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架

 

 

 

《美国年鉴(2000)》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6月版。全书约30万字。

      本书是在新世纪到来之时,为满足国内各界了解美国现状方面的需要,为给我国的美国学研究界深入探讨美国现状问题提供准确而翔实的系统性资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和科研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1999年起开始逐年编纂的。它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分类资料部分。这些资料包括美国官方或权威机构公布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法律、文化、科技、教育等最新统计资料,以及我国学者撰写的部分有关美国的基本知识。(2)美国发展报告部分。这部分内容由我国研究美国问题的学者和专业研究人员撰写,包括一篇有关美国总体或某个重要领域的发展状况及趋势的带有分析性的报告,以及数篇涉及美国有关领域重要发展变化的专题报告。(3)大事记。这是一年来美国内政外交的重要事件的系统记录。本书每年出版一册,每册基本形式不变,但内容均为最新的资料和发展报告。本书美国发展报告部分包括了王缉思的《美国意识形态的新趋势》、陈宝森的《美国经济的现状及问题》和《美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反托拉斯行动》、韦伟的《信息革命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张也白的《中美关系:起伏动荡的一年》、顾国良的《演变中的美国军控政策及其影响》、余万里的《科索沃战争与美国的“新干涉主义”》、朱世达的《1999年美国社会的主要动向》等9篇文章,概述了近年来特别是1999年中美国各领域发展变化的基本状况。(雷克供稿)

 

《美国边疆史》何顺果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第一版,2000年5月第二版。除目录、附录、后记外,正文包括导论和结语,共六部分,350页。全书31.7万字。

作者何顺果,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人类文明的进程》、《美国“棉花王国”史》等。《美国边疆史》一书初版于1992年,此次再版,作者对正文未作大的改动。作者指出,本书的目的,就是从“西进运动”入手,探索西部得以迅速开发的原因及其在美国历史上的意义。针对美国“边疆学派”创始人特纳的“边疆假说”,作者从“西进运动”入手,把它放在美国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放到美国东部、南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相互关系中,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考察,以期找到一种诠释这一主题的有效方法。为此,作者对“西进运动”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从而使这一课题的研究从政治层面深入到了经济关系的本质。作者将《略论西部开发模式》一文作为结语附在正文后面。新版附录中的几篇文章,有的是对本书主题的阐发,有的是对某一概念的考释,还有一篇是在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后,应约与《中国改革报》记者的一次交谈。此外,为便于读者进一步研究,又增加了一个英文参考书目。(侯颖丽供稿)

 

《金山谣-美国华裔妇女史》令狐萍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除前言、附录外,正文7章,240页。全书共25.5万字。

作者令狐萍博士现任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自80年代中期赴美留学起就专攻美国华裔妇女史。此书是她在此领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全书从第一批中国移民妇女踏上美国西海岸开始,直至1998年美国华裔妇女的经历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对华裔妇女的婚姻、家庭、就业、教育、社会流动性乃至心理变化都有论及。在梳理美国华裔妇女史的分期过程中,作者注意到并强调了1965年美国新移民法对美国华裔妇女的影响。资料比较翔实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作者遍寻美国国家档案馆和移民归化局资料库,核查移民的信件、移民遣返记录、华裔娼妓案卷、电话簿、商业地图、华文报纸甚至殡仪馆的记录等,从中发现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资料。作者还进行了口述访谈和抽样调查。此外,该书附有大量图片,增加了可读性和说服力。这部论著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留学而后任教国外高等学府的学者所撰写的代表性成果之一。由于他(她)们受到中外两种教育体制和研究方法的熏陶,并有多渠道搜寻资料的优势,其著述自然有独特的价值,有助于深化中国的美国研究。(王旭供稿)

 

 

 

Thomas Zeiler, Free Trade, Free World: The Advent of GATT. 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99.

      不久前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会议因遭到当地群众的强烈抗议而不欢而散,这为 WTO未来的议事日程蒙上了一层巨大的阴影。几个月来,经济学家们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西雅图会议遭到如此强烈反对的原因究竟是美国公众短视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在作怪,还是由于这个组织本身的合理性出现了问题?本书试图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作者首先回顾了本世纪40年代WTO的前身即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产生的原因、历史背景和其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作者认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缔约之时的初衷之一是,希望能为西方经济的多元化和经济的民族主义(economic nationalism)创造一种制度化的环境。GATT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也证明,其政策的灵活性,特别是它审时度势,不断自我调整的能力使这个组织一直充满活力。此外,东西方之间的冷战也为它的存在和发展注入了巨大的能量。冷战时期GATT缔约国之间虽然不是完全没有经济竞争,但它服从于一致对付西方共同敌人的大局。作者认为,由于这一共同敌人已不复存在,因此,西雅图会议的失败或许说明该组织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一个全新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出现将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Bill Minutaglio, First Son: George W. Bush and the Bush Family Dynasty. New York: Times Books, 1999.

      乔治·W.布什有可能成为下一届美国总统。由于曾经是美国“第一公子”和现任德克萨斯州州长,因此,对绝大多数美国公众来说,小布什并不是一个“新面孔”。然而,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小布什政治生涯的缘起与发展,洞悉其家族,尤其是其家父前总统乔治·布什对他的政治理念和施政风格所产生的影响,本书可以说是开山之作。小布什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们都可以从书中获得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支持者们可以发现,小布什是一位坦率、机敏而又不乏幽默和友善的政治家,而且最近15年来,他也的确变得相当“循规蹈矩”了。作为一个州长(总统)候选人,两年来他成功地驾驭了总统大选和履行现职这两项重任,显示了充沛的政治精力和智慧。反对者们则会看到,小布什处理全国性政策问题的经验相对薄弱。另外,他的“第一公子”的优势在很多情况下又反过来成为他无法摆脱的一个包袱。然而,作者认为,小布什的特殊身世和经历使得几乎没有人怀疑他治理国家的能力,而他与华府尤其是外交界政要们多年的广泛交往,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他外交经验上的不足。总之,小布什懂得政治和如何管理政治,“如果说总统职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说服工作的话,那么小布什是一位行家里手。”

 

John L. Gaddis & Philip H.Gordon, ed. Cold War Statesmen Confront the Bomb: Nuclear Diplomacy Since 1945. New York: 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99.

自核武器产生以来,论述它对国际关系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与演变的书籍并不鲜见。但是,本书的视角和观点却与大多数已有的著述截然不同。首先,本书作者对这一研究领域中一直享有极高权威的历史学家约翰·米勒(John Mueller)的观点提出了大胆的挑战。米勒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列强之间之所以得以维持长久的和平,主要原因是他们对大规模战争所持的普遍的恐惧心理而并非许多人所说的核威慑的作用。作者对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世界一些主要地区发生的一些影响巨大的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以冲突、海湾战争、巴尔干战争)没有最终演变为大国间的直接对抗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以此论证了他的“核威慑决定论”。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汇集了冷战时代各大国政要(杜鲁们、斯大林、毛泽东、丘吉尔、艾森豪威尔、杜勒斯、肯尼迪、赫鲁晓夫、阿登纳)关于核武器和核战争的有关论述。作者总结道,对于核武器,艾森豪威尔的所作所为可以说体现了这些世界级领袖们所持的一种共同的心态:即一方面希望自己并试图说服别人能够摆脱掉核武器这个恶魔的缠绕,但另一方面又紧紧地抓住不放,因为他们明白,在核时代,你不掌握核武器,你的声音就不会被人注意。(高英东供稿)

 

《文化的断裂:美国黑人问题与南方重建》高春常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月第一版。除序、重建进程梗概、英文参考书目、后记外,正文包括导言、结束语,共八部分,333页。全书约30万字。

作者高春常,现任烟台师院历史系副教授。本书是作者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充实而成。该书侧重于从文化的角度揭示美国黑人问题的症结,作者指出,黑人问题首先是白人问题。白人的所思所行既是黑人问题的主要来源,也是解决黑人问题的主要外部推动力,其中包含了道德的力量。正是种族主义思想的根深蒂固,才导致美国白人重建问题的存在。与此同时,黑人也有自身的政治、经济和灵魂重建问题,特别是当他们能够追求自己的自由的时候。本书系中华美国学丛书之一。

 

《米德尔敦:当代美国文化研究》(美)罗伯特.S.林德,海伦.梅里尔.林德著。盛学文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5月第一版。除中译本前言、序言、前言、附录外,正文共七部分,552页。全书39.6万字。

      《米德尔敦》一书是社会学的经典著作。作者对美国一个社区——米德尔敦进行了观察,并描述出其活动的各个方面。在中译本前言中,李银河指出,关于米德尔敦的研究是社会学实证研究的典范。它既是学习社会学课程的学生的必读书,也是帮助一般读者了解美国经典社会学研究的一部优秀作品。尽管关于米德尔敦的研究已经是将近一个世纪前的事情,但是这部著作还是拥有极大的魅力。这是首先是因为作者采取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做法来研究一个小镇的社会生活,符合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兼收并蓄的潮流。书中还有许多值得当代社会学研究借鉴的地方。其次,书中所描述的美国一个小镇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变迁,对于所有正在经历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例如中国)具有多方面的启迪作用。此外,社会学经典作家对于实证研究所下的理论抽象的工夫,更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J.艾捷尔编,赵一凡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除前言、目录、索引外,正文共分15个主题单元,820页。全书50万字。

这是一部美国历史文献汇编,其中囊括了美国历史上自1620年“五月花”号靠岸到1996年微软公司年度报告等近二百篇著名的历史文献。从选材范围看,它既包括了制宪立法、政府文告、总统竞选、重要国务与外交活动的原始记录,也收录了相当一批有影响或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民间文献。从编撰方式看,一方面,它大体按照编年史的横向史序,依次记载了这个国家从创业之始、直到发达现状的发展经历。另一方面,它又将原本纷杂的诸多题材,分门别类地归入15个主题单元,以便多层面地展现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过程、内在矛盾、演变趋势,及其复杂的性格侧面。编者J.艾捷尔为每一篇文献撰写了导言。历史学教授J.卡尔顿博士为每一单元作了概括评述。原著(Words That Make America Great)由美国兰登书屋1997年出版。(侯颖丽 供稿)

 

 

Sue T. Rinehart & Jul J. Josephson, ed. Gender and American Politics: Women, Men, and the Political Process. M.E. Sharpe Press, 2000.

这本由10位美国政治学家撰写的论文集着重研究性别对美国政治制度的影响。全书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在政治行为方面男性与女性的差异。第二部分考察了在具体的公共政策方面(如在福利立法、税收法案、医疗改革和堕胎等问题上)不同性别所持的不同态度。第三部分考察了妇女在美国政府机构(如内阁、最高法院和国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由于本书的目标读者是政界人士或从事相关研究的专业人士,因此,书中较多地运用了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技术统计和定量分析方法,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以著名性别问题专家卡罗尔 吉利根(Carol Gilligan)为代表的一派学者认为,女性的性别特点决定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她们的政治行为模式与男性不同。但本书其他一些作者则认为,这种说法大大地夸大了女性的性别心理对他们所持政见的影响。以最近20年来在一系列重大立法问题上女性议员的投票记录为例,她们的决策中看不到任何性别的烙印。

 

Charles T. Cross, Born a Foreigner: A Memoir of the American Presence in Asia. Lanham: Rowman and Littlefield, 1999.

本书作者是前美国在台协会(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Taiwan)主席查尔斯·克罗斯的回忆录。书中记录了作者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的几十年的非凡的经历,对中美关系以及台湾、香港问题发表了他作为一个“知情人”的见解。克罗斯的父母是早年的美国在华传教士,克罗斯本人生于北京。当绝大多数美国人对亚洲的了解还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简单介绍或报章杂志上偶尔出现的简短消息的时候,克罗斯已经通晓亚洲历史。不仅如此,他还是日本军国主义野蛮占领中国的亲历者之一。之后,他作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参加了硫磺岛之战。二次大战结束后,他进入美国国务院驻外机关事务局(FS),先后担任美国驻新加坡大使和驻香港总领事。1979年他从FS退休,这为他被任命为非官方的美国驻台办事处主任一职铺平了道路。书中以较大篇幅回顾了他在台期间处理美、中、台三边关系中众多棘手问题的鲜为人知的经历。(高英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