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较小,但对发射架及发射平台的削减却可能危及双方战略态势的稳定。据美方分析,美国的战略潜艇平时将只能保持12艘在海上执勤,随着苏联海军反潜能力的不断提高,美国最为倚重的潜射核力量的生存将受到很大威胁。有鉴于此,双方在达成大规模削减协议之前,都需要对各自的战略核力量进行较大调整,如发展单弹头陆基导弹,提高导弹与弹头的比例和生存能力;建造小型战略核潜艇,以保证足够的发射平台等等。这不仅需要时间和巨额投资,还可能引起双方作战思想的相应调整。目前美国国会与军方在是否应发展机动式MX导弹和单弹头的“侏儒”式导弹问题上尚争论不休,战略核潜艇的发展计划及其作战思想也无变化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仓促成交是不可能的。
2.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美要价较高,苏难以接受。
美苏在谈判中都极力争取有利于己的“三位一体”核力量配比方案,致使分项限额之争难解难分。特别是共和党政府一贯奉行以实力压苏让步的谈判方针,要价偏高,令苏联难以接受。苏联也强调必须保持战略均势和足够的防御力量,绝不能单独裁军。双方已同意规定陆、海基战略核弹头的限额共为4900枚,由于苏、美分别在陆基和潜射战略导弹上占有优势,双方针锋相对,对核弹头的分项限额一直定不下来。美方只提出将陆基导弹弹头的上限定为3300枚,拒不同意对潜射导弹弹头数作任何限制。美国为发展海上优势,拟大量部署海基巡航导弹(计划到90年代中期共部署4000枚),因此不愿将其纳入限制范围。苏则主张此类导弹数目应为1000枚,其中只有400枚允许携带核弹头。在这些关键问题上,双方短期都难以妥协。
3.外空武器谈判短期内似难成交。
在大幅度削减进攻性战略核武器的同时,美苏都致力于发展攻防兼备的战略武器系统。从长远看,苏终将效法美国,公开发展外空武器系统,双方在外空谈判中可能会找到共同点,并单独就外空问题达成协议。但苏目前在技术、财力不如对手的情况下,仍希望通过裁军谈判迟滞美发展战略防御计划的势头。苏在1988年的第9、第10轮谈判中更加明确地坚持将外空武器谈判与达成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挂钩的立场。在不清楚新当选美国总统对此问题可能作出何种调整的情况下,苏联的立场不会改变。战略防御计划不仅是美国争取对苏军事和科技优势的龙头,也是美国对苏施加压力的“王牌”。布什政府近期不会轻易根本改变目前的不妥协立场,僵局难以很快打破。
4.与中导谈判相比,削减战略核武器谈判内容复杂,困难重重。
中导武器只占美苏核武库的4%,基本只涉及一类导弹,较易达成妥协,而且是全部销毁,核查也较简便。战略核武器涉及的武器种类、型号繁多,且只要求部分销毁,核查难度大得多。据报道,为监督中导条约,美只需派遣400人到苏境内视察100多个工厂或基地,而核查战略核武器,则需派遣数千人,视察点多达1800个。更重要的是双方都必须开放更多的机密要地接受核查,事关国家安危,更要慎重考虑。据称,目前双方在谈判中仍有千余个难题未解决。其中大部分与核查问题有关。
5.盟国和内政的牵制,影响谈判的进程。
中导条约达成后,美国内部对于今后的军控方针产生分歧,强硬派认为应优先解决东西方常规力量不平衡问题,反对首先与苏达成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北约盟国也要求重新全面考虑西方的防务和军控政策,以便对苏采取统一行动。苏内部对戈尔巴乔夫在军控方面对美一再让步也有反对意见。对此,布什和戈尔巴乔夫不能不加以考虑。
美国新总统上台后,一般要优先处理大量内政问题。在安全问题上也要先确定军备发展方针之后,才会认真考虑军控政策的调整,短期内难以拿出新的方案来。苏联对美国新任总统也要观察一段时间才会亮出新一轮谈判的底牌。估计1989年美苏核军控谈判不会有大的交锋。
6.美苏对新的军控协议的需求尚不迫切。
美苏军控谈判的首要目的是促成美苏缓和。中导协议达成后,美苏缓和已具有一定势头,双方通过军控协议推动缓和的需求已不像中导条约达成之前那样迫切。1988年,虽然美苏裁军的调子仍唱得很高,但实质性妥协却没有多少,重要的原因是,美苏对抗已经缓解,对军控谈判的压力已有很大减少。此外,双方的常规裁军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1988年12月7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将单方面裁减常规部队50万。这对欧洲常规裁军和继续缓和无疑是个推动。从促进缓和的角度看,常规裁军的进展可以部分取代核军控谈判的作用。
上述牵制因素渊源甚深并关系到美苏重大利益,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因此要在近期达成削减50%战略核武器协议是不可能的。但不排除双方寻求过渡性协议的可能,如对削减战略武器的总限额作某些变动。在削限减50%战略核武器之前,先寻求较小幅度(如1/3)的削减。但这又有可能引起新的问题和争执。看来1989年按中间方案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也不大。
但由于美苏今后将更加注重以经济力量为主的综合国力竞赛,适当缩减军备的方针不会改变。随着双方政治关系的改善,各自战略核力量结构的逐步调整,达成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的条件将渐趋成熟。在下届美国总统任内,如不出现意外,美苏签定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的现实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纵观战后40多年的历史,国际间处理相互关系的斗争和活动主要围绕两大问题展开。一是安全保障问题,也可以说是战争与和平问题,另一个是经济领域的竞争和协调问题。当前世界上只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具有打世界战争的能力,如果两个超级大国在处理彼此间的矛盾过程中,不能采取克制态度,使对抗发展为全面武装冲突,这不仅对美苏两国,而且对全世界都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美苏军控谈判是双方对话的重要方式,经验证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苏的对抗,因而对避免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从这一点出发,应该对美苏对话和裁减军备持赞成态度。
但是还必须看到美苏裁军具有欺骗性的一面。迄今为止,美苏尚未达成过真正影响其军事实力的核裁军协议,所达成的中导协议仅涉及占双方核力量4%的核武器。相反,凡是有碍于军备竞赛的裁军建议都难以被接受;已签定的条约,如果在新的条件下成为发展军事实力的障碍,也要被废除。美苏关系不会因为进行军控谈判或达成几项军控协议就改变对抗的实质,两超也不会因此放弃实力第一的安全政策。任何超越这一限度的期望都是不现实的。
值得警惕的是,出于维护霸权地位的共同考虑,美苏会搞一些危害第三国利益的协议,如“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双方曾经拟议的在亚洲保留若干中导的中导削减方案等等。今后这类情况仍可能出现。具有最大核武库和常规武库的美苏两超率先大幅度削减一切类型的核武器,停止试验、生产和部署一切类型的核武器,并同时停止空间武器竞赛和大幅度裁减常规军备,世界和平才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