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俗文化研究

 

 

〔美〕托马斯·英奇

龚文庠  译

 

 

编者按: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对通俗文化进行系统研究的专家学者还不多,美国伦道夫—麦康学院的著名教授托马斯·英奇是研究美国南方文学和福克纳的专家,但他对通俗文化也感兴趣。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主编了三卷本《美国通俗文化手册》(1978-1981)和一卷本《美国通俗文学手册》(1988),颇引起美国学术界的注意。1988年夏天英奇教授访问中国时应北京大学英语系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的邀请,在北京大学作了《美国通俗文化研究》的专题报告,这里译载的是征得作者同意后首次发表的全文。

 

1924年,吉尔伯特·塞尔德斯发表了那部惊世骇俗的开创性著作《七种流行艺术》(The Seven Lively Arts)。从那时起,通俗文化便逐渐成了美国批评家和学者关注的一个正式的课题。塞尔德斯在那本书中说:

    ……高雅的娱乐存在于通常与艺术无关的场所;陈列或上演一件作品的场所与作品本身的价值并无关联;……通俗报刊登载的连环漫画一天之内可能就会被人撕破,揉皱,但它也许像我们美术馆里的许多油画一样,值得保存下来,供人反复玩味。〔1〕

    在高雅文化的捍卫者和纽约批评家们惊讶的注视下,塞尔德斯提出了可能会从根基上动摇知识界固有传统的一系列观点。例如:

    高雅艺术与流行(即通俗)艺术并不相互对立。

     除了主流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之外,流行艺术往往是它所存在的时代中最富有精神价值的现象。

     当今美国的流行艺术能供人消遣,很有趣味,地位也很重要。

    除了个别特殊情况之外,与被文明社会当作艺术品的多数作品相比,这种流行艺术更能吸引有知识素养的成年人。〔2〕

在一片谴责声中塞尔德斯提出了这样的看法:二十世纪的美国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传统,这传统不同于欧洲艺术,但却并不比它逊色。从那时起,人们对通俗文化所作的研究只不过是他那本著作中所表达观点的一种延伸。然而直到本世纪50年代,人们才开始认真探讨通俗文化这个课题。例如文学批评家亨利·纳西·史密斯(Henry Nash Smith),他曾在《处女地》(Virgin Land, 1950)一书中把廉价小说之类的通俗文学当作了解美国文化的一个渠道。杜埃特·麦克唐纳(Dwight MacDonald)写了好几篇文章,对大众传播媒介中将美国文化庸俗化的现象表示十分担忧。这些文章后来都收入了论文集《美国精神之逆反》(Against the American Grain, 1962)。60年代的批评家如雷奥·洛文索、马歇尔·麦克鲁汉、本杰明·迪莫特、苏珊·松塔格、莱斯利·菲德勒和汤姆·沃尔夫等,〔3〕都从不同角度研究过通俗文化。他们的观点各有特色,但差不多每个人都不是为了正确评价通俗文化而从事这种研究的。到了70年代,通俗文艺批评开始成熟起来,出现了一些权威性的著作,如腊索尔·B·耐依(Russel B. Nye)撰写的视野广阔的史书《并不羞愧的缪斯女神》(The Unembarrassed Muse, 1970),还有约翰·卡威尔蒂(John Cawelti)的权威著作《六响枪之奥秘》(The Six-Gun Mystique, 1971),论述了西部小说及电影中的模式。

    学术界对通俗文化的探讨始于传统学科之内涉及到通俗文化的研究,如社会学家研究大众传播中反映出的社会心理与社会习俗;英语系的教师也开始利用电影,因为他们发现适用于文学的某些批评工具也可以用来研究电影。同样,研究民俗、历史、大众传播、人类学的学者也体会到把通俗文化纳入自己研究领域的好处。

    1967年夏天《通俗文化杂志》问世,1969年通俗文化研究会成立。从此以后通俗文化研究便成了一门独立学科。杂志和研究会都是在雷·布朗(Ray B. Browne)倡导下兴办的,而且得到腊索尔·耐依、约翰·卡威尔蒂、卡尔·波德(Carl Bode)和马歇尔·费希维克等学者的支持。1969年雷·布朗还在俄亥俄州的鲍林格林州立大学(Bowling Green)建立了“通俗文化研究中心”。这个中心的职责是搜集材料,组织学术活动,出版书籍及几种杂志,并为该大学通俗文化系中授学位的培养项目提供条件。作为“现代语言协会”和“美国历史协会”的附属组织,“通俗文化协会”参与这两个协会及其他一些学术团体举办的全国或地区学术会议的工作。从1971年起,“通俗文化协会”也定期举办自己的全国性会议。除“通俗文化协会”之外,还有11家定期举行会议的地区或州的协会。另外还有一个“加拿大通俗文化协会”和一个“日本通俗文化协会”,都是在“美国通俗文化协会”协助下成立的。

    有关通俗文化的这些学术研究活动对大学的课程设置产生了影响。马克·戈登(Mark Gordon)和杰克·纳西巴(Jack Nachbar)1980年发表了一部关于通俗文化状况的专著《生活的暖流:高等教育中的通俗文化》(Currents of Warm Life:Popular Culture in Higher Education)。书中说,在被调查的260所美国四年制高等院校中,当时正开设着近2000门通俗文化方面的课程;根据所搜集的资料,他们估计全国所有的院校实际开设了大约20000门通俗文化课程。最常见的通俗文化课共有七门:通俗文学(尤其是侦探小说和科幻小说)、电影、大众传播、民族研究、电视与广播、历史与通俗文化、通俗音乐。开这些课程的主要是大学的英语系、讲演与传播系、社会学系、历史系、新闻系、美国研究系、民族学系、艺术系(按开课数量之多寡顺序排列)。尽管通俗文化的课程增长很快,但除了鲍林格林州立大学之外仅有巴尔的摩市的摩根州立大学开办了授予学位的“通俗文化学”专业。当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过去几十年里大学文科中的各个学科都发展得十分缓慢。

    对通俗文化认真、系统的研究与学习也许是本世纪后半叶美国的学术研究与教学活动中最重要,最富有潜在实用价值的一项发展。这一领域中的学术研究将有助于现代社会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并为运用人文主义原则与传统解决当代的各种问题提供新的渠道与手段。现在我们从事通俗文化研究再也不必以协助完成另一项社会或文化任务为理由了。我们已经认识到,任何一种表现形式或表现媒介都有它独特的美学原则、技巧和表达思想的方式。各种表现形式或媒介都曾被滥用、误用过,但也都曾取得过不同程度的艺术成就,不管用什么尺度衡量都相当出色,尽管对于每种形式或媒介我们最终都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一套自成体系的尺度与目标来评断其价值。对于那些希望实现吉尔伯特·塞尔德斯60多年前提出的观点和预见的人来说,这最后一条也许是他们最紧迫的任务。

    为什么要研究通俗文化?

通俗文化的研究为什么重要呢?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比研究一个社会的通俗文化和人们度过业余时间的方式更能明确地揭示这个社会的全貌和本质。诺曼·坎特和迈克尔·沃思曼说得好:

    不要小看了游戏。游戏是一种严肃的活动,它集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反映了人的需要、企望和人的本性。人们游戏时信守的规则不同于多数人类活动必须遵守的规则,因为人们可以凭自己的意愿作出选择——是参加游戏,当一名旁观者,还是完全不介入。在受到政治和经济因素强制性控制的更大范围内更公开的生存游戏中,人们却没有这种选择的自由。因此,这种充分的选择自由便反映出整个通俗文化史的全貌。通俗文化的历史描述了人们凭借自己的才能做了些什么和正在做什么;这历史度量了人的潜力——不是靠描述在外力强制下人能做什么,而是靠展示在获得充分的自主权,能够随心所欲地作出选择的时候,人能够做什么。〔4〕

换句话说,通俗文化展示了人的最佳状况,展示了人在最富能力,最善创造,心灵也最自由时的状况。因此,一个社会的消遣活动的活跃程度及质量便直接反映了这个社会的健康状况。

    通俗文化也是产生出未来新艺术形式的地方。早在希腊罗马时代之前我们就有了戏剧和诗歌,而西方的小说则是在18世纪产生,19、20世纪充分发展起来的。绘画和雕塑在西方文明中有着长远的渊源,而书画印刷艺术则是在发明印刷术之后才问世。然而本世纪却出现了多种新的艺术创作形式。至少电影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成熟起来的。在许多人眼中它已经成为美术的一种,像摄影一样。爵士乐也被承认为美国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一百年来涌现的新艺术形式还包括广播剧、电视剧、连环画、漫画、动画片、活报剧以及各种各样的通俗音乐。这些艺术形式都还没有达到电影那样的成熟程度,但每种形式都可能受到众多艺术家的青睐,并取得杰出的成就。当然,有些艺术形式会自行消失,但另一些艺术形式可能要到21世纪才会充分发育成熟。无论如何,现在可供艺术家们选择的文化手段之丰富超过了已知人类文明史中的任何时期。

    最后,美国人尤其应当更认真地研究自己的通俗文化,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传播媒介揭示了人们生活的环境,提示人们应当用什么方法观察自己,提供从婴儿到老年各个年龄层次的不同角色模式,按照实情发布消息或新闻,提供教育节目,对人们的观点施加影响,为艺术创作创造新的机会。文化来源于社会,它表达出社会的希望和抱负,消除社会的恐惧和不安,并从整个文明和整个种族的神话意识中吸取养份。文化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永久地记录了我们的信仰和我们的存在。未来的历史学家们将会发现长年累月积聚起来的通俗文化是他们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料,而我们现在就可以使用通俗文化这面镜子来照出自己的面容。美国的通俗文化传遍了全世界,默默地充当我国的外交使节。我们应当知道它是怎样向世界宣传我们的。

    通俗文化的定义

    通俗文化究竟是什么?它的形式那样千差万别,含义那么杂沓纷繁,以至于大多数定义不是偏于狭窄,便是失于空泛。雷·布朗下的定义也许既是最简捷,又是最宽泛的:

    ……尽管并不总是,但通常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传播的、人们共有的一切生活经历……〔5〕

虽然定义中的定语短语作了补充说明,但“经历”这个词显得太泛,“人们共有的”含义也太模糊。(多少人共有的经历才够得上通俗文化要求的标准呢?)

    英国批评家比格斯贝探讨了形容词“通俗”和名词“文化”在含义上固有的歧义:

    “通俗文化”一词的含义不易确定,部分的原因是“通俗”本身有多种不同的含义。根据《牛津大辞典》,“通俗”既可指“面向普通人的,适合于普通人的”;也可指“在人们当中普遍流行的,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后一个定义把所有的人都包括在内,前一个定义只适用于“普通人”,其他人则都被排除在外。于是,有时候通俗文化被解释为只受到大众喜爱的文化(“大众文化”)或是只受到普通人喜爱的文化(“中产阶级文化”),这就印证了那种主张把社会分为不同阶层的观点;有时候通俗文化又被解释为一种跨越各种阶级界限的现象。因此,有些人把通俗文化看作一种纯粹的麻醉剂,另一些人则把它当作能够把不同社会阶层及文化背景的人们联络起来的一种革命和解放的力量。

    另外,“通俗文化”的含义容易引起争议的另一个原因是,“文化”这个词可以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含义。广义的文化指的是通过语言、神话、礼仪、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包括政治的、宗教的、教育的组织)等符号形式所表达  出来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狭义的文化的含义接近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和《牛津大辞典》所下的定义:“心灵、情趣和风度的训练、培养和陶冶:受到这种训练和陶冶的状况——即文明的高雅睿智的一面。”……以此类推,通俗文化有时便被定义为:高雅精英阶层以外的人们所特有的神话、礼仪和生活方式表达出来的,这些人所特有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通俗文化有时又被定义为大众的文化,以区别于知识精英的文化。〔6〕

上述议论中,我们可以利用的观点是文化即“语言、神话、礼仪、生活方式、社会组织”,所有这些东西都是表达社会心理和价值观的符号。然而这似乎是在说,文化是某种自发的、无意识的现象,而不是像在后工业化社会中那样的人类创作冲动的一种主动表达。

    迈克尔·贝尔提出了一种有用的定义,将大众文化的目的、形式和功能放在了同等地位:

    用最简洁的话来说,通俗文化就是能够感染大众的文化。一件通俗作品受到大众欢迎是因为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反映大多数人的经历与价值观;是因为作品的创作形式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是因为大多数人不必借助特殊的知识与经历就能理解它。〔7〕

  这也许是我们已经列举的各种定义中最有道理的一个,但作者反复使用的“大多数人”的提法却容易引起争议。是指地球上生活的全人类的大多数呢,还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经济阶层或别的什么范围内的大多数呢?而且,多少人才算“大多数”呢?

    历史学家诺曼·坎特和迈克尔·沃思曼所下的定义也许是最恰  当的:

    人类的文化是人所知道的一切、所具有的一切、所从事的一切之总和。人类的法律、宗教信仰、艺术道德、习俗观念,这些都是文化的内容。……超越一切文化和亚文化界限的是工作与游戏之间的最基本区别:工作是不得不从事的活动,游戏是自愿从事的活动。

乔治·桑塔亚那(George Santayana)〔8〕在论述工作与游戏的区别时指出,人在求生和避祸的斗争之外所从事的活动是很重要的。他说:

“一个种族在从事自由选择的、不惜花费金钱的消遣活动方面,在美化生活方面和在凭想像来创造的文化方面付出多大比例的力量可以当作一个标准来衡量这一种族的幸福与文明的程度。因为只有当人在自发地运用才智时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并获得真正的幸福。受奴役是人类容易陷入的一种最可悲的困境。人常常沦为吝啬的大地和冷酷的苍天的奴隶,就像他常常受到一位主人或是一种制度的奴役一样。当他必得用全部精力来避免痛苦和死亡的时候,当他的一切行动都受到外来力量的主宰,没有剩下丝毫时间与精力去自由自在地娱乐消遣的时候,他便是一个奴隶……在这里,工作与游戏具有了新的含义,它们成了奴役与自由的同义词……工作的含义再也不是‘我们从事的一切能带来功利的活动’,而是‘我们为求生存而被迫从事的活动’。游戏的含义再也不是‘我们从事的没有成果的活动’,而是‘我们出于爱好而自发从事的活动,不管它是否能带来功利。’”

    通俗文化可被看作是人类纯粹出于爱好而从事的一切活动和创造的一切成品,所有这些活动都使他的身心能摆脱可悲的生活重压而得到欢娱。通俗文化实质上是人们在工作之外从事的活动;通俗文化就是人对快乐、激情、美和成功的追求。〔9〕

我要根据自己的观点对上述定义作进一步修正:通俗文化就是我们不在工作,也没有睡觉的时候自愿地用我们的心智和体力从事的一切活动。这种活动可以是热烈的,如打篮球,驾汽车,跳舞;也可以是悠闲的,如看电视,作日光浴,读书;可以是创造型的,如画一幅肖像,吟一首诗,烧一道菜;也可以是反应型的,如玩游戏,看马戏,听音乐。这条定义十分宽泛,也许不够精当,却包罗了我们讨论20世纪通俗文化时可能涉及的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人类身心活动。

    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

在我们尝试为通俗文化下定义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批评家都认为应当在高雅或精英文化与通俗或大众文化之间划一条清楚的界限。受过传统的文化分析方法训练的人们很容易在这两种文化的形式、功能和评判方法方面列出看起来相互对立的特性。下面我只列举那些最明显的差异。

    形式

人们一般认为高雅文化的风格和内容都是相当清高的,是一心想标新立异的艺术家个人的一种独特、主观的表现,这位艺术家有意想挣脱束缚,拓宽现有艺术形式的疆域。高雅文化注重的是独创及新颖,作品的结构往往是错综复杂的,结局往往是神秘玄妙的,承认现实存在与人的理性推想并不相符。形式因而成了某种哲学观的延伸,这种哲学观承认易变性、短暂性和自由意志是影响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因素。

    通俗文化则被看作是一种大众化的,或是从风格到内容都适合于在全部人口中占相当大比例的群众的一种文化。通俗文化作品往往是由一伙人或是一位有创作能力的艺匠制作出的无个性特征或看起来很客观的作品,作者处理素材时使用的是传统的或是在先前的实践中已经取得成功的手法。这种作品往往遵循十分固定的程式,为了获得新奇的效果偶尔会出现一点出乎意料的变异,但这变异不会大到违背欣赏者的期待。人物境遇和道德窘境都大为简化,使人一眼就能辨出忠奸;各种复杂的问题也按照标准的神学范畴划分为简单易懂的类型。通俗文学中很难找到神秘玄奥或违反理性的内容,因为这里的一切都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最终都能解释清楚。这样,通俗文化的形式便反映了那种认为主宰人类生存之基本因素是平和、安定甚至宿命论的观点。

    功能

高雅文化的功能是证实个人的经验。创作是一种追求真与美的纯美学行为,正因为如此,它本身便是合理的,无须从别处寻找存在的理由。“为艺术而艺术”通常被用来辩护那些并不反映现实而且完全没有功用甚至没有意义的作品。无论我们是否能够理解一件作品,我们都认为艺术家的目的是启迪人们。不管艺术家的观念多么冷僻、怪诞,只要去接触它,我们就必会得到教益。艺术作  品以进攻性的态度创作出来,摆到我们面前向我们对于艺术与生活的固有观念及信仰挑战,并承认那些关于存在的问题尚待答复。这类作品并不提供答案,而是提出问题,并摆出那些无法解决的矛盾与困境。

    通俗文化的功能则是证实多数人的共同经验。通俗文化的创作活动是一种社会行为,具有明显的经济或政治意义。它的口号是“艺术为社会服务”,其显而易见的功能是探讨某个社会问题,支持某种政治观点,推销能够满足某种心理需要——如增强自信心——的产品。虽然通俗文化作品中有着某种隐含的教训或是某种潜在的劝喻,但它的主要目的却是使我们得到消遣,让我们精神松弛,从工作、困难和人际关系的重压中解脱出来。我们要欢笑,要忘却,不愿别人再提起人世的悲哀与不公正。我们还希望在通俗文化中确认我们的观念与倾向,证实世上还有与我们心灵相通的同类,鼓励大家去期待光明的结局。通过向人们提供宣泄感情的替代途径和供人们攻击的替代目标,通俗文化活动具有一种治疗效果,能使我们从肉体到精神都感到欢愉。提出的问题都得到了解答,每种境遇都以大团圆告终。

    评价

    在赏析和评价高雅文化的时候,我们认真总结出了一套系统的——如果不是一致同意的——批评标准,用它们作尺度来衡量和比较同类的每一件作品,评判优劣。对于高雅文化的许多形式,当然也包括文学形式,检验的标准源自古希腊批评家和思想家确立的经典原则,尤其注重一个观念或是一种技巧在历史上存留的时间,似乎时间便是价值的证据。有的人会争辩说,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作品在一个时代的权威批评家中赢得了声誉,它才能得到恰当的评价。作品的最终价值来自它从批评家们那里获得的推崇,来自批评家的大量评论和赞誉。高雅文化唤起了人们的智慧和高尚情操,因而会赢得人们珍视,而不致受到时间的侵蚀,也不会被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变幻动荡所左右。

    通俗文化的服务对象是普通人,是人口中的  多数,因而只有凭借消费者个人的欣赏趣味来评价。作品的成功与声誉取决于发行范围之广或欣赏该作品的人数之多。销售量统计表及作者赚得的酬金是评判作品价值的唯一途径。因为通俗文化顺应了我们的感情,满足了我们的需要,它也就迎合了人类天性中较为低下、愚俗的一面。因此,通俗文化最终可能具有败坏、腐蚀的作用,可能潜藏着邪恶,尽管它从不对社会的道德规范提出挑战。这种观点中也许含有清教徒观念的成分:带来欢乐的东西必定是有罪的。

上面详尽比较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各自的特点,这似乎与大量经验性的资料以及可用科学方法证实的理论相符合,然而事实上这整套理论只不过是美国学术、批评家(在英国人帮助下)精心设计出来的一种幻象,一种知识的骗局。由学者和教师们充当的文化批评教士们如此有力地鼓吹了这些文化神学的观点,我们竟会毫无保留地接受他们宣讲的教条。是的,我们承认莎士比亚和尼尔·塞蒙〔10〕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而且在文化权威面前我们可以不顾这样的事实:莎士比亚和赛蒙的戏剧却在可能的条件下赢得了最大数量的观众;两人都在作品中涉及了各自所处社会中人们遇到的根本问题;两人的作品在营利的戏剧舞台上都获得了极大成功,不管是否得到了教士们恩准。莎士比亚的作品流传至今,并不是因为莎士比亚专家们写出了大量批评著作(可以堆满整整一间屋子),而是因为他的剧本值得上演,经久不衰,而且一直能打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

    赫伯特·甘斯(Herbert J. Gans)在他那部有影响的社会学著作《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中承认这两类文化事实上是两种独立的现象,但他又从文化多元论的角度分析说:

    我认为这两种文化都是文化,我的观点……建立在两个价值判断之上:(1)通俗文化反映并表达了人们的美学及其他需求(所以通俗文化是一种文化而不是商业垃圾);(2)所有人都有权选择自己喜好的文化,不管它是高雅的还是通俗的。〔11〕

    雷·布朗说,有一个比喻也许能最贴切地描述所有的艺术和文化,那就是一个压扁的椭圆,或是一个透镜:

    透镜中央体积最大也最容易看到的是通俗文化,其中包括大众文化。在透镜的两边分别是高雅文化和民间文化,两者在许多方面看起来都基本相似,两者有许多共同点,因为两者都有清晰的直接视象和宽广敏锐的边缘视象。这四种文化在许多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互相吸收,互相渗透,共同发展的,任何两种文化之间的边界都是模糊、易变的。〔12〕

     我想比甘斯和布朗都走得更远一点。我想说,我们分别名之为“高雅”和“通俗”的两类文化之间并没有任何区别。这一论断至少适用于20世纪的美国,它经历了工业化、科技和民主带来的深刻社会变化。我们拥有的只是一个美国文化。在我们所生活的大众社会,旧的文化区分法已经失去意义,必须找到新的途径来理解我们文化的形式和功能,寻求评价我们的艺术和创作成果的新方法。这样美国人也许再也不用为下面这个事实感到愧疚:我们仅有的本地艺术形式只是爵士乐和连环漫画,而且我们主要是通过电影才对世界产生了文化影响。事实上,只有这样认识,我们才会为这些特别的文化成就感到自豪。

    如果美国人想欣赏高雅文化,他们上哪儿去呢?去美术馆、博物馆、歌剧院,还是去听交响  乐,看芭蕾舞?如果他们在首都华盛顿欣赏上面这些艺术,比如说在肯尼迪艺术中心,他们会和文化精英们相遇吗?同去观看演出的也许会有当地大学的几位学者,也许会有几位乐于赞助艺术活动的富人、一两位高级外交使节、几位政界人物以及《华盛顿邮报》的文艺批评专栏作家,但观众中的大多数人会是政府机关的白领雇员、年轻的公司高级职员、律师、美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旅游者;还有其他中产阶级的人们——这些人也许受过很好的教育,有的人或许还得过博士学位,但总的说来他们会是由各种年龄、各种阶层、各种民族的美国人组成的一个典型的混合群体。这类文化活动服务的对象是所有的美国人,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把他们都称作文化精英。他们有时能像专家一样对演出或展览发表在行的评论,有时只是根据个人趣味发表议论,但他们并不构成某种由少数人组成的精英社团。在美国,个人财富从未与文化修养或教育程度联系在一起,所以除了极少数慈善家之外,我国很少有与本来定义相符的艺术赞助人。赞助艺术活动的是千百万普通百姓,他们以掏钱买门票或是纳税的方式向博物馆或演出部门提供资助。

    从《鉴赏家》(Connoisseur)这本杂志可以看出在美国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如何紧密地融为了一体。该杂志寄到千万个美国家庭的一份推销广告册说,《鉴赏家》是“为深知艺术与美之永恒价值的人们准备的一份观点明晰、内容广泛的指南。”广告中这样描述该杂志的读者:“……假如你有古典的、贵族式的艺术趣味,却又愿意用民主的、现代化的方式来欣赏艺术(这说法有些自相矛盾,请别在意),你就是一位最理想的艺术欣赏者——一位当代鉴赏家。”这家杂志保证向读者推荐世界第一流的旅店和餐馆,介绍最美的钻石,还介绍怎样在艺术品拍卖会上成功地喊价,怎样挑选建筑师和装饰美工师,怎样找到可靠的艺术经销商帮你评估你的个人藏画的价值。有几期杂志中的广告介绍了中国明代磁器、稀世艺术珍品、古玩、骏马和高级旅馆。

    既然杂志中的用语大多只是麦迪逊大街式的广告宣传,〔13〕我们还能认为杂志的读者是支持高雅文化的趣味高雅的鉴赏者吗?他们属于少数有文化修养的富人组成的精英集团吗?美国邮局要求所有享受四级邮件优惠的杂志每年必须公布一次产权及发行量。根据这一资料,到1987年10月1日止,当期的《鉴赏家》杂志印刷、出售、发行了374600多册。根据可以得到的最近几年的情报,美国财政部收到的所得税申报单表明,年收入在一百万美元以上的美国人只有17266名。那么,谁是《鉴赏家》杂志现在和未来的读者呢?他们是中等收入阶层的人们,这些人把《鉴赏家》当作寄托美好愿望的杂志,喜欢把它摆在客厅,以表明自己的社会地位。最近正在设法扩大发行量的《鉴赏家》杂志的所谓“鉴赏家读者”不过是一个虚名,世上并不存在这样一大批高雅的鉴赏家。每年只花9.99美元,读者就成了“鉴赏力最高并以此为荣的行家”。杂志订价低廉,大量征求订户,这都表明它针对的读者实际上是向往美好生活的美国中产阶级,而不是真正的艺术鉴赏家——那些人不需要靠一本杂志来提高鉴赏知识。

    我们可以举出大量跨越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界限的例  子来证明,这两种文化之间并不存在一条清晰的分界线。通俗艺术作品如影片《公民凯恩》(Citizen Kane)、连环漫画《疯猫》(Krazy Kat)、《小尼莫在睡乡》(Little Nemo in Slumberland)和查  理·卓别林的喜剧等,都因为各自的成就而被承认为经典作品,而且吸引批评家们写了大量评论文章。另一方面,像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毕加索的《格尔尼卡》〔14〕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样的高雅艺术品已经深入大众的心灵,得到大众承认,而且甚至可以说几乎每个人都基本上能够理解这些作品。我们也许能用恰当的美学标准来区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但两部作品都深刻地影响了美国人对作品中所描述事件的态度及美国人对历史的理解。这两本书哪一本拥有更多读者?当然是米切尔那部极为畅销的长篇小说,还不算看过根据小说拍出的影片《飘》的千百万观众。从首映之日起,全世界总有某个地方在放映这部影片,五十年来从未间断。

    我们提到的所有这些——高雅文化、低俗文化、大众传播、通俗文化或者别的什么文化——似乎最好仅用“文化”二字来称呼。文化只是我们对生活环境作出的创造性反应,是力图从纷乱中理出头绪的尝试,是从丑恶、荒诞的世界中寻求美与意义的努力。不管这文化是简单还是复杂,属于精英还是民众,是个人创作还是集体生产,我们都应当废除“高雅”和“通俗”这两个形容词,去面对20世纪美国社会的整个文化,不要再拘泥于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失去意义的那些荒谬的区别。然而在这一天真正到来之前,我们仍有必要继续使用传统意义上的“通俗文化”这个词汇,就像本文的标题那样。

   

注释:

 

〔1〕吉尔伯特·塞尔德斯(Gilbert Seldes):《七种流行艺术》,纽约:哈泼兄弟出版公司,1924年第一版,1957年修订版,第3页。——原注

〔2〕同上,第294-295页。——原注

〔3〕这些人姓名的原文依次是: Leo Lowenthal, Marshall McLuhan, Benjamin Demott, Susan Sontag, Leslie Fiedler, Tom Wolfe。

〔4〕诺曼·坎特(Norman F. Cantor)和迈克尔·沃思曼(Michael S. Werthman)著:《通俗文化史》(纽约: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68年),第23-24页。——原注

〔5〕雷·布朗著:《通俗文化及扩展的意识》,纽约,约翰·威利父子出版公司,1973年版,第6页。——原注

〔6〕比格斯贝(C. E. Bigsby)著:《通俗文化的研究方法》,伦敦:爱德华·阿诺德出版公司,1976年版,第17-18页。——原注

〔7〕迈克尔·贝尔(Michael J. Bell):“通俗文化研究”,见《美国通俗文化简史》,托马斯·英奇编,康涅狄格州韦斯特波特:格林伍德出版社,1982年,第443页。本文经修改后收入《美国通俗文化手册》第二版,格林伍德出版社,1989年。——原注

〔8〕乔治·桑塔亚那(1863-1952),西班牙著名哲学家、小说家、学者。

〔9〕见坎特与沃思曼的著作第21-22页。——原注

〔10〕尼尔·塞蒙(Neil Simon, 1927- ),美国喜剧作家,60年代末曾同时有几部戏在纽约百老汇上演。

〔11〕赫伯特·甘斯:《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Popular Culture and High Culture),纽约,基础书籍出版社,1974年,第7页。——原注

〔12〕雷·布朗:《通俗文化与教学》(Popular Culture and Curricula),俄亥俄州,鲍林格林大学通俗出版社,1972年,第10页。——原注

〔13〕麦迪逊大街(Madison Avenue),纽约市曼哈顿区一条广告公司集中的大街。

〔14〕这是毕加索1937年作的大幅油画。

 

附录一:

 

通俗文化批评方法一览表

 

限制:传播方式以及形式和结构所受的局限。

    批评方法:从技术角度批评。

发展:某种形式或流派如何在时间参照系中发展。

    批评方法:编年史式的叙述。

信息:传播意图——提供消遣、提供信息、鼓动、教育。

    批评方法:社会的、政治的角度。

载体:载体结构背后的美学原则。

    批评方法:形式主义(新批评)。

意义:潜意识表达——信号、符号和神话含义。

    批评方法:心理分析、符号学、结构主义。

传播对象:接受参照系——接受者如何看,如何理解,如何吸收。

    批评方法:读者反应或观众反应。

    (托马斯·英奇)

附录二:

 

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对照表

形式

高雅文化:

通俗文化:

       清高的

普及的

       有个性的

无个性的

       主观的

客观的

       标新立异的、大胆的

传统的

       独创、新颖的

程式化的

       复杂

简化

       神秘化

清楚易懂

 

功能

高雅文化:

通俗文化:

       证实个人经验

证实共同经验

       美学行为

社会行为

       为艺术而艺术

为社会而艺术

       非功利的

功利的

       启迪

娱乐

       对抗

逃避

       向固有观念挑战

确认固有观念

       改进

治疗

   

评价

    高雅文化:

通俗文化:

经典标准

个人趣味

声誉

发行情况

    批评价值

销售价值

    智识价值

感染力

(托马斯·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