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1998年第1期

   

   

“纪念《美国研究》创刊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纪要

 

赵梅

   

   

    《美国研究》自1987年创刊至今,已逾十年。1997年9月29日,在创刊十周年之际,《美国研究》编辑部约请部分专家、学者,举行学术研讨会,纪念《美国研究》创刊十周年。来自北京、上海20多家单位的4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

    会议由《美国研究》主编资中筠主持。她首先代表编辑部,对十年来刊物的工作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对十年来广大读者、作者,以及其他为刊物作出贡献的人士表示感谢。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分别从政治、经济、外交及社会文化等方面,对十年来中国的美国问题研究的发展及《美国研究》杂志在其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同时就《美国研究》的编辑方针、选稿标准、栏目设置、编校质量及其他涉及刊物自身建设的问题,提出了众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与会者充分肯定了这十年来《美国研究》对中国的美国研究所作出的贡献。他们认为,《美国研究》的十年创业史,是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国研究的发展历程相伴随的。截止当时出版的第11卷第3期(1997年第3期),《美国研究》已经发表了218位海内外作者的402篇论文、评论,内容涉及美国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总字数不下600万。这一数据不仅昭示着十年来中国美国学研究的学术成就,也饱含着广大专家学者的心血。从这些文章中,人们可以看到这十年来中国美国学的发展轨迹。与之相伴随,《美国研究》自身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成熟的发展过程。组织对热点问题的讨论、推动“学术规范”的建设、1994年的版面调整,上述种种努力,使《美国研究》逐步形成了厚重、开放、求是的办刊风格。如今,它已经成为中国所有从事美国问题研究的学者们的共同园地,为传播、深化和交流对美国的认识和理解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张宏毅教授,以《十年来中国的美国外交学研究与〈美国研究〉的贡献》为题,在会上作了发言。他认为,十年来我国的美国外交学研究无论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是在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对美国外交的研究实际上突破了一般政府间外交关系的框架,大大充实了科技、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内容,并且对民间交往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具体表现在:第一次出版了我国自己的美国外交史,研究工作同时向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发展,翻译成果大量问世,以及工具书逐渐配套等方面。谈到《美国研究》在美国外交方面的贡献,他认为:十年中,《美国研究》发表的美国外交论文的数量,约占我国各类刊物所发表的同类论文总数的1/4到1/3。这些论文选题广泛,注重理论思维,形成了一个较为科学和完整的体系,对把我国的美国外交学研究引向深入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董衡巽研究员在提交给会议的书面发言中指出,《美国研究》自创刊以来发表的有关文学的文章,有的填补了我国美国文学研究的空白领域,有的对中美文学关系进行了研究,有的对美国文学作品和作家进行了探索性、讨论性的研究,还有的从文化思潮的角度对美国文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学术文章都超出了一般报刊上发表的介绍性文章的水平。他殷切希望《美国研究》继续发表文学研究领域的论文,而不要使这方面的论文在杂志上断流。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黄安年教授主要从《美国历史杂志》1993年9月号至1997年6月号(共20期)五年中推荐我国学者的美国史研究论文目录情况,谈了《美国研究》对中国美国史研究的贡献。自1990-1996年上半年间,《美国历史杂志》刊登从170种中文期刊中选登中国学者论文目录共199篇,其中属于《美国研究》刊登的就有80篇,占所推荐论文总数的40.2%。

    关于杂志中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与会的一些学者认为,《美国研究》所载文章覆盖的领域不平衡,中美关系类文章居多,信息、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文章略显薄弱;已刊登的文章中,真正有份量的文章仍显不足,争论性的文章也较少;有些文章,或深度不够,或缺乏新意。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李道揆还谈到了论文中一些关键词的译法统一及注释体例改进等方面的问题。

    《美国研究》编辑部主任胡国成研究员代表编辑部对专家、学者们的与会和发言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将认真研究这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改进的具体办法,努力使《美国研究》杂志的水平及编辑部的工作在下一个十年中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