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抉择:美国对菲律宾政策的调整

(1981-1986)

 

刘  军

 

 

1986年,菲律宾爆发了举世瞩目的“二月民主风暴”。这场反对马科斯独裁统治的民主革命蓄之久矣,其发必烈,不仅推翻了马科斯建立20年的独裁政权,而且对美国战后长期支持马科斯的政策也提出严峻挑战。在这次菲律宾政权更迭过程中,里根政府扮演了突出而重要的角色。本文试图客观地讨论马科斯政权式微时期,里根政府对菲政策的演变过程,并且进而分析、探讨美国政策变化的实质、特点及指导思想。这有助于看清美国政策的调整在马科斯政权垮台这一事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认识当前美国在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政策也是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历史回顾

 

    (一)从殖民地到不平等的盟友

    美菲关系源起于1898年的美西战争,这是美国“跟上欧洲国家和日本在东方的步伐”,打开自己“通向东方的无比巨大的贸易走廊。”〔1〕美菲关系诞生于这一历史背景,从开始便打上了不平等的胎印。为了长期霸占菲律宾为殖民地,美国采取了软硬兼施的两手策略。一面镇压人民的反美斗争,另一面从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诸方面渗透和影响。二战后,随着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外交也从“孤立主义”转向“全球主义”,对菲政策自然要考虑到战后两大阵营对立的国际格局。为使菲纳入美国势力范围,并且尽可能地使其在战略上、经济上服从美国的利益,美国统治集团改变了对菲采取直接殖民统治的方式,而转向扶持政治代理人。

    从1946年至1966年马科斯上台,美国先后扶持了五届亲美政府,并同它们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其中主要的有:《美菲一般关系条约》(1946年),《美菲贸易及其他问题协定》(1946年),《美菲军事基地协定》(1947年),《美菲军事援助协定》(1947年),《美菲共同防御条约》(1951年)。1955年,美国通过《马尼拉条约》把菲纳入《东南亚条约组织》。这样,美国仍同战前一样牢牢控制着这一岛国。历届菲律宾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也屈尊和投靠美国。在国际国内事务中,它们都迎合和维护美国的利益,成为美国在亚洲忠实而不平等的盟友。

    (二)美国在菲的战略和经济利益

    自1898年美国占领菲律宾后,迄今已在菲投资几十亿美元,共修建了23处军事设施。目前美国仍在使用其中的六处:克拉克空军基地、苏比克海军基地、圣米格尔海军联络站、华莱士空军雷达站、碧瑶约翰兵营休养地和奥当尼尔兵营发射中心。前两大基地对美国尤为重要。苏比克海军基地是美国在海外最庞大的军港。它是美第七舰队主要的补给、修理及联络指挥中心。克拉克空军基地是美第13航空队的大本营。美在菲常驻兵力约1.3-1.6万人,约占美国在西太平洋驻军的1/10略强。〔2〕

    由于菲律宾的军事基地靠近东南亚重要的海上通道,即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这就为美国控制印度洋和太平洋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此外,由于菲律宾占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用在菲基地可以及时支援美国与西方盟国的行动并把美国军队及物资从东南亚运送到亚洲其他地区,乃至澳洲、中东及非洲地区。

    战后,美国把菲律宾变成了它在亚洲的一个重要战略据点,并使在菲的基地与日本、南朝鲜、泰国、台湾及关岛的美军基地相配合,组成美国在亚洲的前沿防线,使自身的防务尽可能远离美国本土。在战后美国直接或间接的军事行动中,如朝鲜战争、侵越战争、中东战争、两伊战争以及对付恐怖主义活动、镇压亚洲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些基地都起了重要作用。〔3〕

    除了重要战略意义外,美国在菲也具有可观的经济利益。美国在菲投资及贸易占世界各国之首。菲最大的50家公司中,有30家完全归美国资本垄断,其余20家也有美国的股份或对美国银行负有债务。由于美国在菲享有特殊而优越的投资和贸易条件,许多美国公司靠菲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大发横财。战后,菲律宾的主要农产品蔗糖、椰子等均销往美国。美国垄断资本把这个岛国变成了自己的投资场所、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近些年来,美国在菲的经济垄断地位不断受到日本的挑战。苏联也不断向东南亚地区渗透和扩大影响。随着亚太地区重要性的上升和美苏在该地区争夺加剧,美国不仅没有拆迁这些基地之意,反而继续拨款扩建和完善。这表明美国十分重视并力求维护它在菲的战略和经济利益。

    (三)美国长期奉行支持马科斯的政策

    为在下文分析里根政府对菲政策的继承性和变化,有必要先简略回顾一下前几届美国政府对马科斯的一贯政策。

    约翰逊任内,美国支持马科斯竞选上台。为了回报马科斯派兵参加越战,约翰逊特邀马科斯夫妇访美,并向菲提供了10个工兵营的装备,4500万美元的经援和350万美元的特别教育贷款。从此拉开了美国与马科斯20年亲密关系的帷幕。约翰逊曾大加赞赏马科斯积极合作,配合美国在亚洲的战略,称其为美国在“亚洲的右臂”〔4〕。

    1969年尼克松上台,美国开始调整全球战略,在亚洲实行收缩。为了使菲律宾配合美国的战略调整和维持国内稳定,美国支持马科斯竞选连任。除派当时任州长的里根访菲外,尼克松本人也乘出访之机暂停于马尼拉,以示支持马科斯和重视菲的战略价值。1972年马科斯实施军管后,美国仍继续向菲提供大量援助,对马科斯的军管持默许和赞同的态度。

    1974年福特接任,对菲政策是萧规曹随,继承尼克松的方针。此时美国考虑,为配合实施“尼克松主义”,适应在越南失败后从泰国、台湾撤出地面部队后的形势,必须加强美菲的战略关系和确保在菲基地的安全。为此,福特不顾国会对菲律宾侵犯人权问题的批评,大幅度增加对马科斯的援助。

    1977年卡特上台伊始,宣称美国在全球推行人权外交,然而对菲却执行了一套自相矛盾的政策。尽管卡特采取疏远姿态,并一再批评和干预菲国内政策,但当美菲之间的龃龉和磨擦影响到美国基地利益时,卡特便退缩了。1978年,阿富汗和伊朗的局势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随后苏联取得了金兰湾的使用权。一系列事态的发展最终促使卡特认识到现实的安全利益高于维护人权的虔诚理想。卡特作出让步,美菲签定了基地协议。在1979-1983年的5年之内,美向菲提供了5亿美元援助。

    1981年,里根入主白宫,美国开始了战后全球战略的第三次大调整。正值里根雄心勃勃,决心扩军抗苏,把苏联的扩张和渗透推回去之际,马科斯政权开始走向衰败,危机四起。里根政府的对菲政策面临着严峻挑战和痛苦抉择。

   

二、里根政府对菲政策的调整

 

    里根政府对马科斯的政策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全力支持马科斯政府

    从1981年至1983年的下半年是里根对菲政策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政策可概括为全力支持马科斯政权。探讨这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从当时整个国际局势,特别是美苏争夺的基本态势和里根政府的亚洲政策这一大背景来考察。

    里根政府上台之际面临国内外重重困难:国内经济处于滞胀低谷,通货膨胀高达两位数。苏联军事力量发展迅猛,大体与美国并驾齐驱。乘美国自70年代初以来处于守势和被动,苏联在第三世界一些国家频频得手,从埃塞俄比亚、安哥拉、南也门、尼加拉瓜到阿富汗,苏联的渗透和影响获得长足的进展。里根上任伊始,便提出强硬的对苏政策,决心遏制苏联的进一步扩张,改变美国在全球争夺中的被动局面。对亚洲,里根提出了“重返亚洲”的口号。美国制定这一政策的主要考虑是:

    1.美苏在亚洲争夺加剧,美国须加强在该地区的实力地位。

    苏联在确保欧洲为重点的同时,不断向亚洲渗透。苏军入侵阿富汗和使用金兰湾使美国深感苏联迂回包抄西欧的威胁,以及争夺亚太、中东地区战略资源和海上要道的挑战。里根政府提出了要确保全球16条海上战略要道的畅通,并且加强了太平洋的海、空军事力量。

    2.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并与美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美国必须投放更多的军事力量来保卫它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经济利益。

    亚洲许多国家已成为美国主要的贸易对象、投资场所和资金来源地。美国公司在该地区投资已逾300多亿美元。政府和商业银行贷款达几十亿美元。美国所需的十几种重要原材料也来自亚太地区。这一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发展同美国经济密切相关,自然美国要考虑维持该地区的稳定,以维护它日益发展的经济利益。

    3.亚洲国家的政治稳定处于关键时期,美国必须以强大军事力量的存在,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美国70年代的收缩及苏联的不断扩张和渗透引起亚洲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的担忧和恐惧。经济的迅速发展又使这些国家面临政治变革的挑战。里根政府认为,必须增强它们对美国的信赖,不能让失望和恐惧情绪有所发展。美国必须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提供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以保持和加强与盟国、友国的互利关系,避免出现危及(美国)安全和经济利益的政治动乱。”〔5〕

    促使美国调整亚太战略的因素,若要仔细分析还相当复杂,上述仅是举其要者。总之,里根政府加强美菲的“特殊关系”,实行全力支持马科斯的政策,正是在上述国际背景下产生的结果。

    1981年10月,美国国务院发表一项备忘录,明确指出美国不应再采取行动反对独裁的盟友。对菲政策出现两点变化:1.里根政府强调要重视菲的战略意义,加强美菲合作,以对付苏联日益增长的威胁,2.美国表示要停止过去对马科斯的批评。关于人权问题可通过两国外交渠道的“静悄悄的对话”(Quiet Dialogue)来处理。〔6〕对里根有利的是,马科斯出于改变自己的形象和其他因素,在里根就职的前三天宣布结束长达8年的军管。这客观上为里根政府改善美菲关系清除了障碍。

    同年,为庆贺马科斯第三次“竞选”连任,副总统布什亲赴马尼拉,并发表了使国内外舆论震惊的吹捧和表白:“我们与您站在一起,我们热爱您所奉行的民主原则和民主程序的坚定立场……。我们不会让您孤立。”〔7〕1982年9月,为实现马科斯多年来再次访美的夙愿,里根特发邀请。马科斯访美过程中,里根不仅表示政治上对老朋友的支持,从经济上也提供了大笔援助。1983年6月,双方顺利续签基地协议。在美国力争削减联邦预算之际,里根政府却大幅度提高基地租金,规定在1984-1989年的5年内,向菲提供9亿美元援助,比卡特政府的5亿美元几乎增长一倍。

    综上所述,由于里根执政初期积极推行“重返亚洲”的政策,对马科斯采取了“全面的、不加批评的”支持和援助,以确保继续使用在菲的基地和使菲在战略上与美国保持一致。

    (二)施加压力,敦促改革

    里根政府对马科斯的支持未能确保菲律宾政局的稳定。马科斯自恃有美国作后盾,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终于酿成“阿基诺事件”。它如同导火索,迅速引发了潜伏已久的政治和经济危机。面对马科斯政权岌岌可危的现实,里根政府不得不重新考虑对菲政策。

    贝贝尼奥·阿基诺是菲律宾著名的反对党领袖,被公认是总统职位的最有力竞争者。1983年8月,他结束了在美国三年的流亡生活,不顾危险毅然回国。他一下飞机,便惨遭暗杀。阿基诺的遇害使菲律宾举国上下深为震惊与愤然。对马科斯政权的独裁暴虐、贪污腐败以及经济的持续恶化,人们的怨恨和不满像火山冒顶一般喷发出来。连续几个月,菲国内爆发了全国性的反马科斯示威游行。罢工、罢课、罢市风潮席卷全国。参加者不仅有学生、工人、城市贫民,还有教会、知识界、商界和白领阶层。政局的动荡使本已十分衰微的经济濒临崩溃。国民生产总值连年下跌,通货膨胀率高达26%,外债已逾256亿美元。从1983年6月至1984年6月,比索连续三次贬值。失业与半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0%。政治危机与经济危机相互作用,恶性循环,使马科斯政府处于1966年上台后最严重的困境。〔8〕

    菲律宾局势的动荡使里根政府深感忧虑,为避免重蹈“伊朗危机”的覆辙,从1983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加强了对菲局势的调查研究,以寻良策。

    在酝酿政策调整过程中,有两份报告对决策起了重要影响。其一是美国驻菲使馆的长篇报告,题为《共产党在菲律宾的活动:背景、现状及前景》。〔9〕其二是当时即将卸任的美驻太平洋舰队司令,现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威廉·克劳海军上将的赴菲实地调查报告。这俩报告一致认为政局的混乱已成为菲共迅速发展的土壤和条件。如不尽快采取对策,势必给美军基地和菲的前途带来严重后果。〔10〕同时,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报告也都勾画出一幅可怕的前景。1984年11月,美国国务院以《国家安全研究文件》的形式正式公布了这项新的对菲政策。〔11〕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和研究,里根政府终于形成并逐渐实施了一个略有调整的对菲政策,即在继续支持马科斯的大前提下,利用各种影响,促使马科斯改革。这一阶段的政策已同第一阶段有所不同,即在支持的同时,提出了一定的条件。

    美国施加压力,敦促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1.从政治、外交上施加压力。

    “阿基诺事件”后,里根不顾马科斯的一再反对,取消了原定的访菲计划,采取了疏远姿态。同时,美国驻菲大使也拒绝菲政府的警告,“惹人注目”地参加了阿基诺的吊唁和葬礼活动,并且批评了马科斯的一些国内政策。

    美国敦促马科斯公开和彻底调查“阿基诺事件”,一是想借此案的审理帮助菲政府树立公正的形象,二是借此迫使马科斯免除贝尔的军权,起用美国赏识的拉莫斯为总参谋长。

    1985年初,美国高级官员频繁访菲,力劝马科斯实施改革。同年5月和10月,中央情报局长凯西和里根总统特使拉克索尔特参议员专程去马尼拉向马科斯解释美国的意图,要马科斯认清形势危急,必须立即认真改革。同时,美国提出马科斯应考虑提前举行总统大选。〔12〕

    美国恢复了与菲反对派的联系,并积极支持反对党、教会和军队中的改革派,借它们的主张向马科斯施加压力。

    2.用减少经济援助威逼。

    美国利用国际贷款和援助手段向马科斯施加压力。1983年10月,美国阻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菲提供贷款。而后,美国遂与350家外国银行商定,以菲政府未能接受必要条件为由,推迟向菲提供紧急贷款。1984年8月,美国又在世界银行向菲提供1.5亿美元的农业贷款的表决中投了反对票。

    在援助问题上,美国国会强烈要求减少对菲援助,里根政府先是把国会意见通报马科斯以加强压力,后又接受国会提议,减少对菲军援,并把部分经援转让菲天主教会发放。

    3.发动舆论宣传攻势。

    由于马科斯与美国在对菲形势、共产党新人民军力量的估计等问题上意见分歧,他时时表现出对美国施加压力强烈不满。为了使其按照美国意图改革,里根政府借助、利用了国会和新闻媒介制造舆论。随着菲形势不断恶化,美国政府官员开始向报界透露和评论菲的局势。美国各大报纸和电视节目频繁报道菲共产党新人民军的活动情况以及菲国内的饥饿、失业和暴行。国会中的一批民主党议员早已对马科斯的国内政策十分不满,他们接连举行听证会,辩论和调查马科斯一伙侵吞援助款项和在海外的私人资产等问题。

    在美国不断升级的压力下,马科斯经过再三考虑国内局势和自己的病情,终于决定提前大选。马科斯首先通过美国电视节目宣布这一消息,足见里根政府从中起的作用。

    (三)天平开始向一边倾斜

    1985年底至1986年2月初,菲国内形势发生了对马科斯不利的急剧变化。面对现实,里根政府不得不作出重大政策调整。

    1. 重视和扶植反对派。

美国对菲反对派的态度是菲时局变化的反映。随着局势的恶化,里根政府,特别是国务院认为马科斯难以进行真正的改革,因为那样会动摇他赖以统治的基础。美国对他过久的支持最终会使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的境  地。美国应该及早采取对策,创造条件,使菲律宾政权走入移交的轨道。国务院主张,“温和反对派”上台是接替马科斯的最佳选择,因为这些人是亲美  派,受过西方文化教育的熏陶,主张西方式的民主和社会制度。他们与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与西方世界是一致的。反对派所主张通过竞选推翻马科斯上台执政的方式,也正符合美国力求以和平手段实现菲政权过渡  的意图。〔13〕尽管白宫和五角大楼曾持有异议,但里根任内,外交事务的大权在国务院。在整个对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过程中,国务院唱了主角戏。

    1984年5月,反对派在国民议会选举中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胜利。尽管反对派中的左翼抵制这次选举,参加投票的人数仍占全国人口的80%。在183个席位中,反对派共赢得60席,约占议员总数的1/3。(菲国民议会共有200个席位,其中17席由总统任命。)里根政府认为,这次选举表明,菲国民“对马科斯的不满并不必然转为支持激进主义的活动”,“大多数菲律宾人依然相信现实的变革是有可能通过民主手段实现。”〔14〕这次选举使美国认识到反对派的潜在力量不容忽视,应该充分认识这次选举“对于‘阿基诺事件’后紧张的菲律宾政局所具有的重要意义。”〔15〕

    里根政府吸取了卡特在伊朗和尼加拉瓜的教训,加强了与反对派的联系,并且注意把反对派中的亲共派与亲美派加以区别,重点支持像“联合民族民主组织”这样亲美的、代表菲资产阶级中、上层利益的政党。同时对天主教会、军队中的改革派积极拉拢、公开支持乃至秘密提供活动经费。

    1985年2月,里根表示“我们意识到(在菲律宾)存在着一个忠于民主的反对党。”〔16〕这一表态与他在1984年的讲话有了明显的改变。出于对马科斯控制局势能力的怀疑和对形势恶化的担忧,里根政府扶持反对派的意图逐渐明朗。

    2.现实的抉择。

    2月7日大选后的结果完全违背了里根政府的初衷,出现了复杂局面:马科斯与阿基诺夫人各自宣布获胜,并分别成立政府。马科斯仍控制着政府和军队的大权,而反对派发动了强大的群众示威活动。这使里根政府左右为难,而局势的难卜多变迫使美国必须尽快作出选择。在舒尔茨建议下,里根派擅长处理外交难题的哈比卜去马尼拉,寻求一项稳妥可行的解决办法。

哈比卜一周紧张的调查得出的结果是:马科斯已失尽人心,难以维持。而阿基诺夫人得到各界的广泛支持。哈比卜离开马尼拉的当天,以国防部长恩里莱和代理总参谋长拉莫斯率领一小部分军队宣布起义,支持反对派。在这关键时刻,里根政府发表声明,表示同情和理解这次兵变,同时威胁马科斯不得使用武力镇压,否则美国将停止援助。〔17〕军队起义的成功使双方僵持不下的形势急转为对反对派有利,迅速瓦解了马科斯的主要力量支柱——军队。兵变的第三天,美国的态度彻底明朗:“企图通过暴力维持现政府是徒劳的”,“解决危机的唯一办法是将政权和平移交给新政府。”〔18〕此时,马科斯真是欲求“言和”而不可得,妄图取胜而不能,只好接受美国的“建议”,黯然弃权离去。一小时后,里根政府承认了阿基诺夫人的新政府。

   

三、里根政府调整政策的实质、特点及其指导思想

 

    (一)政策调整的实质

    里根政府对马科斯的政策,从始到末有一个180度的转变。这一变化是随着菲国内的形势逐渐发展的。

    第一阶段,1981到1983年8、9月间。里根政府第一任内的目标是改善和巩固美菲“特殊关系”和续签基地协议,因此,执行了一项全面支持马科斯的政策。美菲关系的巩固达到了一个高潮,其标志是马科斯访美和基地协议的顺利签署。

    第二阶段,从1983年下半年到1985年底。美国政策的目标是试图通过改革,帮助马科斯稳定政局。但同时,里根也与反对派建立了联系,并支持反对派实行民主改革。美国作法的意图一是借反对派力量,压马科斯改革;二是准备应付形势的突变,在反对派上台后美国仍有回旋的余地。这一阶段,里根政府始终侧重支持马科斯,但也没有把宝全部押在他一边,而是采取了有主有从、朝野兼顾的双轨策略。

    第三阶段,1985年底至1986年2月大选揭晓,美国调整政策的步伐明显加快。在看到马科斯政府痼疾难医,失尽民心,而反对派得到广泛支持,力量日益丰满,加之担忧菲共产党新人民军乘乱扩展和从中渔利,里根终于下决心及时换马。

    从上述三个阶段看,里根政府的政策是根据菲形势的变化及各种力量的消长制定和实施的。虽然各个阶段的近期政策目标和内容有所不同,但总的政策目标始终未变,手段多变不离其宗:即维持一个稳定的亲美政府,确保美国在菲的重大战略利益。值得指出的是,与卡特政府处理伊朗和尼加拉瓜危机比较,里根政府的这一总目标是极为明确的。

    对美国来讲,支持、改造乃至最终抛弃马科斯的关键,并非他国内政策的孰优孰劣,而是看他能否掌握和控制菲律宾(两者之间固然存在内在联系,但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马科斯虽长期奉行亲美反共政策,但无奈自身腐败,危机四起,难以进行改革,对付菲共产党的迅猛发展和挽回残局。里根政府权衡得失利弊,最终感到它不可取。而以阿基诺夫人等领导的反对派主张西方式的民主,顺应民心,并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强大政治势力。阿基诺夫人从竞选阶段开始采取了比较现实和灵活的政策,改变了原来反对美军基地的立场,并许诺执政后尊重美菲基地协议。她的亲美意向和政治立场使里根政府看到了在菲继续建立一个比较稳定的亲美新政权的前景。这是遏制菲共和反对党中左翼力量进一步发展以及维护美国在菲现实战略意义的较好选择。

    (二)政策调整的特点

    美国政策的总目标虽然始终明确,但政策的调整和实施却经历了一个曲折、渐变的过程。其主要特点是:

    1.在继续支持马科斯和维护美菲“特殊关系”的大前提下,利用各种手段压马科斯改革,实行了一条对亲美独裁政权支持与改造并行的政策方针。

    “阿基诺事件”后,里根政府改变了执政初期一味吹捧和袒护马科斯的态度,采取了适度疏远的作法。在继续向菲提供援助的同时,美国一再要求马科斯进行改革,并诉诸于政治、经济及新闻媒介等手段施加压力,企图使其依照美国意图进行改革。

    里根政府亟欲马科斯着手改革,究其原因是美国始终认为经济贫困和政治动乱是滋生共产主义的土壤和条件。唯有改革,才能使马科斯政府改变自己的形象,恢复信誉,克服危机,稳定局势,从而“阻止产生社会的两极分化和共产党力量的发展”。然而,马科斯对美国的指手划脚,干涉菲内政实感不满。况且,实施真正的改革终归与这一独裁政权的本质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马科斯难以迎合美国的暂短需要而削弱自己已经摇摇欲坠的统治基础。

    战后,美国对待政局不稳的亲美政府,往往是一味支持,甚至不惜直接出兵帮助维持其统治。或者当它们不合己意,难以为继时,临时“换马”。而这次对待马科斯政权,里根政府则是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对其软硬兼施,苦心竭力地劝说和解释改革之紧迫、之必要,并提出了改革的具体内容和作法。美国的意图是想通过改革,改造和挽救这位独裁过久的老朋友。里根政府的这一目的不仅始终未果,而且事与愿违,客观上加速了马科斯垮台的进程。

    2.采取扶持“第三势力”的策略,公开鼓励和支持菲国内的民主改革,以选举的合法手段实现政权的和平交接。

    美国新保守派查尔斯·克劳萨默称里根扶持菲反对派的作法为“第三势力战略”。〔19〕所谓“第三种力量”,实际也是亲美派。与以往美国“换马”不同之处是:阿基诺夫人并非美国挑选的理想人物。是菲律宾形势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拥戴使这位昔日的家庭主妇走向了政治舞台。美国对她的认识和支持经历了一个观望、犹豫和决定的过程。

    马科斯的垮台与美国采取扶植反对派是分不开的。里根政府这一策略的目的最初并非明确是取代马科斯,但后来马科斯表现得一无诚意改革,二无回天之术挽救残局,终于使里根政府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继续支持这位独裁者,将会对美国的长远利益有损无益。对美国来说,最重要的是确保美国基地的安全,而维持稳定的政局乃是基本前提。尚未完全看到马科斯丧失控制政局的能力之前,反对派尚未羽翼丰满,稳操胜券之时,美国不会轻易改变支持马科斯的政策。加之马科斯也千方百计寻求美国的支持,使美国相信他是美国在菲利益最有力的维护者。这些因素对美国政策的调整起了一定的牵制作用。

    美国扶植反对派的政策需要转圜的时间和条件。里根政府的作法一直颇为谨慎和策略,直到1986年初,随着大选后的形势日趋明朗化,美国支持反对派取而代之的意向才日趋表面化。最后见马科斯大势已去,里根政府终于沿着这一政策走下去。

    里根政府调整对马科斯的政策表明,在外交实践中,美国没有僵死地扼守柯克帕特里克的理论,而是从维护美国利益这一根本原则出发,采取了较灵活和现实的政策。为了确保美国在菲的战略基地,阻止共产党力量进一步发展,里根政府最终不惜抛弃这位追随美国多年的盟友。

    从战后美国在第三世界的外交实践看,当不得人心的亲美政权每况愈下,难以维持时,美国惯用“换马术”解决问题。这次在菲律宾,美国施加影响的方式不是过去秘密的宫廷政变,而是一面运用各种手段压当政者进行改革和民主选举,另一面支持和鼓励反对派所领导的民主改革。最后逐渐形成这样的结局:反对派以选举的合法方式接管政权,从而达到美国所期望的以和平手段实现菲政权的过渡。

    3.充分利用美国在菲的长期影响和培植的势力,使它们在政权过渡  中发挥关键作用。

    菲律宾军队历来有“参政”的传统,在菲律宾政治舞台上是一股不可轻视的势力,也是马科斯长期统治的主要支柱之一。美国一向重视菲军队的作用。它利用多种渠道在菲军队中培植亲美势力。例如,“International Military Education and Training”是美国培训菲中高级军官的一项计划。原任和现任菲国防部长的莱依托和拉莫斯均是西点军校培养的职业军人。他们都属于亲美派,深得美国信赖和赏识。美国还通过《军事援助计划》(Military Assistance Program)和《对外军事销售》(Foreign Military Sales)长期向菲军队提供武器装备和经费。据统计,1982年美国对菲的军援已增加到年均约1.4亿美元。〔20〕菲军队对美国援助的严重依赖成为美国渗  透和影响的有利条件。1985年,一批菲中下级军官成立了“改革武装部队运动”的秘密组织。美国公开表示支持,并暗中提供活动经费。美国常驻菲机构:大使馆、美军顾问团和中央情报局的工作站也都与菲军队的高级将领建立了密切的私人和工作关系。

    在菲政权更迭过程中,美国正是利用了菲军队中的亲美势力来贯彻自己的意图。1983年8月,美国要求菲当局认真调查“阿基诺案”。菲军队中出现了一批退休和在职的军官,要求马科斯调查此案,并要求解除贝尔的职务。国防部长恩里莱则明确表示,军方在案情大白之前维持“中立”。1986年2月大选后,在美国的默许和支持下,国防部长恩里莱同代理总长拉莫斯发动兵变。两人的兵变固然有从自身利益的考虑,但没有美国的支持,他们是不会冒此风险和取得成功。军队的倒戈使马科斯的势力顷刻瓦解,从而为反对派接管政权助了关键的一臂之力。

    美国也特别重视和利用教会的影响。由于菲律宾人口有85%信奉天主教,教会在菲具有很大影响力。里根政府与大主教海梅·辛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向教会提供经费和赞助教会的电台“Radio Veritas”。为帮助教会扩大影响,里根政府不顾马科斯的坚决反对,1985年把2500万美元的经济援助拨给教会发放。结果,不出美国的预料和期待,教会在政权过渡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海梅·辛大主教听取了美国的意见,成功地说服了阿基诺夫人与劳雷尔联合竞选。在军队兵变的关键时刻,教会动员群众给兵变军队送饭送水,并组成“人墙”,阻拦马科斯派出的镇压军队。这一切帮助少数起义官兵赢得了时间,防止了流血冲突。正如阿基诺夫人所说,没有教会的宣传和感召,不会形成如此巨大的“人民力量”(People Power)使她仅在77小时之内接管政权。

    (三)政策调整的指导思想$

    里根政府调整对菲政策贯穿着如下出众个指导思想。

    1.根据对第三世界民主化潮流的认识,引导这一潮流向有利于西方世界的方向发展。

    1986年3月,里根在对外政策咨文中说:“我们应该注意国际环境中的历史性变化,因为它们既带来新的问题,也提供了新的机会。……在这场全球性的民主变革中,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暴政,无论它是左的,还是右的。我们要施加影响去鼓励这种民主变革。”〔21〕

    美国当政者认为,在第三世界所出现的要求民主,反对独裁的这股浪潮,对美国具有两重性,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言之挑战,美国认为,由于美国长期支持第三世界中的一些亲美独裁政府,这些国家的人民反对独裁、要求民主变革的运动自然带有反美倾向。菲律宾的这场民主革命就表现出浓厚的反美情绪。美国统治集团感到必须拿出对策,应付挑战。1983年,美国“全国民主基金会”(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的成立表明了美国统治集团的这一考虑。

    言之“机会”,美国认为,苏联的政治和经济模式在第三世界严重受挫,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下降到空前的低点,而民主和市场经济对第三世界具有愈来愈大的吸引力。美国应该注意到一些第三世界所要求的民主改革与西方的发展模式是吻合或相似的。因此,美国应顺应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抓住机会,因势利导,在第三世界推行政治多元化和经济自由化,使这场政治和经济的变革朝着有利于西方世界的方向发展。里根政府在菲律宾的作法可以讲是美国实践这一战略的尝试。美国认为这无论对遏制苏联的渗  透,阻止和消灭共产党的力量,以及维持一个稳定的亲美政府都是长远之策。

    2.基于干预第三世界事务的能力下降,美国亟欲探索出一条维护政局不稳的亲美政权的新途径。

    越战的惨败严重削弱了美国的实力,同时引起美国国内对直接出兵干涉他国事务更为强烈不满。1973年,国会通过一项战争法来限制政府对外使用武装力量的权力。进入70、80年代,美国感到干预第三世界国家内部事务的能力不断下降。美国已不可能像50、60年代盛极一时那样以“资源来代替思考”了(基辛格语)。柯克帕特里克在解释“里根主义”时说,“它追求的是,将理想主义与深谋远虑结合起来。”“美国支持抵抗苏联的世界力量”的作法已从“我们将为你们这么做”(We will do it for you)转为“我们将帮助你们这么做”(We will help you do it)。〔22〕显然,美国决策集团已意识到从实力地位和国内情况出发,美国都难以凭借军事力量去影响第三世界事务。

    战后,第三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的独立、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教育的进步使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希望摆脱外来干涉和剥削,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国内,人民要求建立政治民主,反对独裁专制的愿望也愈发强烈。近年来,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民主化的浪潮猛烈地冲击着亲美独裁政权。美国感到如何支持这些亲美的右翼政府,特别是那些对美国具有重要战略和经济利益的国家,已成为美国当前外交事务中的一大难题。1985年底,美国企业研究所赞助和召开了题为“Dealing With Dictators in Decline”的专题讨论会。与会的美国官员和学者探讨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例如,古巴的巴蒂斯塔,多米尼加的特鲁希略,尼加拉瓜的索莫查,伊朗的巴列维,海地的杜瓦利埃和菲律宾的马科斯。

    战后,美国在反苏反共旗帜下,一味支持这些亲美的独裁者,有过不少挫折。历史的经验教训说明,仅仅依赖军事手段和提供物质援助,是难以持久地稳定这些国家的亲美政府  和对付共产党的力量。菲律宾的这场民主革命使美国看到,动乱的起因和菲共的产生出于国内的条件。美国唯有学会影响和利用这些国家朝野的亲美势力,鼓励和推进向西方式的政治、经济体制过渡  ,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妙药。里根政府对菲政策的变化乃是上述指导思想的体现。前车之覆,后车为鉴。

   

结束语

 

    里根政府及时调整政策,扶植反对派上台,成功地缓解了菲律宾政局长期动荡给给美国战略利益带来的威胁。美国的作法固然客观上顺应了菲律宾人民反对独裁,要求民主的愿望,影响了马科斯政权垮台的时间表和方式,但根本出发点乃是出于维护美国利益。故此,菲新政府上台伊始,双方围绕对待菲共、军事基地、经济贸易、储存核武器以及偿还外债等等问题矛盾迭起。今后的一段时期,美国出于需要,仍会支持阿基诺夫人,并把菲的民主改革限定在不损害美国利益的范围之内。美国的政策方针和手段将为适应新形势和新情况而变化,但万变之宗是维护美国利益。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

   

注释:

 

〔1〕S.F.比米斯,《美国外交史》第二分册,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79-280页。

〔2〕Hans H. Indorf, "The 1988 Philippine Base Review", Asian Affairs, Spring, 1988, p.24.

〔3〕Roland G. Simbulan, The Bases of Our Security: A Study of the US Military Bases in the Philippines, Balai Fellowship Inc.  Metro Manila, Philippines, 1983, pp.113-143.

〔4〕转引自Richard J. Kessler, "Marcos and the Americans", Foreign Policy, Summer, 1986, p.44.

〔5〕William R. Feeney, "US Strategic Interests in the Pacific", Current History, April, 1982, p.146.

〔6〕"US Policy toward the Philippines", Hearing before the Subcommittee on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 and Human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of th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97th Congress, 1st Session, Nov. 18, 1981, p.5.

〔7〕转引自"Marcos Reported to Lose Support in Administration", The New York Times, Jan 26, 1986.

〔8〕Southeast Asian Affairs,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Singapore, 1984-1988.

〔9〕Raymond Bonner, Waltzing with a Dictator: the Making of American PolicyMacmillian, London, 1987, p.43.

〔10〕Robert A. Manning, "The Philippines in Crisis", Foreign Affairs, Winter 1984/85, p.407.

〔11〕同〔9〕, p.362. Sandra Burton, "Aquino'sPhilippines: the Center Holds",Foreign Affairs,1986, vol. 65, No.3, p.525.

〔12〕同〔9〕,p.372, pp.382-383.

〔13〕同〔4〕, pp. 48-49.

〔14〕Clark D. Neher, "Political Clientelism and Instability in the Philippines", Asian Affairs, Fall, 1985, p.7.

〔15〕"Situ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and Implication for US Policy", Hearing before the Subcommittee on East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 of Committee, 98th Congress, 2nd Session, Sept. 18,1984, US Government Pinting Office, 1984, p.13.

〔16〕 同〔9〕, p.368.

〔17〕Congressional Quarterly, Weekly Report, March 1, 1986, p.516.

〔18〕同上。

〔19〕Charles Krauthammer, "Bringing a Third Force to Bear", Time, March 10, 1986 p.44.

〔20〕同〔3〕, p.232, p.241.

〔21〕Weekly Compilation of Presidential Documents, March 17, 1986, vol.22, No.11, pp.356-364.

〔22〕Jeane J. Kirkpatrick, The Reagon Doctrine and US Foreign Policy,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and the Fund For An American Renaissance, 1985,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