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架

 

《美洲史论》罗荣渠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除“痛失良史悼荣渠——《美洲史论》序”(李慎之)、“编后记”(杨玉圣)外,正文432页。全书共35.7万字。

本书系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罗荣渠的一部综合性文集,选自他60年代初以来陆续发表的有关美国史、中国与美洲的历史文化联系、美国与拉美关系史、拉美史等领域的学术论文、评论24篇,其中《扶桑国猜想与美洲的发现》、《论美国史和中美关系史研究》、《论美国与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输入中国》等曾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这是一部极富个性的高品位的学术文集。本书系中华美国学会主编《中华美国学丛书》之一。

《架起理解的新桥梁——中美关系史研究回顾与展望》资中筠、陶文钊主编。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除“序言”(资中筠)、附录外,正文291页。全书共27.2万字。

本书系中华美国学会中美关系史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于1994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学术讨论会的论文集,集中对1979-1993年间中国的中美关系史研究历程加以回顾与探讨,计收入23位学者的16篇文章,其中汪熙等的《回顾与展望:1979-1993年中美关系史研究》、陶文钊的《从辛亥革命到抗战前夕中美关系研究述评》、章百家的《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关系研究述评》、时殷弘的《解放战争时期中美关系研究述评》等文给人印象甚深,资中筠、姬虹的《美国学术界对中美关系的研究(1969-1992)》、陈兼的《留美中国学者对中美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学术信息资料和研究线索。但也有的文章写得无甚意思。如同资中筠“序言”所说:“书中各篇论文是‘对研究的研究’,对有些作者说来是新的尝试,不大习惯,因此体例很不一致,有的偏重于客观概括,有的自己对有关问题发表意见较多。各个作者对所论述的领域的情况熟悉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有些文章有重叠和交叉,读者会发现,有时同一件事出现在不同的文章里,表述的角度和看法迥异。”(第11页)如何从学术史的视角深入总结和研究包括中美关系史在内的中国美国学史,这仍是一个应予以大力倡导和加强的新领域。

《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近代基督新教传教士在华社会文化和教育活动研究》王立新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除“序言”(杨生茂)、“导言”、“附录”、“后记”外,正文515页。全书共36.8万字。

作者王立新原为南开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本书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而成书的。“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是早期中美文化交流史中最为显著的渠道,因此本书作者所申论的内容,是当今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引人注目的热门之一”(杨生茂语)。作者在广泛查阅传教士撰写的中英文著述、传教士会议记录、传教士在华主办的报刊及学术界有关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对美国传教士近代在中国的传教事业及其影响进行了多侧面的研究。传教士是近代中国西式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开拓者,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并以此来影响、改造中国社会并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发生密切关系,他们同时又是代表西方利益的殖民势力的一部分。“本书的目的不仅在于考察美国传教士的社会文化活动是如何影响晚清中国社会变革的,而且试图揭示传教士某些活动的殖民性和有害性及其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冲突。”(“导言”,第12页)传教士介绍西学、参与中国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传播基督教、扩大西方对中国的影响和控制,他们所提出的“泛基督教论”、“基督教救中国说”反映了其“强烈的宗教文化优越感及殖民主义妄想”(第504页);他们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设计“不仅无助于中国的独立和富强,相反会把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引入歧途”(第503页)。

《金元外交与列强在中国(1909-1913)》吴心伯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除“主编前言”(汪熙)、“前言”、“英文提要”、“附表”、“主要参考书目”、“注释”、“中英译名对照表”外,正文155页。全书共18.2万字。

作者吴心伯现为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本书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书中运用了司戴德文件、诺克斯文件、美国国务院档案、清政府外务部档案等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专门研究了1909-1913年美国通过湖广铁路借款、锦瑷铁路借款、诺克斯铁路中立化计划及币制实业借款等对华拓展金元外交及其与英、法、德、日等列强在华角逐的复杂历史。作者认为,相对于其初始目标而言,美国对华金元外交并未成功,但它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对美国的远东政策和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如积极与日本的扩张行径抗争、发展了门户开放原则、构成了美国对外政策中扩张主义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第一次明确揭示了日、美两国在远东冲突与对抗的关系实质,并揭开了此后30年日、美角逐东亚的序幕。”(第152页)汪熙教授评论说,“吴博士是一个研究问题锲而不舍的学者。我很高兴他对这个题目进行了探颐索隐,钩致深远的研究,他把这一段扑朔迷离的过程理清了头绪并进行剖析。”本书系汪熙主编《中美关系研究丛书》之一。(杨玉圣供稿)

 

 

Mark Gerson, The Neoconservative Vision: From the Cold War to the Culture Wars. Madison: National Bk. Network, 1996.

本书被美国政治评论界认为是一部研究美国新保守主义运动的力作。作者以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从个人、问题、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入手,对新保守主义这个当代美国政治思想和行为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尽管新保守主义运动对二次大战后的美国社会产生了事实上的巨大影响,但是,此前却几乎没有一本全面的和资料丰富的权威性著作可以利用。本书或许填补了这个空白。它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同时也是一个引起最大争议的方面是,作者认为,新保守主义是正统的共和主义和共和体制优秀传统的真正体现。作者精心论证后得出的结论是,新保守主义是一支具有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思想特征的力量。他声称,新保守主义运动在美国将会蒸蒸日上而不会走向尽头。

David B. Kyvig, Explicit and Authentic Acts: Amending the U.S.Constitution, 1776-1995. Kansas: University of Kansas, 1996.

这是一本研究美国宪法发展史的新作。作者以宪法修正案和修正案的发展进程为线索,对美国二百多年的宪政历史、存在的争议、新的思潮与动向,以及未来的前景等进行了评述和分析。书中以大量篇幅回顾了从1776年到现在美国在修宪方面的成功与失败。对宪法修正案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提出了许多新的解释。作者把修宪进程置于美国宪法政治的核心位置,反对其他一些历史学家对宪法修正案的作用所持的贬低态度。本书从法律和政治的角度对构成美国政府主要职能的基本法律要素进行了透彻的分析。评论家们指出,本书对于宪法的发展和变化,对于宪法与美国政治的相互作用所作的独树一帜的阐述,将会对传统的宪法学观点构成严重的挑战。

Richard Wuthnow, Poor Richard's Principle: Recovering the American Dream Through the Moral Dimension of Work, Business, and Money. PrincetonUniversity, 1996.

普林斯敦大学宗教学教授沃思诺在书中指出,“美国梦”已陷入严重危机之中,这样说不仅是由于经济状况的恶化,更主要的是由于支撑美国社会的道德基础正在被逐渐瓦解。作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社会各个不同种族、阶层的人士进行了比较广泛的采访,力求掌握当今美国社会的发展脉络。他对几十年来美国人的工作和道德观的变化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工人(或劳动者),对管理工人(或劳动者)的政策,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家的社会作用等进行了考察。指出,如今,对于绝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努力工作以求更大的物质回报已不再是一种为家庭、社区、或宗教服务的手段之一,相反,物质回报本身已成为人们追求的唯一目标。作者认为,恢复那些曾使美国人创造过辉煌的传统的价值与道德观,才可能重现“美国梦”。有关评论指出,虽然作者的观点过于理想化,但本书无疑是一部观察美国经济与社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材料丰富的学术佳作。(高英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