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反恐背景下美国外交战略”研讨会综述

 

曹令军

 

    2002年12月24日,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举办的“反恐背景下美国外交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中国原常驻联合国副大使沈国放、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教授,以及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的部分学者及博硕士研究生与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王辑思主持了会议的讨论。与会者对2002年的国际形势和反恐背景下美国的外交进行回顾与展望。

    会上,王辑思首先谈到了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他认为,“9·11”之后美国的战略调整主要体现在:以反恐和国土安全为中心;以美国为主导,维护大国之间在反恐上的合作;对无赖国家实行先发制人的战略;追求长期而全面的绝对优势。他认为,中美合作面临着许多机遇,如中美在反恐问题上的合作等。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虽然也给中国带来了挑战,但总体说来,机遇大于挑战。

    时殷弘认为,“9.11”事件以后中美关系大幅度改善,是多年来从未有的良好时期,这归功于中国战略判断的优化以及实行积极的外交行为。他认为不应满足于此,需要把中美关系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中美应当争取进行核心的(包括军事与外交)的战略对话,实现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地发展。他认为,“9·11”事件后到2002年底,国际局势方面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美国的国家安全所涉及问题的次序是否有变化?国际力量对比有何变化?美国反恐的意图与谋求霸权的关系?以及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问题等。

    沈国放大使谈到了俄美关系。他认为,首先,俄罗斯不希望与美国对抗;其次,俄罗斯放弃遏制北约东扩;第三,俄罗斯对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反映平和;第四,俄罗斯与美国建立新的战略关系。总的来看,这些都是美国实行务实外交所造成的。俄罗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国内经济建设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

    关于中美关系,沈国放认为,三者是互动的关系。2002年中美关系在平稳中取得了发展,中俄关系在上海合作组织及普京访华以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并上升到新的发展水平。他认为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中国应该借助反恐的契机,使中美关系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另一方面,俄国虽然积极发展与西方的关系,但是同时也注重与中国的关系。我们要看到并防止将来中俄关系可能出现的摩擦。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宫力认为,2002年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前进。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和平与发展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当然,2002年国际形势不稳定的因素增多,这首先表现在美国借反恐推进其全球战略部署;其次,美国扬言对伊拉克动武;第三,美国在反恐的同时却退出反导条约;第四,美国一方面与中国在反恐问题上合作,但另一方面却在又实质性的提升美台关系。

    关于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存在,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刘建飞认为,分析这一问题时,要考虑到美国军事在东亚的军事存在与其安全战略的关系、反恐防扩不是短期内所能完成的、美国在反恐防扩上无法单干,以及美国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在逻辑上的新的合理性等问题。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马小军谈了美国的反恐战略对中国的影响。他认为,美国的反恐战略是长期的、全面的,其目的主要是以反恐为目的追求全球战略。美国在“9·11”后建立了反恐联盟,其最大的意义是在道义上给了美国进行战争的合法性。美国将反恐与防止核不扩散相结合,又提出先发制人的战略,成为打击别国的理由,而且蕴含着重新制定国际秩序的思考;美国在“9·11”后所构筑的从高加索到中亚的战略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上海合作组织的战略平台。

    会上,与会者还就朝鲜核危机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订阅启事

 

2003年《美国研究》

 

大18开月刊每期10元全年订价40元

 

    自2003年起,本刊的发行工作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杂志社承担,开本、页码、刊期及定价不变。凡需订阅2003年《美国研究》者,请将款汇至: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东院邮政编码:100007

    电话:(010)64039131, 64039129传真:(010)64039131

    开户行:北京建行东四北分理处账号:2610030245

    电子信箱:liyq@isc.cass.net.cn

    联系人:索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