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2003年第4期
美国与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赵学功
〔内容提要〕1946-1954年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期间,出于东亚冷战和加强欧洲合作的双重需要,美国对印度支那的政策不断进行调整,从开始的所谓“中立”逐渐转向对法国的全面支持,不仅为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战争提供了大量经济、军事援助,而且愈来愈表现出欲在该地区取代法国的倾向。美国对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所奉行的政策产生了严重后果,它为日后美国更深地陷入越战泥潭铺平了道路,特别是这一时期美国决策者提出的“多米诺骨牌理论”,更是危害深远。
关键词:美国外交/ 东亚政策/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共产党领导越南人民取得了八月革命的胜利,于9月2日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1946年2月,法国军队接替中国国民党军队进驻越南北方,企图恢复在这一地区传统的殖民统治,遭到印支人民的强烈反对和坚决抵制。同年12月,法军进攻河内、海防,越南人民展开了大规模的抗法斗争,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由此开始。本文旨在对这一时期美国政府的反应及其政策变化做一初步探讨。【注释】国内学者对于肯尼迪、约翰逊两届政府的越南政策研究较多,而对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时期美国作用的总体探讨比较少,主要有朱明权、颜声毅:《试论战后初期美国的印支政策》,《复旦学报》1989年第6期;潘一宁:《美国对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反应》,《中山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时殷弘教授的《美国在越南的干涉与战争》(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对日内瓦会议之后至约翰逊政府时期的美国对越政策进行了探讨。【注尾】
一
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印度支那地区。早在1944年秋,美国国务院的官员就指出,印度支那和东南亚“是美国出口货物潜在的重要市场。它们横亘在通往太平洋的西南通道上,对我们的安全和菲律宾的安全关系重大”, 并希望出现一个“有秩序的、非革命的、向西方利益开放的东南亚”。【注释】Christopher Thorne, “Indochina and AngloAmerican Relations,”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February 1976,p.93;Walter LaFeber, “Roosevelt, Churchill and Indo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December 1975, p.1295.【注尾】1945年4月杜鲁门上台不久,国务院欧洲事务处和远东处就分别提出备忘录,建议政府不要反对将印度支那归还法国,也不应对法国的海外殖民地采取任何行动,并且美国应制订帮助法国重新强大的政策,以便法国能更好地分担维持欧洲和平和世界和平的责任。1945年10月5日,美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建立做出反应,称美国没有对法国在印度支那的统治表示怀疑,“美国无意反对法国重新控制印度支那,美国政府没有怀疑或否定法国对印度支那统治的正当性”。 【注释】Gareth Porter, Vietnam: A History in Documents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1981), p.38.【注尾】因此,杜鲁门政府逐步放弃了罗斯福总统关于印支非殖民化的设想,决定支持法国的殖民行动,以阻止共产主义在这一地区的“蔓延”。杜鲁门认为,美国与苏联争夺的焦点在欧洲,美国必须加强同欧洲的合作,尽快实现欧洲的复兴,使之能成为遏制苏联扩张的坚实堡垒,而托管印度支那的设想只能使美国与法国的关系更加疏远。【注释】George Herring, “The Truman Administration and the Restoration of French Sovereignty in Indochina,” Diplomatic History, Spring 1977, pp.98-99. 【注尾】
与美国决策者的僵硬态度相反,1945年9月至1946年9月,胡志明曾多次呼吁美国援助越南,并支持其独立,同时向美国表示了友好之意,认为印度支那将成为美国一个重要的投资场所和市场,甚至提出了美国在越南建立海军基地的可能性问题。【注释】U.S. Senate Committee on Foreign Relations, The United States and Vietnam, 1944-1947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2), p.13. 【注尾】虽然国务院内不少东亚问题专家坚持认为胡志明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与苏联没有明显的联系,国务卿马歇尔则明确表示,尽管他对法国的印度支那政策抱有怀疑态度,但他认为法国的殖民主义仍然好于越南的共产主义革命。他强调,“我们不要忽视胡志明与共产党有直接联系的事实,很显然,我们无意看到殖民帝国当局被受克里姆林宫指挥和控制的观念和政治组织取代。”1949年5月,接替马歇尔任国务卿的艾奇逊同样表示,“所有在殖民地的斯大林主义分子都是民族主义者”,随着民族独立目标的实现,“他们的目标便自然开始屈从于共产主义的需要”。艾奇逊断定俄国人正以河内为中心来指挥东南亚的共产主义运动,胡志明已经成为苏联的“代理人”。美国在从亚洲大陆撤军、实行战略收缩的同时,在东南亚却呈逐步卷入的态势,杜鲁门政府越来越倾向于把该地区看作又一个冷战战场。随着美苏冷战的不断加剧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对美国来说,印度支那具有了新的意义:它不仅是遏制苏联扩张的一个前哨阵地,而且还可构成反华包围圈的重要一环。
1949年3月29日,由凯南领导的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提出了该委员会第51号文件,对美国的印度支那政策进行了全面阐释。文件认为,东南亚作为包括橡胶、锡和石油在内的原料产地和沟通东西、南北半球交通的十字路口,对“自由世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文件强调,对美国来说,一个为苏联所控制的东南亚将对其在整个亚洲和中东地区的安全利益构成威胁,“克里姆林宫将获得的最大利益是政治性质的,共产党在中国的胜利是对我们的惨重打击,如果东南亚也为共产主义所席卷,那么我们将承受一场政治上的大溃败,其影响势必会波及到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中东和完全暴露的澳大利亚。”【注释】PPS51, Record Group(RG)59, National Archives, College Park, Maryland .【注尾】这一文件确定了日后几年美国对印度支那政策的基调。
随着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统治的垮台,美国决策者对印度支那形势的发展感到尤为担心。1949年12月通过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第48/2号文件明确提出,美国在亚洲的目标是防止共产主义在这一地区的进一步“扩张”,而法属印度支那应受特别注意。在美国决策者看来,印度支那是防守东南亚的关键,如果失去了印度支那,则整个东南亚就难保不落入共产主义之手,这将会产生重大的世界影响。在政治上,这将是继“失去中国”之后,西方国家在亚洲大陆遭受的又一失败,世界力量均势将会朝着不利于美国的方向进一步发展。经济上,东南亚地区人口众多,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天然橡胶、石油、锡等战略资源,并盛产稻米。失去这一地区,美国及其欧洲盟国将失去一个重要的市场和战略资源的供应地。战略上,东南亚是美国在西太平洋战略防御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失去东南亚将严重破坏美国在远东的地位和影响,美国在东亚的战略防线和海空通道也将被拦腰切断。参谋长联席会议甚至强调,从长远来说,苏联控制了印度支那,“将成为影响美苏力量均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注释】NSC48/2, RG273, National Archives, College Park ; FRUS, 1950,Vol.6,p.781.【注尾】同时,美国决策者还特别担心,东南亚的“丢失”将对日本产生灾难性的影响,因为日本经济的复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东南亚地区广阔的市场和重要资源。除了与共产主义和解之外,处于孤立的日本将别无选择。【注释】Michael Schaller, “Securing the Great Crescent: Occupied Japan and the Origins of Containment in Southeast Asia,”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September 1982, pp.398-399. 【注尾】
1950年1月,中国和苏联相继承认了越南民主共和国。这在美国领导人看来,无疑更证明了胡志明的“本来面目”,同时也表明,“克里姆林宫准备在印度支那施加更大的压力,以实现其建立一个共产党政权的目标”。【注释】ORE92-49, “The Crisis in Indochina,” February 10, 1950, Estimates of the Office of Research Evaluation, Box4, RG 263, College Park.【注尾】2月初,尽管不少官员对由法国一手扶植的保大政权能否控制住局势持明显的怀疑态度,认为如果支持它,美国的政策将会走入一条死胡同,把有限的资源投入一场毫无希望的战争中,但决策者并不为所动。艾奇逊认为,接受保大是为了避免让共产党取得印度支那的“惟一选择”,美国的支持并不能保证这一政权的成功,但如果美国不支持,则它注定会归于失败。【注释】FRUS, 1950, Vol.6, p.716;Gary Hess, “The First American Commitment in Indochina: The Acceptance of the Bao Dai Solution,” Diplomatic History, Fall 1978, pp.338-339.【注尾】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提出一份关于向印度支那提供军事援助的报告,认为美国目前面临的形势是“要么支持在印度支那的法国人”,以阻止这一地区“不落入共产党之手”;“要么面对共产主义扩展到东南亚的其他地区,并可能继续向西扩展”,美国则退守太平洋防线。【注释】FRUS, 1950,Vol.6,p.714.【注尾】经过广泛征询意见,国家安全委员会于2月27日制定了第64号文件,明确提出“印度支那是一个关键地区,正处于迫在眉睫的威胁之中”,倘若失去印支,则“泰国、缅甸等邻国也将落入共产党的统治之下,东南亚的力量均势就会被打破”。文件表示,美国应采取一切实际可行的措施来“阻止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进一步扩张”,保护美国在这一地区的重要利益。【注释】FRUS, 1950,Vol.6,p.747;NSC64, RG273, National Archives, College Park.【注尾】5月1日,杜鲁门批准向印度支那地区提供1000万美元的紧急援助。
在印支政策上,美国军方基本上与国务院没有什么分歧,同样认为印支地区对美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保持美国在印支的地位极为关键,如果该地区“落入”共产主义之手,那么整个东南亚都会难逃此运,美国和日本在东南亚的原料供应线将被切断,这种前景对美国来说是难以接受的。1950年4月,参谋长联席会议拟定了一份备忘录,强调印度支那是“自日本南下至印度大陆遏制共产主义的防线上绝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保持美国东亚沿海岛屿防御圈的完整性具有特殊意义;如果失去印度支那,不仅东南亚大陆会随之失去,而且“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也可能最终落入共产党手中”,美国实际上也就失去了对“太平洋通道”的控制,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这三个“非共产主义基地”势必会陷于彼此孤立的境地。【注释】FRUS, 1950,Vol.6,p.781.【注尾】5月8日,艾奇逊在巴黎宣布美国将向法国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以支持其在印度支那的战争。美国提出的援助条件包括:(1)法国必须完全承担起印度支那战争的责任,尤其是承担战争的伤亡;(2)接受美国的指导和建议;(3)战争结束后,法国放弃对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用国务院远东司的话来说,美国要“以一切可行和适当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把共产主义阻截在中国南部边境。”【注释】FRUS, 1950,Vol.6,p.750.【注尾】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更进一步卷入印支事务。6月27日,杜鲁门下令增加对法国和越南保大傀儡政权的军事援助。7月,美国军事援助考察团赴印度支那进行视察。在朝鲜战争的背景下,印度支那冲突被美国决策者赋予了新的意义。美国决策者开始担心苏联很可能会“利用”中国这一“矛头”刺向印度支那,并认为共产主义“进攻”的下一个目标将是印支。据美国情报部门估计,中国大约10万军队正集结在南部边境地区,一旦发生战争,15万人的后备部队可以在10天之内到达边界地带,中国完全有能力在印度支那采取行动,其行动方式包括公开干预和提供援助。【注释】ORE50-50, “Prospects for the Defense of Indochina Against a Chinese Communist Invasion,” September 7, 1950, Box4 RG263, National Archives, College Park; ORE50-50 Supplement, “Prospects for Chinese Communist action in Indochina During 1950,” Box 4, RG263, National Archives.【注尾】中国出兵朝鲜后,美国对中国的担心进一步加剧,认为中国可以随时进行干预,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法国人赶出东京湾地区。美国陆军部联合战略考察委员会于11月底提出一份分析报告警告说,在不发生全球战争的情况下,“失去”印度支那将严重危急东南亚其他国家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安全,而且,还会对世界上其他非共产党国家产生广泛的政治和心理影响。参谋长联席会议向国防部长马歇尔建议,“作为紧急事态,美国应采取除了美军直接介入以外的一切实际可行的措施,以阻止印度支那落入共产主义之手。”【注释】NIE5, “Indochina: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able Developments,” December 29, 1950, Box1, RG263.【注尾】为此,美国政府毫不犹豫地扩大了对法国的军事援助,各种物资和装备源源不断地运往印度支那。到1950年底,美国的援助为1.5亿美元,1951年增至5亿多美元。同时,杜鲁门还向法国人表示,如果中国直接出兵介入战争,美国将不惜冒与苏联开战的风险,出动海、空军予以干涉,并考虑对中国实施海空打击,封锁中国海岸。
1951年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后,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支事务的干涉,试图组织英国等盟国在印支采取“联合行动”。1952年2月,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提出长篇报告,建议一旦中国进行干预,应立即对中国采取海空军事行动。5月,艾奇逊在巴黎向英、法外长明确提出,“万一共产党中国在印度支那扮演一个更为积极的角色”,美英法应考虑出动海空军,“切断中国和印度支那间的交通”。他表示,美国将尽一切所能来“挽救”东南亚。【注释】“Considerations Affecting U.S. Courses of Action with Respect to Chinese Communist Aggression Against Indochina,” Records of the Policy Planning Staff, Box 18, RG59; David Anderson, Shadow on the White House: Presidents and the Vietnam War (Lawrenc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93), p.36.【注尾】1952年6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了《美国在东南亚的目标和行动方针》的报告,明确提出:共产党不论以何种手段控制整个东南亚,都将严重危及美国的安全利益;东南亚任何一个国家的“失去”,将导致共产主义在整个东南亚,进而在印度、中东的“蔓延”,最终“危及到欧洲的稳定和安全”。报告建议,在中国没有大规模卷入的情况下,美国应当增加对法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倘若中国直接卷入,美国将不得不派出海空部队保卫印度支那,并考虑对中国本身采取海空行动的可能性。【注释】NSC124/2, RG273, National Archives, College Park.【注尾】1952年12月,已经成为跛脚总统的杜鲁门再次决定向印支法军提供600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
到杜鲁门离任前夕,美国已承担了法国在印支作战费用的1/3。除了没有直接派兵参战外,美国向法国提供了包括飞机、坦克、大炮及各种轻重武器、弹药等在内的价值7.75亿美元的援助,迈出了卷入越战泥潭悲剧性的一步。甚至在向艾森豪威尔移交权力时,杜鲁门还特别提醒新政府做好准备和采取行动,解决印度支那问题。【注释】FRUS, 1952-1954,Vol.13,p.298; Robert Schulzinger, A Time for War: The United States and Vietna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p.56.【注尾】虽然美国政府认为“印度支那具有远比朝鲜更为巨大的战略上的重要性”,并把法国在印支的殖民战争视为“自由世界在全世界抵抗共产主义政府和破坏行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仍然力求避免过深地陷入印支,只把干涉的程度限制在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上。这主要是因为:首先,美国在朝鲜已经难以自拔,无力他顾,“我们对印度支那的关心不得不退居第二位”;其次,朝鲜战争的教训使美国决策者对亚洲的地面战争心有余悸。艾奇逊曾明确表示,“在印度支那保卫印度支那将是无益和错误的”,“我们不能再来一个朝鲜,我们不能把地面部队投入印度支那。”【注释】George Herring, America’s Longest War (New York: Alfred Knopf, 1996),p. 22.【注尾】第三,虽然法国在印度支那处境日益恶化,但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把自己在印支的控制权拱手交给美国。
二
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执政后,紧步其前任的后尘,继续奉行支持法国进行印支战争的政策,并不断扩大对法国的各项援助。美国决策者错误地认定,由于中国的介入,印支战争“不再是一场殖民国家与坚决要取得独立的殖民地人民之间的斗争,而是共产党势力与非共产党势力之间的斗争”,印度支那的“陷落”将严重危及美国在远东的地位。国务卿杜勒斯认为,目前印度支那局势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区的局势都更为危险,应该成为美国外交最优先考虑的问题,因为这一地区事态的发展将对欧洲和亚洲产生严重影响。杜勒斯特别担心,朝鲜停战后,中国可能将其注意力转向印度支那,因为“一个共产主义的侵略战线正从北部的朝鲜伸展到南边的印度支那”。9月初,他在讲话中表示,像在朝鲜一样,在印度支那也存在着中国派兵介入的危险,并威胁说中国应当认识到,“如果再次发生侵略行动,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冲突的范围将不会局限在印度支那。”1954年1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一份研究报告,强调“失去印度支那,不仅会在东南亚和南亚产生反响,而且也会对美国和自由世界在欧洲及其他地区的利益造成最严重的影响。”【注释】FRUS, 1952-1954,Vol.13,p.419; NSC5405, RG273, National Archives, College Park.【注尾】但此时,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地位正变得岌岌可危,处于失败的边缘。在越南,绝大部分农村地区为越共所控制,法军只能盘踞在河内、海防等少数几个大城市及沿越-柬边界的狭长地带。朝鲜停战后,一些法国政治领导人开始出现厌战情绪,建议政府考虑从印度支那撤军。1953年11月,法国政府向越南方面表示,愿意通过谈判谋求“体面的和平”。对此,胡志明做出了积极反应。【注释】NIE91, “Probable Developments in Indochina Through Mid1954,” Records of the Bureau of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 Box4, RG 59, National Archives, College Park;Stanley Karnow, Vietnam: A History (New York: Viking Press, 1983), p.191.【注尾】
但美国对谈判解决问题缺乏兴趣。艾森豪威尔政府认为,要想扭转战局,法国必须在印度支那采取大胆、果断的军事行动,制订一个详细的进攻计划。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确信,如果法国能充分地利用越南军队,并实施一项旨在消灭敌方正规军的进攻战略,那么它就会在一年之内取得胜利。为此,美国政府积极协助法国远征军总司令纳瓦尔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根据该计划,法国人将增派9个营的部队和后勤部队去印度支那,并加紧训练当地的军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连纳瓦尔本人对这一计划都没有什么信心,认为它不可能取得严格意义上的军事胜利,至多是打成一个平局,但美国方面却对这一所谓“结束战争”的计划寄予厚望。美国驻越南军事援助顾问团团长奥丹尼尔向华盛顿报告说,纳瓦尔计划将会成功地结束战争。杜勒斯也乐观地认为,在1955年战斗季节结束的时候,法国人有可能打败越盟的正规武装。为了保证该项“结束战争的计划”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美国政府大幅度增加了对法国人的直接军事援助。1953-1954年间,美国向法国提供了军用飞机360架,大小战舰390艘,各种运输车达2.1万辆,轻重武器达17.5万支。1953年9月,美国同意再向法国提供3.85亿美元的援助。
尽管如此,法国仍无法扭转战局。1954年3月中旬,越南人民军在中国军事顾问团的直接帮助下发动强大攻势,包围了越南西北部的战略要塞奠边府。3月19日,杜勒斯指示美驻巴黎大使通知法国政府,美国认为法国应制订一项具体的作战计划,持续的军事僵局将在印度支那产生“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政治后果”。次日,法国总参谋长埃利在视察了印度支那战场后飞抵华盛顿,要求美国直接出兵干涉,并迅速再向法国提供25架B-26轰炸机。4月5日,法国政府明确提出,只有美国立即出动空军进行干预,才能挽回局势。
对于采取何种军事行动,美国政府内部存在着不同意见。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雷德福强烈主张进行直接军事干预,以挽救法军的败局。他上书艾森豪威尔,提出如果美国要想避免失去整个东南亚,就必须准备立即“以武力的形式行动起来”,建议用空袭的方式来解奠边府之围。根据他拟订的代号为“秃鹫”的作战计划,要求美国从设在菲律宾的空军基地派出B-29轰炸机,向奠边府附近投掷三颗战术原子弹,同时对越南人民军进行大规模夜袭。如果轰炸不能奏效,则美国应采取其他军事行动,包括动用美国空降部队和在海防港布雷、封锁。雷德福表示,根据五角大楼一个高级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如果使用得当,只需要三颗战术原子弹,完全可以解救被困法军。【注释】FRUS, 1952-1954,Vol.13,p.1271;Melanie BillingsYun, Decision against War: Eisenhower and DienBienPhu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 p.120.【注尾】空袭方案得到了空军参谋长特文宁等人的支持。他们认为,奠边府是一个相当孤立的地区,周围没有大城市,只有共产党的军队和他们的供给物资,是使用原子弹的理想场所,而且,如果投掷适当,将足以摧毁在那里的共产党的力量。【注释】Marilyn B. Young, The Vietnam Wars, 1945-1990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 1991), p.33; Lloyd Gardner, Approaching Vietnam: From World War II Through Dienbienphu, 1941-1954 (New York: Norton, 1988),p.202.【注尾】
出兵干涉的方案遭到了陆军参谋长李奇微等人的坚决反对。李奇微认为,美国地面部队的人数已经大大缩减,如果对印度支那进行军事干涉,势必会削弱欧洲的防务,分散美国有限的军事力量。李奇微告诫艾森豪威尔,仅仅依靠空中和海上力量并不能确保在印支取得胜利,而派到那里的任何地面部队将不得不在后勤供应困难、环境异常恶劣的情况下进行作战;就是使用原子武器也不能减少“为取得印度支那的军事胜利所需要的地面部队的数量。” 【注释】Robert Divine, Eisenhower and the Cold Wa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pp.49-50;Robert Buzzanco, “Prologue to Tragedy: U.S. Military Opposition to Intervention in Vietnam, 1950-1954,” Diplomatic History, Spring 1993, p.215.【注尾】五角大楼的戴维斯海军上将也警告说,“不应自欺欺人地相信,有可能只使用海上和空中力量部分地卷入”,应当尽一切可能避免美军卷入印度支那冲突。至于使用原子弹,美国军方高层普遍对其作用持怀疑态度。国务院顾问麦克阿瑟二世则分析了使用原子弹可能造成的政治后果,认为原子弹的使用不仅会在整个“自由世界”特别是在北约内引起极大震动,而且也会给苏联指责美国滥用核武器提供口实,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将会受到一定影响。【注释】Christopher Gacek, The Logic of Force: The Dilemma of Limited War i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p.99;FRUS, 1952-1954, Vol.13, p.1272.【注尾】
艾森豪威尔虽然同意向法国提供25架轰炸机以增援驻守在奠边府的法军,但却反对美国的直接军事卷入。他表示,谈论在印度支那由美军取代法军毫无意义,美国直接介入印支战争将是“不可想象的”,“在印度支那的这场战争将吞噬我们几个师的兵力”。【注释】 FRUS, 1952-1954, Vol.13, p.949.【注尾】他宣称,“我比任何人都更加坚决反对让美国卷入那个地区的热战”,认为“美国如果派一名作战的士兵到印度支那,那就把美国的威信全部押上去了,不仅是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威信,而是美国在全世界的威信。”美国必须使用当地土生土长的军队,甚至可以使用美国的空军、海军向他们提供支持。【注释】John Gaddis, Strategies of Contain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pp.178-179.【注尾】至于使用原子弹,艾森豪威尔表示,“我们决不能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第二次对亚洲人使用这种可怕的东西”。杜勒斯同样关心美国的声誉问题。他明确告诉法国人:“如果打出自己的旗帜,派遣自己的陆、海、空军部队参加印度支那战争,则美国的威信是和我们将获得胜利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能滥用美国的威信但又遭受失败,这将会产生世界性的反响。”【注释】FRUS, 1952-1954,Vol.13, p.1141; David Anderson, Trapped by Success: The Eisenhower Administration and Vietna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1), p.27.【注尾】
事实上,美国决策者还面临着公众和国会反对出兵的强大压力。民意测验表明,85%以上的美国人反对卷入印支战争。艾森豪威尔清楚地认识到,此时做出出兵干涉的决定,将会严重削弱共和党在11月份国会中期选举中的地位。美国国会对出兵干涉的方案持明显的保留态度。当艾森豪威尔要求国会通过一项决议,授权他在“国家利益需要的时候”,可以使用美国海空力量以阻止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扩展和蔓延”时,“议员们都惊呆了”。对于空袭方案,议员们普遍对其效果表示怀疑,认为美国单方面的干涉是不可取的,担心“朝鲜事件”会再度重演。在朝鲜战争中,美国为“联合国军”提供了90%的兵力。议员们还警告说,一旦把旗子打出去了,紧跟着就得出动地面部队。在另一方面,国会也并没有把干涉的路完全堵死,而是提出了干涉的先决条件:美国的干涉必须是一个包括东南亚国家和英联邦在内的联盟的干涉的一部分;法国同意“在我们投入兵力时不把它自己的部队撤走”;法国保证越南、柬埔寨、老挝获得“完全的独立”。随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做出决定,应立即为日后可能的军事干涉进行各项准备和部署,并努力满足采取“联合行动”的必要先决条件。
经过朝鲜战争,美国决策者进一步认识到美国力量的有限,不能再重复在朝鲜直接出兵干涉的做法。4月5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报告,认为美国地面部队的直接介入“将增加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和大规模战争的危险,美国将付出人力和金钱的高昂代价,并可能对国内政治产生不利影响。” 艾森豪威尔也明确表示,“我们不能参加实际进行的战争”,单独出兵干涉将意味着在没有盟友的支持下,打一场同中国或许同苏联的全面战争。【注释】FRUS, 1952-1954,Vol.13,pp.1440-1441.【注尾】但是,放弃干涉又不甘心。艾森豪威尔想要的并不是奠边府,失去奠边府并不一定意味着失去印度支那。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包括印度支那、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在内的东南亚集体防务组织,通过联合军事努力,在东南亚把共产主义“封锁”起来。此外,美国政府也曾考虑在越南使用国民党军队,或者利用国民党军队进攻海南岛,并对中国大陆实施海上封锁。由于风险太大和盟国的反对,最终作罢。【注释】George Kahin, Intervention : How America Became Involved in Vietnam (New York, 1987),pp.41-42.【注尾】
1954年3月29日,杜勒斯在一次讲话中正式端出了美国政府关于依照北约模式在东南亚建立一个区域性“各国协调组织”的构想。他声称“无论通过什么手段,共产党俄国及其中国共产党盟国将其政治制度强加给东南亚,都将严重威胁整个自由的大家庭。美国认为那样的可能性不应被动地予以接受而应以联合行动予以对付。”杜勒斯认为,尽管奉行这一政策会冒很大的风险,但如果在此关键时刻不采取行动,则将来就会产生甚至更为严重的局面。4月5日,他在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发表讲话时再次重申了这番话,并指责中国参与了奠边府战役。【注释】麦乔治·邦迪:《美国核战略》(褚广友等译,李枫校),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362页;科拉尔·贝尔:《国际事务概览(1954年)》(云汀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9页。【注尾】 随后,艾森豪威尔批准了杜勒斯的一项建议,即应努力说服英国与美国、法国及其他几个“友好的亚洲国家”一道共同抗击印度支那共产党的部队,如果中国出面干预的话,就由美国空军轰炸其华南的基地。为促使有关国家,特别是英、法接受“联合行动”的计划,美国政府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艾森豪威尔致函英国首相丘吉尔,提议建立一个由美、英、法、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和菲律宾等组成的新的联盟,以遏制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扩张”,并呼吁联合向中国发出警告,阻止其对越南的支援。为强调在印度支那采取联合干涉行动的重要性,艾森豪威尔于1954年4月7日在记者招待会上抛出了危害深远的所谓“多米诺骨牌”理论,宣称印度支那的“失去”对“自由世界”会造成连锁反应,其后果是难以估量的。【注释】FRUS, 1952-1954,Vol.13,p.1281.【注尾】杜勒斯则是频频出访,穿梭于伦敦和巴黎之间,与英法领导人进行磋商。
但是,美国的计划遭到了英国的反对。英国向来不愿看到印度支那战争进一步扩大,因为这将危及英国在香港、马来亚的地位。首相丘吉尔和外交大臣艾登担心,“联合行动”极有可能会导致冲突范围的扩大,引起与中国的战争,甚至将世界推向一场新的世界大战的边缘。他们希望通过谈判来实现印度支那的停火,争取政治解决。早在1952年5月底的巴黎美、英、法三国外长会议期间,艾登就向艾奇逊表示,他不认为中国要在东南亚地区打一场战争,“英国政府强烈反对在东南亚采取任何可能导致与中国发生一场战争的行动”。1954年4月,在同到访的杜勒斯进行会谈时,英国领导人不仅反对立即着手建立所谓的东南亚集体防务体系,也反对向中国发出联合警告。他们坚持认为:军事干涉不会奏效;法国不会赢得印度支那战争的胜利,越是拖延不举行谈判,形势对法国就会愈加困难;对中国实施海上封锁或者轰炸其交通线,这在军事上不仅不会起任何作用,反而有可能招致苏联的介入,引发一场新的世界大战。【注释】Anthony Eden, Full Circle: The Memoirs of Anthony Ede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60),pp.93-94;Andreas Wenger, Living With Peril: Eisenhower, Kennedy, and Nuclear Weapons (Lanham and Oxfor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1997), p.58.【注尾】4月18日,英国政府指示驻美大使梅金斯爵士,避免参加杜勒斯召集的为建立东南亚集体防务组织而举行的预备会议。在4月20日的北约理事会会议上,艾登不顾杜勒斯、雷德福施加的压力,明确拒绝了他们提出的在印度支那采取联合军事行动及利用空军、海军进行干预的要求。英国方面确信,“除非进行像朝鲜战争那种规模的干涉,否则对印度支那的局势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1954年4月底,英国内阁会议正式做出决定:在讨论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召开之前,英国不准备在印度支那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做出任何承诺;对法国在日内瓦达成解决办法所作的努力,英国将给予一切可能的支持。【注释】Richard Melanson and David Mayers, Reevaluating Eisenhower: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 the Fifties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7),p.141; Lawrence Kaplan et al. (eds.), DienBienPhu and the Crisis of FrancoAmerican Relations,1954-1955 (Wilmington: Scholarly Resource, 1990),p.72. 【注尾】4月27日,丘吉尔在下院发表讲话,强调英国政府无意在日内瓦会议召开之前就英国的军事行动问题做出任何许诺。美国领导人对英国的行动大为恼火,却又无可奈何。艾森豪威尔认为,英国内阁的决定“使我们在寻求任何满意的盟国干涉方式的努力暂时终止了”。在他看来,丘吉尔政府之所以拒绝参加“联合行动”主要是“担心香港,希望香港平安无事”,英国人“害怕如果他们开进印度支那,红色中国便会进攻香港,轻易地把它拿下来”。艾森豪威尔表示,他要设法使英国相信,“如果我们同时一起进入印度支那,那就很好,但是如果他们不和我们一起进入,他们就不能指望我们会帮助他们保卫香港。”他指责英国不顾一切地寻求谈判解决印支问题“实际上是在促成第二个慕尼黑”。【注释】“Memorandum for the Secretary of State ,The Indochina Problem,” April 27, 1954, Records of Policy Planning Staff, Box 81, RG59, National Archives, College Park. 【注尾】
在印支问题上,美法之间也存在着严重分歧。奠边府法军被包围后,法国政府敦促美国能够尽快实施“秃鹫”计划,对越南人民军进行大规模空袭。但是,法国反对美国将军事行动扩大到整个印度支那,从而损害法国在这一地区的殖民利益,更反对美国采取直接针对中国的军事行动,担心把法国拖入与中国的冲突中去。法国政府倾向于美国的单独干涉,不希望战争国际化,更不愿意放弃对印度支那的控制。它所要的是借助美国的军事干涉来增强自己在日内瓦会议上讨价还价的筹码,而不是危及日内瓦会议的前景。【注释】George Herring and Richard Immerman, “Eisenhower, Dulles, and Dienbienphu,”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September 1982, p.358.【注尾】4月24日,法国内阁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婉拒美国关于全面介入的建议。美国政府对法国的态度极为不满,却又无计可施。艾森豪威尔指责法国人“要我们充当他们的小伙伴并提供物资和其他东西,以便保证他们自己在那一地区的权力”。【注释】Eisenhower Papers, Diary Series, Box 3, Eisenhower Library, Abilene, Kansas. 【注尾】4月29日,艾森豪威尔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美国打算“在印度支那问题上采取任何新步骤支持法国之前,先看一看外交活动在日内瓦起什么作用。”同时,他向国会领袖表示,仅仅作为法国的一个伙伴介入东南亚将是一个“悲剧性的错误”。
三
1954年4月26日,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在日内瓦召开。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历时51天,终因美国代表团的多方阻挠未能取得任何协议。5月8日开始讨论印度支那问题,参加会议的有中、苏、美、英、法等。与会各国,除了美国以外,都希望通过谈判实现印支问题的政治解决。早在3月中旬,一个由艾森豪威尔指定的特别研究小组就美国的印度支那政策提出报告,认为美国应该利用自己的影响确保日内瓦会议不能达成任何协议。如果美国的努力没有成功,法国接受了不能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则美国将不得不在没有法国参加的情况下,与印支各国及其他有关国家一道继续进行战斗。4月7日,美国国务院东南亚事务司的邦萨尔、政策设计委员会的斯蒂尔和西欧司的麦克布莱特拟就了一份备忘录,称美国参加日内瓦会议是为了支持法国,使其不致在会议上采取一种直接或间接地意味着印度支那落入共产党手中的立场。杜勒斯更是明确指出,日内瓦会议关于印度支那的讨论,只是一种“拖延性行动”,为的是法国有较充分的时间准备实施纳瓦尔计划,并批准加入欧洲防务集团。
美国政府对日内瓦会议所持的态度是极为消极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任何通过谈判取得的解决办法,都将意味着最终不仅把印度支那而且把整个东南亚丧失给共产主义。失去印度支那,对美国的安全来说,将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美国的基本立场是,尽量阻止会议达成任何协议,如果做不到,就拒绝承认达成的协议。为了表示美国对会议不感兴趣,杜勒斯没有等到开始讨论印支问题便于5月3日离开日内瓦回国,由副国务卿史密斯代他率领美国代表团。根据杜勒斯的指示,美国只是作为一个“有关国家”、而不是会议的“参加国”和“谈判者”去参加日内瓦会议的,并且不能赞成任何有损印支国家领土完整的解决方案。【注释】Richard Immerm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Geneva Conference of 1954,” Diplomatic History, Winter 1990, p.63; 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上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286页。【注尾】在日内瓦会议开始讨论印支问题后,美国仍然积极着手军事干涉的准备工作。参谋长联席会议拟订了部署美国军队的应急方案,其中规定当军事上对美国有利时,可以使用核武器。【注释】FRUS, 1952-1954, Vol.13, p.1591.【注尾】国务院起草了授权总统在印度支那使用美军的国会决议。英国外交大臣艾登说,在会议开始阶段,杜勒斯仍就在军事干涉的问题上“纠缠着我们不放”。他尖锐地指出,“美国人打算做的一切就是要取代法国人,并把印度支那搞到手。”
1954年5月7日,越南人民军攻占奠边府,歼灭法军1.2万余人,取得了重大胜利。当日,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等人再一次研究了是否出兵干涉的问题,决定在日内瓦会议失败后,美国将进行军事干涉。于是,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国家安全委员会等都积极行动起来,为可能的干涉行动献计献策。国务院要求国会授权总统动用美国的海、空力量来支持亚洲友好国家对付共产党的“颠覆”活动。政策设计委员会提出报告说,除非美国进行军事干涉,否则印度支那的“失去”不可避免,而“失去”印度支那将可能导致整个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落入共产主义之手”,因而,美国面临的安全威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为了国家利益的需要,不管其他国家如何动作,美国必须在东南亚采取强硬行动。【注释】“US Guarantee of a Defense Line in Indochina”, Records of the Policy Planning Staff , Box 81, RG59, National Archives, College Park.【注尾】参谋长联席会议做出决定,一旦中国公开介入印支战争,美国将使用核武器,对印度支那和中国境内的军事目标实施轰炸,并封锁中国海岸,占领海南岛。为此,参联会制订了详细的行动方案。国家安全委员会声称“防卫东南亚的讨论是没有多大用处的,美国军队应当指向危险的根源,这首先是中国,而且在这方面应当使用原子武器。”杜勒斯公开威胁说,中国在越南的介入“等于是对美国宣战”。【注释】Stephen Ambrose, Eisenhower: The President (New York, 1984), pp.205-206;艾森豪威尔:《受命变革》(复旦大学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研究所译),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402页。【注尾】
美国政府一方面加紧准备直接插手印支战争,一方面撇开英国,与法国进行秘密谈判,继续磋商军事干涉事宜。但是,一如从前,法国并不希望美国实质性地卷入。在很大程度上,法美秘密会谈不过是法国用来增强在日内瓦的要价地位的“一张牌”,旨在以法美会谈为后盾,促使北越做些必要的让步,以便尽速取得协议。美国政府对法国的暧昧态度大为恼怒。5月中旬,美国向法国提出了进行军事干涉的先决条件,其中包括法国给予印度支那联邦“真正的自由”;美国军事顾问“承担训练本地人部队的主要责任”,并“分担制定军事计划的责任”;“法国军队继续作战”。法国方面明确表示,这些条件是“不能接受的”。至6月中旬,法美会谈终因双方立场相去甚远而陷入僵局。法国政府做出决定,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不再要求美国对印度支那进行军事干涉。此时,美国的印度支那政策可以说完全走入了死胡同。杜勒斯在6月24日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无可奈何地表示,“现在潮流是逆我们而动,如果我们继续坚持强硬政策的话,我们将失去很多的盟友,那样我们将不得不重新评估我们的基本政策。”【注释】John Gaddis, The Long Peace: Inquires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Cold Wa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p.132.【注尾】
尽管美国施展种种伎俩,设置重重障碍,企图阻挠日内瓦会议取得进展,但最终未能如愿。1954年7月21日,经过绝大多数与会国的共同努力,会议终于就在印度支那停战达成了协议,规定以北纬17度线为越南南北方临时军事分界线;法国承认柬埔寨、老挝、越南的独立,并从三国领土上撤军;三国将分别举行自由普选,实现各国统一,并承担义务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与会国保证尊重印支三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其内政。美国拒绝在协议上签字,仅在会议上发表了一纸声明,表示美国将不使用武力或威胁来干扰日内瓦协议,这为日后美国干涉印度支那事务埋下了伏笔。
日内瓦会议的成功标志着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结束。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期间,由于受到国内、国际诸因素的制约,美国政府没有直接出兵介入,但其政策却在不断发生变化,从原来的所谓“中立”转向积极支持法国。从1950年6月到1954年6月,美国为法国进行殖民战争总共提供了1880辆坦克,394架各类飞机,各类舰艇438艘,3.0887万辆摩托车和各种运输车辆,5045门大炮,价值27亿多美元。【注释】Historial Division of U.S. Joint Chief of Staff, The Joint Chiefs Staff and the War in Vietnam, 1940-1954 (Wilmington: Scholarly Resource, 1982), pp.488-489.【注尾】在奠边府危机期间,美国向越南派出300名地勤人员,训练法国人驾驶美国提供的飞机,同时还帮助法国从北非向越南运送了两个营的伞兵部队。然而,这终究没有能挽救法国的败局。美国领导人并没有从法国的失败中汲取应有的教训,反而进一步加快了介入的步伐,力图把印度支那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国务院视日内瓦协议为“美国外交上的大失败”;国家安全委员会则认为日内瓦协议是一个“灾难”,它“使共产主义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有可能会导致东南亚的丢失。”杜勒斯则强调:“现在重要的不是哀悼过去,而是要抓住将来的机会,不让北越的丧失导致共产主义在整个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扩张。”【注释】Gary Hess, “Vietnam and the United States,”Boston, 1990,p.49.【注尾】随着法国从这一地区的逐步撤出和东亚冷战的发展,美国一步步走向直接干涉印支事务,印度支那战争也从“法国的战争”转变为“美国的战争”,大规模的军事卷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印支政策所产生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它为日后美国更深地陷入越南铺平了道路。
赵学功:南开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