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动力学:

美国的地位和作用

 

——方法论研究

 

【题注】本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项目“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动力学——美国的地位与作用”的一部分。本文着重探讨方法论,它为整个研究课题提供一种思路和理论框架。由于受篇幅限制,文章仅提出观点,不可能对这些观点展开全面的论证和详尽的实证分析。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我们将写出若干文章,对本文的观点进行论证和实证分析。该课题的研究从1990年7月开始进行,预计在1992年结束。由于课题负责人李国友于1991年7月不幸去世,从而使该项研究受到巨大损失。作为课题的接替主持者,本文作者在课题组成员讨论的基础上,继承、吸收、消化和发展李国友的一些基本观点,力图从理论上和方法论上探索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内在动力。如果说本文能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当是作者寄与死者的一种崇敬的哀思,而文中的缺点和不成熟之处则由作者负责。【注释】

 

肖  炼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随着冷战的结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巨变、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崛起、德国的重新统一、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影响的与日俱增,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研究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原因及其客观规律,剖析在新格局下美国的地位和作用,考察经济格局变化中美国与其他经济大国的关系,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我们的研究将把机制分析放在重要地位。在世界经济新格局下,美国的地位是兴或衰,并不完全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的研究还将着重讨论引起兴衰变化的内在经济运行机制。为什么有的大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高的科技优势却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为什么有的国家自然资源贫匮、科技水平也不太先进却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问题的关键似乎在于,一个国家拥有的机制创新能力或更新能力,对于它能否取得竞争优势并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获得领先地位,比其他任何因素(自然资源、科技装备水平、人口质量等)都更为重要。决定大国兴衰的创新机制可以从该国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得以体现。

 

一、微观竞争机制

 

    在当今国际经济竞争舞台上,国家竞争的优势的基础是建立在企业(公司)竞争的优势之上的。企业没有活力,缺乏创新机制,国家就难以在竞争对手如林的国际市场上立足。

创新的竞争能力是企业成败的关键,而这种创新能力在企业产品价值链中得以充分体现。任何产品生产的目的都是使最终产品的价值增殖,而价值实现增殖不可能一步到位,它需要通过不同的环节,即通过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经营环节,才能逐步实现价值增殖。产品价值在上述经营环节中的运作和首尾相贯的联系便构成了产品价值增殖链条,即价值链。详见图1。价值链的创新可以使企业获得长期盈利能力并取得竞争优势。

 

图1(略)

 

图1中,X轴表示创新,Y轴表示利润,Z轴表示时间。在一定条件下,企业创新与利润成正比,创新越大,利润越高。我们假定,某一家公司生产某一件产品,该产品应通过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环节,才能成为最终产品,并实现价值增殖。价值链的增殖分析是一种事后分析,即分析价值链各个组成部分对产品最终获得最大利润的作用,分析价值链各个环节如何连续,连续的时间、规模和强度对价值链增殖的影响。例如,当企业创新到达A'点时,利润为A,A点的利润应使最终产品E点的利润最大化,即,当研究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过多的创新非但不能带来边际收益增加,反而使之下降。这时,研究阶段的创新应立即停止而迅速转向开发阶段,价值链也随之从A(A")点向B点连续。同理,产品价值链依次通过A、B、C、D、E点,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只有当A、B、C、D各点均达到最佳点(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E点的利润才能最大。创新不足或创新过度都会使价值链提早连续或推迟连续,都将影响最终产品利润达到最优状态。

    产品价值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首尾相贯的不断运作,便构成了价值链的连续过程。从另一方面讲,价值链是产品总价值的展开,它由各个环节的价值活动的差额组成。见图2,竞争企业价值链之间的差异是取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1〕

   

图2(略)

 

在表1所述三个时期中,创新的重点会从研究和开发转到生产、销售和服务环节。提高创新率和提高产量及生产率所要求的条件和组织结构不尽相同。不同行业,不同产品创新的关键环节也不同,抓不住这一环节,就会使价值增殖链条失灵甚至断裂。〔2〕

表1  价值链的连续过程

 

流动期

过渡期

专业化期

竞争重点

产品性能

产品品种

成本、品质

生产特点

灵活、低效、可变、通用

部分可变、少量自动化

高效、资本密集、难变、自动化

组织结构

创业式、灵活

按项目、任务组合

强调结构、目标、规则

产品价格

高,对价格敏感度、利率高

随需求弹性长高而下降

低,对价格敏感、利率低

    近年来,面对日本和欧洲的强大竞争压力,美国工业界开始意识到微观机制改革的重要性,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在美国悄然兴起,美国企业在促进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价值链的连续性上大做文章,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满足市场需求方面进行全面改革。〔3〕这种改革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加速产品研究和开发。这里,价值链连续的关键是加快产品品种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美国企业科研和生产部门在增加产品品种时,为避免大批量生产所付出的经济代价,试行“精干体制”,即在开发小批量产品时把设计人员、制造人员、销售人员和维修服务人员从研究设计开始就组织在一个班子里实行紧密合作,改变过去那种各道工序之间只是流水模式的做法。结果,从设计到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大为缩短,产、销、维修服务之间脱节的缺陷得以克服,价值链连续畅通,边际附加价值剧增。世界最大的电子计算机公司之一的美国数字设备公司,就是在企业的价值链连续性上下功夫,利用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来加速产品设计和推出新产品。该公司的数据资料存贮盘的能力(存储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其产品每6-9个月更新一次。第二,实行灵活生产体制。由于企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按照“灵活生产产品”的目标的要求进行投资,可使企业从产品设计到投放市场的产品进行任何大小不同批量的生产,并大大缩短产品换代周期。实行灵活的生产体制使价值链的连续周期缩短,增殖过程加快。第三,改进零部件供货关系。美国企业组装生产线的零部件的50-70%来自其他厂家,这样,企业不仅要考虑本企业产品生产的成本、质量和效率,而且更要考虑与供应零部件的下游企业的协作。核心企业与外围企业围绕产品价值链的连续,围绕产品的供货数量和质量要求,由对立关系(竞争关系)转变为长期合作关系(协同竞争关系)〔4〕。美国企业正在借鉴日本企业的做法。日本的供货厂商常常作为另一家企业的股份所有者,即法人所有者之间互相参股,因而使供货质量提高。核心企业把质量管理的职责交给外围厂家(供货厂商),一切质量问题在外围企业交货之前就力求发现和解决。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由于采取密切与供货厂商的关系,把本应在本企业连续的价值链延伸到外围企业,从而使本企业产品质量提高,边际附加价值增加。据统计,美国企业由于采取上述连续价值链以提高竞争力的三项措施,1990年制造业创造的产品价值达2430亿美元。1988-1990年制造业出口份额上升,制造业占出口产品总值的30-40%。〔5〕

   

二、中观竞争机制

 

    中观竞争机制分析将从企业转向产业。企业价值链将延伸到产业。为使中观竞争机制分析得以顺利进行,我们有必要对价值链的“连续性”、“不连续性”、“不连续的连续性”和“加速度的差异”这四个范畴做一番理论上的界定,确定其科学的内涵和外延。

    #FF价值链的连续性#FS前面的分析已经指出,连续性是指产品价值贯穿于产品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环节的首尾相接过程,从而实现产品价值增殖的目的。我们把价值链在研究和开发环节的运作过程称作前连续,把价值链在生产环节的运作过程称作中连续,把价值链在销售和服务环节的运作过程称作后连续。前连续是价值链的始发阶段,中连续是延伸阶段,后连续是完成阶段。

    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看,价值链在生产因素推动阶段的(见注〔10〕)连续是低水平的连续,在资本推动阶段的连续是中等水平的连续,在创新推动阶段的连续是高水平连续,在财富推动阶段的连续是“负效应”(走下坡)的连续。

    价值链连续的第二层含义在于,要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努力创新,使价值链尽早摆脱低水平的连续,跨越中等水平的连续,保持高水平连续,防止“负效应”连续。

    价值链连续的第三层含义是,一个国家如果能在“国家钻石”(见注〔14〕)中把握价值链的前连续、中连续和后连续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取得对他国的竞争优势。

    价值链的不连续性  由于各国的企业和产业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地理位置不同,不同企业和产业竞争层次和竞争水平也不尽相同,这些就决定了某个国家和某个产业(企业)在产品生产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环节中,价值链的连续在时间、空间和层次上受到阻碍,即出现非连续性。首先,从时间上看,各国产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价值链从低水平连续向中等水平连续阶段的演进,抑或从中等水平连续阶段向高水平连续阶段的演进,需要中断旧的价值链而发展新的价值链,这时,呈现出价值链的非连续性。向新价值链的连续需要创新的加速度和能量的积累,需要产业升级换代和增殖水平的提高。一些拉美国家的自然条件和体制与美国类似,但其经济却长期在低水平的连续中徘徊,重要原因之一是这些国家未能处理好不连续的迁跃问题。〔6〕其次,从空间上看,不同产业为追求最大利润,时常将价值链的前连续、中连续和后连续在地理位置上加以分割,这时,也呈现非连续性。例如,许多美国跨国公司将国内劳动力成本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这些产品价值链的前连续部分则安排在本国进行。价值链在空间范围的非连续性,加强了产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利用价值链的空间差,可获得比较竞争优势。从竞争层次上看,价值链在企业、产业和国家三个层次的连续都会发生中断,呈非连续性。要使企业竞争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使产业竞争优势转化为国家竞争优势,就必须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政策等方面解决竞争层次的非连续问题。

    不连续的连续  价值链的非连续性对相对竞争地位的转变提供了最大的机会。善于把握非连续的连续环节,可以使先前取得价值链渐进式连续的竞争优势化为乌有,从而为本产业(企业)在新的价值链的连续进程中获取有利竞争地位。

    研究和设计环节的世界水平,并不能保证获得价值链的最大增殖。近年来,美国经济地位的下降,很大程度上与它不善于把握非连续的连续环节相关。美国把大量的科研设计软件卖给日本和欧洲。日本巧妙地利用了美国产业价值链的非连续性,充分利用美国高科技软件的优势,并把它与本国的制造和模仿优势相结合,从时间和空间上将在美国中断的价值链在本国连续起来,生产出大批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并输入美国,从而对美国市场构成巨大威胁。日本在新产品的研究方面全力搜集美国试验室和产业的资料和信息,并在某些软件领域获得优势。为夺取全球竞争优势,日本正在从过去的模仿向创新转变,这对美国也形成严重的挑战。〔7〕

    美、日经济和贸易的摩擦和冲突,是不连续的连续的又一范例。针对日本的大米和牛肉高关税保护政策,美国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并从贸易战转向干预日本“内政”,要求日本进一步开放市场,调整日本国内的产业结构和改善对公共事业的投资。日本也不示弱,针锋相对,从要求美国取消对日本出口汽车的高关税限制,进而发展到干涉美国“内政”,要求美国政府加强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缩小财政赤字,提高国民储蓄率,克服企业短期行为。为使跨越国界的价值链得以连续,美、日双方在争斗的同时也都进行各自的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采取多种方式缓和、避开或超越突出的矛盾,以提高各自产业的发达程度,向更高层次转移。这体现在双方的产业结构和价值链向高边际附加价值、高智能含量、高增长潜力的领域转移,体现双方价值链非连续的连续的扩大和加深。美国对日本制裁的经济效应是日本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对美国的逼进,促使美国加速更新。可以设想,美、日任何一方的“不妥协决策”和报复行为,都会使双边经济关系复杂化,导致价值链的中断,使不连续的连续过程受阻。有趣的是,美、日政府的相互干预非但没有导致国家权力和控制的加强,反而使之削弱。善于在中观层次连续时空上中断的价值链,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导致了各国利益的结合和冲突及其层面的转移,导致了世界市场对各国发展的加速度作用和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形成。善于从外部抓住延续内部不连续部分的要素,善于从内部克服外部影响不连续的因素,在内部连续的创新机制上下功夫,并不断更新内部连续的基础,可以取得比从内部渐进式按步就班、自成系统、近亲繁殖的方式快得多的发展速度。总之,不连续的连续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善于在停滞和断裂间找到平衡点和连续的环节;一是竞争国内部的更新和创新超过相互间原有矛盾的积累。既非敌对,也非简单的和平共处,而是碰撞、谋合、交织,从而促进不连续的连续。〔8〕

    加速度的差异  价值链的连续、不连续、不连续的连续,是一个递次演进过程,也是各种差数与初始条件变化和行为规则变化互相作用的结果。初始价值链延续到一定程度,其能量足以引发出扩张效应而创造出加速度的飞跃,即非连续性。这种加速度的飞跃效应转化为新的生产函数及其扩散效应,价值链的不断更新和连续,为加速度的飞跃创造条件。只要把握住机会,加速度可使后进产业利用后发跟进效应转化为先进产业。反之,先进产业丧失创新便会变为后进。战后,日本产业增长速度约两倍于西欧和加拿大,三倍于美国,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水平超过苏联和东欧,逼进欧洲,这些与它们充分利用后发效应和加速度的差异相关。

    李国友先生把加速度的作用划分为三种:一是以计划调节的封闭国家集团为代表的苏联东欧型,现已瓦解,并转向参与世界市场;二是以市场调节的开放松散国家集团为代表的欧洲共同市场型,它力图向紧密型的国家集团转型;三是以互补性强和高效竞争为特点的太平洋环域型,它正从以美国为中心转向多极化。由于随动性好,阻滞部分易于代换或绕过,第三种类型的加速度优于前两种,加速度带动的增殖水平的提高和价值链条的转动,可以跨越太平洋,在不连续的轨道上跳跃前进。〔9〕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表2来阐述价值链的连续、不连续、不连续的连续和加速度的差异间的关系。

表2  产业竞争价值链分析

 

 

连续

不连续

不连续

的连续

加速度

的差异

不同发展阶段

生产因素推动阶段

自然资源和低工资

自然资源有限

粗放式经营

不明显

投资推动阶段

扩大资本投资

资本有限

集约式经营

较明显

创新推动阶段

创新机制

旧机制连续中断

由旧机制向新机制跃进

显著

财富推动阶段

低层次循环、吃老本

旧机制难以中断

无创新机制转化

负效应

不同国家和地区

日本

四小龙

次强

美国

英国

苏联

东欧国家

不同竞争层次

产业结构

日本、欧洲

美国

产业组织

日本

美国、欧洲

产业政策

日本

美国、欧洲

    我们借用波特的概念,把一个国家产业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生产因素推动阶段;2.投资推动阶段;3.创新推动阶段;4.财富推动阶段。〔10〕在生产因素推动的第一阶段,价值链的连续强调产品生产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受有限生产要素的制约,价值链时而中断,而连续价值链的主要手段是粗放经营和对自然资源的扩张性开采。这时,加速度的作用不明显。在投资推动的第二阶段,价值链的连续靠资本要素维持,资本的收缩和撤出会引起价值链的中断,持续不断的资本投入是不连续的连续的关键。加速度的作用主要靠资本推动下的生产因素的改进而获得。在创新推动的第三阶段,价值链的连续和增殖主要不是靠自然资源和投资维系,而是靠研究、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各环节的创新,每个环节的创新都会给最终产品带来高附加价值。加速度的作用在这一阶段表现明显,它可以促进价值链每个环节不连续的突变和飞跃,使价值链从低层次的连续演进为高层次的连续,从而使产业获得比较竞争优势。加速度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靠高科技转化为市场的能力而获得。

在财富推动的第四阶段,由于缺乏创新,中断的价值链难以在高层次水平上连续,产业只能靠低水平的连续和循环度日,加速度呈负效应,产业靠“吃老本”,竞争力迅速下降。

    从不同国家和地区范围看,战后日本产业是从轻工纺织业开始发展,南朝鲜是从服装业开始,香港、台湾和新加坡都是采用劳动密集型和低工资等生产要素维持价值链的连续。随着这些国家和地区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的提高,生产因素推动的价值链的低层次连续已不能连续。由于缺乏创新机制的加速度,亚洲四小龙的产业价值链目前停留在投资推动阶段循环。其生产主要靠吸引外资,靠外国输入技术生产设备。唯独日本产业冲出生产因素推动和投资推动阶段而进入创新推动阶段。产业价值链跨越了三个层次的连续和不连续过程,创新机制带来的加速度贯穿生产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各个环节。

    与日本相对照,美国产业价值的连续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美国产业建立在农牧业、贸易和稳定的货币体制基础上,在这一时期,个人收入增长缓慢,经济发展依赖于外国投资。第二阶段,重工业扩大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个人收入大幅度增长,对外国投资的依赖程度降低。第三阶段是靠技术创新而发展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个人收入和企业收入的增长率大大超过对新企业投资的增长率,国民经济的增长建立在经济多元化以及内外贸易良性循环体系基础之上。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美国产业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11〕。美国产业价值链进入创新推动阶段所用的时间比日本长,美国产业加速度的后发效应也不如日本明显。美、日双方在创新推动阶段的潜力究竟谁大,谁将率先进入财富推动阶段,这也是本课题要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英国的产业价值链起步尽管早于其他任何工业化国家,由于缺乏创新机制,加速度呈负作用,英国已成为最早抵达财富推动阶段、即吃老本阶段的国家。英国的衰落早已引起美国各界的关注。保罗·肯尼迪写的《大国的兴衰》一书正是反映美国朝野上下忧虑的一个标志。

    某种程度上讲,苏联和东欧国家产业发展的问题在于,没有从价值链粗放式经营的生产因素推动阶段中摆脱出来,产业发展始终未能从外延扩大生产转化为内涵扩大生产,价值链始终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延缓,缺乏创新机制,旧价值链难以中断,新价值链难以发展。当生产因素推动的动力耗尽时,由于缺乏投资推动阶段的外部市场支撑环境,难以吸收大量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价值链中断而无“不连续的连续”,因而形不成加速度,这是苏联东欧经济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产业的竞争层次可划分为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政策三个方面。产业结构包括价值链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连续和非连续演变过程以及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主导产业和非主导产业的比例关系,等等。按照罗斯托的划分,战后西欧和日本的主导产业处于第四层次的汽车工业,而美国的主导产业则高于西欧和日本一个层次,即处于第五层次的生活质量部门,主要是服务业和城郊建筑业。〔12〕从产业结构上看,美国优于西欧和日本。价值链向高层次主导产业连续和跃进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标志。产业组织包括规模经济、企业合并和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性、市场进入障碍和政府政策等五个方面。“团队合作”(teamwork)和“个别努力”(individual)之间的均衡是产业组织的最佳形式之一。日本产业组织主张团队合作和协同竞争,而美国产业组织则强调企业竞争,限制垄断。美国设立专门的反托拉斯法,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度。价值链在不同的产业组织形式中,表现为不同的连续和非连续过程。在“团队合作”中是连续的,在“个别努力”中可能就是不连续的,相反,在“个别努力”中的有效连续,在“团队合作”中则可能是无效的。

    产业政策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国家参与下的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日本采取“窗口指导”就属于这种类型。仅仅依赖原子式市场的竞争压力,价值链的连续过程缓慢,通过产业政策可以缩短这一过程,加速非连续的飞跃,缩短后进国家的赶超时间。第二类是依靠市场自我调节的产业政策,国家的产业政策只是临时补救性的。美国和欧洲采取的就是这种产业政策。由于过分依赖市场竞争的作用,可能牺牲规模经济和整体竞争实力。近年来,日本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不断打入欧美,而欧美一些产品由于缺乏竞争力而难以进入日本,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产业政策的差异有着深刻的联系。

   

三、宏观竞争机制

 

    企业和产业的竞争优势不能取代国家竞争优势,一些国家的某个企业或某个产业在世界取得领先地位,但这些国家在全球竞争中,并不占优势。竞争优势在各个企业、各个产业,甚至在某个产业的不同部分都是千差万异的。如何把局部的竞争优势组合和凝聚为整体竞争优势,这就是国家要起的作用。根据波特的国家竞争理论,有四个因素决定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14〕

    第一,生产条件因素。它包括:1.人力资源:质量、数量、熟练程度、人力成本;2.自然资源:土地的肥沃程度、数量、可耕度和地理位置;3.知识资源:科技的硬件和软件、政府和私人研究机构、图书馆、统计机构、各种科学协会;4.资本资源:资本供应量和成本、资本收益、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各国资本之间的流量;5.基础设施:邮电通讯系统、支付手段、健康保健、社会福利、文化机构。生产条件因素又可分为基本因素和推进因素两类。基本因素是指一个国家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而推进因素则是指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的因素。一个国家若要取得竞争优势,推进因素远比基本因素重要。基本因素固然重要,但它只能维持价值链的低层次连续,而推进因素却能使价值链实现加速度的飞跃,使一个国家始终处于国际竞争的前沿。

    第二,需求条件。本国市场的需求状况对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具有很大作用。本国市场的需求结构取决于三种因素:一是,本国市场上有关产业的产品需求若大于海外市场,则拥有规模经济,有利于该国建立该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二是,若本国市场消费者需求层次高,则对相关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有利。因为消费者对本国公司产生一种促进改进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等方面的压力。如美国的钻井设备、电影与唱片,日本的家用电器,德国的高性能汽车都说明了这一情况。三是,若本国消费者向他国需求攀比,本国公司则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改进产品。若本国公司对本国消费者预期需求反应迟缓,则不利于该国国际竞争力。国内需求条件对一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有积极作用,它会促进国内的大规模连续投资。日本国内需求增长率高于美国和西欧,这是确保日本建立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一环。

    第三,相关支撑产业。相关支撑产业是促进主导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的保证。主导产业(上游产业)和相关支撑产业(下游产业)间存在着密切的协同关系,上游产业的高效率会带动下游产业的高效率,下游产业的跟进效应会促进上游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若上游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亦将有助于下游产业去建立自己的国际竞争地位。美国的电子计算机与软件、医疗业与医疗设备工业;日本的照相机工业与复印机工业;德国的化工业与印刷油墨工业;南朝鲜的录相机与录相带等都说明上、下游产业对于该国取得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作用。

    第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由于各国企业的目标不同,因笠档木赫铰詬

和结构不尽相同。美国企业注重短期目标,而日本和德国企业则较指视长浦目标。国际竞争地位。

    除上述四个因素外,一国的机遇和政府的作用,对形成该国的国际竞争地位也起辅助作用。可以用图3来表示四个基本因素与两个辅助因素之间的关系。四个基本因素之间的关系呈菱形状,似钻石,波特称之为“国家钻石”(State Diamond)。在私人企业为主的市场经济中,“钻石因素”所起的作用最为重要。政府不能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产业的竞争力主要靠企业自身来创造。政府的作用是建立外部环境并对企业的竞争趋向进行疏导。

 

图3  国家钻石(略)

 

“国家钻石”的四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首先,分析对生产条件因素的影响。如果国内企业竞争程度高,就会迫使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改善生产条件;如果国内需求层次提高,也会影响到对生产条件的投资,促使生产因素发生新的组合;如果国内相关支撑产业与企业创新相配合,那将支持和刺激生产创新,以获取国际竞争优势。

    其次,分析对需求条件的影响。如果国内市场企业竞争加强,并拥有竞争优势,那将吸引更多的国内需求并使之多样化;如果一国生产条件因素拥有国际竞争优势,那将创造吸收国外市场的需求;如果一国的相关支撑产业拥有国际竞争优势,那将有利于主导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

    再次,分析对相关支撑产业的影响。如果某国拥有特殊的生产条件因素,那将有利于发展相关支撑产业;如果国内需求增长快,那将刺激相关支撑产业的发展;如果主导企业竞争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成功,那将带动相关支撑产业走上国际市场的舞台。

 

表3  “国家钻石”价值链分析

 

连续

不连续

不连续的连续

加速度的差异

生产条件

因素

基本因素

 

低层次

不明显

推进因素

 

高层次

明显

需求条件

国内需求大

不明显

国外需求大

明显

高需求层次

多、难

明显

相关支撑

产业

上游产业

 

扩散性大

较多

层次高

明显

下游产业

 

扩菜性小

较少

层次低

不明显

企业战略、

结构与竞争

协同竞争

 

协同作用强

较明显

原子式竞争

 

 

协同作用弱

不明显

    最后,分析对国内企业竞争的影响。如果产业的某项生产条件因素有所突破,那将带来新的市场进入者;如果一国上游产业竞争程度加强,那将影响下游产业的竞争度;如果需求档次和多样性提高,那将既影响上游产业又影响下游产业的竞争度。

    一个国家要取得国际竞争的优势,就必须处理好“国家钻石”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价值链的连续和非连续过程有机地贯穿其中。见表3。

    价值链在生产基本因素中的连续属低层次连续,连续时间长、处延增量均衡、缺乏加速度和突跃,对连续的中断往往束手无策。与生产基本因素相对应,价值链在生产推进因素中表现活跃,在科技创新机制的刺激和推动下,价值链的连续时间短于生产基本因素中价值链的连续时间,加速度的作用力使价值链从非连续向连续跳跃或突进。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向美国的逼进,在相当程度上依靠的是生产推进因素引发的价值链的飞跃。苏联东欧经济的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体制内缺乏推进因素,过分依赖基本因素,使价值链难以跨越不连续的连续而大幅度增殖。

    当国内需求大时,产品价值链连续空间扩大、不连续的空间也增大,不连续的连续的环节增多,加速度的范围扩大。国内需求大于国外需求,有利于发挥国内产品规模经济。当国内需求小时,价值链连续的空间范围相应会缩小,不连续的空间缩小,不连续的连续环节减少,加速度作用范围缩小。国内需求小于国外需求,不利于发挥国内规模经济优势,迫使企业向外扩张(也有一些例外情况)。

    如果国内消费者对国外产品期望值高,价值链的连续就可能向国外转移。这对该国的竞争是不利的,为改变这种不利倾向,本国厂商应适应本国消费者的期望需求,及时中断原有的价值链,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环节进行创新、创造和发展新的价值链,以取得对国外厂商的竞争优势。日本每年在本土举行一次世界最新产品博览会,其目的就在于了解国外产品和现代科技的最新动态,了解国外的最新需求。这种博览会与我国每年一次的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不同,它的重点是放在产品价值链的研究、设计和生产工艺阶段,而不是放在销售方面。当价值链的前连续阶段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时,产品价值链的后连续部分自然会赢得市场。据日本野村证券交易公司副总裁青山浩一郎介绍,日本博览会主要不是兜售产品,而是展示各国的最新技术,日本厂商不用出国就了解到世界最新技术和需求,这对日本厂商获得国际市场上的优势竞争地位十分有利。$适应高需求层次的产品易获取高附加价值,高层次需求产品价值链连续时间相对短暂,不连续的时间相对长,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既快又无止尽。价值链的变化能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是厂商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环节。国家计划往往赶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家要取得竞争优势,就不应该管它不应该管和实际上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国家应做的事就是帮助企业为适应国内外消费者需求以实现价值增殖创造外部环境。

    上游产业对下游产业具有回顾、旁侧和前向效应,价值链通过这三种扩散效应实现连续和不连续的过程。当上游产业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时,会对原材料等生产因素的新投入提出要求,这些投入,反过来又要求现代设计观念和方法的更新。例如,近代纺织业刺激了纺织机器和蒸汽动力机的制造,并促进和改进了冶炼技术。上游产业还引起其周围产业的一系列变化。例如,棉纺织业革命改变了曼彻斯特、波士顿;汽车工业改变了底特律;铁路途经之处引起老都市的改造和新城市的产生,并使铁路沿线的商业贸易应运而生。上游产业的发展引起一系列下游产业的扩充和发展,这就产生一个瓶颈问题。而瓶颈问题的解决肯定有大利可图,所以能吸引先进的发明创造,利用加速度,为价值链在更广范围的连续提供可能性,并为下一轮连续的上游产业建立起台阶。〔15〕例如,重型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引起对耐用消费品需求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扩军备战及争夺海外市场。而重型机器业关键性瓶颈的解决,又为下一轮优质汽车工业的上游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从价值链连续的微观基础上看,企业的协同竞争模式有四个特征:1.竞争的载体由少数核心企业和多数外围企业组成,价值链的连续和非连续过程在核心企业和外围企业之间进行。2.核心企业与外围企业之间是下承包关系,即外围企业通过核心企业的垂直分工体系,形成分工协作关系。3.核心企业与外围企业间相“隔离”展开分层竞争。一方面,核心企业之间在向市场提供最终产品的价格、数量、质量等方面开展竞争;另一方面,众多的外围企业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下承包制在中间产品的价格、数量、质量、交货方式、服务质量等方面展开争当企业承包者资格的竞争。4.核心企业和外围企业之间实行法人股份制,即通过企业相互持股而形成的企业法人股占主导地位的股份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法人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是本企业的经营者,另一方面是相关企业的股东。当它作为本企业的经营者时,其动机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当它作为相关企业的股东时,其目的并不是追求股票收益最大化,而是巩固经营者权力,稳定经营、占有市场和加强有关企业的联系。与协同竞争模式相反,原子式竞争模式以均质的和平等的市场竞争为前提,价格机制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外生变量,企业缺乏内约束机制,即协同机制,它们完全根据价格信号作出自己的决策。〔16〕价值链在原子式竞争模式中连续的目的是追求企业的短期效应,它在协同竞争模式中的目的则是追求长期效应。美国企业结构多为前者,而日本企业结构则多为后者。美、日企业竞争结构的差异,是影响两国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注释:

 

〔1〕Micheal E. Por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er Performance, The Fress, New York, 1985, p.35.

〔2〕李国友:《发展的动力学》,1990年3月写,油印本。

〔3〕〔5〕戴增义:“以自动化为基础的美国制造业的全盘改革”,《参考资料》1991年10月14日。

〔4〕〔16〕肖炼:《协同竞争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版,第242-249页;第246、247页。

〔6〕〔8〕〔9〕李国友:“不连续的挑战”,《美国研究》1990年第4期。

〔7〕M. Reza Vaghe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heory &Practive, Taylor & Francis New York, 1991, U.S.A..

〔10〕〔14〕Micheal 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The MaCmillan Press, London, 1990, pp.13-15; pp.71-124.

〔11〕肖炼:“美国工业化过程的三个发展阶段”,《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90年,第9期。

〔12〕罗斯托把主导产业划分为五种:1.起飞前提的主导部门,如食品、饮食、水泥和砖瓦等部门;2.起飞阶段的主导部门,如轻纺;3.重工业部门;4.汽车工业;5.生活质量部门。——罗斯托:“战后25年的经济史和国际组织的任务”。《经济史杂志》,1970年3月号。

〔13〕杨沐:《产业政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81页。

〔15〕W.W.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