全国总额 中的比重(%) |
|
第一产业(农林渔业) 第二产业(工矿业、建筑业) 其中: 工矿业 第三产业(其他部门) 其中: 运输、通讯、公用事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 金融、保险、不动产 服务业(包括自由职业) 政府机关 |
826 12276 10272 19738② 2911 6834 1508 6758 1727 |
11.7 64.4 65.8 65.1 65.4 65.0 78.5 61.8 68.7 |
852 16864 13745 43059 4092 13092 3953 18297 3605 |
27.7 64.5 65.0 71.5 71.0 70.2 79.8 69.7 77.8 |
全部产业 |
32840 |
58.2 |
60805 |
67.9 |
①1950年为10万人口以上大都市区数字,1977年接近全部大都市区数字,在统计范围方面,仅相差1%强,对相比影响有限。
②包括未划类的就业者43.5万人,其比重为1.3%。
资料来源:据埃德温·S·米尔斯:《城市经济学》第2版,1980年,第24页及苏联《美国: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1985年第6期第76页的材料整理。
战后,随着美国工业现代化和经济发达程度进一步提高,作为多层次经济中心的各级城市,其重要性又有发展。简况见表四。
就业人数是判断城市经济地位的基本指标之一。50年代初到70年代后期,美国就业总人数增加了59%,大都市区就业人数增多85%,其中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竟增长了近1.2倍。结果,大都市区就业人数在全国就业总人数中所占的比重由58.2%提高到了67.9%;而大都市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也相应地由65.1%提高到71.5%。这意味着大都市区拥有比战后初期更大的经济力量,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尤为迅速。
在考察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以至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时,还应充分估计美国多层次的大量专业化城市的巨大作用,及最大一批大都市区作为经济神经中枢的控制性影响。由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城市(如匹兹堡、芝加哥和克利夫兰的钢铁业,芝加哥的农业机械和肉类加工,底特律的汽车工业,斯肯涅塔德的电气工业,纽约的化工、成衣、金融和商业,费城的化学工业,阿克伦的橡胶工业,休斯敦的炼油工业,德顿和硅谷的电子工业,西雅图的飞机制造业,波特兰的炼铝业,洛杉矶和休斯敦的宇航工业,波士顿的轻工业等),是特定产业部门的地区性或全国性中心,其专业化产品和服务面向地区或全国市场,甚至国际市场。
西方城市经济学者往往把美国现代城市体系中的各城市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及层次。一般认为:纽约是全国性及世界性的超级经济中心城市;洛杉矶和芝加哥是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旧金山、明尼阿波利斯、亚特兰大、达拉斯等是大区性的中心城市,其中旧金山又多少具有全国性;休斯敦、新奥尔良、印第安纳波利斯等是州首府中心城市;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心城市又按多样化及专业化的不同格局划分为多样化制造业城市、次多样化制造业城市和专门化制造业城市,其中多样化制造业城市波士顿、费城、匹兹堡和专门化制造业城市底特律又具有全国性地位;此外有一些特殊类型城市,如美国首都华盛顿、大学城伯克利和普林斯顿、海军基地和军工城市圣地亚哥、全国最大赌城拉斯维加斯,等等。
各级城市作为多层次的经济中心,具有工业基地、商业中心、服务业中心、金融据点、外贸口岸、交通枢纽和信息中心等功能。这些功能复杂且有差别,有的还处在发展和变化中。但总的看来,美国最大的几十个城市和大都市区,却长期拥有对全国经济的控制地位,全国制造业最大1000家公司及广义服务业各部门最大500家公司的总部,约有9/10长期以来都设在这些城市和大都市区里,对国内外的生产和市场,施加垄断性的影响。
美国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
二次大战后,随着新的科技革命的展开,工业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和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文教事业和居民生活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空前加强,美国城市和大都市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大都市区内部产业结构的变化方面(如各部门就业人数分布的变化所表明的)十分突出。1950—1977年,大都市区的数目和就 业人数分别增加88%和85%,区内各产业部门的就业人数均有程度不同的增长,具体又分几种情况:第一种是就业人数增长,但该部门在大都市区就业总人数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农林渔业增5.6万人,运输、通讯和公用事业增118.1万人,其比重分别降低1%和2.2%);第二种是就业人数有相当增长,但所占比重却大大下降(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458.8万人,其中工矿业增347.3万人,它们的比重分别下降9.7%和8.7%);第三种是就业人数有程度不同的增长,但其比重提高不多(政府机关、批发和零售贸易以及金融、保险与不动产就业人数各增加187.8万人、625.8万人和244.5万人,它们所占比重只分别上升0.6%、0.7%和1.9%);第四种是就业人数和比重都有大幅度增长(第三产业及其中的服务业就业人数各增加2332.1万人和1153.9万人,其比重分别提高10.7%和9.6%)。虽然第二产业及其主体部门制造业就业人数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三产业尤其是其中的服务业部门比重急剧上升,但这决不意味着城市和大都市区作为制造业基地及工业中心地位的削弱,而是表明在经济高度发达条件下城市功能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
下面分析几个发展状况各异的大都市区产业结构的变化。
圣何塞大都市区:是战后靠新兴高技术迅猛发展的加州大都市区之一。它在圣塔克拉拉县区内,以圣何塞市为中心城市,并以硅谷(Silicon Valley)为主要生产-科研基地。大都市区人口1930年为14.5万,1960年为64.2万,1983年为136万。1930—1980年,圣何塞市人口由57651人剧增近10倍为629442人。
这个大都市的就业人数在1968—1982年间增加近32万人,即82%。其主要原因是近20多年来硅谷高技术工业(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军用电子设备、精密仪表等)的蓬勃发展。1981年,硅谷高技术企业(制造厂、科研服务机构和分销商号)近1800家,职工十几万人,其产品在美国所占的比重分别高达:半导体仪表器件为32.7%,导弹及航天为21.8%,电子计算机和电气仪表为12%以上。在硅谷带动下,该大都市区多数产业部门迅速扩展。
表五: 圣何塞大都市区就业人数的变化
产业部门 |
1968 |
1972 |
1982 |
1968-1982的变化 |
||||
千人 |
% |
千人 |
% |
千人 |
% |
千人(±) |
%(±) |
|
农林渔业和采矿业 制造业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 建筑通讯运输和公用事业 批发与零售贸易、商业服务 业和金融、保险、房地产 公私服务业及政府机关 |
30.1① 125.2 -- 31.3
75.6 120.7 |
7.9① 32.6 -- 8.2
19.7 31.5 |
6.6 126.3 61.5 37.1
92.0 151.1 |
1.6 30.6 14.9 9.0
22.2 36.6 |
5.7 256.7 168.1 44.2
154.8 238.3 |
0.8 36.7 24.0 6.3
22.1 34.1 |
-24.4 +131.5 +106.6② +12.9
+79.2 +117.6 |
-7.1 +4.1 +9.1② -1.9
+2.4 +2.6 |
共计 |
382.9 |
100.0 |
413.9 |
100.0 |
699.7 |
100.0 |
+316.8 |
-- |
①缺农业就业人数。
②1972—1982。
资料来源:据K·L·布雷德伯里等著:《城区衰落和美国城市的未来》,布鲁金斯学会,华盛顿,1982年,第130页和J·奎格利等:《旧金山海湾地区城市发展概观》,伯克利加州大学,1985年,第51页数字计算。
芝加哥大都市区:芝加哥市经济战后呈衰落趋势,但大都市区仍有一定发展。这个大都市区的人口1950年为537.1万, 1960年为622.1万,1975年为701.5万。但芝加哥市的人口在1950—1982年间却从362.1万下降到299.7万,减少了62.4万人,退居全国大城市的第三位。芝加哥地区是美国最大工业基地之一,其钢铁、农业机械生产和肉类加工居全国之冠,机械、电机、运输机械、石油、化学、木材加工业等也甚发达。
表六:芝加哥地区制造业各部门就业人数和产值(1929—1979)
产品部门 |
芝加哥大工业区(1929)① |
芝加哥大工业区(1979) |
||||||
就业人数 |
总产值(当年价格) |
就业人数 |
总产值(当年价格) |
|||||
千人 |
% |
百万美元 |
% |
千人 |
% |
百万美元 |
% |
|
金属熔炼及加工 电机 非电机机械 印刷及出版 食品及同类产品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运输机械 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产品 石头、粘土及玻璃制品 纸张及有关产品 服装及纺织品 家具及室内装置 石油及煤制品 木材及其制品 皮革及皮革制品 其他 |
79.3 70.6 63.5 61.0 67.5 17.7 19.5 4.7 -- 8.3 12.0 45.0 20.5 6.4 13.4 7.0 165.7 |
11.9 10.6 9.6 9.2 10.2 2.7 2.9 0.7 -- 1.2 1.8 6.8 3.1 1.0 2.0 1.0 25.0 |
821.6 422.4 399.6 374.5 1059.7 202.6 170.6 18.3 -- 36.9 81.4 253.5 105.5 191.7 892.1 38.6 489.3 |
14.8 7.6 7.2 6.7 19.1 3.6 3.1 0.3 -- 0.7 1.5 4.6 1.9 3.4 16.0 0.7 8.8 |
241.0 126.0 123.0 83.0 74.0 55.0 37.0 36.0 34.0 29.0 21.0 19.0 18.0 14.0 9.0 4.0 29.0 |
25.2 13.2 12.9 8.7 7.8 5.8 3.9 3.8 3.6 3.1 2.2 2.0 1.9 1.5 1.0 0.4 23.0 |
24600 9463 8645 5264 10249 6817 4190 2256 1633 2209 1771 887 828 7147 511 182 1430 |
27.9 10.7 9.8 6.0 11.6 7.8 4.8 2.6 1.9 2.5 2.0 1.0 0.9 8.1 0.6 0.2 1.6 |
共计 |
663.9 |
100.0 |
5558.3 |
100.0 |
952.0 |
100.0 |
88082 |
100.0 |
①当时芝加哥大工业区包括6个县,与70年代大都市区幅员大体相当。
资料来源:《第15次国情普查:制造业,1929》,第3卷,1933年,第150—152页;欧文·卡特勒:《芝加哥:大陆中部的大都市》,第3版,1982年,第165页。
近半个世纪以来,芝加哥大都市区制造业就业人数和产值都有相当增长,但发展不平衡,一系列重工业(钢铁及金属加工,电机和机械、仪表、化学、橡胶、石油与煤)扩展较大,而许多传统工业包括若干轻工业食品、木材及木制品、服装及纺织品等)则明显停滞或减缩(有的部门按产值所占比重)。同时,该地区的其他功能却有发展,比如作为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和大湖港埠,以及重要的商业、服务业中心和金融据点等,这从1980年就业人数分布状况即可看出,大都市区总就业人数为350万人,其中:制造业91.9万(26.3%),建筑业13万(3.7%),运输和公用事业21万(6%),批发及零售贸易77.9万(22.2%),金融、保险及不动产23万(6.6%),服务业67.7万(19.3%),政府机关49万(14%),农业、采矿业等6.5万(1.9%)。作为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的表现,第一、二产业比重不到1/3,而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了2/3。
克利夫兰大都市区:其中心城市克利夫兰明显衰落,大都市区经济也处于停滞局面。老工业基地克利夫兰市区人口1950年为91.5万,1970年为75.1万,1982年只有55.9万,32年间减少了35.6万,近2/5,情况可谓严重。大都市区人口1950年为164.6万,1970年上升到206.4万,1983年则下降为187.8万。
克利夫兰市是美国重工业基地之一,其基本经济部门是冶金、金属加工和机器制造业,战后初期这些部门就业人数曾占到全市就业总人数的1/3,至今大体未变。在全部就业人数中,第二产业(以冶金、机械制造等传统重工业部门为主体,加上轻工业部门、建筑业和公用事业)占有较高比重,直到70年代初前后仍接近2/5;广义服务业各部门就业人数虽有增长,亦仅达3/5。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冶金、一般机械制造等传统工业地位的下降和新兴工业较快发展,特别是广义服务业比重的大幅度上升,使克利夫兰大都市区经济相形见绌,其停滞状态和相对地位的下降日益突出。
表七: 克利夫兰大都市区非农业就业人数分布(1968—1973)
|
1968 |
1973 |
1968-1973的变化 |
|||
千人 |
% |
千人 |
% |
千人(±) |
%(±) |
|
采矿业 制造业 建筑业 运输及公用事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 金融、保险、不动产 服务业 政府机关 |
1.5 312.6 36.4 50.2 172.8 39.4 125.1 103.9 |
0.2 37.2 4.3 6.0 20.5 4.7 14.9 12.3 |
1.4 287.4 30.3 48.7 191.8 43.8 149.2 113.1 |
0.2 33.2 3.5 5.6 22.1 5.1 17.2 13.1 |
-0.1 -25.2 -6.1 -1.5 +19.0 +4.4 +24.1 +9.2 |
0.0 -4.0 -0.8 -0.4 +1.6 +0.4 +2.3 +0.8 |
共计 |
841.9 |
100.0 |
865.7 |
100.0 |
+23.8 |
-- |
资料来源:K·L·布雷德伯里等著:《城区衰落和美国城市的未来》,布鲁金斯学会,华盛顿,1982年,第128页。
考察城市-大都市区经济结构时,除重点分析产业部门结构外,还要注意空间结构问题,即大都市区内部各级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及产业布局、城市经济活动与居民生活的功能分区以及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区间的交通状况等,即有关“日常城市系统”(Daily urban system)的问题。战后,随着大都市区化及其功能多样化的进程,特大城市和大、中城市的外围城市及卫星城镇数量日多,规模也逐渐扩大甚至升级,它们同中心城市以及它们相互间的经济交往与分工日益扩展,呈现出大都市区内经济中心层次化和多中心的趋势,而城市(包括市郊区和中心市区)内的功能区亦日益复杂,并向多种功能交织方向发展。以芝加哥大都市区为例,70年代环绕特大城市芝加哥分布着约250城市和市镇,以它们为依托,1975年共形成350多个工业区(共占地5万英亩以上),其中芝加哥市内有36个工业区(占地3539英亩),市郊库克县境内有156个工业区(占地1.5万多英亩)。芝加哥市各工业区散布于城北芝加哥河及其支流地区和城南卡卢米河地带,市区主要有纺织、服装、食品、造币和印刷等业,芝加哥河南北有机械、木材、家具制造等业,城西有电机制造、金属冶炼与玻璃工业,卡卢米河沿岸集中着钢铁、汽车、造船、化学、石油和煤炭工业。芝加哥大都市区内还分布着大小商业区,其中主要购物中心近30个,平均每个有100多家商店,1979年各主要购物中心的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个别年销售额近3.5亿美元。此外,芝加哥大都市区拥有一批大专学校和385个工业科研机构(1975年仅次于纽约的507个,居全国第二),〔3〕它们对该地区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美国城市经济面临的一些问题
二次大战后,美国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一些至今仍相当尖锐,现概述如下:
(一)贫困化和高失业率问题。战后美国城市的失业和贫困化现象不仅始终存在,而且还周期性地恶化。据美国官方材料,全国失业率1972年为5.6%,1975年经济危机最严重时升至8.5%,1979年减到5.8%,在最近一次经济危机爆发后再次上升,1982年为9.7%,1983年仍有9.6%。失业大军基本集中在城市特别是主要城市中,那里的失业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例如1977年,全国平均失业率为7.1%,但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失业率一般达9.1%,其中白人失业率为7.6%,黑人失业率竟高达15.6%。由于高失业率,穷人比例在大都市区中心城市也更大。1983年,按官方统计,全国处于贫困线以下家庭的比重为12.3%,其中白人家庭、黑人家庭和西语裔家庭的比重依次为9.7%、32.4%和26.1%;但在全部大都市区中心城市里贫困家庭的比重则高达16.3%,其中白人家庭、黑人家庭和西语裔家庭分别为10.8%、34.2%和29.5%。各级政府只得通过社会保障体制下的保险、补助开支和多种计划,来谋求社会矛盾的缓和。
(二)地价昂贵和住宅问题。市区地价上涨迅速,特别是市中心商业区的地价高昂常使许多企业家和居民望而却步。1975—1980年,美国12个最大城市的地价上涨了97%,比消费物价上涨45%高一倍多。地价昂贵引起住宅价格和房租的较快上涨,以旧金山海湾地区城市住宅价格为例,它一般都较消费物价上升的幅度大,有些年份(如1975—1979年间)每年竟高出1—2倍。1973—1982年,这个地区城市较佳地段三室两洗手间的一套住宅,其价格由3.5万美元涨到19.5万美元,增长了4.6倍。购房贷款还本付息负担重或者房租贵,只是美国城市住宅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城市有相当一部分住宅条件大大低于应有的要求,长期引起居民的不满,在贫民区这个问题尤其突出。据普查材料,属房少拥挤和房屋破旧或者基本设备严重缺乏的城市住宅所占比重,1950年高达35.3%,此后经增建和改善条件,这一比重显著下降,1960年为19.8%,1970年为13.1%,1977年仍有5.7%(未包括破旧住宅)。城市黑人的住宅条件要比平均水平差得多,不良住宅比重为:1950年超过80%,1960年55.5%,1970年33.3%,1977年13.2%(未包括破旧住宅)。在纽约的贫民集中街区,特别是布鲁克林的贝德福德-斯泰弗森特区与布朗斯维尔区、布朗克斯的莫里森尼亚区以及曼哈顿的哈莱姆区,住宅状况的恶劣历来有名。各大都市区内许多租房户对住宅和街区条件不好素有烦言。据官方1977年住房调查报告披露,各中心城市租房户甚为不满的占租房户总数的24%,其中一半以上表示要搬家。美国政府先后于1937年、1949年、1961年和1974年多次通过法案,拨款修建了一批供低收入阶层租用的公共住宅(1978年共119.8万套,占全国住房总套数的1.4%),并对部分住户发放住房补助,使情况有所缓解,但问题仍然存在。
(三)交通拥塞问题。大、中城市特别是大都市区的过快发展,包括占地范围扩大、人口增长以及住宅与企业选址的分散趋势,都使交通问题成为经常性的突出问题。上下班和假日进出市区高峰时间道路拥塞。美国多数家庭都有一两部小汽车,上下班时,城市居民75—80%左右使用小汽车或少量卡车,大多一人一辆,10—15%左右利用地铁、电车、公共汽车等,只有10%以下驾摩托、自行车或者其他工具及步行。因此,在上下班高峰时间,主要城市中心商业区的每条进出线路,在短短一两个小时内,要吞吐几万乘客即数以万计的车辆。市内公路和高速公路上各种车辆首尾衔接,长龙般地蠕动行驶,拥塞景象可想而知。这不仅大大延长了乘客的路途时间,而且增多了车祸。
(四)环境污染问题。美国城市是工业、技术、经济活动的中心,人口密集,有大量的生产企业、服务店号、办公机构和居民住宅以及各种设施,众多车辆来往奔驰,因此,直到60年代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水、噪音、有毒废弃物等污染,相当严重。全国城市每年垃圾量超过1.5亿吨,噪音受害者超过2000万人,各种交通工具和企业逐日排出多种有害气体,不少水域甚至地下水源均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城市是开放性的生态系统,市区内污染必然危害近邻甚至相当大范围内居民健康。1899年美国政府公布垃圾废物法,但未引起重视。二次大战后又相继颁布控制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法令及其多次修正案,拨出大批款项用于防治污染,取得了明显成效。例如芝加哥市区,1963年以前大量工业污水排进芝加哥河及渠道,再注入伊利诺斯水道,其水污染严重程度居全国首位;同时因排放废气控制不严和污物处理设施不足,70年代初空气污染仍很严重,市区内合乎联邦空气净化标准的地段不过10%,属严重污染地区达41%。经过兴建及扩大污水处理系统,加强执行联邦有关环境保护法令,水污染状况得到控制。70年代中期市区内合乎联邦空气净化标准的地段提高到51%,5%地段仍属严重污染区。1980年,按环境质量委员会要求对全国城市所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90%的人认为存在着空气污染(其中50%认为所居住的社区情况严重),39%的人认为水污染较严重或严重,46%的人害怕化学物质污染环境,64%的人对有毒废弃物处理心存疑虑。
(五)城市财政困难问题。美国一系列大城市的财政,在70年代一再出现入不敷出的困窘状况,少数城市(如纽约)甚至发生过财政危机,直到近几年情况才有所缓解。全国城市政府财政赤字1970年达14.7亿美元,1975年仍有9.6亿美元,80年代以来收支才进入平衡。全国城市政府年末债务从1970年的437.7亿美元上升到1982年的1003.4亿美元,即增加1.3倍。70年代中期,纽约市财政支出常超过收入的15—28%,1979和1980年,市财政赤字仍分别为4.2亿美元和3.6亿美元。1982年纽约市政债务为104.1亿美元,人均1472美元(1970和1975年分别为1101美元和1935美元)。城市财政困难直接影响到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旧市区的重建和低收入阶层的生活补助。
(六)城市更新与城市发展规划问题。战后美国城市日益郊区化和分散化,成批企业及大量较高收入居民从老市区迁往郊区卫星城市或城镇,结果引起老市区即中心城市的衰落。70年代,芝加哥市区2000家工厂和4500家商店外迁,全市人口减少36万多人,城内留下成批废弃的厂房、仓库、铁路站场和闲空的店铺及住宅,市财政收入和经济生活都受到不小影响。底特律、克利夫兰、波士顿、纽约及其他不少城市老市区也程度不同地出现衰落现象。这样,包括改建旧市区和创造城市经济复兴条件的任务显得紧迫起来,制订城市进一步发展规划日益受到重视。
美国城市规划历史较长,17世纪80年代,费城第一个按规划兴建。18世纪末到19世纪,又制订并实现了新建华盛顿和扩建纽约曼哈顿市区的规划。17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制订了影响很大的芝加哥城市规划。在霍华德(E. Howard)“田园城市”设想、恩文(R. Unwin)卫星城市建设规划以及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1933年和1978年先后通过的《城市规划大纲》(《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的影响下,本世纪以来美国城市规划工作也不断发展和臻于完善。战后城市规划已更多地考虑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50年代各城市纷纷制订以土地使用为中心的城市总图,规划城市发展目标及建设项目。现在则进一步制订范围广泛的城市发展综合规划,它涉及城市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领域,包括一系列发展目标和措施。对中心城区趋于衰落的大城市说来,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老市区的更新。例如,1966年的芝加哥综合发展规划,即考虑到80年代发展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包括老城复兴的任务。1973年提出的芝加哥中心区21号规划,制订了面积约11平方英里的更新总体规划,建议在湖滨地区修建步行设施及住房、按伯恩哈姆(D. H. Burnham)设想建设湖滨公园、在国家大街上修林荫道、把围绕市中心区的高架快速干道改为地下环行道及指定标志建筑等,企图通过改建,提高中心市区土地和建筑物的经济效益,重新把企业和纳税 居民吸引回来,以复兴中心城区的经济。
美国城市经济面临的上述各个问题,随着大都市区的进一步发展,看来还会继续存在下去。其中一些问题如住房、环境污染等,可能会逐渐缓解。但同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城市贫困化和失业现象,以及与此相关的严重社会犯罪和种族歧视等问题,则是美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无法医治的痼疾。
注释:
〔1〕大都市区(Standard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 -- SMSA, 现为 MSA),指由主体城市、卫星城镇和郊县组成的特定城市化地理单位。1980年,规定主体城市人口超过5万,或合乎要求的城市化地区人口多于5万,而每个大都市区的总人口多于10万(在新英格兰地区多于7.5万)。巨大都市区(Consolidated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 -- CMSA)则由相毗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都市区组成。
〔2〕《列宁全集》第19卷,第264页。
〔3〕T·诺耶耳和_T·斯坦贝克:《美国城市经济变化》,罗曼-阿兰海尔德出版公司,1984年,第2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