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特制:美国新经济与全球产业重组的微观基础
黄卫平、朱文晖
〔内容提要〕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至90年代初,学界普遍关注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但是进入90年代中后期,美国经济持续高增长,而日本经济却在90年代停滞不前。作者认为,是温特制使美国公司扭转了对日本的竞争劣势,并最终创造出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近130个月繁荣的奇迹。温特制与美国创新能力突出、人才储备强大、金融市场灵活、消费者偏好新产品等优势结合起来,以高新科技为基础,塑造了一大批新兴企业,使得美国公司在1990年代国际竞争力列世界前茅。温特制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它使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
关键词:美国经济/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温特制/企业重组/经济全球化
20世纪70-80年代,国际经济学界普遍关心美国的经济实力地位相对下降、日本经济实力相对上升,甚至提出21世纪为“日本世纪”的问题。然而,美国经济在19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高增长率、低通货膨胀率,即所谓新经济的良好表现,相反日本经济在整个1990年代的停滞不前,打破了经济学家的预测。进入21世纪后,美国经济又进入了一个调整期。这是一个周期性的现象还是一个结构性的转折点?国际经济学界对此有诸多争议。本文主要探讨1990年代美国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温特制,从微观基础解释美国企业和经济恢复活力的原因,以及在这种微观基础之上引起的全球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重组。
一 从福特制到丰田制
第二次产业革命建立了现代大工业,此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企业实行了福特制生产模式(方式),将世界经济推向了新的增长阶段。福特模式的运行主要建立在三个原则的基础上:首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绝对明确:设计人员负责设计,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工人只需要完成简单动作;其次,利用泰罗制,将流水线上的分工专业化到最细微的地步,保证每个工人都可以最简单的方法完成;第三,寻找最佳的生产模式,无论在设计、生产、管理上都需要寻找最佳的模式,达到提高效率和节省成本的目的。福特制的生产方式,大大促进了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的标准化,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工业制成品的大规模生产和群众式消费提供了基础。
福特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美国扩散到欧洲和日本。1960年代,以丰田公司为首的日本制造业根据日本的文化传统和日本企业的特点,将福特模式与弹性生产方式有机结合,改组为丰田生产方式(模式)。丰田生产方式在保留福特方式大规模生产优点的同时,又有效地克服了其缺点。首先,它的工作组织打破了层层管理的模式,发挥人的积极性,所有职工都要关心生产方法、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改进。在大型企业中,职员组成灵活的、自主管理的小组,集体决定如何管理生产或他们负责的工作,设计与生产融合,设计师与生产者面对面的交流。这种组织形式要求工人有多种技能,并把工人当成企业的长期资产,不断投资进行培训。其次,及时适应市场变化,把生产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形成最有效的产出规模。对整个生产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每个部分都实行零差错,要求企业、供货商和顾客之间信息畅通、关系融洽,彼此之间可以做到“零库存”。第三,在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与供货厂家建立长期信任关系,互相反馈信息。在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网络,从中享受到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好处。这种生产方式,吸收了美国的管理概念,将美国的企业策略、产品生命周期、市场分析、经济计量、信息处理、现代广告等,巧妙地与日本的群体意识、忠臣观念、终身雇佣制、重视长远利益等特点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独具日本特色的生产方式,推动了日本大企业在海外的扩张和日本工业的现代化。
但是,从更为广阔的角度来看,丰田制只是福特制模式的改良,两者都属于追求规模(scale)经济效应和范围(scope)经济效应的垂直型结构,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以至售后服务,都是在同一个企业内部完成。这个过程中,虽然许多产品具有多节点的价值链,但企业都是以全部价值链的整体来竞争,单一价值节点对竞争结果影响不甚明显,因为各价值节点还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因此,福特制典型的代表是汽车工业,而丰田制的典型代表还是汽车工业。事实上在1990年代以前,传统的计算机代表企业IBM,奉行的也是福特制(部分包含丰田制)的生产方式,其生产系统包括硬件、软件、售后服务以至融资租赁等垂直体系。而1980年代日本和西欧各国的计算机企业,都以对该模式的模仿来与IBM竞争。
就在各国企业全力模仿IBM(1980年代日本举国曾以“超越IBM”为目标)的时候,美国的个人电脑突然普及,并改变了整个计算机产业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个人电脑诞生于1970年代末期,1981年IBM推出兼容机后迅速发展,1985年个人电脑的销售量超过了以工业和科研用途为主的大型机。随着微软和英特尔的结合,整个计算机产业迅速从垂直型结构走向水平型结构,市场的领导权从以IBM为代表垂直一体化型企业转向水平分工【注释】王雪佳:《美国新经济与东亚信息产业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王雪佳对本文研究的课题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本文的许多观点借鉴了她博士论文的成果,在此表示感谢。【注尾】,每个水平分工的参与者都专业经营产业总体链条中的一个价值节点(如硬盘、芯片、以致鼠标器等,也可以是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注释】1981年IBM推出的个人电脑,采用微软的操作系统和英特尔公司的芯片作为配置,奠定了整个产业水平化分工的基础。参见王雪佳:《美国新经济与东亚信息产业发展研究》,第98页。【注尾】。因此,从个人电脑诞生开始,计算机产业具备了不同于福特制的水平分工基础。
二 温特制与集聚效应
新兴的个人电脑企业的经营模式与福特制有极大的差别。1980年代后期,在个人电脑行业的水平分工中,涌现出微软、英特尔、网威(Novell)、莲花、康柏、戴尔、希捷(Seagate)、甲骨文(Oracle)、网康(3C)、EDS(Electronic Data Systems)等全新的企业,它们在电脑产业总价值链节点中专攻某个领域,经过激烈竞争脱颖而出。如1995年个人电脑销售量超过IBM成为全球电脑业新霸主的康柏【注释】这家诞生于1982年的公司的英文名称COMPAQ由“兼容”(Compatible)和“质量”(Quality)两个词组成,是当时最快成为全球500强的企业。【注尾】,其主要业务就是制造组装和销售个人电脑,并借此推广自己的品牌。而人们熟悉的微软和英特尔虽然在1990年代后期股票市值高居全球前列,但它们的业务范围极为单一,与多元化经营的垂直一体化的传统跨国公司完全不同。由此可见,整个个人电脑行业的价值链已被分拆成一个个独立的节点,从上游的半导体生产开始(台湾的代工企业又将半导体进一步细分为设计、芯片制造、测试、封装等),到个人电脑的组装、软件开发、硬件生产、乃至打印机、扫描仪、鼠标器等配套产品和售后服务,都成为独立完整的产业部门,有许多专业化的企业在其中参与竞争。这种模式的竞争与福特制时代的大企业之间的综合型竞争完全不同,它在每个节点都会出现激烈竞争,导致整个产业快速升级。相反,奉行福特制垂直一体化生产模式的IBM、苹果电脑,在整个1980年代的发展中对此趋势把握不足,出现了巨额亏损的情况,苹果电脑甚至一蹶不振。
福特制企业追求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个人电脑行业水平结构中强调的是集聚效应(Economy of Cluster)。这种新的生产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劳动密集产业,它十分强调各个部件生产商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在这种新产业群聚效应模式中,通过细化的产业分工,每个企业可以专注某一个部件或产品的一个部分,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同时,不同企业之间互相配合,又可以获得范围经济效应。同时,与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的传统大企业不同,整个个人电脑产业链条上各个组成部分有强烈的灵活性,从而避免了传统大企业容易僵化的弊端。于是,个人电脑时代所重视的新消费群体、新科技、新营销渠道和技巧,以及对上市时机和定价的把握等,彻底改变了原来一家供应商主导的局面,一个全新的、水平式的生产结构,成为个人电脑行业最有效经营模式。
在集聚效应发生作用的同时,推动个人电脑生产的整个产业链升级的线索,是市场标准的不断提升。 微软和英特尔共同构筑的温特制(wintelism)平台,即以微软公司的视窗系统和英特尔公司的微处理器互相咬合搭配,凭借实力和快速的创新不断抛开对手,在自己成长的同时也赚取了大量利润,并引导整个产业不断升级,而掌握标准和引导升级的企业则成为行业的金字塔顶端企业。在个人电脑、硬盘与监视器等有明确标准的硬件方面, 通过日益消费品化的竞争, 大大降低成本和价格,形成了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实际上,1990年代初期温特平台出现(代表性产品是1991年微软的视窗3.X与英特尔的486结合,导致个人电脑的性能大幅度提高和销量爆涨),使得温特制盛行,并逐渐取代了福特制,使美国公司扭转了对日本的竞争劣势【注释】Akira Takeishi,Takahiro Fujimoto,“Modularization in the Auto Industry: Interlinked Multiple Hierarchies of Product, Production, and Supplier Systems,” 2001,http://web.mit.edu/afs/athena/org/【注尾】。 温特制给美国企业带来的主要好处可以由“路径依赖”和网络效应的“正反馈”原理来解释。一方面,温特制在成为标准之后可以锁定消费群,形成强烈的报酬递增特征。 另一方面,温特制使事实上的标准制订者成为市场垄断者,其网络效应的“正反馈”原理使任何企业参与竞争,都要付出比以往大得多的代价。在温特制下,竞争的重点不是投资、也不是降低成本,而是标准的提升和客户群体的锁定。
从全球角度来看,温特制与美国创新能力(无论是理论、技术、产品还是金融工具的)突出、人才储备强大、金融市场灵活、消费者偏好新产品等优势结合起来,塑造了一大批新兴企业,使得美国公司在1990年代国际竞争力列世界前茅。水平生产结构和温特平台的动态性升级,造成产业生命周期明显缩短,个人电脑、进而使整个全球计算机产业的链条不断加快循环,新兴的美国公司不断获得“先行优势”,从而控制了全球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垂直一体化的美国公司(如IBM)丧失了垄断地位, 欧洲和日本公司计算机企业也因无法适应新局面而被大量淘汰、或者竞争能力大幅度衰退。
三 温特制与生产模块化
在温特制出现之际,以电脑行业为代表,美国企业制造流程出现了模块化生产的特点。所谓模块化就是将产业链中的每个工序分别按一定的“块”进行调整和分割。模块化现象包含三个层次的内涵:(1)产品体系中或者产品设计的模块化;(2)生产的模块化;(3)组织形式的模块化或者说企业内部系统的模块化(大量面向外部供应商的外包子系统)。因此,模块化是一种基于某个产品体系的流程再造。在这种产品体系中,一种产品的功能通过不同的和相对独立的零部件来加以实现,这些部件之间的嵌合是根据一套接口标准进行设计的,从而确保零部件可替代性【注释】Kirsten Foss & Link,“The Modularization of Products and Organizations: Improving LeadTime in Product Development,”April 2001, http://www.cbs.dk/link/papers【注尾】。
美国的个人电脑行业是新型模块化生产的先行者。个人电脑分别按照鼠标、硬盘、显示器等价值节点的“块”进行模块化生产,成型的模块经过组合以后,个人电脑的生产便告完成。模块化思路最早的出发点就是通过简便的设计、生产和维修一个具有独立完整功能的模块,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从而降低产品的价格。一般而言,每个模块事先已经确定了设计规则和机能,并在此范围内做到优化。同时,它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只要符合标准和规则,可采用任何方法或零部件组合模块。此外,各个模块的工序既不受其他模块工序的影响,也不会影响其他模块工序。因此,实现模块化以后,无论是分割生产流程,向不同的企业采购相同部件,还是专业化生产特定模块,或进入水平结构中的某一环节,变得比传统行业要容易得多。
个人电脑行业的高速发展与模块化的生产方式相辅相存,模块化生产在1980年代后期进入到福特制的典型产业——汽车工业。1988年至1998年的十年间,专职汽车设计事务所诞生,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的专业跨国公司,从零猛增到240家;另一方面,零部件工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低工资成本国家和地区大量转移,并与大型的零部件跨国公司(主要在欧、美)形成层级供应关系。这就打破了传统的福特制生产方式下垂直一体化的结构,整车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专业化设计、零部件的竞争性采购,低成本组装。零部件企业和设计事务所接替了整车巨头转移出来的生产和研发任务,使得分工关系更加紧密。 设计事务所根据理念设计新车型,零部件厂商在整车的开发和生产中越来越深地介入全过程,同整车企业一道进行同步开发甚至超前开发关键零部件。越来越多的车型共用一个平台,其核心是提高零部件的通用性,尽最大可能实现零部件共享。这项变革被称之为平台共享战略【注释】冯飞:《现代汽车工业技术与管理的真谛是什么?》,《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5月21日。【注尾】。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是最早实行平台战略公司之一。该公司将原有14种平台压缩到4个,即A级、A0级、B级、D/C级,如A级平台可用于奥迪A3、高尔夫、帕萨特等车型。美国推行这一做法的先驱是克莱斯勒。1980 年代,克莱斯勒公司资金短缺,与供应商的关系紧张。在垂直结构的时代,美国汽车制造商都倾向于关起门来进行零部件和系统产品的开发工作,而仅仅把个别零部件外包给供应商,让其按照具体规格进行低级生产加工,并不断压低价格。与传统做法不同的是,克莱斯勒对供应商体系进行彻底改革,建立长期的关系,开发整套的合作分系统,并分享节约成本带来的益处,从而极大减少了新车开发和推向市场的总体时间和成本,使得克莱斯勒从破产的边缘,到1990年代中期一举成为美国汽车三巨头中成本最低的公司【注释】托马斯·斯图尔特(Thomas A. Stewart ):《基本的核心优势》,http://www.longjk.com/whjibenhexin.htm【注尾】。这一做法,也迅速推广到福特和通用公司,并带来了1990年代汽车零部件公司的大发展,这些公司发展的基础,便是模块化生产。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推行模块化技术,简化汽车零部件的构成,推行国际化采购,从发展趋势来看,模块化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进汽车工业的改组。
四 模块化、外包与大规模定制
随着模块化的进展,企业生产某一产品时,无需再把所有的工序集中在一间工厂。相反,把每个工序加以分割,组成企业间的生产网络,取得高效率配合。目前,各企业无需完成大而全的“垂直一体化内部生产”,而是在优势领域集中资源,不断深化行业重组。企业间的关系也不再局限于交易双方保持一定距离的贸易关系或者以出资方式在资产基础上联系起来,而是形成了包含技术合作、OEM、ODM等中间形态在内的多样化的分工合作关系。企业从专业化的角度出发,将一些原来的企业职能部门转移出去成为独立经营单位,或者转向使用企业外部更加专业化的资源或服务,这就出现了“外包”(outsourcing)现象。外包被定义为“把一项现有的企业活动转移到企业外部的过程,该过程通常伴随着将相应的资产转移到第三方(企业外部)”【注释】Staffan Gullander and Anders Larsson,“Outsourcing and Location,” working paper,May 23-26, 2000, http://www.snee.org/mzpap.htm【注尾】。
外包作为一种降低企业成本的方式,使得企业的各项活动在空间上是分离的,但在时间上却可以并行。比如企业在研究和开发产品总和的同时,合作伙伴可能正积极地完成零部件的规模生产。这种并行的作业模式提高了企业的反应速度,有利于企业形成先行效应。实行“外包”的企业以信息网络为依托,选用不同公司的资源,与这些具有不同优势的企业组成靠电子手段联系的经营实体,企业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业务往来和并行分布作业模式都主要由信息网络提供技术支持,利用网络的无形资源整合有形资源。外包可以减少成本,由于将一些自身本不擅长的事务交给专业机构完成,而专业机构因为经验丰富和存在外在竞争,收费较低,企业节省了费用,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越来越强,盈利性和发展潜力越来越好。因此,外包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扩张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温特制下战略外包成为普遍现象。最初,外包集中在战术性、非关键业务上,如审计处理或安全警卫,随后外包的重点逐渐转移。战略业务外包,意味着企业核心活动的外包——如制造过程或后勤补给。企业通过重新评估各个环节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进行外包,改进核心业务的财务状况。当一个产业内多家公司得出同样的战略结论时,这种战略外包就会给产业带来根本的变化。根据科比特集团(Corbett Group)对200余家全球大型企业决策人物关于外包市场的调查结果显示,外包已经成为一项企业用以提高核心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巩固自己市场份额的战略性手段。97%的被调查者表示,近两年在外包服务的投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并且表示这一势头将继续保持下去;78%的被调查者认为外包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并且有92%的被调查者反映他们的相关业务正在向外包化发展;60%的被调查者对实施外包所带来成果表示满意,其中最主要方面的是在运营成本上的降低【注释】《你的IT 外包吗》, Eweek,Monday,January 21,2002,www.zdnet.com.cn【注尾】。
外包曾经是电脑行业普遍采用的方式,后来 逐渐成为汽车行业全球性重组的重要环节。1990年代中期后,零部件外包日益成为汽车业革新经营的重要战略步骤。美国加州国际汽车经济研究所的调查报告显示,从1991-2000年的10年间,工业化国家汽车零部件外包合同金额年均增长为1725%,其中1996-2000年的5年间年均增幅达22.9%。美国三大汽车制造企业1996—2000年的5年中,零部件外包金额年均增长19.6%,2000年达到1350亿美元,而且还未计入技术开发等软性承包业务。令人关注的是,近几年国际汽车业界接二连三的兼并行动,不仅未影响外包业务的发展,而且规模更大。例如美国克莱斯勒与德国奔驰合并后,两家公司1999年外包业务规模扩大了10%,2000年外包业务再次提高16.5%【注释】刘林森:《国际汽车市场面临变革》,《经济世界》2002年第3期。【注尾】。
外包业务的发展,与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注释】大规模定制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70年,预言家阿尔文·托夫勒就在其《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曾经提到;斯坦·戴维斯(Stan Davis)在其1987年所著《完美的未来》一书中也曾对大规模定制生产进行过简要的说明;约瑟夫·派因(Joseph Pine Ⅱ)1992年出版《大规模定制:商业竞争的新前沿》(Mass Customization:The New Frontier in Business Competition)一书中(中译本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系统提出,1993年他与人合作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使大规模定制发挥作用》(Making Mass Customization Work),将这一思想进一步总结。【注尾】有密切的关系。大规模定制是指对定制的产品进行个性化的大规模生产和服务。通过大规模定制,企业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为企业提供了战略优势和经济价值。这一生产方式把大规模生产和定制生产这两种生产模式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其目的是,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了解并满足单个客户的需求从而追求利润最大化。从企业战略的角度看,大规模定制就是“通过定制体现差别化,通过大规模制约成本”,产品的生产是以满足每一个相关的消费者的需求为基础的大规模过程。在传统产业,产品是针对特定市场事先生产出来,然后销售(强加)给消费者;而大规模定制的产品则是专门为每一个特定的客户制造的,它往往是在接到客户订单后进行生产。此外,大规模定制除了通过定制这种方式进行产品差别化;还通过提供与客户有关的服务(比如某种特定的形象或者高质量的交货服务)进行产品的差别化。
模块化和外包被视为大规模定制的关键要素。事实上,模块化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往往可以确保大规模定制的实现。用标准化零部件实现定制化不仅能增加产品多样化,同时也能靠规模降低制造成本,使得进行全新设计的产品开发和增加品种的变型设计速度更快。贯穿产品或服务的模块化,可互换零件使整个生产都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为目的。大规模定制的特点有三个:(1)大规模定制以产品为基础(Mass Customization is product based),即大规模定制是一种以产品为载体/基础的策略;(2)没有品牌的概念(No more brands),有强烈的外部因素。即品牌是客户自己的,完全实现了个性化;(3)客户要求定制(Consumers want customization)。即客户希望得到个性化产品、希望厂商满足其需求。由于各类工业要对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反应, 竞争压力又要求企业实现成本的持续下降,因此企业必须采取能同时提高效率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战略。大规模定制正好适应了这种战略,它通过大规模生产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每位客户的需求,且价格几乎与大规模生产的产品不相上下【注释】Frank Piller and Ralf Reichwald,“Strategic Production Networks,”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Beijing, 2000.【注尾】。
汽车市场的多元化和细分化,是促使形成大规模定制的社会动力,但却又大大的增加了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温特制时代的汽车产品被分解为水平的生产环节:专业化汽车设计师事务所根据汽车新理念进行设计,整车被分解为能在不同场所进行局部装配的结构模块,然后将模块汇集起来进行最终装配,即按一定标准形成主模块,允许对其插入按定制要求和不同时间形成的分模块,构成总线模块,最终装配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在各地的装配点、经销点甚至是客户家中完成。
五 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业
模块化生产、外包、大规模定制现象直到温特制诞生,才从个人电脑产业扩展到汽车等传统产业,关键的催化剂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对物流业的改造。
福特制生产方式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将相关联的企业内部化,降低它们之间进行交易的成本,从而达到范围经济效应。互联网的出现和电子商务的应用为不同企业的外包和大规模定制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注释】互联网出现后,电子商务业务得以广泛展开。以最成功的戴尔公司的直销经验看,正如戴尔自己指出的:“互联网促使传统市场整合的模式发生根本改变,以信息资产为核心的虚拟整合正在逐步取代实体资产的垂直整合,戴尔正在试图建立一种可以整合所有功能的组织,从而建立信息战略伙伴关系,将顾客、员工和供应商的利益融合到一起,发挥虚拟整合的巨大威力,实现电子商务的终极力量。如今,有形资产正在被智力资产所取代,封闭的商业系统将让位于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是网络发挥着核心的作用。……我们必须利用网络的优点,与供应商和顾客建立信息伙伴关系。如果做得好的话,我们便有潜力在全球竞争中成为骨干力量,其结果无疑是革命性的。”参见朱文晖:《改变世界:解读美国新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注尾】因此,在互联网出现之后,另一种管理方式——供应链管理及由此衍生的第三方物流得到了全面发展。
按照全球供应链管理最先进的企业利丰集团的解释,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如下: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千方百计增加收入和减少成本。许多产品的制造成本已经到了无可减的地步,只有从其他的环节成本着手。有一个比喻十分贴切:一件商品在美国的零售价是4元,其生产成本仅为1元,要再压缩成本实在困难。但供应链另外3元就是各个环节的价值,包括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物流运输、批发零售、信息和管理工作。供应链管理就是解决其中“软3元”利润问题【注释】利丰集团:《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注尾】。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主要在技术上解决了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处理问题。供应链的业务过程和操作,可以从工作流程(亦有研究称为商流,work flow)、实物流程(Physical flow)、信息流程(Information flow)和资金流程(Cash flow)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供应链的信息流程带动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决定实物流程,实物流程反馈为资金流程(见下页图)。【注释】利丰集团:前引书。【注尾】
事实上,互联网利用无形资源整合有形资源的功能,造成了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的紧密相关。例如,思科的经营活动大部分依靠互联网进行供应链管理和产品销售。思科在全球有35至40个虚拟工厂,而思科和这些工厂之间的信息传递,包含生产的产品、规格、生产排程和交货日期等,都是透过互联网进行的。网络的“一网打尽”性,以及利用网络中的无形资源整合有形资源的性质在这里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出现,又极大地改变了物流业务,使现代物流业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990年代后半期,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电子商务的
供应链:四种流程、经过不同阶段
资料来源:利丰集团:《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扩散及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出现,传统的物流业逐步向现代的物流业转化。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背景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美国公司将成本高、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的制造业日益外包到其他国家生产,而美国企业则将精力集中到R&D、产品开发、市场营销、融资运资等方面,通过全球配置资源,美国企业的效率在1990年代末期大为提高,美国企业的整体盈利达到石油危机以后的最高水平。1990年代后期, 由于中间产品、原材料、零部件的库存及它们的及时供应成为美国企业最大的风险来源,于是它们又在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将产品和原材料、零部件的及时供应外包给独立的物流公司,以进一步减少了风险和降低了成本。于是,第三方物流、以至第四方物流的概念越来越流行,现代物流业的概念也随之出现,它将分散的、单一经营的传统物流业整合成为一个系统化、集成化的一体化服务,应用最新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来处理订单管理、订货处理、仓储管理、货物的组装和包装、货运、送货及客户服务等,并利用专业知识、技能和人才,帮助客户对物流的功能进行整合、扩张及提升,以达到双赢的结果。美国新经济以金融为核心,技术为平台,物流为中枢,盘活世界经济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
六 水平型跨国生产体系的建立
温特制加快了产业升级速度,缩短了产品生命周期。模块化生产、外包、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令温特制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新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在温特制下,市场竞争的焦点既要保持产品的差异性,又要保证高技术产品问世的速度,从而将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大规模生产完满地结合起来,这改变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传统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温特平台中,每隔一年左右就有一轮新产品潮,企业的利润往往来自产品问世的头三个月,此后企业不得不将生产转移到海外。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微软和英特尔开发的新产品,往往都是在全球同步发售,在新产品刚发布的时候,下一代产品的研发也已大规模进行。事实上,从温特制标准确立和1991年电脑大量销售以来,几乎所有的价值节点都在进行激烈的价格竞争,即使是新产品也无法例外。这种竞争的结局是,电脑行业产业链条中的所有企业,从产品的设计和规划开始就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必须通过大规模销售以降低单位成本,也意味着它们的产品一旦投入市场,就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在全球市场的扩张,如果不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前期就扩张到其他市场,企业就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甚至无法收回研发成本。同时,从市场需求方面看,由于信息技术对国民经济的改造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技术创新,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对上述产品的需求基本可以达到与美国本土同步的水平,也使得全球市场成为一个统一体。
在这种情况下,温特制企业必须通过跨国生产体系来克服上述挑战。商品大规模生产的要求,意味着企业必须大量投资以跨越规模经济效益的门槛;作为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的高技术产品,意味着厂房、设备甚至研发的投入会迅速折旧(包括有形和无形折旧)。这也意味着只有那些在正确的时机、选择正确的产品、以最大的产量、在最短的时间、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的企业,才能取得成功。【注释】大卫·莫契拉:《权力狂潮:全球资讯科技势力大预言》,麦格·希尔台湾公司,1999年版。【注尾】因此,温特制标准在1991年一成型,1992年便马上扩散到全球的生产体系中,形成了以美国企业为核心的新型跨国生产体系,跨国的专业化设计、分包、代工、大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等模式迅速展开,美国的核心企业逐渐将自己的资源集中在最具备比较优势的价值节点或最能够创造利润的分工领域。显而易见,筹资运资、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维护品牌、维持市场标准、加强服务市场便成为美国公司的主要任务,而需要大量投入、折旧加快、风险增大的生产领域被逐渐分离到其他地区。从美国的经验看,康柏、戴尔、以至于IBM都开始大规模在全球采购零部件,组装后再贴上自己的标签,甚至直接采购已经组装好的电脑产品配送到全球各地市场。由于控制了销售渠道和市场标准,美国个人电脑品牌为全世界所认同,美国企业的地位得以确立,美国公司掌握的实质标准也得以维持和发展下去。到1990年代后期,这种跨国水平分工体系已经有效进入了汽车等传统生产的一些领域。
根据美国学者的定义【注释】Michael Borrus,“Left for Dead: Asian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the Revival of US Electronics,”BRIE Working Paper 100, April 1997; Michael Borrus and John Zysman,“Wintelism and the Changing Terms of Global Competition: Prototype of the future?”, Berkeley Roundtalbe on International Economy, Working Paper 96, February 1997.【注尾】,这种新型跨国生产体系是一个企业赖以进行的研发活动、产品设计、采购、加工、分销,以及各种支援性活动的关系网络,这个网络曾经由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由此发生的内部贸易带动,但现在越来越依靠企业之间的协调。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跨国生产体系包括其子公司、分公司、分包商、供应商、分销渠道、合资公司、策略联盟,以及其他种类的合作安排。以前所有这些组织活动或经营活动都在垂直一体化的跨国公司内部完成,现在的跨国生产体系令资源相对馈乏的中小型企业也可以像大型企业那样进入全球化进程。与传统的福特制跨国公司相比,新型跨国生产体系的突出特征是跨国界企业之间的非股权合作关系,使价值创造过程的很大一部分都在主导企业之外完成,甚至整个企业的经营功能都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获得,主导企业出现“虚拟化”和产权控制一定程度的弱化。但由于温特制的作用,主导企业控制着销售渠道、市场规则和产品标准,价值的实现依然控制在主导企业手中。
这种新型的跨国生产体系,给东亚地区的制造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制造业强国日本和韩国,在短期内未能、也不愿意适应这种模式,因而没有能够进入这种新型的跨国生产体系。但在这种新型跨国生产体系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迅速成为该体系的委托加工(OEM)基地。近年来,中国的进出口中出现加工贸易的比重、外资企业的比重越来越大的趋势,而外资企业的进出口中80%以上都与加工贸易有关。OEM 英文是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意为“原始设备制造商”,中国形象地翻译为“贴牌生产”方式,即品牌拥有者并不直接生产产品,只是设计和研发新产品,拓展与控制销售渠道,开展品牌推广工作,而实际的生产任务交由其他企业完成,贴上自己的品牌即可。中国以庞大的市场、低廉的成本、数量众多的优秀人才等有利条件使得中国大陆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有专家预言,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内地将成为全球OEM生产基地。到2005年,中国将可以从全球的OEM市场上获得相当大的业务,中国很有可能成为委托加工型的“世界工厂”【注释】郭万达、朱文晖:《中国制造:转向世界工厂的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注尾】。
委托加工型的“世界工厂”,又可以称作“非科技创新型全球制造中心”,这在中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注释】唐杰的研究表明,制造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相对分离,出现了以全球科技中心地位控制制造中心的新趋势。在实际运行中,全球科技中心对制造中心的控制主要通过跨国公司内部分工、扶持委托加工制造中心、强化低端产品对高端产品的依赖,核心技术对生产性技术的控制,以及市场需求等方式来实现。不管我们是否愿意,都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通过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分工体系,成为委托加工的一环,并沿着其纵向分工体系向上攀登,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参阅唐杰、蔡增正:《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性质及经济发展特征》,2002年内部研究报告。【注尾】。作为非科技创新型的制造中心,对科技创新中心的依赖性和依附性可能会进一步加深,对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竞争优势可能会增强。中国制造业在物质生产规模明显扩张的同时,仍将保持利润水平较低的特点,并因此限制了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成长中的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会更加集中于部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及高技术部门的组装业务方面,在低工资水平的支持下,中国制造业有能力在跨国公司的分工体系中获得更多的外包生产的委托加工订单。在未来若干年有可能形成一个涵盖美国、中国台湾及大陆沿海地区(以至日本和韩国的部分产业、欧洲的一些跨国公司),按照核心技术、高端产品研发、新产品辅助设计与加工、成熟产品大规模生产的跨国型水平分工体系。【注释】唐杰、蔡增正:《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性质及经济发展特征》。【注尾】
委托加工型“世界工厂”虽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的阶段,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升级的机会。相反,随着制造的规模越来越大,对研发和设计本地化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也就是说,非科技创新中心型制造中心有可能转化为科技创新型制造中心。笔者对深圳的富士康公司(来自台湾鸿海的投资)印象极其深刻。富士康是从做OEM起家,其产品系列包括计算机用精密连接器、精密线缆及组配、准系统、板卡组装、整机系统,网络构件之高阶路由器,光通讯组件、无源器件、有源器件及互联网应用技术解决方案等。其集团在全球主要客户的附近设立研发中心,提供客户产品开发及快速工程样品的服务。2001年该集团在中国大陆、台湾、日本、美国、西欧等国家或地区申请专利注册数高达2300件,2001年度跃居台湾民营制造商第一,获得美国《商业周刊》选为全球高科技百强第16名的殊荣。其总裁郭台铭称要从制造的鸿海向科技的鸿海转变,被美国《商业周刊》称为“代工之王”,它在深圳的企业也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制造业出口企业。【注释】郭台铭:《从制造的鸿海迈向科技的鸿海》,http://www.foxconn.com.cn/news/【注尾】
七 结论:温特制的内涵与形式
综上所述,温特制与新型跨国生产体系的形成是20世纪后半叶在世界经济尤其是国际生产领域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物。温特制是在与传统的福特制、丰田模式的扬弃、交叉、磨合中诞生的,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传统生产方式是以最终产品生产者在市场中垂直控制为主要特征的。温特制则与之截然相反。它的特征是:围绕着产品标准在全球有效配置资源,形成标准控制下的产品模块生产与组合,标准制定者在完成产品价值链的全过程中,在与模块生产者的分工中,最终完成以双赢为基础的控制。这一双赢的控制在生产的总架构和全过程中,在产品的零部件模块生产及控制产品的“软件”的制定过程中贯彻始终。因此,温特制不仅仅是高新科技条件下的产物,它更是一种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的生产模式(方式),对21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有着深刻的影响。
温特制企业以高新科技为基础,利用自己掌握的强大信息网络,以产品标准和全新的商业游戏规则为核心,控制、整合了全球的资源,使得产品在其最能被有效生产出来的地方,以模块方式进行组合,最终创造出1990年代美国经济近130个月繁荣的奇迹。这一生产架构中,标准和游戏规则的制定掌握在极少数国家手中,而大多数生产者则以模块生产的形式,实现和落实着这些标准。在这个架构中,标准和游戏规则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能够确保制订者的根本利益,但与此同时,标准的使用和落实者,也可以通过产品模块的生产与组合获益,形成双赢,这在过去是没有的。在实践中,温特制的创始国利用自己的金融实力和物流能力,将标准使用者生产的模块式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以最短的时间实现,终结价值链,并从中获利。
从理论上讲,传统的福特制以分工和效率为基础,强调生产的内部化过程,形成了大而全、强而有力的单一生产体系。日本的丰田模式重视了生产的社会化,在社会中形成自己零部件生产体系,以高效廉价创建了丰田王国。与福特制内部化生产体系不同,丰田模式注重的是在社会化、产业化过程中获取自己的最大利益。丰田公司与其合作者的关系是单赢式的垂直控制,温特制强调以建立和发展产品的标准为主线,在经济全球化中将产品分解为不同的模块,在资源能够最佳组合的地方从事生产和组合,这一过程体现了标准和模块生产者之间的双赢关系,同时也体现了标准对于模块生产者的全方位控制。从生产的角度讲,福特制是自己开发形成产品的模块,丰田是使模块围绕着产品诞生,而温特制则是用标准控制模块的区位生产与组合。因此,可以说福特制是内部化的产物,丰田模式是产业化的产物,温特制则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在经济结构转换的分析中,经济结构的差异决定着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位置,高一个层次的产业结构几乎可以完全控制低一个层次的产业结构 —— 这就如同19世纪资本主义的大英帝国可以打败封建主义的大清帝国,20世纪帝国主义的英国可以打败民族主义的阿根廷(两次都是为数有限远征军打败坐守本土的国家)一样。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低一个层次结构中的设备机械,在高一个层次的产业结构的眼中,大抵只能属于废铁和原料。人们一直都在讲,美国发明了半导体的生产,但却在规模生产上败给了日本人甚至韩国人,市场也让给了日本人,或者韩国人,并认定这是美国在产业上的失败与悲剧。但却很少有人换一个逆向角度来分析:在高技术时代,在温特制的模式中,半导体仅仅是一种原料和中间产品,完全受到高技术发展趋势的左右,美国人有什么理由不去让日本人、韩国人生产这种投资大、产品率低的“原料”,而自己集中全力去发展IT产业,以向芯片中凝结智力产品为武器,同时可以居高临下地控制后者的产成品在市场中的实现呢?
在温特制时代,产品标准不断提升和推陈出新,产品生命周期过程在加速,产品的无形损耗日益加大,加工出来的产品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已经成为过时的压库负担了。计算机从386、486、586到奔3、奔4、迅驰的发展非常有力地说明了这一进程,由模块生产者生产这些硬件产品,无形损耗由他们承担,美国则脱身去做其他的更有“意义”的生产。人们知道,头脑的思维远快于生产过程的改进,模块生产者必然面临承担已有产品被迅速淘汰的风险(当中国取代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产品模块的主要生产中心时,上述风险便会实际地呈现在中国的面前),这样的过程加大了后来者学习的成本。 温特制的生产模式给了我们以很好地启示,是否可以认为这种趋势的存在:高技术的无形产业最终将控制有形的标准化的制造业产业,标准和游戏规则的制定、贯彻将左右全世界产业的运行,在经济全球化参与者的双赢的过程中实现自己对于世界经济的控制。
从另外的角度讲,温特制给了标准制定者以左右他国的力量。当新标准提升后,标准的制定者在选择模块生产区位上具有绝对的主动权,他的喜好则会造成某些按照传统标准建立的产业的衰退(如90年代的日本、今天的中国台湾),和另一些按照新标准建立的产业的兴起,从而在全球范围按照自己的利益形成新的国际生产格局,完成控制,而某些国家将成为这种控制的牺牲品。至少在目前,在温特制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世界中只有美国和中国大陆是最大的获益者,因为前者具有制定标准和商业游戏规则的力量,后者则具有生产、组合各类模块产品的比较优势。
温特制使得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它以高新技术创新为基础,以控制世界资源(人才、资金、稀缺的自然资源)的流向和经济产出(进口、出口)的流向为手段,以产品标准和商业游戏规则的制定来保证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根本利益,因而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在这个基础上,全球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组,中国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正好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当产品标准与商业游戏规则得到确定后,规模与成本便成为重要的因素,这恰恰是中国在今天的重要的动态比较优势。
黄卫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教授
朱文晖:经济学博士、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