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架

   

《美国最高法院重要判决之研究: 1993-1995》焦兴铠主编。台北·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1998年第1版。除“序”外,正文379页,全书共28.6万字。

    本书系(台湾)中央研究院欧美所分别在1993年和1995年举办的两次有关美国最高法院判例的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计收录论文共6篇。这些文章分别对美国最高法院在1993年至1995年所做出的有关政教分离与出版自由、通过电脑所非法取得的资料在刑事诉讼上的运用、国会议员的任期限制、精神创伤及其补偿、肯定性行动计划及工作中的性骚扰问题等项判决,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深入探讨。在“附录”部分,本书用139页的篇幅,收录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1992—1995年所做出20项重要判决的摘要说明及判决表。

    由于案例所涉及的大都是近年来美国法律所碰到的新问题,也是当前美国社会中最富争议、最敏感的问题,所以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到美国社会诸方面的最新动态。(斯萍供稿)

   

    《美国介入国共和谈之角色》邵宗海著。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3月初版。除“序言”外,正文6章、363页。

    作者邵宗海为台湾政治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教授。本书系据他在美国圣路易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改写而成,论述1941-1949年间“从中美绝对亲密的盟友到最后相互崩裂的现象”,以“反驳美国部分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曾经认为美国既从未拥有过中国,当然就没有‘失去中国’的说辞。”(“序言”)书中论述的重点是1944-1947年美国政府全力介入调停国共冲突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书中反复强调“美国调停策略的错误”对所谓“大陆沦陷”的历史责任。如作者强调,“因为中美关系一直发展得十分平和顺利,而美国也只承认国民政府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这样长期的接受支持也导致国民政府严重的依赖美国,就像是孩子依赖母亲一样,一旦美国撒手不管,在心理上自是造成无法承受的结果,就如同人掉进深水里,被淹没一般的无助。”(第361页)

 

    《中美建交中的台湾问题》周忠菲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除“结束语”、“主要参考书目”、“后记”外,正文3章、95页。全书7万字。

    本书系作者的博士论文,研究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中美围绕台湾问题进行的复杂的交涉和斗争。书中指出,“中国政府与尼克松以来美国两党三届政府围绕台湾问题所进行的斗争,是一场反霸权、反干涉的斗争。在这场较量中,中国争的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美国争的是霸权地位和它的所谓道义原则。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美国把双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这样一个关系到中国主权的重大原则问题看成是两种政治制度之间的竞争,把保持美台实质关系这种干涉中国内政的作法,当作美国坚守‘民主政治’的内容,因此,美国虽然也从现实的战略利益出发,相对收缩了与台湾的关系,但它的对华政策设想,始终立足于用台湾牵制中国,这就是台湾问题至今不能彻底解决的根本原因。”(第90页)从其注释看,本书引述了不少电讯稿,有的注释欠详。作为一篇博士学位论文,它所引用的个别书目(如《海洋争霸史话》)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通俗读物,似有失谨严。

 

    《走向21世纪的中美关系》夏旭东、王书中主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除“前言”、“提要”、“结束语”、“附录”、“编后记”外,正文9章、226页。全书共21万字。

    本书主要对90年代的中美关系加以回顾与展望,特别是中美关系可能改善的趋势和继续遇到的挑战、对21世纪中美关系可能的发展趋势的预测,“是一本带有战略性和政策性的专论”。(“前言”)书中认为,安全合作、经济合作仍然是中美合作的主要基础。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台湾问题一天不解决,中美关系小则会引起摩擦,大则会爆发危机。继续‘脚踏两只船’的政策,是迄今为止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特征。”(第225-226页)关于未来的中美关系,“从宏观因素看,喜多于忧;从微观因素来看忧多于喜;总趋势则将沿着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摇摆前进。”(第215页)

   

    World Bank, China 2020:Development Challenges in the New Century. Washington: World Bank, 1997.

    世界银行成立于1946年,其主要目的是帮助二战中遭受破坏的国家重建经济,并以长期贷款的形式向欠发达国家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援助。这种援助工作的一个重要的附产品是世界银行获得了大量的受援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的资料。目前,这些资料的用途已远远超过了它最初的设想。由经济学家瓦依克拉姆·尼赫鲁领导编写的这本书,对到202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的预测。书中以1995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6.6%为依据,对未来20年中国在电力、教育、金融改革等方面的需求规模,以及中国的发展在粮食需求、环境保护等方面所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由于本书作者的特殊身份,书中对中国存在问题的评述及结论比较模棱两可。但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涉及中国的环境保护、粮食安全、医疗保健、收入分配、养老保险,以及与世界经济接轨等问题。对中国的未来,特别是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和预测。

 

    Andrew J. Nathan, China’s Transition. New York: ColumbiaUniversity Press, 1997.

本书在美国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讨论。书中以大量篇幅对中国不具备民主化的文化潜质这种观点进行了反驳。作者认为,中国几千年的独裁统治传统不会阻碍中国社会向民主化的过渡。指出如果不是在法律下的有序统治,中国就不会是今天的中国,而早已变成20世纪的俾斯麦德国或明治时代的日本了。他指出,台湾的民主化进程是其观点的最好证明。评论界认为,作者的观点对占支配地位的亨利·罗恩、塞缪尔·亨廷顿、吉勒姆·奥唐纳和胡安·林茨的理论体系发出了挑战。该理论体系的核心之一是认为,民主的发展是同国民收入的增加成正比的。如亨利·罗恩认为,台湾和韩国之所以会达到今天中国所没有达到的民主化水平,主要原因是台湾和韩国的人均收入大大高于中国,使之具备了实行自由选举的首要经济基础。但本书作者认为,国民收入与民主化并不是一对互为条件的事物。新加坡的家长式精英统治并没有阻碍经济的发展,而海湾地区高水平的国民收入并没有改变酋长国的独裁统治。因此, 中国可以在现有体制下向民主化过渡。(杨玉圣供稿)

   

    Howard J. Wiarda, Cracks in the Consensus:Debating the Democracy Agenda in U.S. Foreign Policy. Westport: Praeger, 1997.

    本书作者认为,推动世界民主和市场经济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这既是一种原则也是美国的自身利益所在,应当成为美国政府的共识。但作者同时认为,美国寻求在第三世界国家实行民主建设的目标极端复杂,其结果常常是收效甚微或难以作出确切的评估。如克林顿政府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以及墨西哥、秘鲁、海地等地区在推动自由选举方面做得过于仓促和强硬,这些国家或者没有实行民主的基础,或者因按美国的意志行事而使国家陷于动荡。作者还建议美国政府应认真考虑放弃民主或独裁这种过于简单的二分法标准,承认既非民主、也非独裁这种中间模式可能更适合许多国家的现实状况。评论界认为,作者的观点是对传统外交政策思想的一种挑战。但目前为止,帮助那些只实行部分民主的政权很难得到美国公众的支持。

    Daniel Burstein &

 Arne J. De Keijzer, Big Dragon: China’s Future: What it means for Business, the Economy, and the Blobal Orde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8.

    本书的两位作者是纽约著名的经济顾问。书中认为,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独立性强、埋头于自我发展的大国,难以被外部势力所左右。书中列举和分析了阻碍未来中国经济改革的种种问题,但认为在未来40年里中国仍将以年8%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发展。这种发展将给中国带来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阶层和比以往更广泛的个人自由。但中国社会仍将维持一个“独裁式”的政府,该政府处处提防外国的影响,追求自身的国家利益,并且认为与美国的军事对抗并不符合其自身的国家利益。作者指出,虽然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上的成功,但它要超过经济上并不那么成功的日本需要再花20年的时间。而中国要赶上强于日本的美国和欧洲则需要更长的时间。20年之后,以国际标准而言,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仍将大大落后。在制定国际规则方面,中国的影响将大大加强,并且对美国的权威构成挑战。作者支持对华“积极接触”政策,以维护双边利益并使美国能够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发挥建设性的影响。(高英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