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 威 慑
吴 展
核武器,特别是热核武器即氢弹,具有空前巨大的破坏力。据说,只要爆炸几个氢弹即可基本消灭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而对于装在弹道导弹上的核弹头,至今还找不到有效的防御办法。现在美苏两个核超级大国都已积累了大大小小的核武器二万多个,因此只要核战争打起来,双方都会经受亿万人民的死伤,不计其数的财产损失,其严重程度将远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谁愿意遭受这样的灾难?人们害怕核战争,故而核武器起到了威慑作用,使有核武器的国家不敢发动核战争。
威慑的概念自古有之。三国时代曹操之子曹植就有这样的诗句:“威慑万乘,华夏称雄。”更早几百年,我国春秋时代的伟大军事战略家孙武在所著《孙子十三篇》的《谋攻篇》中提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其中包含了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通过外交途径使敌人屈服的意思。联邦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在他?的著作《西方的战略》中也说:“威慑这一原则根本不是20世纪的发明。希腊人和罗马人早已懂得用灾难超过可能得到的好处的恐吓使潜在的进攻者慑服。”
一、美国的核威慑政策
核武器出现以后,威慑这个词在美国以至于西方就用得很广泛了。核威慑就是以敌方难以忍受的强大核报复来使其不敢发 动进攻。当然核武器的作用不止于威慑,例如它可以用来给盟国提供核保护伞,在核威慑失灵时也可以用于作战,但威慑是主要作用则是毫无疑义的。核保护伞的概念是从威慑派生出来的,其用意是保障盟国免遭进攻。但是,假如苏联以其强大的常规兵力进攻西欧,甚至于使用了核武器,但没有直接打美国,此时美国是否真会冒自己遭受核报复的危险以核武器来打击苏联,是很成问题的。至于在核威慑失灵时使用核武器作战的问题,则不过是一种推测。目前还没有失灵的迹象。筹划使用核武器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增强核威慑的效果,给人一种失灵时真的要打的印象。
在美国看来,核威慑取决于:
1.拥有实在的强大核力量,
2.有使用这种力量的决心,
3.双方都认识到所争夺的问题涉及国家的重大利益。
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有作战能力的核武器,那么空空洞洞地进行恫吓是不起作用的。有了核武器而没有诉诸核武力的决心,威慑也不会产生效果。这就涉及到可信度。如果人家不信,那就威慑不成。美国认为核武器必须有足够的数量和良好的性能,并且把有关的数据公开宣扬出去。美国还认为核武器应有生存能力,即使遭到突然攻击,也还能保存下足够的数量以实施报复性反击。为此美国建立了放在坚固的地下井中的洲际弹道导弹、放在核潜艇中的潜射弹道导弹和装备远程巡航导弹的战略轰炸机。这种三合一的战略力量不可能在一次攻击中被全部摧毁。在发生国际危机时,美国常常用调动其核武装部队、提高军事戒备等级、声称或暗示要使用核武器等办法来表示其诉诸核武力的决心。
核威慑有点像双人舞,对方不配合是跳不成的。核武器的威力那样大,影响那样大,如果争端不涉及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利益,无论你怎样摆弄姿态,人家都不会相信你真的要使用。因此必须在适当的时机和适当的问题上表露这种决心,并千方百计使对方相信。在朝鲜战争中据说美国以核武器威胁过中国。如真有此事,中国人连死都不怕,怎么会吃他这一套!实际上当时美国拥有的原子弹并不多,不足以制服中国这样大的国家。如果都打到中国,美国将用什么来对付苏联呢?一些小国更不会被核武器吓住,因为它们不会相信一个超级大国将用核武器来对付小国。
二、美国核战略的沿革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初期,美国垄断着核武器,同苏联相比占有明显的优势。1954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一篇演说中宣布了“大规模报复”的核政策。那就是说,美国将以大规模核轰炸来对共产主义国家进行报复。这种报复是全面的,既针对军事目标,也针对非军事目标;既针对工厂,也针对城市。
到了60年代初肯尼迪总统当政时,其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提出了“确保摧毁”(Assured Destruction)、“限制损害”(Damage Limitation)和“灵活反应”(Flexible Response)的核战略概念。美国在当时之所以要改变政策,是因为苏联的核军备已有较大的发展,而美国已无绝对优势。如果还要动不动就实行“大规模报复”,必然会反过来招致对美国的核报复。
“确保摧毁”是在敌方进行第一次打击后(为免遭报复,必然首先打击战略进攻力量),美国必须能保存下足够的核武器以对敌城市和工业区实施摧毁性的报复(第二次打击)。麦克纳马拉认为三合一的战略进攻力量极不可能在遭到第一次打击时被全部摧毁,至少,战略导弹核潜艇的生存能力是很强的。核潜艇能长期潜伏水中,很难被发现并被击中。潜射导弹的命中精度虽较低,但能打击城市。由于苏联也装备了与美国类似的核力量,所以“确保摧毁”对美国也同样适用,于是成了“相互确保摧毁”(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结果,威慑别人起了威慑自己的作用。
“限制损害”是尽量减少核战争的破坏。麦克纳马拉最初设想以核进攻来消灭?敌大部分核武器,并以防御来增强自身安全。但是核进攻等于发动核战争,所?以不可取。防御办法之一是积极防御,即用反导弹系统击落导弹的核弹头(技术上一直未过关),并用防空系统来拦截入侵的轰炸机。另一种办法是消极防御,即建造大批民防掩蔽所,但因造价太高推行不下去。
“灵活反应”是把核反击分为四级。最低一级仅打击军事目标(Counterforce)。最高一级是全面核打击。把反击分出层次是为了让美国总统能根据情况选择作战方案。为此,美国国防部相应地修改了“单一综合作战计划”(Single Integrated Operational Plan, SIOP),其中包含预先计划好的各级打击目标和作战方案。
麦克纳马拉为美国的核战略奠定了基础。除了“限制损害”因不现实而不提了之外,整个战略思想被各届美国政府继承至今。美国核战略思想大体分两派:一是?威慑派,靠核威慑来避免战争;二是作战派,认为核战争有可能打,故要做好打的?计划。官方核战略兼有两者。公开宣布的政策侧重威慑,但作战思想也有所透?露。可以说,“确保摧毁”是美国核威慑的核心,没有这一着就吓不住人,而“灵活反应”及SIOP则是具体作战方案。美国不能把别人摧毁,自己也被摧毁。自杀方案不能令人信服。只有先小反击一下,如不行再升级,这才比较可信,才能加强威慑效果。以后的“灵活反应”都是这一方案的发展和改进,大方针未变。
到了70年代,苏联的战略力量水平已与美国大致相等。苏联的战略核武器多数是陆基的洲际弹道导弹,其弹头大,数量多,对美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当时的两任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在前,布朗在后,都修改了SIOP,把“灵活反应”搞得更细致,层次更多。这时,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技术也大为发展,不但有了多弹头分导技术,而且命中精度也显著提高,于是打击军事目标就发展到了包含打击导弹地下井(Countersilo)的内容。由于弹头数量增多了,打击的目标数量就可以增加,“灵活反应”的层次自然也就能划分得更细。同时,美国也改善了核武器的通信、指挥、控制(Communication, Command and Control)系统,增强了其生存能力及更改打击目标的灵活性。布朗更提出了所谓的“抵销战略”(Countervailing Strategy),就是根据苏联核进攻的程度相应地作出反应,可以打单个目标,打几个目标,打多个目标,直至大规模的打击,从打击军事目标直到全面打击。
80年代里根总统上台后也对SIOP进行了进一步修改。随着反弹道导弹技术的进展,他在1983年提出了“战略防御倡议”即SDI,就是要建立庞大的反导弹战略防御系统,以消灭绝大部分进攻弹头。他甚至满怀信心地提出将来要把“确保摧毁”变为“确保生存”,因为SDI既然有如此大的功效,就不必用“相互确保摧毁”来保证和平了,人们也无须生活在“恐怖的平衡”之中了。他的倡议在全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许多人担心会引起更大的核军备竞赛。西欧怕美国解决了自身防御后会撤回核保护伞,置西欧防御于不顾。苏联则由于高技术落后,怕在战略防御竞赛中失利,如不参加竞赛又怕将来处于劣势。里根的乐观估计未免为时过早。几年来SDI研究的实践证明,许多关键技术不易过关。如要在近期部署一个不成熟的初步SDI系统,不但将花费大量军费,而且解决不了多大问题。于是美国政府又宣布,在可预见的未来“确保摧毁”仍是主要的战略,SDI则起增强威慑的作用。
三、苏联的反应
既然美国的核威慑政策主要起心理上的吓唬作用,那么苏联是否持相似看法?如苏联不吃这一套,核威慑就不起作用了。
苏联的核武器是跟着美国走的。据说苏联在试验原子弹之前还偷了美国的技术。苏联核战略也基本上是美国核战略的反应。
在美国的核力量占绝对优势时,苏联是很担心遭到核打击的,因此苏联加紧研制和部署核武器。尽管赫鲁晓夫在1956年说战争不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苏联的军事力量已经壮大起来,但是他们一直认为如果发生战争,就一定会是核战争,而且认为那种情况下最好实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以减少苏联的损失。
后来苏联迅速发展了核武器。1957年苏联用拼凑的办法抢在美国之前试验了洲际弹道导弹,并在1959年组建了战略火箭军。于是,赫鲁晓夫于1960年1月在向最高苏维埃的报告中说:“假定某个国家或国家集团企图对掌握了核和火箭武器的一个强国实施突然袭击,……它能否立刻使受攻击强国领土上的所有核武器储备和所有火箭装备失效呢?当然不能。如果所说的受攻击国家是一个足够大的国家的话,它总 是能对侵略者给予适当回击的。”赫鲁晓夫不无得意地阐述了他对核威慑的看法,因为苏联先掌握了洲际弹道导弹,但实际上当时仅部署了几个设计粗糙的这种导弹,技术性能不成熟。当时苏联所部署的主要是中程导弹,其射程达不到美国。美国真的以为自己落后了,出现了“导弹差距”的说法,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1957年后美国很快超过了苏联。赫鲁晓夫在1962年采取冒险主义的做法,把中程导弹运到古巴,想威胁美国,结果在美国强大兵力的压力下只好灰溜溜地撤走。
1966年以后,由于苏联在核武器上有了较大发展,增强了信心,或者是由于美国提出了“灵活反应”战略,觉得美国也怕核战争,苏联倾向认为将来不一定打核战争,先发制人的说法也不太提了。
1969年11月在赫尔辛基限制战略武器谈判中,苏联代表团声明,“即使在一方首先遭到攻击的情况下,它无疑仍会保有发动摧毁性报复的能力,因此我们都同意,两国之间的战争对双方都将是灾难性的。对决定发动战争的一方来说,这就等于自杀。”
苏联海军元帅戈尔什科夫1973年在《海军文集》第2期中写道:“水下火箭运载工具的生存能力比陆基发射器高得多,是更有效的威慑手段。它对侵略者是一种经常的威胁。当侵略者明白来自海洋的核报复不可避免时,他可能被迫停止发动核战争。”
上述引文都表明苏联对核威慑的看法同美国差不多。70年代苏联在核力量上达到同美国的均势后,就不断强调它不谋求优势。勃列日涅夫1981年在苏共26大上说:“试图在军备竞赛中超过对方,或指望在核战争中取胜,那是危险的发疯。”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也说过在核战争中不可能有胜利者的话。他深感苏联的经济问题严重,要改变局面就必须改革。而这需要减轻沉重的军费负担和安定的国际环境。为此苏联积极促进核武器的裁减,主张减缓核军备竞赛。
美国许多人怀疑苏联在为打核战争做准备。的确苏联的许多核战略的著作都谈到了苏联可以打核战争并必将胜利的问题。例如60年代索科洛夫斯基元帅所著《军事战略》一书中就有打核战争的论述。笔者认为这不值得大惊小怪。苏联讨论核战略的基本是军人,而文人,除了最高党政领导人外,既不了解军事,更视核战略为禁区,所以一向不触及这个领域。既然是军人在论核战略,他们当然会研究如何打核战争,因为这是他们的职责。美国情况不同。美国的核战略是文人带头讨论起来的。最初,美国军人不碰这个问题。当国防部长的麦克纳马拉就是一个文职人员,他的核战略是依靠兰德公司的一些研究人员搞起来的。美国的大学里、研究单位里研究核战略的也不在少数。美国历来有文人论军的传统,军人直到最近才比较注意研究战略。你说苏联在为核战争预做准备。美国国防部不是也编制了核战争计划SIOP吗?世界各国没有哪个国家的国防部不考虑打仗的问题,因为这是他们的职责,至于实际上打不打,则是最高当局来决定的。
四、中等核国家的核政策
中等核国家是综合国力中等而拥有核武器的一些国家。它们的核力量很小,比如说只有超级大国核力量的1/10或1/20,但是也起着威慑作用。所不同的是,中等核国家的核力量具有明显的自卫性质,而不带胁迫性质。由于力量悬殊,它们不可能对超级核大国发动第一次核打击,如这样做,必然是自己彻底毁灭。
中等核国家的核武器只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并有一定的隐蔽和保护措施,在超级大国进行核打击时一次打不光,能生存下来数十个,甚至仅十余个,那么把剩下的用于反击,虽不足以毁灭对手,但在大城市上爆炸,却可以给予相当严重的破坏。所以尽管数量不多,命中精度也不高(反正不是用来攻击坚固的地下井,用不着高精度),这些武器仍能起不小的威慑作用。特别是在两个超级大国相互对峙的局面下,它们都不能使用相当大的一部分核武器来对付中等核国家,而不造成自己在主要对手面前成为弱者的后果,所以这种局面实际上扩大了中等核国家的威慑作用。
中等核国家具体指的是英、法和中国。现在先谈谈英法的问题。它们是北约的成员国,同美国有针对苏联的军事同盟关系,但是两国都不愿完全依赖美国的核保护伞,而要拥有独立的核力量。英国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第一,核武器可以增强英国的政治和军事地位;第二是感到美国核保护伞不可靠,一旦苏联以优势的常规兵力进攻,美国未必会冒自己毁灭的危险以核武器反击苏联。美国兵力迟早会从西欧撤走,在这种情况下,掌握一点核武器总算是一种安全保障。英国的核武器主要是核潜艇中的潜射弹道导弹(购自美国)。其生存能力很强。法国更不信任美国,它虽仍是北约成员国,却退出了军事一体化机构,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它认为对美国核保护伞的依赖,将产生政治上的依附关系。这种关系将使西欧易于受到美苏关系的影响。若美苏间发生核战争,即使不是因欧洲问题引起的,也可能把欧洲卷入。所以法国每年抽出约1/3的军费用于核武器。法国的核力量包括陆基中程导弹,潜射导弹和核轰炸机,都是自己研制和生产的。
在美苏中程导弹谈判中,苏联先是坚持英法也拆除其中程导弹,否则它也要保留同等数量的这类武器。由于英法坚持其中程导弹的独立性,苏联终于同意美苏谈判不涉及英法。
笔者认为英法虽是北约成员,但其核武器与苏联核武器不可同等看待。第一,英法中程导弹量少质差,在可见的将来,其威力不能与苏联相比,要削减,首先是美苏的事。第二,英法核力量是防御性的,无论如何也不能设想它们会用核武器首先进攻苏联,从而招致自身毁灭。只有在苏联进攻西欧的情况下,英法才有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所以应当把英法核武器同美苏核竞赛区分开。
五、中国的核武器
中国也有一支小小的核力量,是为了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保卫自身的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经过30年的努力建成的。对此,笔者仅就个人见解稍加阐述。
中国的核力量与英法核力量有相似之处。第一,都是为了防御,而不是为了进攻。第二,都是量少质差,中国的恐怕更差。
中国核力量也有不同之处。
1.英法是北约的成员,在遭到苏联进攻时,它们的核力量可以与美国核力量合起来计算。中国则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反对霸权主义,未参加任何军事同盟,战时只能依靠自己独立作战。
2.中国在全世界带头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而英法则不肯这样宣布。它们要保留在抵挡不住苏联常规进攻时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权利。中国之宣布不仅是由于不愿引起核战争,而且还由于中国国土辽阔、兵员众多,不那么害怕常规进攻。
3.北约不断扩军备战,英法的核武器也在逐步扩大和更新。中国则执行了裁军政策,减少了兵员100万,把军工企业转向民用生产。例如核工业已把重点从核武器转 为核能的和平利用;导弹工业也把重点从导弹转向航天。这并不意味着核武器不搞了,而是重点变了。近几年中国核试验次数极少就是明证。
中国的核战略虽然可以说是一种威慑,但它是针对霸权主义的胁迫性威慑的,自身不具有胁迫性,因此又可以说是反威慑。
中国的核力量是有限的。它虽不能给予敌人以超级大国所说的无法忍受的反击,但也能造成相当大的损失。
中国有限的核力量对敌人来说存在着不确定性。就是说,即使进行第一次打击,也不能肯定全部消灭中国的核武器;即使有反导弹系统(尚未过关),也不能保证全部拦截住进攻弹头,何况建立全面的反导弹系统不是近期内所能办到的。如果漏过一些核弹头,对敌人来说就是一场灾难。因此在进攻效果难以确定,并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情况下,要作出进攻的决定是不容易的。
美苏核力量彼此对峙而且处于均势的情况对中国比对英法更为有利,因为中国很大,都市化的程度也不 很高,即使用很大的气力也难于征服中国。耗费的力量愈大,就愈影响超级大国的均势,因此中国有限核力量的作用就愈加显著。
六、核战争会打起来吗?
所谓核战争指的是美苏之间的核战争,至于其他国家之间则不存在核战争的问题。二次大战以来40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核威慑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们害怕常规战争引发核战争。美苏间核力量的“恐怖的平衡”能维持多久呢?人们就好像坐在用细头发丝悬挂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下面,时刻提心吊胆,生怕剑掉下来。人们推测有三种打核战争的可能性。
1.一个超级大国发动先发制人的第一次核打击,把对方的战略武器基本消灭。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1982年美国总统委托斯考克罗夫特将军组织一个专门委员会,研究美国的战略武器问题。委员会的结论是,三合一的战略力量仍然有生存能力,因而不会被苏联的第一次打击大部分摧毁。同理,美国也无法对苏联发动成功的第一次打击。有人说,由于苏联的战略武器数量多于美国,所以苏联发动第一次打击后,若美国以第二次打击报复,则苏联可发动第三次打击将美国毁灭,结果美国可能会因此不敢进行第二次打击,而让苏联取胜。出现这一情况的可能性极小。苏联怎么能确定美国不敢报复而冒然发动进攻呢?
2.常规战争可能升级为核战争,小规模核交火可升级为核大战。先谈常规战争问题。小国间的特别是第三世界的常规战争常年不断,但它不足以引起美苏间的战争。在欧洲和东北亚,美苏双方(包括欧洲各国和日本)重兵对峙。特别西欧是美国设防重点,北约并以可能首先使用核武器来威慑华约。在这里若发生战争,双方均难以取胜,必然两败俱伤。在东北亚,双方兵力不 似在欧洲那样集中, 苏联后勤运输线长而不可靠,难以支持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美国在这里进攻的可能亦很小,因为距苏联要害地区很远。在其他地区,美苏直接冲突的可能性也很小。双方相处总是小心翼翼,以免发生武装冲突,如一方因涉及其重大利益而强硬起来,另一方就会让步以免事态扩大。如前面讲的古巴危机就是这样。美苏极力避免兵戎相见就是怕升级为核战争。小规模核交火发生的可能性也很小,因为双方都知道,核门槛一经跨过就很可能不断升级而无法收拾,所以不会轻易跨过的。虽然双方都制定了核作战计划,但这只是军方在履行其职责,而且兼起增加核威慑可信度的作用,至于会不会真打核战争,则是另一回事。近来双方,特别是美国,很注意危机处理(Crisis Management),就是尽力避免危机升级为战争。双方都意识到不能打仗。
3.由于意外事件或偶然错误引起核战争。过去人们曾担心计算机或通信、指挥、控制系统的差错,雷达的差错,人为的差错,甚至未经授权者的擅自操作,可能引起核武器的错误发射。的确,这类差错是出现过,但从未造成事故。因为武器系统的控制很复杂,局部差错并不能使整个系统动作。多年来由于怕出事故,已逐步在系统的各关键部位设计了多重保险装置,并不断加以改善。所以因差错而误发导弹实际上不会发生。况且轰炸机出发后还可召回,导弹发射后仍可用指令自毁,因而安全程度更为提高。
由此可见这些可能性都不会成为现实。
美苏双方虽然在不断备战,在各个方面不断地争霸,在核武器上也不断竞赛,力图压倒对方。另一方面它们又都明白,既然谁都压不倒谁,就必须有所节制,以免酿成战争灾难。目前,稳定(Stability)这个字眼经常在文件、演说和谈判中出现。从大的方面来说,是稳定国际局势,不使紧张情况升级,最好是降级。从武器控制的谈判方面看,过去的协议规定了战略进攻武器的数量限制,虽然没有减少,但双方都有了底,在竞赛中就不会胡来,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当前的核裁军谈判更是要降低核武器的数量,试图使局势更为稳定。甚至在武器装备上也涉及稳定问题;因为有的武器容易引起更大的竞赛,或令对方觉得先发制人有利。例如多弹头分导式洲际弹道导弹就被人说成是不稳定的。它如有10个弹头,命中精度又很高,那么当然是有力的进攻武器。但是它又能引诱对手去先发制人,因为只要用一个弹头就可以打掉你10个弹头,尽管导弹藏在坚固的地下井中也无济于事,因为现代的导弹已精确到能命中地下井了。美国曾为其10弹头的MX导弹设想一种机动方案,就是为每个MX建造20多个地面掩体和其间的道路,让导弹在掩体间经常游动,使进攻的弹头无所适从。但由于系统问题太复杂,造价过高,所以无法实现。结果MX仍放在地下井里。现在美国正在研制一种小型单弹头的“侏儒”型导弹,可以用车辆在地面机动。敌方用一个弹头只能打掉美国一个弹头,而且还难于准确地瞄准目标。它被上述斯考克罗夫特委员会认为是稳定的武器,就大力发展。苏联也在搞类似的导弹,其研制速度似乎比美国快。反导弹武器也曾被认为是不稳定的。因为它若不能有效地拦截弹头,就反而会促使对方增加进攻武器以抵销其作用。
美国有人提出过“最低威慑”(Minimum Deterrence)的战略理论。就是说美苏现有核武器已成“超杀”(Overkill)状态,即可互相毁灭不止一 次,这实在没有必要。如果把数量减少到仍能打击得对方受不了(有人说200个弹头就够了),并把武器保藏得好好的,那么既能使核武器大量裁减,又能继续保持核威慑。因此这种方案是稳定的。它的问题是双方能否同意这样做,以及多少数量算是足够(Sufficiency)。最近苏联官方已在公开谈论足够的问题,他们也同意“超杀”是不好的。
国际形势正在走向缓和与裁军。美苏已签署销毁中程导弹的条约,裁减战略进攻武器50%的谈判和限制战略防御武器的谈判也会逐步有所进展。核武器可以裁减,但在美苏相互对峙和争霸的局面改变之前,核武器不可能完全消除。由于核威慑的存在,在可预见的未来,核战争打不起来,然而只要战争仍是解决冲突的手段之一,核武器仍然存在,就不能完全免除核战争的危险。
究竟战争的危险能否消除?只有想发动战争的国家明白战争只能造成损失而不能产生收益时,它们才不会去打仗。过去帝国主义所以要发动战争是为了占领土地,掠夺资源,垄断市场,通过奴役性劳动进行剥削,以积累自己的资本。在现代化、工业化 和市场化的条件下,占领地盘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成为包袱。现代的生产中技术比重愈来愈多,所需原料愈来愈少,因此国际市场上的原料价格不断下跌,很容易买到。现在资本家能够通过跨国公司找到适当的劳动力和有利的市场。占有市场主要靠产品的竞争力,而产品的竞争力则靠高超的技术和有效的经营。劳动力不能只求便宜,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和技术,否则也生产不出有竞争力的商品。所有这些都非占领地盘所能解决的。因此在这个新条件下,在全世界反殖民主义运动高涨的情况下,老牌殖民主义国家逐步把殖民地甩掉,自己反而一身轻了。当然对一些落后的国家来说,争夺地盘和资源仍有某种意义,所以局部战争仍然存在。
资本主义国家间打仗,现在也不时兴了。以欧洲为例,法、德、英三国之间在历史上不知发生过多少场战争。现在它们共存于欧洲共同体中,相互都有巨大的投资,经济上的交流和相互依赖甚多,且不论苏联这个大敌当前的因素,单从经济上看,如果发生战争,它们都只会损失而不会得益,因为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对日本、美国等其他资本主义大国来说,情况也是如此。
目前战争的危险主要存在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由于意识形态和制度的根本差别,它们彼此十分不信任,势不两立。苏联一直依靠自身力量建设,是个比较封闭的国家,现在也意识到关起门来搞不行了,多年来愈赶超,差距愈大,它已明白必须在政治体制上和经济上进行改革,必须实行开放,吸取外来资金和技术,必须多参加国际市场,进行国际交流,为此必须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于是提出了外交上的“新思维”。戈尔巴乔夫多次讲了世界相互依存的道理。笔者相信苏联的态度是真诚的,否则它改革不了,国力只会相对衰退下去。?如果它的改革能取得成功,那么苏联同西方之间也会逐渐多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这样一来,美苏之间就会稳定地缓和下去,战争就愈来愈不可能发生了。
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1950年向联合国写了一封公开信,提釐出开放的世界是和平的前提。他的理想也许终于会实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