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后
“9·11”事件余波未平,最近美国联邦调查局连续发出的恐怖袭击警报以
及不断升级的阿以冲突、印巴冲突提醒着人们:冲突还在继续,世界远未太平。
本期专论中,郝雨凡教授探讨了“9·11”事件后的美国保守主义。他认为,近年来美
国政治风向一直在缓慢向右移动,“9·11”恐怖袭击事件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国的保
守主义运动。布什政府以反恐和国家安全为由,对内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强化社会控制,蚕
食公民权利,削弱立法和司法部门的权限。这已经引起美国公众的警觉和自由派势力的抵制
,但近期内一个活跃而武断的行政当局将会成为美国的政治现实。
王传剑先生的文章探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韩军事同盟的结构调整与功能转化
,特别是该同盟在由“双重遏制”向“双重规制”转变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历史延续性。文
章指出,美国坚持继续保留驻韩美军,既是其亚太安全总体战略的一种直接体现,也是对东
北亚安全形势未来发展的一种“政策因应”。这表明美国正在为美韩同盟的前途进行重新规
划,并对其未来角色进行新的定位。
邓峰先生运用解密的档案资料,探讨了美国对日本经济复兴政策演变的历史。他认为,
美国对日经济复兴政策是其推行全球冷战战略的必然结果。自杜鲁门政府起,该政策在不同
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侧重点。美国对外政策中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是战后美日特殊关系得
以巩固的一个主要因素。
孙哲教授和沈国麟先生的文章通过对美国国会选举中候选人竞选策略和媒体作用的具体
描述,分析了媒体作为美国政治的交流工具在国会选举中的作用。 文章特别就国会中期选
举的一些特点,探讨了候选人与选民沟通的主要途径,揭示了现代国会选举中的“市场化”
倾向和媒体之间的复杂关系。
薄燕女士的文章以独特的视角,从环境问题出发,探讨了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认为环
境问题对美国国家安全客观上造成了现实和潜在的威胁,因而环境安全已成为美国国家安全
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在防务环境安全的政策和实践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但在国际机制的
某些方面过于关注自身的相对收益,阻碍了国际环境合作。
赵志辉博士对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中国观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罗斯福总统从他的外交理念和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基于他对中国的深刻认识,提出了中国
大国地位的思想。黄卫峰先生通过对多部文学作品的分析,对发生在20世纪初年的美国新黑人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社会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是一次以复兴黑人民间遗产、表现民族
自我,在保持黑人尊严和个性的前提下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
鉴于“9·11”事件给美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所带来的深刻影响,本刊将继续关注这方
面的问题,望读者和作者继续给我们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