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1995年第4期

 

 

中美经济主要指标比较

 

【题注】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社科院美国所肖炼、赵梅、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谢朝晖等同志的帮助,在此特表谢意。

 

韦  伟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一、引    言

 

中国经济自1978年以后一直在高速发展。中国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已为世人所承认。中国的经济改革也在深入进行,正在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接近。美国是世界上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模式,其经济体制中的某些方面是值得中国学习的。因此有必要将十多年来中美两国经济上的重要因素进行比较,以认清我们与世界经济先进国家的差距。

   

二、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比较分析〔1〕

 

    中国经济近十几年来的发展速度是令世界瞩目的。实际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5%。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从1979年的年进出口总额206亿美元增长到1994年的2367亿美元。年增长速度为16.5%,在世界上的排名从第32位上升到第11位。中国目前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45%,这个数字已超过美国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25%的比例。这说明在仅仅经过短短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密切关系已超过美国这个世界上头号的经济强国。以下用图表来表示两国经济的比较。

图一:中美两国GDPRH实际增长率的比较。CGDPIR表示中国GDP的年实际增长率,UGDPIR表示美国的GDP年实际增长率。从图上可以看出,中国GDP的年实际增长率远高于美国。

图二:中国的GDP变化率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变化率(用CEIMPR表示)的比较,这是以当时价格计算的。从图上可以看出,中国外贸总额的变化率远大于GDP的变化率。

    图三:美国GDP的变化率与美国外贸总额变化率(用UEXIMPR表示)的比较。以当时价格计算。可以看出,美国的外贸总额变化率也要大于其GDP的变化率。

    图四:中美两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率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幅度要小于美国的变化幅度。图中CNFINTR表示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率,UNFIR表示美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率。

    从以上各图比较可以看出:(1)中国十几年来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美国。中美两国经济表现上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如投资的波动上,作为市场经济典范的美国其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比中国要大。以当年价格计算,中国的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波动的最大幅度是4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最大波动幅度是42个百分点,而美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波动最大为60个百分点。这同中美两国投资崐方式不同有关。美国作为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其投资主要由产出来决定,而中国本质上还没有脱离计划经济的模式,其投资主要取决于资本品的供给能力。但目前情况给人的印象是中国的宏观调控能力在日益增强。但中国经济增长上的起伏大于美国,中国GNP的波动幅度最大为6.9个百分点,而美国是6.1个百分点。中国正处于一种高速增长的经济状态,而美国经济是一种平稳增长的状态。总体上看,中国经济还处在一种非均衡的发展状态,还需要经过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走向比较成熟的均衡发展阶段。因此,从上述几项数字看,中国经济近年来的波动性并不严重,中国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通货膨胀和隐性失业。如中国近两年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0%以上,而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则只有3%左右。(2)中美两国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都比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要快。中国的进出口年平均增长率比GNP的年平均增长率高9.75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美国的进出口年平均增长率比GDP的年平均增长率高1.94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这表明对外贸易在两国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在未来会越来越大。(3)中美两国间的贸易增长速度也很快。从1980年到1992年中国对美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19.6%(根据中方统计),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平均增长率5.7%(根据中方统计)。这表明中美两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随着未来太平洋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两国间经济的联系会更加密切。

 

三、行业比较

 

(一)农业:中国农业在近十几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也是令世人瞩目的。中国的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30477万吨增长到1992年的44266万吨。中国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1/4的人口。这是个巨大的成就。但是人均水平同美国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中国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为34037万人。而美国为341万人。也就是说美国只用2.6%的劳动力就养活了全国的人民。而中国的劳χ杏写笤/3在从事农业生产。这表明未来中国劳动力转移的工作十分艰巨。也说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农业的总体劳动生产率要达到美国的水平,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中国农业要达到规模经济的水平,也需要长时间的艰苦努力。从发展经济学的原则分析,中国农业劳动力个人的边际收益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能会处于接近于零的水平。此外,中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也是相当低的。

    (二)制造业:美国制造业近十几年来有所发展,其实际的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在七个重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居第一位。其制造业的产值1992年为10630亿美元,占当年美国GDP的22.6%。这个比例1978年时为23.4%。由此可见,美国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例从1978年到目前变化不大。目前,美国各公司已走出80年代初中期的低谷,在80年代中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各大公司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和改组。目前,美国公司利润率是20年来最高的,其竞争力也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美国制造业也面临着潜在的危险。虽然美国各公司的利润率是20年来最高的,但同时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实际工资却是20年来最低的。特别是那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员,其实际工资下降幅度最大。自1973年以来的20年中,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实际工资一直呈下降趋势。这是美国公司的产品较有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也许有可能引发劳资之间的严重对立。另外,较广泛的实际工资水平下降也会带来需求的下降,进而影响到生产的发展。

    中国的制造业在近十几年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另外,中国制造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经济体制同美国经济体制有着巨大的差别。中国制造业中的主要企业一般是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总体上是处于下降状态。国有、集体、个体三类企业的按工业总产值计算其比重1978年时为77.63%、22.37%、0%,1992年时分别为48.09%、38.04%、6.76%。此外还有其他经济类型工业7.11%。1992年,中国工业净增加值为9803.4亿元人民币。以当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折算为1704.9亿美元,是同年美国制造业产值的13.1%。同年工业领域内就业的人员为5692万人,是美国同年制造业就业人员的314%。(这两项数字的崐比较不是十分恰当的,因为工业产值所包含的生产行业比制造业的范围要广泛,这只是提供一个大致的轮廓。)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相当数量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不同程度地陷入困境,相当数量职工处于隐性失业状态。美国公司80年代摆脱困境的办法也许可为中国企业提供一些经验。

    在改革之初,中国的第三产业同世界水平相比是比较落后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取得不小的进步。中国第三产业占总产业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23%上升到1992年的28.2%,1993年回落到27%。但这与美国这样的先进国家相比依然是比较落后的。但是,美国的比例是否就是最合适的比例呢?从美国经济的最新情况来看这是令人怀疑的。重要的证据有:(1)从近20年的统计看,美国服务业的实际工资是低于其他行业的;(2)从最近一次的美国经济周期的情况看,两年半以来,美国经济上升时期新增加了700万个就业机会〔2〕,但这些就业机会大多数都在服务性行业,其实际报酬比较低。

    服务性行业在一国的经济中应保持多大规模才合适应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而定。从经济学的一般原则推断,就是其边际收益与边际支出相等时,其规模才是最佳规模(规模经济)。

   

四、中美两国经济结构中的问题分析

 

中美两国的经济制度差别很大,特别是改革之初,中国几乎是一个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中的市场成份所占比重已大大增加。中国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特别是工业,在改革开放之初,全民所有制企业在工业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1985年时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66.1%、12.9%、21.0%。到1993年这个比例已分别变为67.1%、17.3%、15.6%。从这个比例的变化发现,集体所有制与个体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出现了某种变化,主要是集体企业的发展速度加快,个体企业的发展趋缓,国有企业的发展基本保持不变。这说明在中国经济中国有企业仍起主导作用。中国目前也有相当数量的外资企业。

    美国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经济中国有成份极少,绝大部分是各种类型的私营企业。

    在两国经济中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即两国近十几年来外来投资都在迅速增加。中国改革之初没有任何外资企业,而今,外资已占中国固定资产的20%。外资企业的产值已占中国工业产值的11%,国民生产总值的7%。与美国经济相比较,中国经济更接近“混合经济”。外资企业是中国目前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

    美国自80年代以来,外债增长幅度很大。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已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美国的国债自5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其债务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50年的89.1%下降到1980年的33.6%。但80年代之后这个比例又开始回升,上升到1994年的68.9%。投资是以储蓄做支持的,但美国的储蓄率一直是偏低的。近年来,美国的私人储蓄率不足5%,其固定资本形成占其GDP的15.2%,想要支持经济的增长就不得不依赖于外资。

    中国在80年代以来外债的增加也是比较可观的。目前,中国的外债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但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的储蓄率是相当高的,多年来基本上一直保持在近40%的水平。这是中国多年GNP增长率保持高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在保持高储蓄率的同时还需要大量引进外资,这反映出中国经济强劲的扩张势头。当然,中国引进外资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外资管理不善、盲目引进等。

   

五、中美两国财政问题分析

 

近年来,中美两国都不同程度在财政问题上受到困崐扰。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的财政收入虽然也在增加,但增长速度却低于GNP的增长速度。国家财政收入占GNP的比例在不断下降。从1980年的24.28%下降到1992年的17.27%。同时,国家的财政支出依然在增加,这就造成了政府财政上的赤字日趋严重。直到1994年实施了新的税制改革后,这种情况才得以扭转。

    近十几年来,美国也一直为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所困扰。财政赤字最高的年份1992年赤字数额达到2904亿美元,占当年GNP的4.8%。近几个月来美元的疲软现象多少也与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有关。以致于美国国会通过要求政府限期实现政府财政收支平衡的决议案。克林顿上台后也发誓要解决财政赤字问题,但从目前情况看,这个问题是很难解决的。据1995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预计,1995年和1996年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预计分别为1925亿美元和1967亿美元。

    中美两国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所占GNP的比例虽然相差不多,但其中的收入来源和收入分配区别是较大的。如美国政府的财政支出中占有较大比例的项目是国防费用开支、社会保障开支和卫生开支,以1992年为例,这三项分别占其财政开支的20.58%、31.12%和15.99%。而这三项目前在中国的中央政府财政开支中所占比例并不算大,国防费占其财政开支的8.6%,抚恤和社会救济费占财政支出的1.5%,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18.1%。这是因为在中国的财政支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建设性支出,这部分支出约占其财政总支出的近37%。另一个原因就是中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由此也可看出,要建立起一个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央财政还需要有更多的收入。同时,拥有对一个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支配权也可使中央政府对经济活动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六、中美贸易问题分析

 

美国是世界上头号贸易大国,其每年的出口额大约占当年世界出口总额的10%以上。以下是近几年美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比重的情况: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

11.5

12.4

12.0

12.6

美国每年的贸易总额占其GNP的25%左右,其中出口占10%左右。中国是近十几年来新兴起的贸易大国,其贸易总额在世界上的排名从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1994年的第11位。这样的发展速度在全世界是少见的。其贸易总额已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上升到1994年的2367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5%。中国对外出口额占其GNP的比重在逐年增加,以下是中国近年来出口额占GNP的比重情况:

年份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

6.0

7.7

8.0

7.5

8.3

9.5

11.2

11.3

年份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

12.6

12.4

17.0

19.5

19.5

16.8

24.0

 

由上述数字可以看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出口发展的速度之快。中国对外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仅1990年到1993年就从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8%上升到2.5%。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强。

    虽然中国用了16年的时间使其对外贸易总额同美国的比例增长了两倍,但是,同美国这个世界头号贸易大国相比,中国的贸易额依然是比较少的。以下是十几年来中美对外贸易数额间的比例。(中国对外贸易额占美国对外贸易额的比例)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

5.1

6.1

6.7

7.1

7.1

7.2

7.6

9.7

9.6

年份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

9.5

10.3

10.2

9.7

11.1

12.5

12.8

15.4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贸易虽然发展很快,但是同美国相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经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其总额也只有美国贸易总额的15.4%。从目前情况看,要达到美国的水平还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如以目前两国的贸易总额增长速度来计算,中国达到与美国相同的贸易额需要28年的时间。也就是到2023年时中国的贸易额可与美国相当。

    同时,中美之间的贸易发展更为迅速,贸易总额从1979年的24.52亿美元上升到1993年的276.5亿美元(中方统计。美方统计是1979年23.1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出口5.9亿美元,从美进口17.2亿美元;1993年402.47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出口315.4亿美元,从美进口87.32亿美元。美方逆差228.08亿美元)。无论从中方统计看还是从美方统计看,中美贸易的发展速度都是非常快的。当然,在如此快速的发展中,难免产生一些磨擦。例如1995年1月份刚结束的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便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例。随着中美贸易的不断扩大,双方的贸易磨擦很可能还会出现。从发展的角度看,出现这些问题应当是正常的,只要双方采取认真、公正的态度,这些磨擦都会得到合理的解决。

   

七、结    论

 

(一)从上述对比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在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同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基本上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赶上美国还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较长的一段时间。例如,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十几年来增长迅速,但1993年中国的GNP如按1993年汇率折算成美元只有当年美国GNP的8.5%。以近十几年来两国GNP的平均实际增长速度推算,中国要赶上美国的水平需要38年的时间。中国在很多基础设施方面也远落后于美国,如中国的铁路只有5.36万多公里,而美国的铁路超过20万公里。中国的公路为105.67万公里,美国为388.9万公里。其他基础设施的差距也是相当大的。

    (二)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在经济结构上相去甚远,因此,中国的经济建设不能照搬美国的经验。特别是中国拥有崐众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中国经济建设中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仅就此一项而言,中国经济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也无法类似美国经济那样的均衡状态。而在走向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将长时间的处于某种非均衡的动态中。

    (三)中美两国贸易的迅速发展表明中美两国间经济是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中国产品大量进入美国市场会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样,中国经济蓬勃迅速的发展也会促进中国市场的发展,未来中国市场的巨大能量也会带动美国经济的发展。中美两国加强经济合作会有助于双方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中美两国加强在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合作不仅有助于两国的经济发展,也会对周边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四)借鉴美国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例如,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美国的经验值得中国学习。社会保障不能仅仅被看成政府的负担或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承担社会保障任务也使政府增加了某种调节经济的手段,加强了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力。

    (五)中美经济关系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将会对未来两国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美国目前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十大贸易伙伴。因此,双方都有义务维护中美经济关系平衡和正常的发展。

   

注释:

 

〔1〕本文所取统计数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与《美国总统经济报告》(1995年)。《中国统计年鉴》主要依据1993年与1994年版。鉴于中国统计资料本身的限制,中国的经济数据中一般没有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因此在与美国的有关数字比较等,也相应采取了美国的现价数字。

〔2〕1995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中的数字是近两年新增加的600万个就业机会。本文所采用数字是最新的,来自1995年10月9日《美国之音》中广播的美国劳工部长赖克(Robert Reich)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