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综述

 

 

戴超武

 

 

 

1999年10月28日至30日,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及海外27个学术及出版单位的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南京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靳希民少将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词。学会顾问张梦白先生、刘绪贻先生也参加了这次年会。大会最重要的议程之一是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产生了常务理事会和秘书处。两会期间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学术交流活动。大会共收到论文50篇,这些论文对美国外交和战略、美国政治以及美国社会经济文化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这些论文基本上反映了近年来中国美国史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大会分三组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学术讨论。

一、20世纪美国外交和战略

20世纪的美国外交和战略问题是这次讨论会的重点。在会议提交的论文中,有近一半的论文探讨的是这一主题,并且以战后美国外交和战略为主,反映了我国学者对美国外交和战略研究的高度重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的外交,与会者主要讨论了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变化与实践,对“门户开放”政策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在个案研究和较为宏观的剖析上得出了较为不同的结论。南京大学历史系仇华飞以诺克斯计划作为个案,论述了诺克斯计划的产生以及围绕着该计划所展开的外交活动,着重分析了诺克斯计划失败的原因以及这一计划对美国远东政策的影响。论文强调了诺克斯计划的积极作用在于,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扩大了美国在远东的影响,为“门户开放”政策注入新的血液。苏州大学历史系金卫星探讨了“门户开放”政策与20世纪上半期美国对外扩张战略之间的关系,指出同孤立主义和门罗主义相比,“门户开放”政策更具继往开来的超前性,持之以恒的连贯性,见机而行的灵活性以及伪善投机的侵略性。“门户开放”政策不仅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础,而且是美国20世纪上半期对外扩张的战略性政策。

如何评估冷战的起源以及冷战的历史地位,是与会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王玮强调,在研究冷战起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冷战的起源源于两种原则——“门户开放”原则和势力范围原则的根本性对立和冲突,由此可以深刻理解冷战的本质、历史地位、发展动向及结局;在冷战过程中美国却处于退让态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开放原则,与苏联争夺势力范围,苏联得分最多;“门户开放”是美国外交的渊源之一,势力范围思想则是苏联领导人从帝俄那里继承的,因此冷战的起源要从更为漫长的历史中探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白建才对核武器在冷战中的作用做了较为详细的考察,指出核武器的面世极大地加强了美国的军事实力,打破了美苏均势,美国凭借独家拥有原子弹同苏联强硬对抗,成为冷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的亚太政策、中美关系以及台湾问题,是与会者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与会者对这些问题既有历史的个案研究,也有对当代问题的分析,围绕着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同加拿大的关系、艾森豪威尔的对华政策,以及冷战后美国的亚太政策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李节传研究了加拿大卷入朝鲜战争的过程,指出加拿大卷入战争由态度积极主动转为谨慎和被动的原因在于加拿大同美国在东西方战略关系上的根本分歧。美国要与苏联在远东争个高低,而加拿大只是为“维和”,恢复朝鲜战前的状态。这些根本分歧决定了战争过程中出现的政策分歧,如是否应把台湾和朝鲜放在一起考虑、“联合国军”是否应越过三八线以武力统一朝鲜、谴责中国以及战俘问题等。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戴超武利用美国外交档案,研究了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后期的中美关系与危机的结束,指出中国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近期解决存在于两国之间的一些实际问题,而且为能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寻求一种途径。美国在日内瓦会谈前的外交活动清楚地表明,美国对待谈判的态度是以“台湾地位未定”和“两个中国”为基础的,这也是美国台湾政策的长期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美国必须支持蒋介石,维持国民党的士气,保持国民党在沿海岛屿上的力量存在,迫使中国承诺不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以维持台海地区的现状。这是美国在日内瓦会谈中一贯坚持的立场,更是中美谈判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宋德星从“战争边缘政策”的层面,评述了艾森豪威尔对华政策,认为战争边缘政策主要是政治性而非军事性的手段和方法,遵循着遏制的逻辑,隐含着冷静和自我克制;但战争边缘政策毕竟着眼于预防性战争,中美之间对抗状态一直存在,并占据主导地位。

冷战后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实际上涉及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整体利益;对中国而言,如何处理台湾问题涉及到中国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外交学院苏格在大会的主题报告中,回顾了台湾问题的由来,论述了中美关系中台湾问题的重要性,指出台湾问题包含两个层次:中国的内部事务问题和美国不要干涉中国的内政问题。厦门大学历史系胡锦山在分析了世界新秩序与美国在台湾的利益后指出,台湾海峡局势的和平稳定最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台海战事将损害东亚的和平与稳定,导致美国与中国的军事冲突,从而损害美国在这一地区的贸易、投资和其他商业利益。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教研室朱听昌、师小芹考察了90年代美日关系的调整及其影响,指出90年代美日关系的调整是冷战后世界范围内大国关系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阶段性调整的结果将对国际形势产生重大影响;从近期看,美国冷战后的全球战略地位有所强化,通过加强和扩大与美国的战略合作,日本走向政治和军事大国的步伐加快,将给亚太地区的长期稳定蒙上阴影。美日安全防卫合作的扩大有明显针对中国的一面,给中美日三角关系的良性发展埋下了隐患。

冷战后美国外交和战略的发展方向,是国内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样也引起了参加这次研讨会代表的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孟庆龙考察了国家安全观和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变,认为国家安全是全方位和“动态”的概念,美国国家安全观作为系统思想观念,出现于本世纪初,作为国家安全战略,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因此,美国国家安全观是源于战争、面对革命和变革带来的不稳定而采取的对策,是统治精英实现其国家计划的一个现实存在的机制,日益成为以意识形态和实际利益紧密结合为主要特色的发展战略。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翟晓敏论述了这一变化,指出美国霸权形式由谋求主宰式霸权地位发展为谋求主导式霸权地位,由针对敌国集团的遏制转变为对安全环境的全面控制,由重视硬权力转变为对各种力量要素的综合运用。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国不仅不排斥世界多极化趋向,而且还在相当程度上推动这一趋势。

研究科索沃冲突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已不独是国内国际关系学界所关注的热点。如何认识科索沃冲突的意义,从而为我国制定符合国家利益的大战略服务,也成为此次会议与会者讨论的重点。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时殷弘在大会的主题报告中,对科索沃冲突与国际政治伦理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分析,指出科索沃冲突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政治问题,也是一项重大的伦理问题,它涉及一系列对确定新世纪国际社会基本原则和规范至关紧要的道德评判和道德选择,其中尤为突出的大概是国际强弱关系、民族间关系和国际干涉三大政治范畴的伦理含义。它们合起来构成了科索沃冲突以及过去曾有、将来可能还会有的类似事态的主要伦理内涵。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葛腾飞对北约干预的普遍和特殊含义进行了研究,指出普遍意义在于对北约“新战略”的试验和演练。其次,美国将种族和民族权利抬高到国家主权之上,并撇开联合国对一个主权国家的内政进行干预。特殊含义则在于北约进行干预的特定的空间和时间。为此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度夸大北约干预的普遍含义,因为这可能导致对世界形势及其发展趋势的误判,漠视亚太地区与欧洲在地缘政治上的差异,从而怀疑我国已经证明是正确的对外基本路线。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一系高金虎通过对美国在伊朗宗教革命前情报判断的失误,论述了情报与美国外交决策之间的关系,指出美国情报机构缺乏效率,对宗教革命的性质缺乏清醒的认识,以及美国外交政策的多重目标的追求等原因,导致美国情报界事先未能提出警告,使卡特政府对危机的发生措手不及。

二、美国政治

与会者对美国政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美国社会学法学的建立、宪法与分权体制、美国极端民族主义等展开非常热烈的讨论。武汉大学历史系刘绪贻先生对美国社会学法学的兴起与建立作了精细的论述和分析,特别强调美国社会学法学对我国的可借鉴之处:首先,社会学法学认为,法学不应是从某种理论推论出来的机械概念,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法律应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经验找到的、相对的和可以创制的;法律赖以吸取生命液汁的秘密根源,是考虑如何才对社会有利,它应当公正、合乎人道、适应民主自由人民的需要,总之,法学应使法律成为改造社会的工具。其次,社会学法学认为,法学、法律是应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

湖北襄樊学院管理系杜明才分析了汉密尔顿对1787年宪法的贡献,指出汉密尔顿是美国制宪会议的有力推动者,他在制宪会议上发挥的作用虽然不大,但为批准宪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张定河强调美国分权体制的确立是客观环境需要的产物,在分权体制的效能上,它不仅有利于防止不明智之举,而且是防止专制暴政的安全措施。

九江师范专科学校江西省美国史研究中心潮龙起、杨光以1919年11月和1920年1月美国司法部两次大搜捕,以及1950-1954年麦卡锡主义在美国的盛行为标志的两次反共高潮为个案研究,分析了这两次反共高潮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危害,认为它严重打击了美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阶级运动,进步组织的力量遭到削弱,工会运动趋向保守,同时还破坏了美国的民主制度,损害公民的自由权利,给美国社会造成巨大动荡,导致两次反共高潮后美国社会出现保守的、反动的政治逆流。南京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王波重新评价肯尼迪的黑人民权政策,认为肯尼迪的民权政策对黑人民权事业来说完全是承上启下的,他在民权问题上的积极主动姿态是前任总统无法比拟的,他的积极主张为他的后任们开创了先河。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陈海宏探讨了殖民地时期以来美国军事思想和军事战略的发展演变,对其主要历史经验做了总结。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崔建树分析了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基本原因。除党派斗争目的外,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国际社会全面核禁试体制将束缚美国的核军备自由,在中长期意义上损害美国的核武力优势。

三、美国社会经济文化

这次会议对美国社会经济文化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美国多元文化主义、城市史和环境史上,也体现了近年来我国在美国社会经济文化问题研究上的重点。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李剑鸣论述了研究美国早期历史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早期历史的界定与分期、对13个殖民地的整体和个体的研究、研究中涉及的史料,以及正确运用研究的概念等,以期引起在对美国史其他课题和领域进行研究时重视上述所涉及的重要问题。

与会者还集中探讨了美国城市是研究中的方方面面。天津外国语学院郝克路以富兰克林在费城的社会活动为个案研究,强调富兰克林的贡献在于他推进了费城公民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进程,为整个美洲殖民地城市公用事业创立了一个管理城市的模式,由此推而广之地探讨了城市发展动力中某些带有普遍性的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黄柯可的论文分析了美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特点,以此说明美国城市化进程所具有的明显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农村人口外流的阻力小,障碍少;外来移民不断形成新的农民,使农业劳动力转化过程较短;农村人口转移与全国人口流动同步、同向。

郊区化和中心城市的衰落与贫困化的问题,是近年来美国城市史研究中关注较多的问题,同样也引起与会者的浓厚兴趣。厦门大学历史系王旭对郊区化与美国购物城的兴起进行了综合考察,指出购物城从30年代开始就不断发展,到70年代进入高潮,导致美国零售业完全转入郊区。同时,郊区化现象基本上是以白人中产阶级为主流的现象,他们是购物城的主要顾客,从而对美国的城市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多大的影响,使美国社会地域上的分离固定下来。从长远看,郊区化是美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梁茂信论及了当代美国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衰落与贫困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20世纪后半期美国各大都市的人口与经济空间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人口和企业外迁导致中心城市逐渐丧失其在大都市各个方面的支配地位,虽然各级政府为中心城市复兴做了许多努力,但中心城市日趋衰落、郊区蒸蒸日上的反差与日俱增。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社会隔离的新形式:种族和阶级隔离限制了少数民族的自由流动,而他们经济贫困、学历偏低又限制他们在住房和就业市场的选择面,使他们徘徊于低薪职业圈,无法摆脱贫困。在这种恶性循环下,只要美国人口和产业继续向郊区迁徙,只要种族和阶级隔离不消失,中心城市仍将是被隔绝于美国社会繁荣之外的孤岛。

青岛大学国际关系系侯文蕙回顾了美国环境史研究的历程,认为出现于60年代的环境史研究,是美国环境保护运动进入高潮时出现的新学科,到90年代美国环境史学会已成为美国史研究中分支学科的重要一支。目前环境史的研究已涉及到环境与社会正义、环境与社会问题、环境与生态女性主义重要课题等。扬州大学历史系孙港波论及了西奥多·罗斯福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思想,认为老罗斯福的政策为美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为世界各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

四、史学史和史学理论

这次讨论会有6篇论文涉及到与中国美国史研究相关的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黄安年的论文回顾了1998年中国美国史研究的情况,并与美国的美国学研究做了比较,找出中国美国学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深化的领域和课题,为今后中国的美国学研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王建华的论文研究了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的美国史学,分析了这一时期美国史学的主要流派和重要史学家及其代表作,为美国史学史的发展演进勾勒出一个较为明晰的轮廓。

美国宾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王希阐述美国多元文化主义与美国史的教学与研究,指出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兴起,是一种社会思潮与文化现象,其兴起的原因首先是黑人民权运动为其准备了条件,60年代的学生运动也重视群体权利的思想;大量西班牙裔和亚裔移民导致美国现实人口结构的变化;另外,20世纪以来美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一元与多元的争论。上述种种原因导致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兴起,同时也带来美国史教学和研究的新变化和新特征。这主要体现在研究领域的扩大、研究思路和方法的革新,以重新解释和评价美国历史,对美国历史的传统价值观进行批判,着重准确地寻找和界定美国历史发展的规律。

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杨令侠考察了美国和加拿大史学界对两国关系的研究情况,对两国历史学家在美加关系研究上存在分歧的原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强调了由于美加两国发展道路和思想渊源的不同,以及加美关系的不对称等因素,并对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提出富有建设性的设想。

河南大学《史学月刊》周祥森分析了美国史学评论和史学批评的若干特点,认为史学评论的功能首先是介绍,最重要的是规范史学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引导史学研究方向的作用。史学评论要把握主体性原则,发表主题的意见,避免吹捧,实事求是。同时还应注意和兼顾学术性原则和批判性原则。同样应注意的是,研究历史很难做到客观,但作为评论者应以一种同情的心态看待其中的价值,以及史料运用上的差错。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王春来对美国多元文化与美国史学流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认为美国史学各个流派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受到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思潮及史学家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同时也体现了美国历史发展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林光和俞世恩分别考察了中美两国对美国城市史研究的基本情况。在充分肯定中国学者取得的成绩,以及回顾美国学者的重要学术成果的同时,对两国在美国城市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带有共同性的问题,提出了有益的思考。

戴超武: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