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后
随着中美两国学术界交往的不断扩展,我国学者对美国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
本期专论中,金灿荣的文章集中讨论了美国国会在贸易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及其冷战后的新特
点。他认为,由于美国宪法把管理对外贸易的权力明确授予了国会,所以国会在贸易政策制
定上的影响力历来大于它在安全政策领域的影响力,它是美国贸易政策的主要决策者和推动
者,也是贸易问题“政治化”的主要推动者。
黄卫平探讨了美国经济的“软着陆”问题。他认为,作为经济规律,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逃脱
商业周期而长盛不衰的。虽然刚刚显示出生命力的信息产业、生命工程可能会给美国带来新
一轮的经济繁荣,但周期迟早会出现,其影响不一定是负面的。美国经济可能由此进入新的
周期。
王希通过丰富的材料,勾勒出自60年代以来美国多元文化主义意识形态和实践的演变过程,
分析了多元文化主义在教育界、史学界、文化批评和社会改革等不同领域内的使用和内涵。
他在肯定多元文化对美国社会所带来的正面影响的同时,讨论了它的局限性,认为它并不具
备挑战现行体制的理论和政治基础。
刘建飞从美国特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分析了反共主义在美国产生的根源。他认为,美国主流社
会反对激进革命的传统、美国人特有的“天定命运”的思想、宗教影响,以及社会主义国家
的政策失误,构成了反共主义在美国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姬虹通过她在美国所搜集的资料及在美国的亲身体验,探讨了近40年来美国南方黑人政治力
量的变化。她认为,近40年来,美国南方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黑人投票
率的提高及黑人民选官员的增加。
本期专论中的作者大多属于中青年一代,他们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对美国问题的深刻理解,使
人感到中国的美国研究领域中,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