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息

 

“美国外交战略动向”研讨会综述

 

赵  梅

 

冷战结束以后,特别是克林顿执政以来,美国外交方针既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又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美国的外交决策和外交思想出现了相当程度的混乱,遭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批评。美国有没有形成一个长期的外交战略?美国领导人眼中的“敌我友”是如何划分的?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观察世界大局的变化,并对美国实力地位和外交具体政策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邀请国内部分专家、学者,于1994年8月8日在北京举办了为期一天的学术讨论会。来自社科院美国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欧洲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发展研究所、北京大学、外交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等17家单位的40多名学者与会,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讨论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主题是“美国外交战略总趋势”。克林顿外交政策分析、冷战后美国外交思想的变化及世界经济趋势与美国对外经济政策,是这一阶段讨论的重点。第二阶段的主题是“美国的地区政策”。讨论发言的重点包括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政策调整、美欧关系、美国与中东及西亚非洲的关系。下面分别介绍各阶段讨论和发言的情况。

    (一)美国外交战略总趋势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金君晖研究员在发言中分析了克林顿外交政策的成败与得失。他认为,克林顿外交政策的得大于失。这表现在:第一,外交政策的主导思想强调经济安全第一及有选择地卷入方针。这与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利益和实力是相符的。第二,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克林顿外交政策向着现实主义方向进行了较为及时的调整。如对华政策上的贸易与人权脱钩。克林顿外交政策的挫折与失误主要表现在波黑、索马里、海地等问题上。从长远来看,美国的外交政策会更加务实。

    社科院美国所所长王缉思在发言中认为,冷战结束,美国最大的对手自行崩溃,并不能使其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大的主动性和发言权。相反,今日的美国外交,在许多方面比冷战时期更加被动,更加受制于国际环境和他国意志,难以形成一套轮廓清晰的长远全球战略。当前美国外交困境是国内决策过程的混乱直接造成的,而隐藏在机制问题后面的更深层危机,在于美国决策者无法形成一套适应国内新形势的外交思想。如果再深入探究的话,可以发现美国外交思想混乱的磵

在于美国国内价值观念的变化和传统价值观的动摇。王缉思认为,尽管美国决策者和思想家对美国对外关系的未来走向众说不一,但美国对外政策毕竟刚刚从冷战时代脱胎出来,具有相当的连续性,根据其政治观念和国内外现实利益,可以推演出其对外关系的大致走向。他认为,经济、安全、民主化,克林顿政府多次强调的三个外交目标的排列顺序,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改变的。在最近的将来,美国不会把任何一个大国视为直接安全威胁。

    社科院美国所副研究员肖炼就世界经济形势与美国对外政策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随着冷战的结束,全球政治、军事和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逐渐取代昔日的政治和军备竞赛。世界各国在制定对外政策时都会根据这一新形势调整各自的战略,美国也不例外。目前,我们尚难断定美国对外经济政策是否有一个长远战略,但它具有如下特点:强调经济安全;参与、策划和推动多边经济合作组织,并继续谋求在这些组织中的霸权地位等。

    上述三位学者的发言,引发了后冷战时期,美国有没有以及是否应当有一个外交战略的讨论。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克林顿的外交政策基本上是撞击—反射式的,缺乏一个一以贯之的总体目标。这是冷战后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造成的,不能过多地归咎于克林顿本人及其政府成员缺乏外交经验。实际上,克林顿在外交上所崐实行的每一项政策都是以美国国家利益为前提的。冷战后的国际社会,“尘埃尚未落定”,美国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需要重新发现自己的方位和立足点。

    资中筠研究员的发言引人深思。她说,在论及冷战后美国外交战略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美国的对外政策是否一定要有一个冷战时期那样明确的战略目标?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是否落后于形势变化?许多人在谈论美国外交战略时,实际上,仍把美国视为在国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超级大国来看。如今它能不能起到主导作用?倘若美国真的退回到孤立主义状态,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的利弊应如何衡量?资中筠的发言,引发了与会者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争论激烈,没有一致的意见。

    (二)美国的地区政策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丁幸豪、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张也白、西亚非洲所的刘靖华、刘月琴,拉美所副所长徐世澄等五位学者分别介绍了美国对亚太地区、欧洲、中东和非洲及拉丁美洲的政策,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丁幸豪研究员首先就克林顿政府的战略重点及其亚太政策作了发言。他说,统计资料表明,美国对外政策的重点是欧洲,而不是亚太地区。目前,美国政府亚太政策的要点是:搞好与日本的关系;(2)与中国尽量寻求共同点;(3)维持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防止核扩散。

    张也白研究员在发言中,着重谈了美国与俄、德的关系。对俄罗斯,克林顿的政策以1993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93年以前,美国认为叶利钦是唯一的改革代表。在援助问题,俄罗斯优先。1993年以后,由于俄罗斯的民族主义势力抬头,克林顿的注意力开始转向所有东欧国家。在对德问题上,美国看到了德国经济力量增强的现实,及时调整了对德政策。美德关系增强,美英关系减弱。

    在谈到美国与中东和非洲的关系时,刘靖华认为,美国对中东关注的重点有三个:(1)在西部,极力促成阿以和平稳定局面;(2)在东部,实行双重遏制战略,确保石油安全;(3)集中打击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美国对非洲的关注是与前苏联在这一地区的力量消长成正比的。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其势力从非洲逐渐退出。美国对非洲的关注也相应减少。其政策要点是:在非洲推广民主化,遏制该地区的原教旨主义势力。

    在这一阶段的讨论中,有一个问题贯彻始终,是大家谈论的焦点,即:美国的战略重点究竟在哪里?与以前相比,有无发生变化。与会者一致认为,尽管亚太地区经济力量不断增强,美国对这一地区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美国的先欧后亚政策没有改变,美国的战略重点仍在欧洲。究其深层原因,在于种族问题。这种非我族类的心态将会长期起作用。此外,从意识形态上看,美国所真正不能容的,是共产主义。在分析中美关系时,对这一问题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

 

 

 

○新书架

 

《美国现代化历史经验》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编。东方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除“编者说明”、“附录”外,正文359页。全书共31.2万字。

    这是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主持编辑的一部主要探讨美国现代化问题的论文集,收有27位中国学者的23篇文章(另有5位中、美学者的文章提要),其中多数选自威海“美国现代化历史经验国际学术讨论会”(1993年)的交流论文。“这些论文从各个侧面和不同角度讨论美国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时间上则跨越从殖民地时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几乎美国历史的全过程。但是,这部论集并不等于对美国现代化的全面而系统的研究。”(“编者说明”)实际上,本书既有精品,亦不乏平平之作,呈参差不齐之状。

    《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  庄锡昌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除“《世界文化丛书》序”(周谷城)、“前言”、“结束语”、“后崐记”、“附录”外,正文261页,计6章。全书共24.6万字。

    这是一本关于20世纪美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的知识性读物,系周谷城、田汝康主编《世界文化丛书》之一。作者庄锡昌现为复旦大学教授、副校长。该书的主要目的是“评介美利坚民族文化思想演进的基本状况”,“不可能包罗美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作者也并不试图这么做”(“前言”)。为此,本书采取分段陈述的方法,着力展现20世纪美国社会主流思潮的脉络,“把某些确实具有美国特征的文化的表现介绍给读者”。除宗教、教育、电影、文学、音乐等方面外,书中还涉及禁酒运动、女权运动等内容。该书认为,20世纪美国文化演变的基本背景是美国社会进入了现代大工业社会发展阶段。多元化是美国社会文化“最最基本、最最明显的特征”。

    《伟大的历险——西奥多·罗斯福传》  李剑鸣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除“前言”、“附录”、“后记”外,正文分8章、348页。全书共29.3万字。

    这是南开大学李剑鸣副教授的一部力作,全面评述了近现代美国大转折时期的风云人物——西奥多·罗斯福。作者认为,罗斯福禀赋出众,个性鲜明,经历丰富,有强烈的人格魅力和感染力,是一位“打不倒的硬汉子”(第343页)。从这部取材宏富的传神之作中,读者可以发现一个全新的罗斯福形象:少年得志、小议员大作为、年轻的州长、进步主义领袖、“托拉斯克星”、保守的激进派、天生的扩张主义者、“世界头号公民”、政界学者、生活的强者。该书写道,罗斯福代表着美国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大转折时代,推动了美国向现代社会的转换,并预示了后来其政治传统与外交战略的发展方向。罗斯福以一个自强不息、个人奋斗者的形象表明,一个人无论起点、条件如何,只要不畏艰难、踔厉奋发,就定能成功。据作者自述,“在写作这部传记时,我抱有充足的信心,我深信读者一定会发现:由于罗斯福的确代表着美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代,因而不故作惊人之论,亦可展示这一研究的学术价值;又由于罗斯福一生的经历本来就曲折有趣,因而不刻意追求戏剧效果,其传记便可生动可读而引人入胜”(“前言”)。本书系《世界名人丛书》之一。

    《美国国会史》  蒋劲松著。海南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除“序”(许嘉璐)、“附录”、“后记”外,正文分3编、26章,计495页。全书共40万字。

    这是一部探讨美国国会制度创设、演进及其体制——模式的专著。作者蒋劲松现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助理研究员。借助于大量、具体的史实,本书除阐明了美国国会的演变历程外,还详细论及其组织、规则、活动等。作者认为,美国宪法创立的国会体制包括4部分,即国会权力、国会结构、国会的一致机制和国会纪录公开原则。就社会政治意义而言,两院制大致收到了既及时反映社会各种要求和情绪,又对之审慎权衡的功效。国会是院外活动的主要场所,这种活动在维护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等方面亦“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第424页)。

    《美国民主的解析》  陈毓钧著。〔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3月第1版。除“代序”(林洋港)、“作者序”外,正文246页。

    这是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美国研究所所长陈毓钧撰著的一部论文集,选自他近十年来陆续在报刊及研讨会上发表的文章(共13篇),“都是以探讨美国政治事务为重点,其中对美国民主的本质著力尤多”(“作者序”)。陈氏认为,美国的民主奠基于宪治主义原则之上,从政人士遵循宪法规范,一般人民尊重宪法权威,遂在慎重、缓慢、守成的宪政发展中保存了民主的生命。“美国自行宪二百多年以来,本身就是一个民主的大实验室,或者从更精确的意义而言,是理性民主力量和经验民主力量相互较劲的一部历史”(第240页)。本书系《允晨文集》之一。

    《从延安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  牛军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除“序言”、“结束语”、“主要参考资料”、“后记”外,正文计13章、288页。全书共22.9万字。

    作者牛军是以治三四十年代中美关系史见长的青年学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结合三四十年代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这一宽广的历史环境,借助于大量已刊及部分未刊中外文档案资料,本书系统考察了该时期中国共崐产党对外关系特别是对美关系的起源与发展这一新的课题。纵观15年的风云历程,前有抗日战争,后有国共纷争与内战,如何稳健地处理与美、苏等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外来势力的干涉为目标,由幼稚趋于成熟,从延安一步步走向世界,形成了处理对外关系和制订对外政策的如下指导原则:“独立自主”,“以自力更生为主、以争取外援为辅”,“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牛军认为,近百年来的中国外交正是从延安开始走出困境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延安走向世界的历程,也就是中华民族重新在世界民族之林确立自己应有的地位与尊敬的历程。这一历程饱含着中华民族百年来摆脱屈辱的希望,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奋斗”(第289页)。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从封面、版式设计到制版、校对、印刷质量等均相当考究,无可挑剔(然书中相当多的注释不尽细致,则难免可惜矣)。该书曾荣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1993年)。

    《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王英杰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除“序”(顾明远)、“前言”、“附录”外,正文分6章,计193页。全书共19.2万字。

    作者王英杰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本书是在其博士论文《论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该书指出,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是与美国文化、自由市场竞争和国家干预这三大因素的交相作用密不可分的,其中前者(主要指宗教文化、共和文化及个人主义文化)为后两者奠定了思想基础,后两者则保证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活力,并使之在国家期望的轨道上迅速发展。作者把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归纳为“自治、竞争和开放”(第140页),并指出,“在三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找到了一种适合自己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机制——在市场竞争的基础上实施国家干预。美国发展高等教育的这一战略措施是值得我国研究与借鉴的”(第171页)。该书的某些征引书目仍有可挑剔之处(比如第7页引用的《美国简史》其实是一本薄薄的、简易通俗的小册子)。                                                 (英堂供稿)

 

    Al Gore, Earth in the Balance: Ecology and the Human Spirit.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93.

    本书是现任美国副总统戈尔在担任国会议员期间写作的。这本厚达470页的著作,深入研究了环境危机问题,探讨了这个问题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根源,提出了具体、务实的解决办法。他认为,环境问题既与技术或政治因素有关,又与宗教信仰和道德价值观密切相连。他特别呼吁推行环境的“全球复兴计划”。本书虽主要是为美国读者而写,主要涉及环境问题,但书中所提出的种种问题都是全球性的,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密切相关联。此书刚一出版,便成为美国和德国的畅销书,据悉目前至少有12个国家准备翻译、出版此书。

    Michael R. Beschloss& Strobe Talbott, At the Highest Level.New York: Little Brown, 1993.

    本书的两作者一位是美国外交史学家,一位是《时代》周刊前专栏作家。书中运用了多种资料来源,其中包括许多个人采访和密秘备忘录。对布什同戈尔巴乔夫经过三年对话之后终于导致冷战结束这一划时代的历史事件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评论。作者认为布什对冷战的结束做出了不可否定的贡献,但书中又揭示了布什观点保守、粗心大意,对苏联、东欧的巨变惴惴不安的另一面。指出布什对苏联的政策有许多前后矛盾之处,起初他并不信任戈氏,对戈氏与里根间的密切关系深为不满。但后来又站在戈氏一边,排挤叶利钦。但布什最终却没能实现确保戈氏当政和保持苏联领土完整的目标。在苏联分裂过程中,布什对其和平解体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不过是一种巧合。事实上,布什执政期间对东欧的民主改革和苏联的分裂本能上的质疑,使得戈尔巴乔夫认为,他只要放弃东欧和波罗的海诸国,苏联就能在同美国的冷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后,作者认为,布什和戈尔巴乔夫两人都体面地失败了,这才是他们的成功之处。

    Michael J. Hogan,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Its Meaning and Implic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Univ. Press, 1993.

    这是一部论述冷战问题的论文集。书中收录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前苏联的著名历史学家、政策分析家和时事分析家撰写的论文。他们探讨了冷战的起因崐、冷战的意识形态、冷战的地缘政治根源、冷战的代价、冷战对美国人生活与制度的影响、以及冷战的最后胜负者等重要问题。在众多的关于冷战的著作当中,这是一部比较全面的、反映不同政治观点的著作。

    William J. Clinton,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1994-1995. Washington, DC.:Prassey's, 1993.

    本书针对当今世界迅速变化的形势,对美国在冷战后的世界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问题进行了探讨。该书根据白宫发表的年度计划编写而成,内容涉及美国防御情况预测,美国的奋斗目标及美国在世界各地的战略利益和可能的选择,世界形势发展的展望,地区冲突及其对美国利益的影响,美国政府在未来应采取的政治、经济、和国防等方面的政策等等。

    Edward J. Lincoln, Japan's New Global Role. Washington: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3.

    最近十年来,日本已成为世界贸易磨擦的中心。尽管外国特别是美国一直试图迫使日本减少贸易出超、开放本国市场,在世界贸易中扮演新角色,但日本政府并未表示出任何屈服的姿态。作者详细分析了世界、特别是日美贸易磨擦的历史与现状,指出征服日本这个具有强烈岛国意识和防卫心理的国家,从来就不是一件易事。所以,应采取促使日本在经济上更为开放,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发展事业的政策,来解决贸易争端。 (高英东供稿)

 

 

 

1994年《美国研究》总目录

 

(作者名之后为年份、期数)

 

 

政治·法律类

 

美国对西方近代民主制的贡献

    ——代议制(周  琪  94④)

 

外交·军事战略类

 

朝鲜战争初期的英美关系(1950.6-1951.6)(赵学功  94①)

竞争性的相互依存

    ——冷战终结前后的美日关系(朱文莉  94②)

1945-1955年中美关系史论文引文分析(侯颖丽  94②)

19世纪末美国公众舆论评述(李庆余  94②)

美国军事思想溯源(陈海宏  94②)

美国军事战略调整评析(汪徐和  94②)

冷战后的美国(王缉思  朱文莉  94③)

试论核裁军的几个问题(吴  展  94③)

尼克松与美国对外政策的历史性转折

    ——悼念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张也白  94③)

缅甸战役与中美英关系(陶文钊  94④)

对克林顿对外政策的评估(张也白  94④)

 

经 济 类

 

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的正确所向(陈宝森  94①)

美国人眼中的“大中华”(王缉思  朱文莉  94①)

中美贸易中双方的利得分析(韦  伟  94①)

克林顿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学(陈克容  94①)

亚太经济合作:思路、条件及大国关系(王逸舟  94③)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财政金融改革(张少华  94③)

评克林顿政府国内外经济政策(陈宝森  94④)

美国的国土规模是否太大而影响其经济实力

    ——评郭荣星博士的国家适度规模理论(贾绍凤  孟向京  94④)

世界经济趋势与美国对外经济政策(肖  炼  94④)

 

历史·社会·文化类

 

反英雄与亚文化

    ——美国战后避世时代作家与王朔比较研究(朱世达  94①)

国际政治的又一种透视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一文述评(王逸舟  94①)

塞缪尔·P·亨廷顿及其“文明冲突”论(徐国琦  94①)

罗斯福“新政”在世界史上的地位(刘绪贻  94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罗斯福“新政”(李存训  94①)

论美国黑人继续遭受种族歧视的症结及其出路(杨立文  94②)

美国土著部落地位的演变与印第安人的公民权问题(李剑鸣  94②)

略论费正清(徐国琦  94②)

美国的文化模式:对中国文化的启示(朱世达  94③)

克林顿的医疗改革(秦斌祥  94④)

关于美国中产阶级的演变与思考(朱世达  94④)

文化边缘人物的困惑与思考

    ——中国出生的美国传教士子女与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美关系(史静寰  熊志勇  94④)

 

随    笔

 

与费正清的最后一面(冯亦代  94③)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李慎之  94④)

喜读《梭罗政治思想述评》(李道揆  94④)

 

书评·文评

 

为美国开药方

    ——介绍莱斯特·瑟罗新著《21世纪的角逐》(张蕴岭  94①)

一个美国史研究者的足迹

    ——评邓蜀生著《美国历史与美国人》(杨玉圣  94①)

政如其人

    ——读《基辛格传》(崇  岭  94②)

中国美国学史: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兼评李本京先生等的新著(杨玉圣  94②)

霍夫施塔特与《美国政治传统》(常绍民  94③)

一部出自“后修正主义学派”的新著

    ——评安德森著《艾森豪威尔政府与越南》一书(王先亭  94③)

风风雨雨四十年

    ——读《中美关系史(1911-1950)》(熊志勇  94③)

喜闻雏凤清声(刘绪贻  94③)

 

其  他

 

美中经济关系国际研讨会综述(胡国成  94①)

“中美关系史研究:回顾与展望”学术讨论会综述(陶文钊  94③)

中美文化互动研讨会在京召开(晓  君  94③)

“美国外交战略动向”研讨会综述(赵  梅  94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