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述巡礼

 

《冷战后中美关系的走向》楚树龙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除前言外,正文分为八个章节,682页。全书共计55.5万字。

  作者楚树龙博士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兼职教授,近年来主

要从事形势和政策研究,包括美国政治和外交、中美关系及中国外交和安全战略,出版相关

著述多种。本书第一章简短回顾了冷战后中美关系发展演变的轨迹,作者认为中美关系是一

种既接触、对话,又矛盾、对抗的关系,它是美国政府对华实施接触和防范战略的结果。从

第二章到第七章,作者分别以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中国对美战略、中美战略和安全关系、

中美政治、经贸、社会文化关系为题,分析了两国在这些领域的互动及中美关系目前的性质

和状态。在最后一章,作者对21世纪中美关系进行展望。本书以中美两国政府权威的、公开

的政策性资料为主,并以部分专家学者的分析研究为参考,力求对冷战后中美关系的总体和

各主要方面的状况做出冷静、客观的描述和诠释,既是作者对冷战后中美关系的解读,也是

多年从事中美关系研究的一个总结。

  本书系《中华美国学丛书》之一。

(樊吉社供稿)

 

《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邓蜀生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除前言、结束语、主要参考

书目、美国移民大事记外,全书共十章,482页,39.3万字。

    作者邓蜀生,人民出版社编审,长期从事美国问题研究。该书是在作者十多年前撰写

的《美国与移民:历史·现实·未来》(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一书的基础上,增加了最近

十年新的材料,并对前书的若干观点作了重新审视,对美国的移民问题和种族关系进行了比

较深入的综合考察。作者在结束语部分,展望了新世纪美国移民形势的变化,认为这种变化

不仅是移民人数的变化,还有移民文化背景、素质、宗教信仰特别是语言上的变化。作者相

信,美国主流文化做为美国凝聚力的中心地位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不至于衰败,种族和文化

的多样性在给美国社会注入活力的同时,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向什么方向发展,关键

在于美国消除和摒弃种族主义的努力能获得多大程度的成功。

  该书系《中华美国学丛书》之一。

(姬虹供稿)

 

《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刘绪贻著。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全书约36.8万字。

  作者刘绪贻先生为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从事美国历史研究。本书集结作者改革开

放以来 现代和当代美国历史的39篇论文和书评,分为四篇,分别对罗斯福新政、战后共和

党政府的政策和主张、战后初期美国黑人运动等问题进行论述。

  本书系《中华美国学丛书》之一。

(黄安年供稿)

 

《当代美国经济》陈宝森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全书共30.4万字。

  作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本书系统地的介绍了近十年来美国经济的

发展概况、美国第一、二、三产业的现状,以及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结构调整等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从全球的角度阐述了美国外贸、投资、跨国公司和金融资本在美国经济中的作

用。

  本书系《当代美国丛书》之一。

(社文供稿)

 

《当代美国科技》朱斌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4月

第1版。除序言、后记外,正文9章,全书共320页,23.3万字。

  作者现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本书回顾了

美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介绍了美国科技中各个领域的进展情况,并通过实例说明美

国在数学、物理、天文、信息、环境生物、农业、能源等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书中还概

述了美国国家科技政策与管理制度,以及科技体制和组织机构。

  本书系《当代美国丛书》之一。

 

《当代美国军事》朱成虎、赵子聿等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2001年2月第1版。除序言、附录外,正文13章,全书共379页,27.6万字。

  作者朱成虎现任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赵子聿现为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

教授,台湾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本书详细介绍了美军战略、军事统帅体制与指挥系统、军

费开支及全球军事布置、军队编制、武器装备、作战理论、战争动员、军备控制与裁军。书

中辟有专章对美国在冷战结束后军事战略与军事力量的重大行动及特点进行分析,指出美国

当前的防务重点已从对付前苏联全球性挑战转向对付地区性威胁,克林顿推出弹道导弹防御

计划正是美国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发生转变的重大举措。在附录中,本书列出了美国十年对

外用兵情况表及说明。

  本书系《当代美国丛书》之一。

 

《当代美国法律》何家弘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2

月第1版。除前言、附录外,正文10章,全书约31.4万字。

  作者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著有《同一认定:犯罪侦查方法的奥秘》、《中美

检察制度比较研究》、《司法鉴定导论》等多部著作。本书分为十章,分别回顾了美国法律

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描述了美国司法执法机关、当代美国法律的体系,并对美国的宪法、行

政法、刑事法、民事法、商事法、经济法、程序法逐一介绍。

  本书系《当代美国丛书》之一。

 

《当代美国社会》刘永涛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4

月第1版。除前言、附录外,正文10章,全书332页,24.3万字。

  作者现为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本书以现代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大众消费、人文科技的现状为背景,对美国福利制度、公共医疗、犯罪与处罚、劳教制度

、毒品问题、女权运动、家庭问题和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本书系《当代美国丛书》之一。

 

《当代美国文化》朱世达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4

月第1版。除前言、附录外,全书6章、362页,共27.4万字。

  作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本书从美国文化的渊源、社会和理智背景

、美国文学、美国美术、美国音乐、新闻等6个方面介绍美国当代文化现象。作者认为美国

文化的生命力的产生,首先在于它的开放性,其次在于它的实验性;美国文化的特点是知识

分子为追求新奇,文化形式往往会趋向极端,在美国文化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精英文化的边

缘化倾向。

  本书系《当代美国丛书》之一。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美)马丁·

费尔德斯坦主编。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除序言、附录外,全书12章,697页,共90万字。

  主编马丁·费尔德斯坦现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国家经济研究局局长:1982-1984年

曾任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并为罗纳德·里根总统的首席经济顾问。本书其他11位作

者均为参与制定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的美国政府要员和著名经济学家。该书对20世纪

8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经济特征做了详尽地论述,深刻地分析了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政策的成

因。作者从80年代美国国内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货币和汇率政策、规制和反垄断政策、税

收和预算政策,以及贸易和债务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80年代里根总统在任时

期,美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70年代后期,被广泛采取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和干预主义微观经济已明显衰落,被从亚当·斯密时代起形成的传统的市场导向经济学取

而代之。”(第1章第5页)书中通过大量事实,论述国家在这一时期采取强硬政策来降低通

膨胀和个人所得税、放松管制和对国有企业私有化、减缩政府财政开支、市场调节等,其结

果是后来美国经济长达8年的持续增长。

(王亚平供稿)

 

《20世纪美国:梦想与荣耀——美国国家档案馆最新解密图集

布鲁斯·I·巴斯塔德著。徐洋、薛晓源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约14万字。

  本书通过最新解密的老照片,透视美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外交、

政治与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从而形象地展现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NancyBernkopf Tucker, China Confidential: American Diplomats and Si

noAmerican Relations, 1945-1996.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南希·塔克是一位美国外交政策史专家。本书可以被看作是她的一部访谈性作品。书中

很巧妙地把51位美国外交官的口述历史结合在一起,以交谈和边叙边议的方式完成了这部从

1945到1966年的美国对华政策史。全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马歇尔使华讲起,涉及了其后

20年间中美关系史上的各个重大转折性事件——朝鲜战争、台海危机、华沙谈判、越南战争

、中苏关系破裂、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中美邦交正常化、“天安门事件”等。外交官们

以接受塔克采访的方式讲述了他们所履行的那些艰难的外交使命,并对一些中国领导人和美

国政治家特别是那些在两国交往中履行过重要外交使命的人物进行了评价。本书内容带有强

烈的人文色彩,比人们在官方文件中所看到的中美关系史要真实、生动得多。

 

David G. Victor, The Collapse of the Kyoto Protocol and the Struggle

 to Slow Global Warmi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2001年5月,入主白宫刚满100天的布什总统突然宣布,美国将单方面中止执行1997年

由五大洲38个国家在日本京都达成的旨在限制全球工业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该议

定书规定,在2012年之前逐渐减少导致地球臭氧层破坏的工业气体特别是消耗石油而释放的

气体的排放量,使之低于1990年的标准。布什政府的决定立即引起国际舆论的谴责。那么,

除了借此回报竞选时慷慨解囊的石油巨头们这一意图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促成了布什政府的

背信弃义呢?本书对此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京都议定书》至少在5个问题上不切实际

。首先,该协议需要2万亿美元的资金,而这笔经费要在限制工业气体排放量的名义下,在

缔约国间筹集,这无疑是一项政治风险极高且毫无把握的事情。第二,根据议定书,美国将

向俄罗斯、乌克兰等提供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而美国无法保证这笔资金不落到寡头政治家们

的手里。第三,该议定书没有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纳入其中,这无疑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从而严重影响京都协议的实际效果。第四,对于一些国家如俄罗斯和乌克兰,进一步减少

工业气体排放量的可能性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几乎都是完全不现实的。最后,即使在

到2012年之前这段时间内美国不出现经济衰退,它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2012年的排放量

仅为1990年的93%的目标。鉴于此,作者认为应当彻底放弃议定书中那些空泛的、理想化的

蓝图,以征收工业气体排放税的办法来取代对各国规定具体的排放标准的设计,认为这才是

促使各国努力改变其在排放量方面的行为方式的有效措施。

 

Volker R. Berghahn, America and the Intellectual Cold War in Europe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这本跌荡起伏而又资料丰富的作品不仅是一部关于美国著名外交家谢波德·斯通的传记

故事,而且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欧洲的文化政策缜密分析的著作。斯通是美国犹

太裔移民的后裔,他在魏马共和国完成学业后回到美国,担任《纽约时报》记者。第二次世

界大战期间,这位反纳粹勇士效力于美国情报机构。战后,他出任美国驻西德文化委员会的

政策协调人,后进入福特基金会工作。十几年后他回到欧洲,先是在柏林担任文化自由协会

会长,后又出任阿斯本学院院长。书中论述了斯通毕生所从事活动的两方面作用:一是他力

促温和的欧洲左翼力量远离、直至反对共产主义;二是他努力化解欧洲知识分子中的反美情

绪。这些论述涉及到了美国“文化外交”的作用、美国“非官方”组织与政府之间的联系,

并披露了在冷战时期的文化斗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的美国文化自由协会不断从中央情报局等

渠道获得大量资助等鲜为人知的内幕。书中的史实和分析为人们了解战后美国如何在欧洲构

建其文化和思想政治影响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Cecil V. Crabb, Jr., Glenn J. Antizzo, and Leila E. Sarieddine, Cong

ress and the Foreign Policy Process: Modes of Legislative Behavior. Bato

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0.

Marie T. Henehan, Foreign Policy and Congress: An In

ternational Relations Perspective.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ngan Pr

ess, 2000.

Rebecca K.Hersman, Friends and Foes: How Congress and the President

Really Make Foreign Policy. Washington: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

0.

  这三部著作的作者均有过在联邦政府部门或国会中供职的经历。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

或接触第一手资料的便利条件为读者论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里,美国

联邦政府和国会之间围绕着一系列重大的外交政策问题所进行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斗争。从

马歇尔计划到柏林危机,从重建日本到朝鲜战争,从古巴导弹危机到卷入印度支那,从东西

方冷战到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从阿以冲突到索马里危机以及战争权力法之争,等等。他们把

美国国会在外交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的作用概括成为积极主义、合作、默许和恪守其责四

大特点。这三部著作对人们了解在外交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国会如何对行政当局施加影响大

有裨益。

 

Tony Smith, Foreign Attachments: The Power of Ethnic Groups in the Making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作者认为,组织有序的种族团体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常常大大超出他们的人口在美国

所占的比例。随着冷战的结束和美国作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国际地位的确立,这些关心美

国外交政策,更准确地说是关心他们自己母国利益的少数民族团体,越来越试图更强烈地将

本民族的利益考虑体现在他们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好恶中来。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

号,因为决定美国对外政策取向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自由、民主、人权

、和解等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但少数民族团体特别是他们当中的极端主义分子会千方百计地

促使美国政府实行一种有利于他们母国政府或某些集团利益的外交政策,甚至里应外合,破

坏他们不喜欢的那些美国外交政策。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大多数美国人赞同多元文化主义,但

当某些少数民族团体组织起来,宣扬他们特有的民族文化时,一些美国人感到反感、甚至不

安的原因。但对如何解决上述作者所称的“危险的信号”,书中没有提出任何解决办法。

(高英东供稿)

 

Henry Kissinger, Years of Renewal. New York: Simon & Schuste

r, 1999.

  在经过了17年的间隔之后,基辛格在1999年3月出版了他的外交生涯回忆录三部曲的最

后一部,这就是继《白宫岁月》(1979)、《动乱年代》(1982)之后的《复兴年代》。按

照作者的说法,该书不仅详细叙述了他担任福特政府国务卿期间所经历的外交事件,而且试

图从哲学角度而不是根据事件的顺序对他担任公职的整个时期进行评价。

  书中,基辛格详细论述了福特总统任内美苏“缓和”外交走入困境、中美关系陷入停滞

、大西洋联盟的关系以及美国在东南亚的最终失败的过程。他还用1/3以上的篇幅论述美国

在中东、拉丁美洲、非洲的外交活动,记录了他在调解塞浦路斯希腊族和土耳其族的种族冲

突、促使以色列从西奈撤军,以及实现罗得西亚多数人统治的突破性进展等重大外交事件中

所做的富有成效的努力。基辛格还以相当篇幅对他的外交生涯进行了总结。

(龚洪烈供稿)

 

     Henry A. Kissinger, “The Pitfalls of Universal Jurisdiction,” For

eign Affairs, Vol.80, No.4, July/August 2001, pp.86-96.

     亨利·基辛格指出,普遍司法权的信条断言,一些罪行是如此令人发指,因此犯下这

些罪行的罪犯不应通过引用主权豁免原则或国家疆界极为神圣的特性而逃脱法律的制裁。这

位前国务卿认为,近来实现这一目标的两种方法是授权国家检控官从第三国引渡罪犯和建立

国际刑事法庭。他建议由联合国安理会创立一个报告违反人权的特别小组委员会和一个国际

特别法庭。

 

     Michael Barone, “The 49 Percent Nation,” National Journal

, Vol.33, No.23, June 9, 2001, pp.1710-1716.

     在过去三届总统大选中,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都没能够赢得50%的选票,并且在巴龙

看来,未来这一模式将不会发生变化。他说,从人口统计数据来看,将美国选民分离的最大

因素是宗教。他指出,在2000年总统大选中,布什总统获得了宗教右翼的极大支持,而前副

总统戈尔的力量则来自于那些信奉非基督教或者没有宗教信仰的选民。这两大宗教群体之间

投票行为的差异比白人和非洲裔美国人之间的差异要大。不过,巴龙补充说,尽管美国被政

治分歧和两种不同的信念而分裂为“两个国家”,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将继续和睦地生活

在一起。

 

     Daniel Bell, “Election 2000 and Future Prospects,” Society, Vol.38, No.4, May/June 2001, pp.78-82.

     贝尔教授指出,2000年总统大选的特别之处在于,当时的副总统阿尔·戈尔和德克萨斯州州长乔治·W·布什在诸如老年人处方药品和拯救社会保障等社会经济问题的核心上具

有广泛的一致。作者补充说,两位候选人都争辩说自己能够在提供解决方案方面做得更好。

他们之间的分歧主要表现在文化问题上,如堕胎、肯定性行动和环境问题等。谈及布什将“

保守的共和主义”带回到政府中来,贝尔认为,新总统在其早期的行动中似乎已经将共和党

推进到中右的位置上。不过,贝尔警告说,一旦经济状况恶化,阶级政治将再次出现。

(袁征供稿)

 

《人类解放的故事:为思想权利而斗争》(美)亨德里克·威廉

·房龙著。何兆武、李申、陈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共24.

5万字。

  本书是一部人类争取思想自由的史话。作者通过描叙人类争取思想自由、反对思想专制

主义的漫长历程,阐明思想上的宽容和解放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重要作用。全书共30章,从

古希腊经过中世纪一直讲到19世纪。

  本书系《房龙故事丛书》之一。

 

《太平洋的故事》(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著。孙云畴、鲍云娣、鲍敏燕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共18万字。

     本书是美国著名作家房龙的得意之作。书中讲述了巴拿马运动、太平洋史前、波利尼

西亚、科克船长的故事等。

     本书系《房龙故事丛书》之一。

 

《美国的故事》(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著。刘北城、东方

大玮、申之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约25.6万字。

    作者在本书中讲述了“美洲的由来”和“美国的由来”。从中世纪写到近代美国,数

千年间的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在他的笔下显得鲜明、生动、有趣。

    本书系《房龙故事丛书》之一。

(社文供稿)

 

Stephen H. Schneider, Kristin KuntzDuriseti, “Facing Global Warming,”

The World & I, Vol.16, No.6, June 2001, pp.131-139.

  作者施奈德是斯坦福大学环境生物学和全球气候变化教授,孔茨·杜里塞蒂在密歇根大

学政治学系工作。他们在文中讨论了气候变化科学近年来所取得的进展,对减少全球温室气

体牌坊的政策建议进行评估。他们注意到,研究者和决策者们目标方面的差异常常阻碍政策

分析。他们将气候变化方面已经被认可的事实和推测性的东西作了明确的区别。

 

Martha Marks, et al., “Dear Mr. President”, Audubon, Vol.1

03, No.2, MarchApril 2001, pp.40-45.

  文中,16位科学家简要阐述了他们对环境危机的看法,并提出保护并改善美国自然环境

的政策建议。共和党环境保护主席建议布什总统“带领美国远离矿物燃料,走向一个利用可

再生清洁能源的光明未来”;曾经是第三党总统候选人的拉尔夫·纳德对这些主张表示支持

并详尽阐述了他的立场。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呼吁保护世界森林;环境科学家安妮和保

·埃利希对世界人口迅速增长所带来的对资源新的需求表示关切;国家宇航局(NASA)的气

候学家们关注全球气候变暖;海洋生物学家卡尔·萨菲娜对海洋的未来表示担忧。

 

Henry Kissinger, “America At The Apex,” The National Interes, No.64, Summer 2001, pp.9-17.

 

  作者断言,处于权势巅峰的美国迄今尚未制订出一项应对21世纪现实的外交政策。他说

,外交决策者之间的辩论“集中关注一个抽象的问题:应该由价值还是利益,由理想主义还

是现实主义指导美国外交政策。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将二者揉和在一起。”基辛格提到了“国

际秩序不可避免的转型”,它缘于民主化、经济全球化和通讯瞬间化。他说,后冷战时代的

国家领导人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详尽阐述一个既不懊悔而又开明的国家利益概念”。

 

John Newhouse, “The Missile Defense Debate,” Foreign Affairs, Vol.80, No.4, July/August 2001, pp.97-109.

  作者认为,布什政府在决定是否发展并部署一套导弹防御系统的时候,“首要关切”应

该是“俄罗斯、中国和美国的欧洲和东北亚盟友的感情”。作者认为,多数欧洲人相信,任

何具有一定规模的防御系统都会“导致大量进攻性核武器的螺旋上升,这种情况对所有国家

而言都既不稳定,又不安全。” 作者辩称,今天最大的核威胁不是来自流氓国家,而是来

自于意外的导弹发射,控制核武器“与其说是削减核武器的数量,不如说是建立各自对对方

的信心。咒语应该是克制、可预测性和透明。”作者警告说,导弹防御除了削弱北约,还可

能招致美国获得错误的安全感,认为不会受到俄罗斯洲际导弹进攻的威胁或者没有意外发射

的危险。

 

Charles Tien, James A. Nathan, “The Polls — Trends: American Ambivalence

Toward China,”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65, No.1, Spring 20

01, pp.124-138.

  作者考察了通过民意测验获得的实证数据,试图解释为什么美国人对中国持有复杂的的

看法。作者认为,美国公众对中国的认识是相互抵触的。他们对中国的人权状况持有异议,

同时也认识到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市场潜力很大。国会就是否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

易关系地位的辩论反映了民意的分歧,即应该由美国的经济利益和还是人权问题来指导同中

国的贸易关系?美国精英主张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优先,而公众则似乎更为关切自由价值观

(樊吉社供稿)

 

William Wechsler, “Follow the Money,” Foreign Affairs, Vol

. 80, No.4, July/August, 2001 pp.40-57.

  作者曾经担任美国财政部特别顾问。他在文中指出,随着国际金融体系的扩大,诸如洗

钱之类的全球性金融不法行为也在增加。文中列举了在打击这类不法行为方面的一些多边性

努力,以及在国际机构改革方面已经取得的进展。他认为,在这方面走在最前列的,是七国

集团金融稳定论坛和金融行动小组的有关工作,以及经合组织对那些拥有金融中心但管理不

善的国家所采取的一些反制措施。他认为在这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激励,并呼吁美国及其盟国

继续改进自身的反洗钱体系,并且要开始在这方面与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和南非

进行战略性接触。他认为,小布什政府最初发出的信号表明,与其前任相比较,它对多边方

式和严格管制不那么感兴趣。作者警告,如果美国削弱或撤回它对打击金融不法行为的国际

努力的支持,这方面的“所有努力都将受到严重的、或许是不可挽回的损害”。

 

Michael E. Porter, “Stratergy and the Interne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79, No.3, March 2001, pp.63-78.

  作者为哈佛大学教授。他在文中敦促商界不要再留恋有关“新经济”的种种说词,要认

识到互联网是一种能应用于几乎所有产业、并能成为各种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技术。他认

为,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创造经济价值。目前,当公司用互联网技术取代原来的

经营方式后,它们的利润减少了。这是因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产业往往进入壁垒较低,而提

供服务的地理市场较大,因此竞争更为激烈。他发现,“互联网的一个重大的悖论就在于,

它所带来的那些好处,使公司更难以获得由这些好处转化而来的利润。”要避免这一趋势,

公司就必须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且有所不同。他预言,不利用互联网,未来的公司将不可能

生存,但利用互联网,公司也不可能得到什么好处。他认为,更具生命力的竞争优势将来自

公司的传统力量所在,如独一无二的产品,特色明显的经营方式,高人一等的产品知识,以

及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等。

(王荣军供稿)

 

 

 

Leslie Lenkowsky, “Funding the Faithful: Why Bush is Right,”Comme

ntary, Vol. 111, No.6, June 2001, pp.19-24.

  布什政府提出的旨在使诸如教会等以信仰为基础的机构参与竞标美国政府所提供的价值

亿万元的社会服务的补助金和合同的计划,遭到了美国政治左翼和右翼的同声反对。本文作

者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分校教授。她对批评布什计划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这些观点认为,不能用衡量其他公共基金组织是否负责任的标准来衡量以信仰为基础的团

体,这样做会破坏政教分离原则。尽管作者认为这些批评并非小题大作,但是她在文章中指

出,对于布什政府打算使宗教团体更深地介入公共服务领域的计划,这些批评并不足以成为

反对该计划的有说服力的论据。

 

Scott Mclemlee, “A Star of American Studies or is that UnAmerican Studies?

”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June 15, 2001, Vol. XLVII,

 No.40, pp.12-14.

    本文作者采访了全美美国研究协会前主席、美国文学教授保罗·劳特。劳特博士是领导

冷战后美国研究转型的重要学者之一。这种转型是从对美国的一元研究转变为对美国多元文

化的研究——强调种族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互相影响。劳特最近出版了《从瓦尔登湖到侏罗纪

公园:行动主义、文化和美国研究》一书。在这本新书中,劳特指出,“只有当美国研究不

再是从遥不可及的学术角度审视某一特定的历史、文化领域的学科,而是人们在其中参与智

力冒险,改变他们生活的社会的一个框架,它才能被人们充分理解。”

(卢宁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