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述巡礼

 

 

 

《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与世界地位》王缉思主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全书共32.7万字。

本书力图建立起作者自己的分析框架和评估体系,对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做出分析和评估。第一章简述美国在种族构成、价值观、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殊国情与传统,并分析了冷战后新的国际环境给美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二、三、四章分别展开对当前美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趋势的探讨,指出美国经济以新技术革命为推动力,保持了1992年以来的经济持续增长。在政局保持稳定的同时,金钱操纵选举、国会同政府的争权夺利、接连不断的政界丑闻,引起了公众对政治领导人的强烈不满。美国社会内部的贫富差距继续扩大,种族矛盾深化,多元文化主义和传统基督教主流文化进行着激烈较量。第五、六、七章分别刻画美国的对外经济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和人权外交的基本轮廓。两极格局崩溃后,美国外交不再围绕同大国的对抗和联盟展开,而是更多地受国内因素的制约。其外交侧重点逐渐从国家间关系问题转向功能性的“问题领域”。分别探讨这三大问题领域,有助于揭示美国外交新战略的调整方向和特点。第八章里有关于中美关系的较为详细的探讨。第九章对全球战略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总结。本书最后一章指出,对于根据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经济竞争力暂时下降而得出的“美国衰落”的结论,需要重新思考;美国虽然在21世纪初能继续保持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但无力称霸世界。(崇岭供稿)

《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王希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除前言、附录、书目、索引、后记外,正文共九章,570页。全书55万字。

作者王希现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该书对美国宪法在过去近400年(从1607年北美殖民地的起源至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演变作了一种连贯的、有实质内容的叙述,并通过这种大跨度的历史叙述,探讨美国宪法的思想和原则的起源与变化,分析美国宪法变化的动力、机制、形式和结果。通过对美国宪法的观察和思考,作者指出,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承认美国宪法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对于理性政治的追求变成了现实。美国宪法另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贡献在于它创造了一套新的宪政原则和实践,使共和政治变成了一种可操作的现实。但是,我们还必须认识到,美国宪法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一开始不是,现在也不是。因为参与立宪的利益或利益集团是多元的,立宪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协商和妥协的过程,由此产生的宪法也必然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而妥协结果的宪法本身也成为一种妥协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以更新,成为一部“活的宪法”。美国宪法之所以具有一种“超稳定性”,恰恰因为它处在一种永恒的、因循现实的动态之中。权力制衡和选举是对利益集团间的“谈判”机制。烦琐的分权使决策层多元化,防止任何个别利益集团独占政治资源和垄断决策的过程,但这样的设计也使统一政策的产生异常困难,由此产生的政策只能是妥协的结果。为了能够集合最大多数选民的政治主张,周期性的和广泛的选举也是一个妥协的过程。它使美国宪政的常态不是打破大立,而是平稳中庸。但是,并非所有的“谈判”都遵循“正常的”宪政程序,仅凭中庸政治,不可能产生当今的美国宪政。相反,当原来的宪政原则和实践逐渐变成宪政改革的障碍时,“非正常”的“谈判”方式或渠道将被启用来废除或改正过时的原则和实践。这些宪政改革最终将被纳入原宪法,并变成美国宪法新的正常的原则和实践。破旧转化为立新。作者认为,“谈判”和妥协是美国宪政的中心内容。

书中使用的材料包括美国的政治和法律文献(如国会记录、法律条文、总统文件、最高法院的判例以及政治人物的手稿等),也参考和吸收了大量的当代美国宪法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成果。

《中美关系史1949-1972》陶文钊主编,陶文钊、牛军、潘一宁、姬虹、余万里、樊吉社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全书共591页,42万字。

本书对中美两国从对抗走向和解的历史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考察。本书依据美国新近解密的档案资料,中美两国诸多当事人的回忆录,并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的学术成果,对朝鲜战争、两次台海危机、中美大使级会谈、中苏分裂、越南战争和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美两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

 《最惠国待遇的回合——1989-1997年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王勇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除前言、参考文献、后记外,全文共九章,382页。全书28.5万字。

作者王勇,法学博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该书是作者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在经济全球化与国内政治互动的宏观框架下,作者选取美国对华最惠国待遇和对华贸易谈判两大问题,深入探讨了1989-1997年期间美国对华经贸政策的制定和特点。作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拓展了中国对外关系的空间,中国对美外交的回旋余地增大,谈判地位加强。随着中美共同经贸利益的增长,经贸关系已成为支撑两国全面关系的重要支柱。但两国经贸关系中的竞争性也相应增大,导致经贸摩擦的出现。围绕对华最惠国待遇问题,在美国国内形成了支持或反对积极发展对华关系的相互对立的利益集团联盟。以美国工商界、国会温和派和政府经济职能部门组成的支持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的联盟,顶住了来自激进人权派、政治保守派和劳工集团的压力,成功实现了人权与贸易问题“脱钩”的目标。而美国国内这一政治斗争格局将继续保持一段时间。同时,美国政府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公众舆论的倾向和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力量平衡,必须进行某些政治妥协和交换。为了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美国政府曾在其他一些对华问题上采取强硬政策,以换取国内的政治支持。作者指出,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双边关系的范围,成为涉及两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利益的更具国际影响的关系。因此,必须把中美经贸关系放到更大的国际范围内考察。增进同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的经贸合作关系,将会对推动中美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该书系“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研究丛书”之一。

 

《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新教文化》董小川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0月第一版。除序言、主要参考书目、后记外,正文共五章,315页。全书20.1万字。

     该书把相隔两千多年的中国儒家文化和美国基督新教文化两种文化系统归类,从传统、宗教、伦理、政治和危机五个方面进行横向比较,在两种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文化中突出其共性,而不仅仅强调两者之间的个性。作者认为,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向是整和而不是分化。过多地强调东西文化包括中美文化的差异而少看甚至忽略两种文化的共性,不但使华人对自己的文化越来越失去信心,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整和的潮流中难寻应有位置,而且也不符合文化本身的特征。书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和阐发的主要观点包括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新教文化的可比性,美国是否有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和美国基督新教文化在传统文化继承上的差异,以及宗教的概念和类别等问题。

  该书为国家211工程重点项目“中外文明比较研究系列丛书”之一。

《双重的遏制-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东亚政策》蔡佳禾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除前言、档案资料、参考文献、后记外,正文共十四章,309页。全书28.3万字。

作者就下列几个关键问题分析和研究了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东亚政策。作者认为,面对东亚地区出现了社会主义中国及中立主义国家和民族主义运动结合的趋势,艾森豪威尔政府针对社会主义中国和中立主义国家实行了双重遏制的政策。为此,艾森豪威尔政府使用了核武器威胁、军事骚扰及战争危机等手段,使东亚地区长期处于爆发全面战争的阴影之中。美国支持东亚地区许多专制腐败政权,阻挠这些国家进行国家间交往,阻止和平共处局面形成,因此比以前更具反动保守性;对社会主义不愿妥协,对中立主义国家持更强的敌视态度,表明艾森豪威尔政府比过去更为僵硬。总之,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东亚政策强化了东亚的冷战,使该地区的紧张与对抗持续了20余年,它不仅使东亚各国,也使美国自身付出沉重的代价。50年代美国在东亚似乎是不可一世的,但东亚亦成为他们走下坡路的起点。

该书系“南京大学博士文丛”之一。

 

《无冕之王—美国媒体与美国社会》俞燕敏、鄢利群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除总序、前言、参考文献、人名译名中英文对照表、专有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外,全书共八章,220页,17.5万字。

俞燕敏1985年后曾先后就读美国普度大学、锡拉丘兹大学。获得大众传播学博士学位。鄢利群曾任《北京周报》记者。1986年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深造。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现在田纳西州立大学任副教授。该书分析了现代美国社会无所不至的大众媒体。展现出媒体在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以及国内国际诸方面的重要性。本书的两位作者熟悉美国媒体。他们根据美国政治运作过程、总统竞选例子,观察美国政治与媒体的关系,阐述美国媒体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依靠广告业的数据,分析广告效力;根据美国媒体从业人员素质、业界规章、法律准绳及民意民调,评论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作用;借助国际信息流向的辩论,研究美国国际新闻的报道以及美国文化对世界其他国家文化的冲击。该书系“透视美国书系”之一。(侯颖丽供稿)

 

Ezra F. Vogal ed., Living with China: U.S.China Relat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merican Assembly Book. W.W. Norton & Company Ltd, 1997.

本书系美国“美国人大会”1996年11月14-16日在美国纽约召开的“21世纪的中美关系:加强合作,避免冲突”的会议论文集,由前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亨利·福特二世社会科学教授傅高义主编。“美国人大会”主席丹尼尔·夏普为本书作序。除傅高义所撰写的题为“中美两国如何寻求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分歧”的导言, 参议员萨姆·纳恩在美国人大会上的发言,会议报告,以及索引外,全书共收集论文8篇,336页 。论文作者均为美国中美关系的权威专家和政治观察家,主要论文有:迈克尔·奥克森伯格的《台湾、香港和西藏与中美关系》、格拉斯·帕尔的《中国与东亚安全环境:合作和竞争》、兰普顿的《成长的中国与缩小的世界:北京与世界秩序》、德怀特·珀金斯的《中国的经济转型对其未来的影响》、何汉理的《打破人权问题的僵局》、朱莉娅·布洛克的《商业外交》、 迈克尔·麦克尔罗伊和克里斯·尼尔森合著的《能源、农业和环境:中美合作的前景》,以及李侃如的《国内因素与中美关系》等。在导言中,傅高义对这些文章进行了综合性的总结和分析。

Hongshan Li & Zhaohui Hong ed., Image, Perception, and the Making of U.S.China Relations.Maryland: University of America Inc., 1998.

      这是1996年10月中国留美历史学会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召开的一次中美关系研讨会的论文集, 收录文章15篇,作者均为中国留美学者。这些论文分别从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中国人对美国的理解,以及“从形象到政策”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中美双方对彼此的认识,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其中黄开来的《神话与现实:美国人对中国市场的理解》、王美玲(音译)的《制造一个事实上的敌人:出版品中的中美关系》、李洪山的《非官方使者:中国留学生在美国(1906-1938)》等使人印象深刻。

      本书主编李洪山现为美国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洪朝晖为美国佐治亚萨凡纳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在导言中,李洪山认为中美之间存在着“爱恨”情结。“虽然正确的形象和理解也许不能自动地使中美成为好朋友,但却可以使双方避免成为敌人。”(第12页)(斯萍供稿)

 

David Sicilia, & Cruikshank Jeffrey, The Greenspan Effect: Words That Move the Worlds Markets, McGraw Press, 1999.

长期以来,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的言论一直是影响美国乃至世界经济走向的因素之一。本书的两位作者西西利亚是经济史学家,克鲁克香克是一位信息咨询顾问。他们对最近10年来格林斯潘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进行了研究,并考查、分析了这些讲话发表几天之后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波动状况。他们的研究的确证实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格林斯潘效应”,即格林斯潘的言论在几天之内对股市的波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但是,道·琼斯工业指数通常在几天之后便恢复原状。本书按主题分类,摘要节录了格林斯潘的一些讲话的原文,并进行了简单解释。此外,作者还对格林斯潘其人其事以及美国中央银行的历史进行了介绍。值得一提的是,第29章阐述了格林斯潘对美国联邦政府预算赤字的独特观点;第37章提出了分析、理解格林斯潘言论必须牢记的16大要点。

 

Michael Civin, & Male Female, Email: The Struggle for Relatedness in A Paranoid Society. Brother Press, 2000.

因特网的过度使用导致人们精神压抑的结论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本书是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的新作。作者认为近年来因特网使用者迅速膨胀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偏执化”或“偏执社会”(paranoid society)结果。而人与人之间彼此隔离的日益强化、新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冲击以及人们对世纪末的恐惧等因素使这种“偏执社会”效应日趋强烈。作者希维恩是阿德菲大学(Adelphi University)教授、实验精神分析学家。他通过一系列个案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因特网可以带给不同的人以截然不同的影响。一方面它是一种便捷的联络工具,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轻而易举;另一方面,它又可以使使用者断绝与其他人的“有意义”的联系,使人与人之间在虚拟化的非现实状态下进行着一种“一维式”交流,而不是全方位的情感交流。作者在其个案研究当中将心理学各学科和后现代社会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其本人从事心理医学的多年的临床经验融为一体,全书内容生动,分析透彻。此外,书中还对许多令人费解的专门术语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十分有助于加强人们对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的兴趣和理解。(邓 赛、高英东供稿)

 

The World Bank,Assessing Aid: What Works, What Doesn’t, and Why. New York: OxfordUniversity Press,1998.

在过去的25年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经济援助累积已达7000多亿美元。由世界银行发起的一项研究试图搞清这一目的在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减缓贫困的大规模的资金投入的效果究竟如何。本书汇集了这项研究的重要成果。书中提出,简而言之,这些援助根本就没有对推动穷国的经济增长发挥多大作用。这些援助的真正意图常常并不是为了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或减少贫困,而只是一种向发达国家的“友好政府”提供的一种政治上的支持。因此从经济发展的意义上来看,绝大部分的这类援助只是一种浪费。与此同时,书中的有些文章也认为,从比较长远的眼光来看,这些援助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希望。一些援助帮助受援国改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寻求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这无疑会对受援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创造巨大的潜力。书中认为,经济援助本身的确不能确保受援国形成正确的政策环境。只有受援国政府本身愿意在改善经济体制以及在教育、健康等基础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和力度,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外部援助才可能会发挥相应效力。虽然书中较多地运用了定量分析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但是,作者深入浅出的研究技巧和驾驭文字的出色能力,使一般读者也能够读懂和理解这本专业知识丰富的专著。与此同时,书中的许多精辟的分析和论断更是值得人们思考。(邓 赛、高英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