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架
《美国社会变革与美国工人运动》张友伦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除“自序”外,正文423页。全书共343万字。
这是张友伦教授一部论文集,选自他1980-1996年间发表的研究美国社会发展与变革、工人运动史、史学史等方面的25篇学术论文,反映了作者近20年来在美国史领域辛勤耕耘的主要成果,其中尤以治美国工人运动史见长。他认为,像美国这样一个发展迅速的先进的工业大国,没有工人阶级的巨大贡献是不可能形成的。“可以说美国工人阶级是美国历史的主人翁。如果不了解美国主人翁的历史,那就很难全面地、深刻地了解美国。”(“自序”)除《“五一”大罢工是美国工人运动的重要里程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所引起的思考》等外,书中还收有《如何评价美国西进运动》、《1787年〈西北法令〉的重要意义》等重要论文。本书书名中连续出现美国二字的重复字样,似不妨简化为《美国社会变革与工人运动》。本书系中华美国学会主编的《中华美国学丛书》之一。
《冷战及其遗产》张小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除《丛书总序》(“当代国际政治丛书”编委会)、“导言”、“后记”外,正文9章、398页。全书共278万字。
这是青年学者张小明潜心研究多年而撰写的一部新作,以国际关系理论、历史研究和现实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以战争与和平为主线,较深入地研究了东西方冷战发生、发展和终结的历史全过程及其对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作者指出,冷战是战后国际政治的主旋律,“从某种意义上说,冷战史就是二战结束到苏联解体这40多年的国际关系史”。战争与和平问题是东西方冷战的主题,美、苏及其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紧张对立,东西方之间也发生热战,但两个超级大国始终努力避免在战场上迎头相撞;冷战有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它既是战争,也是和平。说它是战争,因为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对恃和冲突包括战场上的较量始终不断。说它是和平,因为冷战中的两个最主要角色美国和苏联之间从来没有发生过直接的军事对抗。”(“导言”)冷战是战争与和平的混合状态。“冷战之所以是冷的,就是因为冷战的两个最主要参加者之间没有发生热战。”(第103页)书中重点探讨了冷战时期的东西方经济关系、第三世界和冷战、核武器与冷战、联合国在冷战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以往冷战史研究中相对薄弱的重大问题。张小明认为,“两级化”国际格局是冷战得以发生、存在的基本前提,冷战是两极格局的特产。“如果没有战后‘两极化’的国际格局,就不可能发生冷战,‘两极化’结束之日便是冷战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之时。”(第35页)在战后两极力量格局中,美苏关系是紧张的,也是和平的,是紧张中的和平。由于冷战,东西方经济处于近乎相互隔绝的状态,两受其害,其中社会主义国家所受之苦尤深。从很大程度上说,冷战之结束,正是由于苏联、东欧国家在两大经了世界市场被人为分割的局面,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第182页)书中还辟专章论述了冷战中的中国外交战略转换及其影响,作者明智地认识到,“只有注重从中国的角度考察冷战,中国的冷战史研究才会有更为坚实的基础,为国际学术界的冷战史研究作出最大的贡献。”本书系冯绍雷、陈昕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丛书》之一。
《美国国家战略》刘金质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除“序”(赵宝煦)、“后记”、“附一:美国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一览表”、“附二:英文参考书目”外,正文7章、886页。全书共625万字。
本书作者刘金质为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这是中国学者撰写的迄今部头最大的一部系统论述当代美国国家战略的著作,主要阐述尼克松政府以来美国外交战略、军事战略、意识形态战略、对外经济战略的发展变化,重点研究了美国的对苏战略及美苏关系变迁。作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基本的国家战略一直是遏制战略,其目标是“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用美国式的民主自由、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市场经济改造和统治整个世界,维护美国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利益”;“战后美国的国家战略的实施具有鲜明的进攻性、侵略性、疯狂性和危险性,同时也有某些虚伪与欺骗性。”(第3、4页)最大限度地赢得和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是美国国家战略的基本出发点。“意识形态在美国国家利益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最为深层的国家利益。”(第19页)战后美国外交所追求的目标和达到的目的,“最基本的是维护国家的独立,保障国家安全,推进经济发展。”(第35页)军事占领与改造、公开的军事行动与干涉、秘密颠覆行动、经援与军援、心理战等是美国输出民主的主要途径。美国的人权外交“是以捞取最大的国家利益为根本目标,并尽量减少自己的消耗。”它“总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视对方的态度采取不同的政策,或施以好处进行鼓励,或施以大棒进行制裁。”(第317-318页)国际贸易和对外援助是美国主要的经济战略。对苏战略(遏制战略与超越遏制战略)是美国国家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美苏既合作又对抗,但基本形式是对抗,最终借助戈尔巴乔夫摧垮苏联。克林顿政府的外交具有浓厚的“冷战思维”,其扩展战略的核心是追求“全球民主化”,有“浓厚的理想主义和意识形态色彩。”(第867页)本书资料丰富,但不无庞杂;书中曾大量引用外国通讯社消息、美国政要言论,虽有注释,但不够详尽。很可奇怪的是,第496-609页字号与书中其他部分正文字号不统一,此为该书印刷中的一大不足。(杨玉圣供稿)
《滚滚绿色浪潮——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菲利普·沙别科夫著,周律、张建发、吉武、盛勤跃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除“导言”外,正文13章,共215万字。
在这本介绍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书中,作者首先考察了美国自工业革命以来,对北美大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掠夺性的开发,阐释了环境保护运动最基本的意义,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另外,书中还有不少篇幅介绍了二战以来,美国环境保护运动对美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提到了某些法律、法案的环保背景,并预言:美国的环保运动开始超越原来的局限,逐渐形成一种“政治性突破”,从而获得某种“对实现其根本性社会变革必不可少的政治权力”。该书作者菲利普先生久事报刊,文笔顺畅,所以这本书除了能引发人们进行一些冷静的思考,亦能给人们留下一些形象化的感性认识。(吾秦供稿)
Harry Shutt, The Trouble with Capitalism:An Enquiry into the Causes of Global Economic Failure. Washington, DC.: St. Martin Press, 1998.
本书作者是华尔街的一位企业投资顾问。书中指出,近年来由于市场调节的成功,美国经济保持了低利率、低通胀率的良性发展。公众对未来的期望值空前高涨,舆论普遍乐观地认为经济将在未来几年内保持强劲发展。但作者却对未来美国以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持悲观态度。他认为,事实上,资本主义经济目前已经出现了诸多不稳定的因素,并且正在慢慢侵蚀全球经济。如低增长率、资本投资过热、科技进步缓慢等。作者认为,以纯学术的观点而言,一些经济学家所预言的资本主义经济将最终面临灾难的种种迹象正在出现。去年以来在日本及东南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爆发的金融危机就是明显的例证。这场危机如不能在可承受的时间内得到缓解,它对西方经济的危害将是致命的。然而,作者没有对“可承受的时间”这一关键概念做出量化界定。同时,他承认书中的观点只是预测性的而不是结论性的。
David Callahan, Unwinnable Warsa:American Power and Ethnic Conflict.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98.
本书作者是美国20世纪基金会的国际问题专家。他支持冷战后国际冲突将主要是不同的民族、种族、文明间的冲突的观点。书中对近年来美国在解决国际间重大种族冲突问题上所采取政策的利弊得失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作者虽然承认,公开支持主张民族自觉的分离主义运动,常常使美国外交政策陷入没有灵活选择余地的困境,承认种族冲突的复杂性,以及美国在冲突地区运用其力量的局限性常常使美国难以实施有效的人道主义干预,而且这些冲突地区常常并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所在。但是,作者仍然坚持主张美国应当在预防、调解和制止种族冲突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或者至少应在推动多边国际组织介入种族冲突中作出更大的努力。评论界认为,在应付种族冲突这一冷战后日益突出的国际问题上,在美国应发挥何种作用的复杂问题上,作者的观点在美国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种。但是,它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虽然美国外交政策中,人道主义的动机常常压倒在某一地区的利益考虑,但如果把这种政策选择作为现实政策中的一种原则,它将使美国的长远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而且,作者也大大低估了即便是在制裁失败后再采取行动的巨大代价。(高英东供稿)
World Bank, China 2020:Development Challenges in the New Century. Washington: World Bank, 1997.
世界银行成立于1946年,其主要目的是帮助二战中遭受破坏的国家重建经济,并以长期贷款的形式向欠发达国家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援助。这种援助工作的一个重要的附产品是世界银行获得了大量的受援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的资料。目前,这些资料的用途已远远超过了它最初的设想。由经济学家瓦依克拉姆·尼赫鲁领导编写的这本书,对到202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的预测。书中以1995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6.6%依据,对未来20年中国在电力、教育、金融改革等方面的需求规模,以及中国的发展在粮食需求、环境保护等方面所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由于本书作者的特殊身份,书中对中国存在问题的评述及结论比较模棱两可。但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涉及中国的环境保护、粮食安全、医疗保健、收入分配、养老保险,以及与世界经济接轨等问题。对中国的未来,特别是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和预测。
Andrew J. Nathan, China's Transi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
本书在美国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讨论。书中以大量篇幅对中国不具备民主化的文化潜质这种观点进行了反驳。作者认为中国几千年的独裁统治传统不会阻碍中国社会向民主化的过渡。指出如果不是在法律下的有序统治,中国就不会是今天的中国,而早已变成20世纪的俾斯麦德国或明治时代的日本了。他指出,台湾的民主化进程是其观点的最好的证明。评论界认为,作者的观点对占支配地位的亨利·罗恩、塞缪尔·亨廷顿、吉勒姆·奥唐纳和胡安·林茨的理论体系发出了挑战。该理论体系的核心之一是认为,民主的发展是同国民收入的增加成正比的。如亨利·罗恩认为,台湾和韩国之所以会达到今天中国所没有达到的民主化水平,主要原因是台湾和韩国的人均收入大大高于中国,使之具备了实行自由选举的首要经济基础。但本书作者认为,国民收入与民主化并不是一对互为条件的事物。新加坡的家长式精英统治并没有阻碍经济的发展,而海湾地区高水平的国民收入并没有改变酋长国的独裁统治。因此, 中国可以在现有体制下向民主化过渡。
Howard J. Wiarda, Cracks in the Consensus:Debating the Democracy Agenda in U.S. Foreign Policy. Westport: Praeger, 1997.
本书作者认为,推动世界民主和市场经济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这既是一种原则也是美国的自身利益所在,应当成为美国政府的共识。但作者同时认为,美国寻求在第三世界国家实行民主建设的目标极端复杂,其结果常常是收效甚微或难以作出确切的评估。如克林顿政府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以及墨西哥、秘鲁、海地等地区在推动自由选举方面做得过于仓促和强硬,这些国家或者没有实行民主的基础,或者因按美国的意志行事而使国家陷于动荡。作者还建议美国政府应认真考虑放弃民主或独裁这种过于简单的二分法标准,承认既非民主、也非独裁这种中间模式可能更适合许多国家的现实状况。评论界认为,作者的观点是对传统外交政策思想的一种挑战。但目前为止,帮助那些只实行部分民主的政权很难得到美国公众的支持。
Daniel Burstein & Arne J. De Keijzer, Big Dragon: China's Future: What it means for Business, the Economy, and the Blobal Orde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8.
本书的两位作者是纽约著名的经济顾问。书中认为,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独立性强、埋头于自我发展的大国,难以被外部势力所左右。书中列举和分析了阻碍未来中国经济改革的种种问题,但认为在未来40年里中国仍将以年8%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发展。这种发展将给中国带来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阶层和比以往更广泛的个人自由。但中国社会仍将维持一个“独裁式”的政府,该政府处处提防外国的影响,追求自身的国家利益,并且认为与美国的军事对抗并不符合其自身的国家利益。作者指出,虽然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上的成功,但它要超过经济上并不那么成功的日本需要再花20年的时间。而中国要赶上强于日本的美国和欧洲则需要更长的时间。20年之后,以国际标准而言,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仍将大大落后。在制定国际规则方面,中国的影响将大大加强,并且对美国的权威构成挑战。作者支持对华“积极接触”政策,以维护双边利益并使美国能够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发挥建设性的影响。(高英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