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和平与裁军
吴 展
一、第三次缓和
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但那时世界上还没有出现多少和平的迹象,两伊的战火烧得很旺,其他热点地区也在流血,或处于紧张的局势中,美苏军备控制毫无进展。到了1987年美苏《中导条约》签订后,缓和才算真正开始。
缓和主要是美苏间的缓和,如果他们的关系紧张,世界就无缓和可言。缓和究竟有过几次,其说不一。大体可以说两次,第一次是60年代初苏联的赫鲁晓夫执政时发生的。即从古巴导弹危机解决到部分核试验条约签订那段时期,但持续时间不长。那时美国的力量占优势。第二次是70年代初,在苏联勃列日涅夫执政时出现的,以签订三个限制战略武器的协议为特征。那时美国身陷侵越战争的泥潭,经济上也遇到了问题,而苏联则在军事实力上大致赶上了美国,并不断扩充其核和常规兵力,不断向第三世界扩张其势力,气势汹汹,形成了“苏攻美守”的态势。于是双方关系紧张起来,不到10年,冷战又恢复了。
从70年代后期美国总统卡特开始至里根上台后,美国也不断增加经费,扩充武力,特别是核武器。80年代以来,美国在各个方面同苏联展开激烈的争夺,形成了“互有攻守”的局面。
目前的第三次缓和同前两次有明显的不同。
(一)美苏在核裁军上进展较大。《中导条约》规定裁减的数量虽不大,但涉及一整类核武器的全部消除。削减50%战略核武器尚未达成协议,因为核查问题不易解决,不过看来双方决心很大,在一两年内签订条约颇有可能。过去的军备控制全是规定最高限额,实有数不减,而这次是真正裁减,特别是苏联减得较多,为不对等裁减开了一个先例。此外,禁止核试验和化学武器等谈判也有达成协议的可能。两年来,双方首脑频频会晤,外长面谈了20多次,军事领导人也互访并参观了绝密武器和设施。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
(二)双方在地区争夺上开始妥协,热点地区普遍降温,并逐步实现政治解决。在以前的缓和中,地区争夺反而加剧,而这次双方似乎是在协调一致地消除各个热点。持续了八年的苏侵阿战争已因美苏巴阿四方签署了协议而得到政治解决,苏联已在撤军。两伊战争也打了八年,虽两国都已筋疲力尽打不下去,但如无美苏的背后努力,联合国秘书长纵有天大本事也不可能促使两伊停火。在美苏的协力下,即将达成南非和古巴从安哥拉内战中撤退的协议。越南侵柬问题,在越南已打得民穷财尽的条件下,和在美苏同意、中国督促和东南亚联盟的斡旋下,正朝着撤军和政治解决的方向前进。这些划时代的发展都是几年前所无法想像的。
(三)世界上其他大国间的关系也在不断改善。中美关系在平稳发展。中苏关系也有所改善:相互贸易增加、三大障碍也趋向解决。美国一直把对华政策建立在共同对苏的战略关系上,现在已开始转向经济关系,并已不十分在乎中苏关系的改善了。西欧、东欧各国之间,特别是东西德之间的往来不断增加。欧洲共同体与东欧经互会间已建立了正式关系。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国际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冷战已经结束,对话逐步取代对抗,合作正在超过争夺。这种转变的原因何在?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历了70年。它的领导人曾多次预言它在经济上将超越西方国家,但如今苏联的经济仍远远落后。沙皇时代俄国曾是粮食出口国,而现在年年大量进口。苏联工业产品不仅质量差,而且不丰富,市场经常处于匮乏状态。它的生产据称逐年增长,但近来速度不断减慢,前景不妙。其原因在于苏联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僵化,群众积极性不高,劳动生产率低下。苏联多年来为了同美国在军事上争霸,将大量资金投入国防(据西方估计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17%,而美国军费仅占6%),这也是苏联经济的巨大负担。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上台后,发现上述问题非常严重,如不及早处理,尽管军力再强,也将无法战胜美国。于是他要求在政治和经济上进行改革以挽回颓势。为此又必须争取和平和稳定的国际环境。苏联在外交上正在逐步变咄咄逼人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为比较缓和友善的路线;在对外经济中开始采取开放和引进外资及技术的做法。在军事上,他提出“核战争无胜败论”,强调大规模核冲突将毁灭世界文明;变国防优先为经济优先;变谋求军事全面优势为保持“合理的足够程度”;变强调进攻性为“绝对防御性”;变追求高水平的军力平衡为寻求“低 水平的战略均势”;变不断加强前沿部署为主动部分撤军和收缩。
美国方面也有不少问题。它在50年代曾处于极盛时期。那时西欧和日本尚未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曾达到全世界总和的约50%,外贸占全世界的17.2%,军力处于绝对优势,军事基地遍布全球,对外政策以扼制苏联为主。但是曾几何时,它的地位明显衰落。国民生产总值降到世界的23%,外贸降到10%。它在军事上虽仍与苏联并列为最强的国家,但不仅压不倒苏联,而且在参加几次局部战争后,发现军事解决不了问题,消耗不少,收获不大。
从经济上看,美国虽未停滞,但由于日本和西欧各国等发展速度很快,故美国相对地削弱了。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低于上述国家,它的财政赤字一度达到2000多亿美元,现虽因采取措施而有所减少,但一时还难以消除。前些年由于美元汇率和生产成本高,美国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形成了巨额国际收支逆差,现在情况虽有所改善,但一时也难完全平衡。美国的财政赤字怎样弥补?多印钞票会引起通货膨胀,只好举债。但是国内借贷市场的资金也不足。美国人好花钱,平日消费多,储蓄少,经常用分期付款的办法购买房屋、汽车等耐用品,实际上也在大量借债,搞“超前消费”。此外企业也要靠贷款来发展生产。因此政府只好借外债。外贸逆差也等于借外债。现在美国的公私债务累计起来已超过其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看来还在不断增加。美国联邦政府每年付借款利息的钱已从1980年占财政支出的8.88%提高到1986年的14.56%,如这个比例继续增大,对美国是很不利的。可以毫不夸大地 说,美国的繁荣是靠内外债务来维持的,这与日本等国每年有大量赢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万一哪一天外国对美国的经济稳定失去信心,开始抽走资金,美国将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
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减少财政赤字和提高外贸竞争力。减少财政赤字的途径不外乎增税和削减开支。增税太多会提高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外贸竞争力。削减开支也很难办。美国财政开支中,付利息约占15%,这是死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占42%,军事占30%,其他占13-14%。社会保障和福利开支减多了会引起社会动荡。剩下的只有军事开支是大头,非动不可,但要在这里开刀,必须有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从以上分析看,美苏都由于国家利益而希望缓和,想到一起去了。这次缓和能否持久呢?过去缓和的寿命不长都是因为国家战略没有进行重大调整,因而缓和只不过是一种策略,只要一方认为缓和不再必要,冷战马上恢复,而这一次的情况却有所不同。
70年代苏联没有看出它的根本弱点在于经济停滞不前,因而吹嘘80年代将赶上美国,并不断扩军备战,向外扩张。美国当时也未感到自己的经济问题很大,所以也要扩军备战,与苏联争霸。那种缓和局面是不稳定的。这一次双方都认识到国家的强大不能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没有健康的经济作后盾,军力再强也难维持。苏联的经济改革困难不小。要改革几十年来大家已习惯了的僵化经济体制,非有10年20年的努力不能见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再扩军备战,到处伸手了。美国也认识到了自己的弱点。甚至于已有人提出未来的主要敌人不是苏联,而是经济蒸蒸日上的日本了。美国要对其经济做一番重大调整,解决其债务和赤字问题,没有10-20年的苦功也是办不到的。
如果第三次缓和能持续10-20年,那么在这之后两国是否又会故态复萌呢?现在对那样远的局势无法准确判断,但可以做一些合理的推测。苏联要改革经济,必须引入市场机制,既要对内搞活,又要对外开放。就是说必须引进外资和技术,加入国际市场。关门改革不会成功,而开了门必然会使经济国际化,加深国际相互依存性,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这时打起仗来必定会失多得少,谁都经不起战争了。苏联的改革不是根据某个领导人个人的愿望决定的。它是苏联国内外各种因素所导致的必然趋势。当然,要在已实行多年的体制上开刀不会没有困难。假如因内部阻力过大,戈尔巴乔夫被推翻,也只会出现一时的挫折。苏联无法再走老路,因为那解决不了问题,最后还会回到改革的道路上来。美国在经济调整过来之后是不是会再扩军备战,又去整苏联呢?可能性也不大。美国的政体是三权分立,相互制约。在没有苏联的明显武力威胁时,即使哪一任美国总统想扩军备战,他必须说服国会拨款,但国会议员要代表他的选 区,在说不出多少必须增加军费的理由时,舆论和老百姓都难以同意乱花纳税人的钱。因此要国会通过也不容易。何况在分配预算时,各种利益集团间一向矛盾很大,没有特殊理由,很难增加某种拨款。
第三次缓和虽已开始,但并不意味着美苏已经相互信任。美国前任国防部长温伯格和现任国防部长卡卢齐都认为苏联尽管高唱和平与裁军,却还看不出它在军力和武器的部署上有相应的变化。另外一些人也说,苏联的缓和姿态不过是一种策略,它的战略并无变化,等它喘过气之后又会威胁美国的。笔者认为一种新战略从提出到落实于具体部署,需要较长时间,不可能立竿见影。苏联的变化究竟是策略性的还是战略性的,也需要时间来考验。不过既然走回头路的可能性不大,既然双方的改革或调整涉及长远国家利益并是长期任务,那么将来也不太可能很快重新出现冷战或热战。
将来的世界可能有以下几个趋势。
(一)世界多极化。美苏两国虽然仍将是两个最强大的国家,但它们的影响在减弱,以它们来主宰世界越来越行不通了。一批国家正在赶上来,可能出现若干个地区性力量中心。
(二)国际争端日益不能靠武力解决。战后发生的一系列局部战争基本上都未实现发动战争的目的。即使一部分目的实现,却引起了更多问题。用政治方式解决争端将成为趋势。
(三)经济国际化。资本主义国家间在金融、贸易、投资、生产上的相互渗透和结合不断加强。美国和加拿大已形成统一市场。欧洲共同体各国也将在1992年组成统一大市场。国与国,集团与集团虽有矛盾与摩擦,但国际化终究对大家都有好处。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无不积极谋求加强外向性,以振兴本国经济。经济国际化已逐渐成为世界性趋势。
(四)意识形态淡化。各国都在逐步减少处理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的份量,而更多地依据各自的国家利益来对待相互间的矛盾。
在可预见的将来,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打不起来,世界大战也就不会发生。局部战争虽还无法避免,但剧烈程度将会降低,规模也将缩小,国际争端将趋向政治解决。经济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日益增大,相互依存性将不断增强。世界的主要潮流 将是和平与发展。
二、核裁军谈判
美苏缓和之风虽很强劲,但这并不等于双方已化干戈为玉帛了。双方仍然相互猜疑,只是由于对抗不符合双方的国家利益,所以要实行缓和。即使在缓和中,斗争还会相当尖锐。双方在谈判中会激烈地讨价还价,尽量争取对己方最有利的条件。
美苏每达成一项军备控制协议都很不容易。这不是双方首脑谈谈就行的,因为他们背后都有一帮想法不同的人和各种利益集团,要把这些人和集团协调起来是不容易的。
《中导条约》是一项比较好办的协定,但还是谈了七八年才签订。削减50%战略核武器的问题至今尚未解决。双方在削减的原则上虽已取得了一致意见,但尚有一些难点。里根和戈尔巴乔夫1988年6月在莫斯科会晤时,问题没有解决。他们本来想要各自的代表团加紧谈判,在年底签订协议,但这行不通,因为一方面难点不好解决,另一方面如果里根在明年1月离任前匆匆忙忙签订条约,他将有不惜牺牲国家利益为个人树碑立传 之嫌,因而不好下决心。
削减50%战略核武器的难处主要在于核查问题。由于双方,特别是美国,都怕对方以欺骗行为违反协议,所以必须落实核查措施。《中导条约》长达100多页,细致地规定了双方如何对对方的有关生产工厂、仓库、试验场所等进行定期或临时的现场视察,以及如何对现有中程导弹的销毁相互进行监督等。达成这样的协议是不容易的,因为双方,特别是苏联,都不愿意让对方视察自己的绝密设施。但是这比起战略核武器的问题来还是较为简单的。中程导弹一个也不留,将来发现一个就可定为违约,所以较易核查。战略核武器则不同,要保留一半,但除已部署在基地的以外,还须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武器,实有数必然超过50%。还有,既然允许保留战略核武器,就有保养、维修、更换零件和整件等问题。这样一来,有关的生产就不能停止,核查也就变得异常复杂。
就各种类型的战略核武器来说,巡航导弹的核查问题更是难上加难。美国巡航导弹体积很小,长仅4米多,直径仅60多厘米,可以地面车辆、飞机和舰船上发射,可以隐藏在许多地方。与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等庞然大物相比,巡航导弹更不容易为人发现。洲际弹道导弹部署在地下井内,潜射弹道导弹安装在核潜艇上数量固定的发射筒内,通过卫星照相侦察,它们的数量不难点清。巡航导弹的情况就不同了。它们存放在某个秘密地点,卫星看不到,如何去点数量?轰炸机和舰艇上运载的巡航导弹数量也不很固定,可以多装,也可以少装,打完了可以补充,如何数得清楚?苏联在巡航导弹技术方面比美国居于劣势,所以希望禁止这种武器,美国当然坚决不同意。美国巡航导弹的精确度目前大约是20米(圆公算偏差,CEP)。据说加以改进后,误差可以缩小到几乎等于零。这样一来就可以配备常规弹头来击毁桥梁和建筑物。如果这种导弹既是常规武器又是核武器,对它们的核查就更困难了,因为谈判中的削减只涉及核武器。如何从外表来判定有无核弹头是一个新问题。
另一种有争议的战略核武器是机动的洲际弹道导弹(简称机动导弹)。苏联在这方面领先,已部署了一些铁路机动的多弹头导弹SS-24和公路机动的单弹头导弹SS-25。美国的单弹头机动导弹“侏儒”尚在研制中。美国还计划将其多弹头MX洲际弹道导弹装上火车。机动导弹的优点是能经常移动位置,以免遭受突然性的第一次打击。但是美国的公路上交通极为繁忙,机动导弹在那里运动是极不方便的,因此只能限制在军事保留地的道路上机动。军事保留地的面积有限,如果苏联实施空中核爆炸,很可能会使保留地中的“侏儒”导弹全部报销。苏联西伯利亚地广人稀,公路上车辆不多,因此机动的条件优于美国。在核查问题上双方也有争执。美国认为机动导弹无固定地点,不易核查。苏联认为可以限定机动导弹在一定范围内活动,还是可以点数的。实际上机动导弹的机动范围可以很大,如果苏联在发动进攻前使机动导弹超出规定范围就会使美国不好办。所以美国坚决要求禁止这种导弹,苏联则不同意。
还有一个问题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它在美国叫做SDI,即战略防御计划。70年代初美苏都部署了用地面导弹拦截来袭弹头的防御系统。1972年美苏签订的《限制反弹道导弹条约》(《反导条约》)对拦截导弹和反导雷达的数量作了限制。美国旋即拆除了它已有的系统,因为当时的反导系统效能不高,而苏联则加以保留并不断改进。1983年在多年的研究后,美国以为地面拦截导弹的效能可以大大提高,而且还可以在空间部署拦截导弹、电磁轨道炮、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等导弹防御系统。于是里根总统把新的系统命名为SDI,决定加速其研究,希望在90年代能开始部署。苏联在这方面的技术上较为落后,而且系统的成本高昂。虽然苏联自己也在研究,但反对向空间发展。《反导条约》的确规定了不得研制、试验和部署空间反导系统,但未禁止其研究工作。美国说它反正不过是在研究,而苏联则坚持说美国的研究包含了空间试验,因此要求美国停止SDI,后来又改成双方以10年为期遵守《反导条约》,并以此为削减50%战略核武器的条件,把两者挂起钩来。美国则只同意七年的遵守期,并坚持要在空间试验。七年的道理是美国想在90年代中期开始部署空间拦截导弹的SDI第一阶段计划。因为其他空间武器尚不成熟,不能部署。
第一阶段计划是在空间部署300个沿卫星轨道运行的空间平台,每个台约装10枚拦截导弹。这些平台刚够在绕地轨道上布满一圈,并保证任何时间都能进行拦截。据说拦截效率大约为20%-30%。这种系统自然不足以抵抗大量的来袭弹头,特别是当苏联用反卫星武器击毁几个空间平台,因而在防线上造成一些缺口时,弹头可以从这里大量漏过来,拦截效率就会更加降低。即使部署这样的系统也大约要花费1000-1500亿美元。在美国的财政紧张的情况下,美国国会很难同意这样的计划,于是削减了大部分1989年度的空间拦截导弹经费。里根总统虽然特别偏爱SDI,怕不部署第一阶段系统会使整个计划泄气,却也无可奈何。看来推迟部署已成定局,不过SDI的研究仍会进行下去,以待技术逐步过关。既然SDI暂时部署不了,那么美苏之间达成协议是有可能的。
在总的缓和形势下,双方在难点上妥协,一二年内就削减战略核武器达成协议还是有希望的。这是因为:
(一)在全世界反对大规模毁灭性核武器的压力下,美苏也愿意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实行裁减,这样做不但会减轻核恐怖的威胁,也可以降低军费。
(二)美苏两国的核武器数量超过需要,形成了“超杀”(overkill )状态,即双方可以相互毁灭若干次。过去之所以部署超过需要数量的核武器是由于互不相让的军备竞赛。现在关系缓和了,削掉战略核武器的一半,所余仍能满足各自的作战需要,何乐而不为呢?
双方做到这一点后,是否还会削减下去,既削减战略核武器,也削减战术核武器呢?这无疑会更加困难,但并非完全没有希望。
有人说美苏现有的约50000个核武器可以毁灭地球几十次,甚至于上百次。双方只要能相互毁灭一次就够了,那么核武器可以削减99%,剩下的1%还够毁灭一次。在50%之后继续削减不是没有问题吗?实际上那种计算是过分夸大了。人们在计算中把杀死一个人,炸掉一幢房屋需要多少公斤核当量加起来。实际上核爆炸不可能平均分配,再加上发射导弹的故障率和导弹防御的作用,核武器的破坏效率不可能那样高。
目前美苏各有军事和民用目标几千个。如果对每个目标打一个弹头就需要几千个。因此把战略核武器削减到6000并不富裕很多。双方虽然还有10000多个战术核武器,但它们的射程都很短,而且分散在世界各地,不能集中使用于一个战场。
美国的核战略已在由“纯威慑”(Deterrence only)转向“实战威慑”(War-fighting Deterrence)。前者以大规模打击军事目标和后方大城市为威慑,使对方不敢发动进攻。后者则把核武器用于实际作战,可以从战场或对后方的小规模打击开始,根据情况升级,最后达到大规模毁灭。这样就需要部署更多的核武器。美国认为如果核战争能从小规模开始,当然比一上来就大规模攻击的威慑可信度大得多。如一开始就进行大规模攻击,则自己也必定会遭到同样的毁灭性报复,因此决心很难下,对方也不相信你敢发动。苏联虽无明确的论述,但可能有类似想法。
有人建议美苏都只保留1000个战略核弹头,而消除全部战术核武器。这就意味着回到“纯威慑”战略。虽然对威慑能力有影响,但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不管怎样,将来核武器的裁减有可能继续下去,但实际能减到多少,目前还不好预测,不过笔者认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核武器不可能全部消除,尽管这是全世界人民的良好愿望。这是因为:
(一)在美苏相互敌对的情况下,它们不可能完全放弃核武器。
(二)不管人们如何责备核武器,但客观上它起了维护和平的作用。战后40多年来未再发生大战,尽管有各种因素,但不能不说核威慑起了主要作用。如果核武器全部消除了,美苏对战争的顾虑恐怕会大大减少。
人们可以而且应当提出全面消除核武器的口号和目标,但不能期望短期内就会实现,实现得快了并不见得有好处。我们只能期望国际上的相互交流与相互依存性 不断提高,不同的社会制度逐步趋同,从而使各国间不能打仗,也不需要打仗。到那时,核武器没有必要了,因而可以全部销毁。世界经济的发展可能会起这种作用,但不是一两代人能够成功的。目前最好的期望是核武器不断裁减,达到一个稳定的最小数量。
三、中国对核裁军的态度
中国与英法三个中等核国家对核裁军的态度有相似和不同之处。笔者曾在《论核威慑》(见《美国研究》1988年第一期)一文中已有所论述。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三个国家都需要保持一定数量的核武器以维护各自的安全,因此在美苏实现大量裁减之前,不会考虑加入核裁军的行列。
中等核国家部署少量核武器纯粹是为了防御。它们的核武器虽少,但在遭到核进攻时仍能通过有限的核反击给对方以较大的打击。这样一来,中等核国家具有某种对超级大国的威慑能力,从而也就能以有限的代价取得与超级大国比较平等的战略地位。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国家都想挤进核俱乐部的原因。
目前核武器有扩散的趋势。核武器技术已经相当公开化了。只要有心制造,并具备一定的条件,许多国家都有可能成功。《核不扩散条约》规定有核国家不得向无核国家扩散核武器,无核国家也不得获得核武器。我们认为核武器扩散不是好事,但是让核武器为少数国家垄断下去也是不公平的。因此中国不签署这个条约,但也不去搞核扩散。
中国对核裁军的态度最早见诸1982年黄华外长在联合国第二届裁军大会上的发言。其大意是美苏两国应率先停止核武器的试验、改进、生产,并将它们的各种类型核武器及其发射工具削减一半;在这以后,中国也准备同其他核国家一道停止核武器的发展和生产并实行裁减,直至全部销毁。
一些外国朋友询问,在美苏裁减了50%的战略核武器后,中国是否准备参加?这显然是一种误解。黄华当时讲的是削减各种类型的核武器的50%,而不是仅指战略核武器,所以美苏即使达成了那种协议,也不足以使中国参加核裁军的行动。
后来中国对自己的核裁军的态度做了一些调整。1986年3月,当时的中国总理赵紫阳在关于国际和平年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在裁军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他说:美苏“理应率先停止试验、生产和部署一切类型的核武器,大幅度地削减并就地销毁各自在其国内外任何地区的各种类型的核武器。这样,就有可能为召开由所有核国家参加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核裁军国际会议创造积极的条件,以商议进一步核裁军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步骤。”他没有说明“大幅度”是多大比例。他还表示在美苏大幅度削减核武器后中国可以参加商议。
关于中国对核裁军的态度,笔者在下面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美苏的核武器大约各有25000个,而中国以及英法的核武器则大约各有几百个,相差十分悬殊。这就是中国历来要求美苏首先大量裁减核武器的原因。中国不打算成为超级大国,不想也不可能在核武器的数量上同超级大国展开竞赛。国家无论大与小、强与弱,都有保卫自己的权利。在上述差别悬殊的条件下,在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危险尚未完全消除之前,中国再对自己的核武器做一些改进,甚至增加一些数量,是无可厚非的。
美苏销毁了中程导弹后,如果再进一步削减其战略核武器的一半,它们所剩下的核武器还会有17000个左右。即使把一切类型的核武器都削减50%,仍会剩下12000-13000个。这个数字同中国的核武器数量相比,依然相当悬殊。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不知道英法将如何反应,但认为中国依然不宜开始裁减核武器。
在什么情况下中国会考虑参加核裁军的讨论呢?对这个问题很难作出预先设想,必须根据未来中国和世界上的政治、军事、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确定,是有相当的伸缩余地的。但是下述两个条件可能是必需的。
(一)美苏应率先继续裁减核武器。中国虽然不一定要它们裁减到同中国对等,但必须达到同中国的核武器在数量上相差不十分悬殊的地步。
(二)除了核武器外,常规武装也应大幅度削减。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应当禁止。
笔者设想,当美苏的核武器削减掉95%,只剩1000-1500 个的时候,中国可能会参加裁军谈判。这个数字将使美苏都仍能保持基本摧毁对方的能力,因此核威慑将仍起作用。但是它们将不得不因而放弃“实战威慑”,因为要想从一两个核武器打起,逐步升级到大规模毁灭,这点数量是不够的。将来通过谈判可以规定一个各保留多少的比例,比如说美苏各1000,中英法各400。如果世界上核武器的数量少到如此程度,常规武装也大量减少,化学和生物武器被禁止,那么世界上就会太平得多了。不过武器的减少并不能消除发生战争的根源,因此战争的危险尽管小多了,但依然会存在。只有当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后,世界才会免除战争的危险。但愿缓和的局势不断发展下去,有一天能使核武器彻底消灭,世界各国能在相互依存的和平环境下不断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