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1996年第2期

   

   

美国农业的两次大突破及其基本经验

 

张友伦

【注释】张友伦: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注尾】

   

   

    美国不仅是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而且也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农业大国之一。其农产品的数量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居于世界的最前列。每一个农业人口生产的农产品可以满足80个人的需要。农产品的价格也十分低廉。按照80年代的价格计算,平均每一个美国家庭用于食品的开支仅占其收入的14.5%。〔1〕大约有2/3的谷物,60%的大豆和20%的棉花可供出口。出口农产品的收入能够提供130万个就业机会。〔2〕美国农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效率,决非一朝一夕之功,至少经历过两次重大的突破和持续不断的发展。第一次突破发生在19世纪中期,另一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两次大突破都为美国的农业带来了高速发展。其间的经验极为丰富,值得我们研究和吸取。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在历史上,农业曾经是最初的移民们赖以维生的唯一手段。他们虽然从欧洲带来了耕作技术,但在杳无人烟的莽莽荒原中只能使用简单的农具从事粗放的农业,有时还必须以采集和渔猎作为补充才能勉强维持生存。历史上称之为谋生农业。以后随着移民人数的增加、经济的发展,拓荒者逐步获得了更多的后勤支援和更完善的农具。美国农业才进入了以农业为主,以手工业和商业为辅的拓荒农业阶段。

    尽管美国拓荒农业的耕作技术和所采用的农具均落后于英国和欧洲的一些先进国家。但它凭着没有封建束缚和土地广阔这两大优越条件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得到了显著的发展。还在殖民地初期美国的农产品就不仅能够满足国内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出口。据统计,1698年出口大米10407磅,1708年增加到675327磅,1728年又增加到12884950磅。〔3〕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农业都是美国整个社会的最主要的经济部门。90%以上的人口是农村人口。城镇人口中间也有相当数量的人从事与农业直接有关的手工业或者商业。1810年的统计材料表明,超过10000居民的城市只有8个。大约有6%的居民生活在5000或5000人以上的城镇中。而居住在小城镇的居民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他们一般都拥有相当大的一块土地,可以利用闲暇时间种菜、养猪、养牛、养马,实际上是“半农民”。〔4〕

    在这段时间发展农业的进程中,农具和耕作技术都有不断的改进,但从总的来说还是落后于欧洲先进国家的。直到19世纪60年代美国农业才取得第一个重大的突破。美国学者福克讷认为:“从1860到1910年这半个世纪内,经历了一次农业革命,其中包括着农业机器的发明和科学耕种方法的日益推广,也产生了政府迅速和不断地对农业加以注意和协助,以及农业教育运动的广泛开展。”〔5〕这次农业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加快了垦殖西部土地的进程,使耕地面积迅速扩大,农产品数量急剧增长。据统计,19世纪70年代共增加1.5亿英亩耕地。在1880到1900年的20年间又增加耕地3.03亿英亩。〔6〕农产品数量的增长可以从出口粮食增长中窥见一斑。据JR道奇估计,1883年以前的58年间美国总计出口20.64亿蒲式尔小麦,其中一半以上是在1874年以后出口的。〔7〕即是说最后10年的出口量超过了前48年出口量的总和。这次农业革命使美国的农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一跃而跻身于世界先进农业国之林。然而,这次农业革命虽然采用了机械化农具,改进了耕作技术,但更多地是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农作物产量的。劳动生产率还有待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化也没有全盘实现。直到1920年,农用拖拉机只有24.6万台,还不足以全部取代畜力农业机械。那时美国全国还拥有1720万匹马和460头骡以供农用。〔8〕平均每个农业人口生产的粮食也不够丰裕,10年后才达到供养7个人的水平。这时美国的农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农业。

    美国农业要继续取得高速发展就必须实现第二个重大突破。其主攻方向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是扩大耕地面积。美国学者巴泰和希利认为,美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至少遇到过两次难关。第一次是19世纪初劳动力奇缺的难关,那一次是通过使用畜力和农业机械来度过的。第二次是20世纪初出现的由于边疆关闭而造成的耕地限制的难关。这个难关只有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度过。〔9〕

    美国农业生产的第二次重大突破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次大突破的特点是在不增加耕地面积的情况下实现全盘机械化和广泛采用化学肥料,并运用生物工程和电子技术等高科技部门的初步成果来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减少农业人口。劳动生产率从而成倍提高。正如美国学者阿尔布雷克特和默多克所说的:“1940年以后的时期是美国农业的迅速变革时期。农业的技术发展在生产过程中继续取代人的劳动,并且使得个体农业生产者可以收割比过去的生产者所能收割的多许多倍的土地。”〔10〕他们的这一结论是有充分根据的。我们可以从下列几种数字的变化清楚地看到美国农业在1940年以后几十年间高速发展的情况。拖拉机数目,1940年为150万台,1985年为460万台,增加了3倍多。〔11〕干各种农活需要的总工时,1940年为200.5亿小时,1984年减少为37亿小时。农业人口,1940年为1100万,1984年减少到350万。每个农业人口平均生产的农产品,1940年可以满足10.7人的需要,1984年可以满足77.3人的需要。农业人口减少了68%,而劳动生产率却提高了700%。〔12〕这些指标足以说明,美国的农业在经历过第二次大突破以后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高效农业。

 

 

    两次大突破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利用工业革命和技术革新的成果实现农业半机械化和机械化,采用畜力代替人力,后来又采用蒸汽和柴油推动农业机械以取代畜力。这样就使得耕作和收获的效率成倍和成几十倍地提高。美国的农业也就从原来的比较落后的拓荒者的农业变为拥有先进装备和先进技术的现代化农业。这个转变过程大概经历了一个半世纪。

    美国农业的第一次大突破主要表现在农业的半机械化和机械化方面。早在19世纪初,由于开发西部的需要已经出现了改良的农具。例如,约翰·狄尔和詹姆斯·奥力维尔制造的专供草原地区使用的钢犁就比木犁和铁犁的效率高出许多。其后,在30年代,奥贝德·赫西和赛拉斯·麦考米克两人又相继发明各自的收割机。打谷机、中耕机、播种机、圆盘耙也陆续制成并投入使用。不过这时的农业机械都是以畜力作为牵引力和动力的。这些改良农具和简单的农业机械投入使用后农业生产效率已有明显提高。1860年的《国情调查》曾这样写道:“使用改良后的工具,就等于3匹马中节约了1匹马的劳动力,利用播种机撒播2蒲式耳的种籽,就等于用手撒播3蒲式耳的种籽,而每亩的产量可以增加6蒲式耳到8蒲式耳。农作物成行地生长出来,可以使用马拉的锄草锹。……收割机比用人工割或耙可以节省1/3的劳力,……打谷机可以比旧式的手提连枷节省2/3的劳力……。”〔13〕然而,30和40年代,改良农具和农业机械的使用仅仅是开始,真正的推广和普及发生在内战时期。福克讷曾经指出:“可以正确无误地说,美国的农业革命,在使用机器方面,是出现于1860年以后的那半个世纪”。〔14〕

    的确,在内战前,使用农业机械的重要性还没有被普遍地认识到。例如,内战爆发前一年,艾奥瓦州一个县的报告写道:“现在,各种谷物播种机中唯一投入使用的是一种双马牵引的播种机,而且使用范围极其有限。其他不同类型的手推播种机虽然曾经试用过,但都未予采用。农民中普遍流行的看法是:播种谷物的最好方法是小心用手播种,用锄盖土。”〔15〕但是,内战爆发后,许多农业人口加入了联邦军队,劳动力奇缺,越来越多的农民改变了传统的耕作观念,广泛地采用农业机械。投入使用的新式农具和农业机械的数目迅速增加。1861年到1865年,收割机从10万台左右增加到25万台,割草机从2万台增加到7万台。其他农业机械也有大幅度的增长。

    内战后的35年间,美国的农业机械不仅数量不断增长而且质量不断提高,过去由人力操作的工序也逐步实现机械化。例如,约翰·F·阿普尔比于1878年发明的盘绕扎谷机就解决了收割过程中的打捆问题,使工效提高8倍。又例如,在西部使用的20匹马牵引的康拜因机具有收割、脱粒、捡净、装袋多种功能,进一步提高了机械化程度。据估计,在盘绕扎谷机投入使用的第二年,“美国所种植小麦的4/5是用机械收割的。”〔16〕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种植到收割、储存的各个环节差不多都实现了机械化。不过,大部分农业机械都是用畜力带动的、使用蒸汽作动力的农业机械为数不多。据统计,美国农场拥有的耕畜,在1900年达到了2400万头。勒鲁瓦·博兰曾经评论说:“美国的农业优势是通过联合使用机器和家畜使处女地的肥力转变为财富而取得的。”〔17〕

    拖拉机的发明和投入使用是采用新的动力代替畜力的一个重大突破。但是全面推广使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实现的。从1940年到1950年的10年间是推广拖拉机最快的时期。美国的拖拉机总台数从150万增加到339.4万,翻了一番多,从1950年到1960年又增加到468.8万。此后,拖拉机的台数基本稳定下来,每年略有增减,不过拖拉机的马力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他采用新动力的农业机械也有大幅度增长,到50年代末都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其数量也趋于稳定。1950年,谷物收割机为71.4万台,玉米收割机为45.6万台,干草打捆机为19.6万台,青饲料收割机为8.1万台,载重汽车为220.7万辆,到1960年分别增加到1042万台,79.2万台,68万台,29.1万台和283.4万辆。此后,上述机械的数字都不再增加,谷物收割机还大幅度减少,1986年下降到64万台。〔18〕这时,田野作业的耕种、收割等环节才完全排斥了畜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

    尤其重要的是,一批新的多用途的农业机械和园艺机械的陆续发明和投入使用,使得大豆、土豆以及其他种类的根块作物和水果、蔬菜的种植、收获都实现了机械化。这时,只有在这时才能说美国农业的全盘机械化已最后完成。其结果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为美国的现代化高效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农业两次大突破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农业教育和农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成果的不断转化为生产力。独立后,美国的农业教育和科学技术水平都远远落后于欧洲。直到19世纪初,由一些有志于发展农业的有产者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农业改进协会还把从欧洲引进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马萨诸塞农业改进协会的会章就曾规定:“本协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取得和发展其他国家关于改进农业的报告,并获取他们的优良机器模型。”〔19〕美国的农业教育也开展得比较晚。19世纪20和30年代才出现几所规模不大的农业学校,其影响力非常有限。真正的农业科学研究事业和农业教育是在美国农业的第一次大突破以后才蓬勃发展起来的。而农业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农业革命的不断深化。

    1862年7月2日,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里尔土地法,开创了联邦政府以土地资助农业教育的先例。根据这项法令,大约有1300万英亩土地授与各州。各州利用出售土地的款项开办了一批高等学校,其中包括著名的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和农学院。1855年在宾夕法尼亚创建的农业专科学校也升格为州农业学院。1887年国会通过的“海琪法令”又要求各州建立农业实验站以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美国农学院的师生由于参加实验站的工作而获得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研究工作,并使研究成果推广运用都有很大的好处。美国农业也因此获得了更快的发展。有的美国学者甚至认为,通过“海琪法令”的“1887年是美国农业发展的新阶段”。〔20〕

    19世纪后半期,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也对农业的科学研究工作给予了充分注意,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862年,在农业委员会下设专门的农业局,负责农业资料的传播和良种的推广等工作。1889年初,农业局升格为农业部,下设牲畜工业局、植物工业局、农业和化学工程局、昆虫与植物检疫局等。美国农业部不仅是一个行政机构,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科研机构。例如,植物工业局在消灭植物病虫害,改良和推广农作物品种方面做了大量的科研和组织工作。美国学者穆尔认为:“农业部的工作虽然没有引起公众舆论的经常注意,但确实是我们政府的一个奇迹。”〔21〕

    在70至90年代,佐治亚、田纳西、北卡罗来纳、弗吉尼亚、阿拉巴马、纽约、宾夕法尼亚等州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农业管理部门,使美国的农业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如果说,农业教育和科研工作巩固和加强了美国农业第一次大突破的物质技术基础,那么他们对第二次大突破所起的作用就更为直接更为重要。

    第二次大突破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不增加耕地面积并减少劳动投入的条件下大幅度增加产量。要实现这项任务就必须改良农作物和牲畜的品种,使用高效肥料和多功能的农业机械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由于当时微电子、生产自动化、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科技部门已经出现和兴起,美国农业技术再次改造的物质基础已经具备。因此广泛使用高科技的成果是这次大突破的一大特点。同时,又由于环境污染问题、自然资源耗费问题已相当严重,并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这次农业技术改造还必须对节省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给予充分注意。应当说,美国农业第二次大突破所要解决问题的难度远远超过了第一次大突破。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条件下,只有集中各方面的财力和人力,才可能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农业生物工程》一书的作者特别强调这一点。他举例说,大牲畜生长激素的发明就是26所美国大学、美国农业部的3个研究中心和6所外国大学共同研究的结果。〔22〕

    在组织协调农业科研工作中,美国农业部、科学院、州政府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提出全面的农业科学研究规划。1977年,美国科学院确定了到本世纪末的100多个农业科学研究项目,后来又经两千多名学者的论证,提出了22个重点方向供农业科研机构参考。归纳起来大体是,在农业生产方面有育种、遗传控制、生物固氮、光合作用,气候变化、防止病虫害的生物方法、水利灌溉、水资源保护、新品种肥料的研究、减少农作物收获损失的方法等;在农产品流通方面有扩大市场的可能性研究、农产品的贸易政策、通讯系统等。

    第二,加强农业教育培养大批农业技术人员。美国农业教育的主要基地是州的农学院和州立大学。他们从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得到农业教育经费拨款,用于培养大学生、研究生。全国具有博士学位的农业专家中有90%是从这里培养出来的。在国家机构中工作的农业专家有79%是从这些学校获得博士学位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注意发展农业教育。高等学校中的农业专业和自然资源专业的大学生人数和博士生人数都有明显增长。分别由50年代的6万和316人增加到80年代的113400人和1158人。〔23〕与此同时,有条件的院校为了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还设置了农业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1984年,美国国会又通过决议拨款1000万美元,作为支持农业部博士后计划的费用。〔24〕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80年代中期,美国已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队伍。其中包括11500名学者、17000名在农业生产中推广新技术的专家。另外还有15700名教师专门从事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25〕不过,从80年代末开始,这支队伍已呈日益缩小的趋势。

    第三,保证对农业科学研究事业的投入。美国政府的农业拨款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直呈增长趋势。如果以1966年为基数,到1982年为止的增长情况如下: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1966年为359.00万美元,1975年为75500万美元,1982年为139400万美元,用于推广应用的经费1966年为20100万美元,1975年为44800万美元,1982年为85400万美元。两项费用相加后的增长幅度大体上是,1966-1975年增加215%,1975-1982年增加87%。〔26〕

    除此以外,私人公司也对农业科学研究投入了几乎同政府拨款相等的大量资金。据估计,在80年代,每年约21亿美元。其中95%用于公司自己的实验室,其余5%用于高等学校承担的研究项目。〔27〕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已经提上日程。尽管由于技术原因和人们对生物工程可能引起的后果的审慎态度而未能大规模开展研究和将所获得的成果投入使用,但其重要意义已经逐步为人们所认识。进入80年代以后,无论是联邦政府还是私人企业都开始向生物工程投资。1983-1985年,农业部的拨款增加2.2倍。〔28〕据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估计,1983年联邦政府的拨款数达到5.6-6亿美元。根据1984年的调查材料,大约有100家公司拨款支持农业方面的生物工程项目,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的专家、技术人员达到7100人,当年拨出的研究经费达到54600万美元。〔29〕

    生物工程,如像许多著名学者所认为那样,堪称20世纪第四次伟大的科学技术革命,其发展前途不可限量,对农业可能产生的影响也将很难估计。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它将使美国农业发生又一次巨大的革命,成为空前的举世无双的高效农业。

 

 

    交通运输和水利灌溉也是美国农业取得大突破的基本条件。交通运输对农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农产品和农用物资的流通都要依靠交通运输。所以美国农业的第一次大突破是在收费公路、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都已颇具规模的时候出现的。收费公路最早出现于19世纪初,发展很快,主要是由私家公司出资修筑的。到1838年,仅在宾夕法尼亚州境内就建成收费公路2500英里。〔30〕19世纪上半期,联邦政府拨款修筑了东起马里兰州的坎伯兰,西至伊利诺州的范代利亚城全长600英里的国道。毫无疑问,这些道路的建成对于移民的西进和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不过,公路的运输量不大,而且涉及的地区极其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西部农业的需要。水路运输的兴起曾经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1825年,连接大湖区和东海岸的伊利运河通航后,水路运输发挥了尤其重要的作用。在1847年前后,已有1200艘汽船在西部的各条水路上航行,年货运量超过1000万吨。〔31〕

    然而水路运输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那就是河流分布不平衡,很多地方都没有可以通航的河流。在开发草原和大平原的时候,这个问题尤其突出。幸好那时已经发明了火车和铁路。从1830年起美国逐年都在修筑自己的铁路,而且进展很快,到1840年,美国已建成2818英里铁路,其长度仅次于英国,而成为世界第二铁路大国。〔32〕铁路的优越性在于运输量大,不受地区的限制,虽然有时也要遇到不利的地形,但可以采取另选靠近的线路或者增加造价的办法加以解决。大批铁路的修筑和投入使用推动了西部草原和大平原地区农业的发展。正如美国学者保罗·W·盖茨所说:“铁路提供了打开草原大门的钥匙”。〔33〕

    中西部草原地区的铁路建筑晚于东部地区。在1850-1860年间才出现了第一个筑路高潮。1850年,印第安纳、伊利诺、密苏里和艾奥瓦4个州的铁路总长度只有339英里,1860年猛增到6635英里。其中伊利诺州铁路网的发展尤为迅速,1850年拥有的铁路长度在全国各州中只占第十四位,1860年就上升到第二位。伊利诺州的铁路网不仅发展快,而且主要是在草原地区修筑的。例如全长700英里的伊利诺中央铁路就有525英里通过草原地区。〔34〕其他3个州的铁路也多半是贯穿草原的线路。随着铁路网的逐步形成,在50年代大约有220万移民迁入这4个草原州,约占全国41个州居民增加总人数的25%。而其中又以伊利诺增加人口最快最多。尽管迁入的移民中有相当数量的人进入了大城市,但从事农业的人还是占大多数。据统计,在50年代,这4个州共增加了199724个新农户,佃农还不包括在内。〔35〕

    进入60年代以后,随着横贯大陆铁路的建成和通车,远西部地区的铁路网也逐步形成。开发西部的进程也大为加快。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主要产地不断向西移动。中西部的12个州和远西部的11个州逐步取代了东部地区,成为产粮中心。据统计,1899年,中西部12个州生产的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67%,远西部11个州生产的小麦占13.7%。〔36〕

    汽车的发明和普及、高速公路网的落成,以及大型飞机的投入使用,使美国已经十分发达的交通体系向立体化和现代化发展,为美国农业的第二次大突破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美国耕地的灌溉问题虽然不是一个全局性问题,但牵涉到广大西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早在几百年前,西南部地区的印第安人就已经修筑了一些小规模的原始的水利工程。在大量移民涌向西部地区以后,灌溉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了。1877年,联邦政府曾通过《荒芜土地法案》,要求购买土地的农户在3年之内灌溉一定数量的土地,但收效甚微。1894年,联邦国会又通过《凯雷法令》。法令授与位于干旱地区的每一个州100万英亩土地,用于水利建设,同时允许私人经营灌溉工程。

    1902年,联邦国会通过的垦荒法令进一步推动了干旱地区灌溉工程的建设。法令规定16个干旱州必须把出售土地的钱作为专项基金,修筑灌溉工程。此后,联邦政府还拨专款投入上述地区的灌溉事业。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在西部地区建成了一系列水利工程。其中最著名的有亚利桑那和内华达两州交界处的胡佛水坝、爱达荷州的剑岩水坝、新墨西哥州的巴特大象水坝等。这些水坝灌溉着几百万英亩土地,使戈壁变为良田,并且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电力,收到了很好的效益。胡佛水坝在还未交工以前就起到了调节水量的作用。1934年,当科罗拉多河水位急剧下降的时候,胡佛水坝开闸放水使育马和帝国峡谷地区的旱情得以缓解,保住了农作物的产量。1935年夏天,当科罗拉多河洪峰下泄,水位猛涨的时候,胡佛水坝起到了拦洪的作用,使50000立方英尺/秒的流速降低到14900立方英尺/秒,从而为下游地区解除了一次水患。

    20世纪60和70年代是美国农田灌溉面积增长最快的时期。据统计,1959-1969年增加了17.9%,1969-1978年增加了303%。1982年,美国的可灌溉地面积已经达到耕地面积的14%。〔37〕

    灌溉使美国的许多不毛之地变成重要的农业基地。在几种主要的农产品中,有灌溉系统地区的产量在总量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大约有70%的食用土豆,65-68%的甜菜,23-25%的棉花,35%的大麦是在这些地区收获的。〔38〕同时,这些地方的农作物由于浇灌及时,单位产量普遍高于缺少灌溉系统的地区。据估计,土豆产量约高43%,甜菜约高29%,棉花约高220%,玉米约高49%,大豆约高28%。〔39〕

    不过,近年来在扩大灌溉面积方面处于停顿状态。这是因为水利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只有在那些效益比较明显的地区才可能收回成本。在这些地区的水利工程建成以后,无论是国家还是私人企业对进一步扩大灌溉系统都却步不前。另外,大面积的人工灌溉,特别是在大量使用地下水的地区,往往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土地碱化。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也是美国农业进一步发展中必须面对的现实。

    美国农业高速发展的经验很多。除去上面所提的几种最基本的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经验,诸如采取休耕补贴维护农产品价格,采取出口补贴鼓励农产品出口,甚至由联邦政府出面,动用外交手段推动粮食外销,改进肥料质量,使用化学肥料,加强农产品生产、销售、储存的社会服务等等。但由于国情不同,有些经验不适用于中国,例如,修耕补贴、出口补贴等。有一些经验虽然可以而且应当吸取,但必须充分考虑其负面影响并加以防范。例如,化学肥料的广泛使用。不可否认,化学肥料的广泛使用也是美国农业第二次大突破的一项主要内容。这个过程大体上始于50年代初,到80年代完成。美国全国化学肥料的用量大约每10年翻一番,到1981年达到了顶点,此后略有下降。今天,美国已经是世界上使用化学肥料最多的国家,其用量约占全世界用量的16%。据统计,1950年美国全国化肥的总用量为40.58亿吨,其中氮肥10.05亿吨,磷肥19.5亿吨,钾肥11.03亿吨。1960年化肥的总用量为7463亿吨,其中氮肥27.38亿吨,磷肥25.72亿吨,钾肥21.53亿吨。1981年化肥的总用量为236.78亿吨,其中氮肥119.24亿吨,磷肥54.34吨,钾肥63.2亿吨。〔40〕

    由于广泛使用化学肥料,美国农产品的产量确实得到提高,但同时在美国也出现了环境污染、农产品污染,以及土地质量下降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早已引起美国学术界和社会的重视,但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总起来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任何时候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即使美国这样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没有放松对农业的注意。以农立国的思想对于我国尤其重要。在今天的形势下以农立国还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改变农业落后的状态,迅速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赶上世界上先进国家的水平。

 

注释:

 

〔1〕1989 Fact Book of U.S. Agriculture, Washington D.C. 1989, p.2.

〔2〕A.C. Manchester, Agriculture's Links with U.S. and World Economics, Washington D.C, 1985, p.38.

〔3〕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Colonial Times to 1970, vo1.2 WashingtonD.C. 1975, p.1192.

〔4〕Paul W. Gates, The Famer's Age: Agriculture 1815-1860, M.E. Sharpe, Inc. 1960, pp.1, 2.

〔5〕福克讷:《美国经济史》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3页。

〔6〕L.B. Schmidt and E.D. Ross, Readings in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American Agriculture, New York, 1925, pp.495, 496.

〔7〕Ibid, p.436.

〔8〕Sandra S. Batie and Robert G. Healy, The Future of American Agriculture as a Strategic Resource, WashingtonD.C., 1980, p.17.

〔9〕Ibid, p.16.

〔10〕Don E.Albrecht, Steve H.Murdock, The Sociology of U.S.Agriculture: An Eco Logical Perspective, IowaStateUniversity Press, 1990, p.45.

〔11〕Ibid, p.93.

〔12〕Ibid, p.95.

〔13〕福克讷:《美国经济史》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282页。

〔14〕福克讷:《美国经济史》下卷,第8页。

〔15〕L.B.Schmidt and E.D.Ross, Op.cit, p.326.

〔16〕Ernest L.Bogart,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People, New York-London-Toronto, 1959, p.500.

〔17〕Ibid.

〔18〕Economic Indicators of the Farm Sector: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Statistics, WashingtonD.C., 1988, p.31.

〔19〕Percy Wells Bidwell and John I.Falconer, History of Agriculture in the Northenn United States,1620-1860, Washington D.C., 1925, p.185.

〔20〕L.B.Schmidt and E.D.Ross, Op.cit, p.481.

〔21〕J.R. H.Moore, Industrial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People, New York, 1921, p.337.

〔22〕L.Lohr, H.O.Carter, S.H.Logan,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 Overview, Davis, 1986, p.78.

〔23〕G.L.Johnson, S.H.Witwe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Until 2030: Prospects, Prioriries and Policies, Michigan, 1984, p.V1.

〔24〕Ibid, p.6.

〔25〕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1988, Washington D.C.,1988, p.167, 210-213.〔26〕Technology, Public Policy and 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American Agriculture, WashingtonD.C., 1986, p.267.

〔27〕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Strategie for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WashingtonD.C., 1987, p.70.

〔28〕L.Lohr, H.O.Cater, S.H.Logan, Op.cit., p.12.

〔29〕Ibid, p.16.

〔30〕参见AC毕灵:《美国经济生活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58页。

〔31〕参见上引书,第170页。

〔32〕Historical Statistics.

〔33〕Paul W.Gates, The Farmer's Age: Agriculture 1815-1860, New York, 1960, p.183.

〔34〕Ibid, p.184.

〔35〕Ibid, p.185.

〔36〕L.B.Schmidt and E.D.Ross, Op,cit., p.375.

〔37〕Famer's Digest, 1988, Vo1.51, No.11, p.65.

〔38〕1978 Sensus of Agriculture, Vo1.5, WashingtonD.C., 1981, p.4.

〔39〕Ibid.

〔40〕Economic Indicators of the Farm Sector,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Statistics, WashingtonD.C., 1988, 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