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2005年第2期
2004年美国大选剖析
张业亮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实证的方法在对2004年大选的形势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布什和共和党获胜的原因、大选结果对美国政局及政党和选举政治的影响,以及布什第二任期内政外交政策走向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2004年大选是布什和共和党取得全面胜利的一次选举。受九一一事件和伊拉克战争的影响,此次总统选举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全国政治议题和选举议题发生重大变化、道德价值观成为决定大选胜负的关键等。共和党获得全面选举胜利从根本上来说,是“新政联盟”解体以来美选举政治长期变化的结果,也是美国社会日趋保守化的反映。2004年选举结果的意义在于:它预示着保守主义继续得势将是今后四年美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向,再次巩固了共和党在总统和国会选举中的多数地位,强化了总统职位的权势和影响力,加剧了国会内两党的斗争。但这是否是一次“关键性选举”,仍要看两年后的中期选举,特别是2008年大选共和党是否继续维持一党同时控制白宫和国会参众两院的局面。
关键词:美国政治 选举政治 2004年大选
2004年美国大选在民主、共和两党空前激烈的竞选中落下帷幕。选举结果,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乔治·W.布什以高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马萨诸塞州参议员约翰·克里26张选举人票(286比252)和350多万张选民票赢得连任,【注释】布什获得51%的选民票,克里获得48%的选民票。【注尾】成为美国自1900年以来17位竞选连任的在任总统中第12位获胜的总统。同时,布什还是1988年以来第一位选民票超过半数的总统及自1964年林登·约翰逊以来所获得的选民票比任何民主党候选人都多的总统。在国会选举中,共和党获得众议院全部改选的435个议席中的232席,比2002年中期选举多出3席,保持了在众议院的控制权;民主党只获得202席,另1席为投民主党票的独立人士。在参议院改选的34个议席中,共和党赢得18席,从而使共和党的席位总数达到55席,比上次选举多了4席,扩大了共和党在参议院的优势;民主党仅赢得15席,总数为45席。尤其给民主党造成强烈震撼和心理打击的失败是现年56岁、任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达10年之久的南达科他州民主党参议员汤姆·达施勒败给共和党众议员约翰·休恩(John Thune),成为半个世纪以来第一个败选的参议院领袖。一些资深的民主党众议员也纷纷落马,其中包括任期长达13任的民主党众议员、众议院民主党温和派领军人物查尔斯·司登霍姆(Charles Stenholm)。由此,布什又是自1924年卡尔文·柯立芝以来,共和党中第一位获得竞选连任同时在国会参众两院获得多数的共和党总统,也是民主、共和两党中自1936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以来在任总统竞选连任获胜,同时在国会两院中席位都增加的总统。不仅如此,共和党还在11个州的州长选举中赢得7个州,继续占据大多数州的州长职务。【注释】2002年中期选举后,共和党占据26个州长职位,民主党24个。【注尾】在州议会选举中,虽然共和党在全国总共7362个州议席中失去66个席位从而使民主党占据微弱4席的优势(3660比3656),但共和党仍控制着20个州的州议会,民主党只在19个州的州议会占优势,另有10个州为两党分别控制,内布拉斯加州州议会为无党派的一院制。因此,2004年大选堪称布什和共和党获得全面胜利的一次选举。
在目前美民主、共和两党平分秋色、两党选民力量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布什却取得了连共和党领袖人物都没有预料到的选举胜利。【注释】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比尔·弗里斯特称之为“没有人预料到的一次胜利”。See, Brian Knowlton, “Kerry Concedes Tight Election to Bush,”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Thursday, November 4, 2004.【注尾】这就提出了以下问题:布什连任和共和党获胜的原因是什么?此次大选与以往相比有何特点?大选结果对美政局及政党和选举政治有何影响?本文运用实证的方法,着重从选举政治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布什第二任期内政外交政策走向进行探讨。
一、2004年大选的形势和特点
2004年大选是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举行的第一次总统选举和第二次全国性选举,这使选举的政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伊拉克战争、反恐及美国经济的走势和就业状况成为影响大选的主要因素。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合法性、伊拉克局势将会稳定还是陷入动乱的泥潭、美国是否会再次遭受大规模恐怖袭击,成为影响选民心理和投票行为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2004年大选同时又是民主、共和两党实力均衡、美国社会平均分割、党性投票高度极化下又一次势均力敌的较量。在经历了四年前那场历史上两党选民支持率最为接近的总统选举和50多年来竞争最为激烈的中期选举之后,民主党能否重返白宫,夺回对参众两院的控制权?共和党能否继续同时控制白宫和国会?两党中哪个党能建立明显的多数优势从而打破平衡,在新世纪建立本党长期的多数地位?能否出现一位民选票多数的总统和打破国会僵局?所有这一切都使这次大选受到国内外空前的关注,充满悬念,直到大选投票日之前,对大选的结果还难以预测。
从选举政治的角度分析,2004年大选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全国政治议程和选举议题发生重大的变化,外交与安全问题成为此次大选的主要议题并对选举结果产生直接影响。
在美国的总统选举,特别是在现代竞选中,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反映出选民最为关注的政策和问题。因此,界定选举议题和设计一个有吸引力的竞选口号以强调本党形象和在关键政策问题上的主张,是制定竞选战略的第一步。
影响美国选举的议题主要有经济、社会和外交。上世纪初以来,美选举议题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经济问题在美全国议程中占有重要地位。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初期,对外交政策的关注日益突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物资短缺和战后复苏使经济问题在40年代中后期一度上升到第一位。冷战危机和朝鲜战争的爆发重新确立对外政策在全国政治议题中的主导地位,并且一直持续到1970年代初。越南战争结束和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使经济问题再次在全国政治议题中占据主导地位。与此同时,6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社会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种族、堕胎、犯罪、贩毒、同性恋权利、学校祷告等也逐渐成为全国性的政治议题。换言之,新政联盟解体以来,经济和社会问题成为美大选中最反复出现的全国性议题。特别是经济问题,成为影响选举结果的最重要的因素。1992年大选,乔治·布什虽赢得了海湾战争的胜利,但却败给了紧紧抓住经济议题的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阿肯色州州长比尔·克林顿。在当时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情况下,选民最关注的是经济,特别是就业和联邦预算赤字问题, “傻瓜,是经济!”(“Its economy, Stupid.”)当时悬挂在克林顿首席竞选顾问詹姆斯·卡维尔(James Carville)办公桌上方的这条座右铭成为每个总统候选人必须时刻牢记的警语。【注释】Stephen J. Wayne, The Road to the White House: The Politics of Presidential Election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6), p.198.【注尾】
但在2004年大选中,外交与安全政策取代经济成为主要议题。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于2004年8月所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显示,在美国公众关心的问题中,对外政策问题位居第一,其次才是经济问题。46%的美国人认为对外政策和恐怖主义是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只有26%的美国人认为经济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注释】法国《世界报》2004年8月20日。【注尾】直到选前一个月,美联社和益普索咨询有限公司(Ipsos)所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仍显示,55%的受访者认为,国家安全是美国目前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只有40%的受访者认为包括就业在内的经济问题是美国目前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将医疗保健等其他国内问题视为最重要的问题的则不到25%。虽然在选民投票后进行的民意测验(exit poll)显示,伊拉克战争和反恐次于“道德价值”和经济问题而居第三位,但外交和安全政策无疑是本次大选选民最关注的议题,并且与“道德价值观”问题一起对布什的胜选起了关键的作用。
(二)“道德价值观”问题成为胜选的关键。
道德价值观(moral values)问题虽没有像反恐和伊拉克战争那样作为竞选的主要议题引起激烈的辩论,但在选举投票日却成为布什胜选的关键,是此次大选的又一特点。特别是在俄亥俄州的选举中,社会和宗教保守派的选票对布什战胜克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美国政治中,宗教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是宗教本身成为政治辩论的一个方面,而是它反映了政治行为的变化。【注释】L. Sandy Maisel, The Parties Respond: Changes in American Parties and Campaigns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2002), p.296.【注尾】在近几届总统选举中,道德价值观问题一直是选民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根据哈佛大学两位公众舆论调查专家统计,《洛衫矶时报》从1992年开始就设计了包括道德价值观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对离开投票站的选民进行调查,选民连续地把道德价值观问题作为决定投票时的第一或第二位的因素。【注释】Jeff Madrick, “Did the Economy Swing the U.S. Election after all?”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Friday, November 26, 2004.【注尾】对两党总统候选人来说,是否持有传统的价值观业已成为在保守的南部和乡村扩大地盘的不可或缺的因素。2004年大选更是如此。2004年5月,同性恋首次在马萨诸塞州合法化。虽然在竞选中,布什和克里对此都表示反对,但布什主张通过宪法修正案来禁止同性恋,而克里则反对修改宪法。这使得在10多个关键的摇摆州(swing states)中,价值观与经济、就业率一样,成为选民最关心的问题。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作出允许同性恋婚姻的裁定激起保守选民的强烈反弹,纷纷投票支持布什。布什反对进行干细胞(stemcell)研究也使其赢得社会和宗教保守派的鼎力支持。据民意调查统计,在本次大选中,根据道德价值观而决定进行投票的选民中有80%投了布什的赞成票,投票支持参议员克里的仅占18%。因此,美联社在选举次日载文指出,布什连任成功,主要归功于他在竞选期间所大力鼓吹的传统价值观。正是在把价值观看得最重要的选民当中,布什赢得对手克里。【注释】David D. Krikpatrick, “The Right Awaits its ‘Revolution’,”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Friday, November 5, 2004.【注尾】在本次大选中,支持布什连任的基础力量是以白人福音派教徒为主的基督教右派势力。这些人最重视伦理和信仰问题。美国三大互联网和美国有线电视网(CNN)等媒体在11月2日投票当天进行的联合调查结果也显示,在问及实际投票时你认为“最重要的议题”是什么时,22%的人回答是“伦理和价值观”,20%的人回答是“经济和就业”,19%的人回答是“反恐”。在投了票而且接受了调查者中,“白人福音派教徒”占23%,“白人宗教保守派”占8%。也就是说,被认为是基督教右派的人士占了31%,比2000大选中的14%增长了一倍。此外,在投票的选民中,基督教右派人数达到1/3,其中,78%的“白人福音派”和96%的“白人宗教保守派”投了布什的票。【注释】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November 5, 2004.【注尾】
(三)两党选民基础的构成虽没有发生变化,但布什增加了他在妇女、拉美裔(Hispanics)、老年人和城市选民中的选票,在天主教徒和犹太裔美国人中的支持率也有所上升。
上世纪60年代“新政联盟”解体以来,民主党的核心选民团体主要由各种移民团体、天主教徒和犹太裔美国人、黑人、劳工组织和城市居民构成;而共和党则成为白人中产阶级、郊区居民的党,白人新教徒构成其选举联盟的核心团体。在2004年大选中,虽然民主党的选民基础没有变化,但与2000总统选举相比,各选民团体中支持布什的人数有所增加。
在当今美国政治中,选民对两大政党支持的性别差异(gender gap)始于1980年大选里根战胜在任总统卡特。【注释】Morris P. Fiorina, Cultural War? The Myth of a Polarized America (Pearson Longman, 2005).【注尾】妇女是民主党最可依赖的选民团体之一和“天然盟友”。 【注释】Paul R. Abramson, John H. Aldrich, and David W. Rohde,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the 1992 Elections (Wahsington, D.C.: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1994) p.102.【注尾】1996年总统选举,克林顿获得56%的职业妇女的选票,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多尔仅获得35%。在2000年总统选举中,戈尔赢得54%妇女选票,布什仅获得43%,戈尔高于布什11个百分点。投戈尔票的妇女选民支持他强调妇女权利的主张;而支持布什的妇女选民则基于他具有吸引力的个性和他所强调的价值观。【注释】L. Sandy Maisel, Maisel, The Parties Respond: Changes in American Parties and Campaigns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2002) , Forth Edition, p.305.【注尾】但在2004年总统竞选中,妇女选民中支持布什的人数明显增多。《纽约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于2004年9月中旬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在已经登记的妇女选民中,48%支持布什,43%支持克里。【注释】Katharine Q. Seelye, “Kerry Tries to Win Back Natural Allies: Women,”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Thursday, September 23, 2004.【注尾】另一项由盖洛普公司所做的调查显示,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后,妇女选民对布什的支持率由先前的46%上升到48%,而对克里的支持率则由先前的51%下降到49%。【注释】Lance Tarrance and Leslie Sanchez, “Women are Swinging to Bush,”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Tuesday, September 14,2004, p.7.【注尾】选举日后举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妇女选民对布什的支持率为48%,比2000年大选多5个百分点。妇女选民支持布什人数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她们比男性更关注安全问题,而不少妇女认为布什在使美国免遭恐怖主义再次袭击方面比克里做得更好。
美国有3000万拉美裔美国人,是美国人数众多的少数族裔之一。随着拉美裔人口的增长、参加投票的人数比例不断增多,同时由于拉美裔美国人集中在一些政治上重要的州【注释】拉美裔美国人数量最多的州有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纽约州、佛罗里达、伊利诺伊,这些州都是选举的战场州。这些州的选举人票加在一起,超过了赢得总统选举所必须的270张选举人票的一半。【注尾】,该少数民族团体正在成为美国选举政治中一支日益重要的力量。尽管美国的拉美裔可溯源于近20多个不同的国家,其政治诉求不尽相同,但在过去的20多年里,拉美裔美国人是民主党选举联盟的可靠的一部分,大约16%的拉美裔美国人是共和党,44%是民主党,其他40%是独立选民。在2000年总统选举中,布什仅获得了31%的拉美裔选票。而此次大选,布什获得的拉美裔支持率上升到44%,是新政联盟解体以来拉美裔支持共和党人数最多的一次。
从里根年代时起,民主党在总统选举中就大打老年牌,声称民主党作为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党和制定1935年《社会保障法案》的党,是一个能最好地保证老年人收入、医疗保健和福利的党。克林顿在两次总统竞选中都大打老年牌。戈尔也是如此。在2000年选举中,60岁以上的老年选民仅占选民人数的22%,45岁至59岁的选民(即将退休或达到社会保障的年龄)占选民的28%。戈尔赢得51%的老年人选票。虽然布什比其共和党前任赢得更多的老年人选票,并且赢得了亚利桑那和佛罗里达这两个美国退休人员最多的州的老年人选票,但仍低于戈尔四个点(47%)。在2004年总统选举中,布什赢得45~59岁的选民中51%的选票,60岁以上的老年人54%的选票,而克里则分别获得48%和46%的选票。
天主教徒占选民的1/4,是选举中可望获得大量选票的部分。传统上,城市天主教徒是民主党核心选举联盟的一部分。1952年大选以来,民主党只在4次总统选举(1972,1980,1984,1992)中获得的天主教徒选票未超过50%。但总体上,新政联盟解体以后,天主教徒对民主党的支持有所下降,认同共和党的人数比例在上升,特别是在年轻人中。目前民主党在该团体中的选民优势和稳定持久的支持主要来自年长的天主教徒。【注释】Stephen J. Wayne, The Road to the White House: The Politics of Presidential Elections (New York: Saint Martin Press, 1996), p.80.【注尾】2000年总统选举,虽然戈尔获得50%的天主教徒的选票,但布什的所得到的天主教徒支持也达到47%。2004年大选布什进一步获得52%天主教徒的选票,是自1952年以来共和党第3次获得超过半数以上天主教徒的支持【注释】另两次为1972和1984。【注尾】。
此外,布什在犹太裔美国人和城市选民中的支持率与2000年大选相比也有所上升。(见下表)
总统竞选中的拉美裔、老年人和天主教选票(%)
|
拉美裔 |
老年人 |
天主教徒 |
|||
民主党 |
共和党 |
民主党 |
共和党 |
民主党 |
共和党 |
|
1976 |
76 |
24 |
52 |
48 |
57 |
41 |
1980 |
59 |
33 |
41 |
54 |
46 |
47 |
1984 |
62 |
37 |
41 |
59 |
39 |
61 |
1988 |
69 |
30 |
49 |
51 |
51 |
49 |
1992 |
61 |
25 |
44 |
37 |
42 |
37 |
1996 |
72 |
21 |
49 |
43 |
54 |
37 |
2000 |
67 |
31 |
51 |
47 |
50 |
47 |
2004 |
53 |
44 |
46 |
54 |
47 |
52 |
资料来源:《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选民消息社(Voter News Service)、盖洛普组织
(四)两党选民力量大致相当,中间选民减少,动员本党选民尽可能参加投票成为两党竞选策略的首要选择和赢得总统选举的关键。
新政联盟解体以来,由于两党选民结构的变化、选民政党忠诚的转移、独立选民的增多和美国社会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美两党的选民力量发生了有利于共和党的变化。从1968年到2000年,共和党赢得9次总统选举中的6次,成为总统选举中的名副其实的多数党;在国会选举中,民主党也由90年代中期之前长期控制参众两院变为多数情况下由共和党掌控国会,但就政治格局而言,则基本上是一党占据白宫,一党控制国会,两党在全国性的选举中总体上处于实力均衡状态。2000年大选,戈尔获得48.4%的选民票,布什获得47.9%的选民票,两者的选民票数仅仅相差0.5%。【注释】Charles E. Cook, Jr., “Political Deja vu, but Will it Be 2000 or 1992?”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Summer 2004.【注尾】由于两党选民力量大致相当,因此,自2002年中期选举以来,两党都把竞选策略的重点放在尽可能动员本党选民投票上。
另一方面,此次大选的一个特点是中间选民减少。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政党政治和选举政治变化的一个方面是政党对选民的影响力减弱,把自己视为独立选民的人数比例不断上升。根据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研究中心的统计,在1952年到1992年的40年间,特别是1964年大选以后,政党认同人数下降了13%,而自称是独立选民的人数增加了16%。【注释】Stephen J. Wayne, The Road to the White House: The Politics of Presidential Elections (New York: Saint Martin Press, 1996), p.72.【注尾】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独立选民的人数进一步上升,一般占选民总数的4成左右。民意调查显示,2001年,40%选民自认为是独立人士,34%自称是民主党,26%是共和党。【注释】Bruce Miroff, Raymond Seidelman, Todd Wwanstrom, The Democratic Debate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2), p.196.【注尾】而在2004年大选中,截止大选投票日的前一周,拿不定主意的中间选民只有2~3%,是历次总统选举最少的一次。【注释】2004年11月3日《人民日报》。【注尾】根据投票日后举行的民意测验,自称是共和党和民主党的选民各占37%,独立选民占26%。中间选民的减少也促使两党在争取中间选民支持的同时,还把竞选战略的重点放在尽可能动员本党选民参加投票上。
(五)在国内议程方面的两党政党意识形态分歧极化,党性投票高涨。
在美国的全国性公职选举中,总统选举最深刻反映出党派的、意识形态的或政党哲学方面的分歧。在以前的总统选举中,由于两党内都存在保守派、中间派和自由派等不同政治派别,因此,两党的总统候选人在竞选中都努力争取获得对方阵营中持中间立场或相同政党意识形态的派别的人的支持。里根是共和党中的极端保守人物,但却动员民主党的支持者,从而产生了所谓的“里根民主党人”。但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总统选举中“跨党投票”的人数急剧下降。从1976年到2000年,共和党候选人获得的民主党选票下降了一半。【注释】David M. Shribman, “Subtle Shifts” in L. Sandy Maisel ed., The Parties Respond: Changes in American Parties and Campaigns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2001), p.296.【注尾】这一状况在2000大选后进一步加剧。
2000以来,美国选举政治的变化的一个方面是:保守的民主党人和自由的共和党人的人数在减少,从而减少了两党内的反叛票和分裂票。两党选民力量大致相当但两党对本党总统候选人的支持高度极化(even partisan division and high degree of polarization)成为美选举政治的一大特点。这也充分反映在2004年大选中。据选前进行的盖洛普民意调查,克里拥有82~86%的民主党选票,布什只赢得5~9%的民主党选票;布什则获得86~90的共和党选票。【注释】Charles E. Cook, Jr., “Will the Incumbents Hold?”,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Autumn, 2004.【注尾】而选举日投票后当天举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布什获得93%的共和党选民投票,投克里票的民主党选民也高达89%,因此,2004年大选是迄今为止最为极化的一次选举。【注释】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Friday, November 5, 2004.【注尾】
(六)选民投票率大增。
美国的投票率历来较低。以具有投票权的选民实际参加投票率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1980年代美国在20个西方国家中居倒数第二位;如以登记注册的选民数为比较的标准,美国在24个西方国家中居第18位。【注释】David P. Glass, Peveril Squire, and Raymond E. Wolfinger, “Voter Turnout: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ublic Opinion (December/January 1984), pp.49~55.【注尾】而且,战后美国投票率呈逐年下降的态势。1960年,美国总统选举的投票率为62.8%,1996年下降为53.2%,到2000年则为51.2%或拥有选举权的选民中只有1.05亿人参加投票, 是历届美国总统选举中投票率最低的一次。在国会和州长选举中,投票率更低。1998年中期选举,投票率只有37.6%。2002年中期选举虽然有所增加,也只有39.3%(7873万人)的选民参加了投票。【注释】Garry Wasserman, The Basics of American Politics, Eleventh Edition (Pearson Longman, 2004), p.182.【注尾】
理论上讲,除选民党派忠诚的下降和对美政治现实冷漠导致投票率下降外,选举制度方面的原因(如登记制、胜者得全票制)、公众对选举的兴趣、对选举结果的关注、责任感和对政治效率(如对个人的选票是否有用)看法,选民年龄、受教育的程度、收入和职业、甚至投票日的天气情况等等也是影响选举投票率的因素。由于民主党大多从经济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社会阶层及较少成为专业人士机会的人中获得选票支持,因此,投票率低对民主党较不利。
但2004年选举受到选民的高度关注,据统计,60%的选民(1.2亿人)参加了投票,是自1968年以来投票率最高的。【注释】2004年11月3日《人民日报》。【注尾】
除此以外,2004年大选在竞选经费上、两党选民构成的地理分布、第三党因素对选举的作用等方面也出现一些新的情况,限于篇幅的原因,兹不赘述。
二、布什获胜和共和党取得全面选举胜利的原因
在职总统竞选连任是选民对其四年执政业绩的一次全民公决。布什执政四年来,虽然通过实施低利率和低汇率的货币政策、财政上减税和扩大政府开支等综合措施有效地刺激了经济,使美国经济缓慢地复苏,但经济增长并没有带动就业的增加,失业率一直维持在20年来最高的水平,仅制造业岗位就流失600万个,是继赫伯特.胡佛(1929~1933)之后第二位在四年任期内工作岗位净流失的总统。上台之初巨大的预算赢余变成巨额的财政赤字,2004年贸易赤字高达651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贫困人数增加,收入增长停滞,未能享受医疗保健的人数增长,减税的好处大部分落入富人的腰包。在对外政策方面,布什政府奉行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国家安全战略、对伊拉克动武理由漏洞百出、驻伊美军死亡逾千、虐俘事件频频曝光,导致国际社会普遍不满。在上述情况下,布什却以美国历史上最多的民选票(5850万张)赢得连任,不仅在2000年选举获胜的州继续赢得选民的支持,而且在弗罗里达州取得了关键性的、决定性的胜利,这主要是以下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紧紧抓住反恐议题并用清晰、简明的语言反复向选民表达和传递这一信息和树立自身美国国家安全“卫士”形象是布什选举获胜的一个重要因素。
2004年大选是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举行的第一次总统选举。九一一事件对美民众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土安全成为选民普遍关注的问题。民意调查显示,在九一一发生3年后,仍有1/3美国人担心恐怖袭击会再次发生。美国能否防止恐怖组织再次对其本土或公民发动大规模恐怖行动成为影响大选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布什竞选班子准确把握了民众对国家安全普遍忧虑这一心理,避开经济而将反恐确定为竞选的主要议题,着力渲染美国面临恐怖威胁的严重性,竭力宣扬布什四年来进行两场反恐战争的“业绩”,大力塑造布什“战时总统”以及在领导美国反恐方面“坚定和果敢”的形象,从而有效地影响了选民的心理。
此外,在美国政治中存在着“聚集在大旗下”( “rally round the flag”)的现象,即在国家面临突然出现的外来攻击或威胁时,公众议论将转向支持领导人。这是因为在危机期间,批评总统或国家未来被认为是不爱国的表现。【注释】Charles E. Cook, Jr., “The Equilibrium Election,”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Spring 2002.【注尾】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肯尼迪总统在“猪湾事件”中的公众支持率上升。布什就任不久,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不久又相继发生“安然事件”和世界电信(World Com)的腐败丑闻,导致布什的支持率骤然下降。盖洛普民调显示,布什的支持率只有51%,下降到其就任以来的最底点,而不赞成的人数高达39%。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为布什政治命运的改变提供了机遇。“布什和共和党把公众的注意力从经济和国内问题向上转移,外交政策、国家安全和恐怖主义成为向公众展示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领导能力的机会。”【注释】Charles E. Cook, Jr., “The Parties Spring into Action,”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Spring 2003.【注尾】据盖洛普民意测验,九一一事件后,布什的支持率上升到90%,后下降到50%,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又回升到71%。虽然以后布什的支持率不断波动,但美国民众对布什处理国家安全和反恐事务的能力较之于克里持更信任的态度。益普索咨询有限公司的民调显示,在“处理对外政策和反恐问题上”,布什的支持率为60%,38%反对,比对他整体工作的支持率的57%高3个百分点。【注释】Charles E. Cook, Jr., “Sweep or Split?”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Autumn, 2004.【注尾】布什也利用九一一后美国民众的爱国热情在竞选中反复强调任期内的反恐“业绩”来争取选票。加之九一一后,由于美国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直到投票日前美国再没有发生大的恐怖事件,而同一时期在全球其他地方,恐怖活动更加猖獗,特别是选前不久在俄罗斯发生的别斯兰人质事件更凸显了布什保护国内安全的“成就”。这些无疑为布什竞选增加了筹码。
(二)美国社会的保守思潮和布什保守的国内议程。
共和党在本次选举中大获全胜,从根本上来说,是新政联盟解体以来美选举政治长期变化的结果,也是美国社会日趋保守化的反映。
保守主义思潮兴起和得势是过去20多年来美国政治走向的总体趋势。自从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1933年推行新政到70年代末期的近半个世纪里,自由主义在联邦政府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中一直居于支配地位。【注释】李道揆:《九十年代的美国政治》,《美国研究》1997年第4期。【注尾】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美国的民意测验表明,自认为是保守主义者的比例缓慢增长。在过去的20多年里,自称是保守派的人上升了6%,而自由派下降了4%。【注释】Bruce Miroff, Raymongd Seidelman, and Todd Wanstrom, The Democratic Debate: An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Politic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2), p.176.【注尾】这些加上共和党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选举胜利,在2000年大选中又占据了白宫,表明公众对保守的公共政策的支持日益增大,保守的意识形态思潮逐渐占据上风。
2004年在美国出版的由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两名编辑撰写的《右倾的国家》一书深刻地揭示了保守主义在美国影响日甚的原因:一是上世纪60年代民主党总统约翰逊执政时期,政府干预政策过度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使美国人对自由派失去了信心;二是保守派与美国人的价值观念,特别是与那种异乎寻常的宗教虔诚更加合拍;三是保守派所倡导的“小政府”政策更能迎合美国人植根于宗教信仰的反对集权、崇尚个人主义的观念。而九一一事件则加速了美国社会整体上向右转的趋势。
作为美国两大政党主流派的意识形态,民主党奉行自由主义,共和党奉行保守主义,由此带来两党在国内外基本政策主张上的不同。在上世纪90年代,“务实的中间立场”一度成为美政党政治的主流。两党都摒弃了极左或极右的政策主张,走中间路线。克林顿和国会民主党人在1993和1994年向左转,并由此而遭受中期选举的失败之后,开始转向中间路线,并且一般来说,此后转向中左的政策立场。共和党则在1994年取得巨大胜利后,在政策立场上向右转,结果在1996年的选举中输掉了总统选举,国会议席减少,此后又开始回到原来的右的政策主张,在1998年的弹劾案中采取回到右的路线。在那以后,共和党无论在政策上还是在方式上都降低了调门,转向中右的立场。
2000年大选,布什为争取中间选民的支持,曾提出“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compassionate conservative”)。执政后,布什虽在教育和医疗保健问题上持中间立场以拉住温和派,但在一系列外交、经济和社会问题上采取了强烈的保守主义立场,如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伊拉克战争、提出新一轮连最热情的供应学派都感到欣喜的减税计划、在“罗诉韦德案”(Row v. Wade)裁决30周年纪念会上对反对堕胎的集会表示支持。在2004年总统竞选中,布什进一步提出了其保守的政策主张,并得到保守派基督徒的支持,特别是在俄亥俄州的竞选中为布什赢得该州选举人票起了关键作用。
综上所述,一方面,美国社会保守思潮占上风;另一方面布什第一任期保守的政策和竞选期间提出的保守的国内政策主张,这两者相结合,把布什再次送进白宫。
(三)布什的竞选策略。
在2004年大选中,布什在个人形象上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诚实、有领导能力和信仰坚定的人,把对手描绘成传统的自由派和“见风使舵的人”(flapflopper), 【注释】Charles E. Cook, “Will the Incumbent Hold,”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Autumn, 2004.【注尾】从而成功地使不少选民对克里的政策目标及是否信守原则的信誉产生怀疑。
除了上述两招杀手锏外,布什及其竞选班子还把“充分动员共和党的基本力量,而不是致力于说服那些犹豫不决者”作为竞选的基本战略。【注释】〔法国〕《新观察家》周刊,2004年9月25日。【注尾】
与90年代两党在竞选中竞相争取对方在主要议题上持相同政党意识形态的选民支持不同,自2002年中期选举以来,动员本党选民参加投票是近年来选举政治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共和党选举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共和党核心选民团体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相对于来自中低收入的民主党的认同者来说,参与投票的积极性更高。此外,布什及其竞选班子还吸取了2000年大选的教训。布什的主要政治顾问卡尔·罗夫(Karl Rove)认为,在2000年总统选举中,布什的选民票低于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其部分原因是400万保守派和福音派基督徒没有投票。【注释】Elisabeth Bumiller, “Voter Turnout was Key to Winning,”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Friday, November 5, 2004.【注尾】因此,如果能够使这部分人参加投票,再加上人口迁徙使阳光地带的选举人票增加,布什就能赢得连任,堕胎问题和有关禁止同性恋婚姻的修宪问题可能使不投票的社会保守主义者参与投票。【注释】Todd S. Purdum, “Victory Rewards Man Who Galvanized Centerright of U.S.,”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Friday, November 5, 2004.【注尾】为此,共和党竞选组织对其基础选民、特别是保守的选民进行充分动员。据报道,共和党的竞选组织仅在内华达州就与选民进行了13万次接触,在弗罗里达、宾夕法尼亚和其他战场州也是如此。【注释】Elisabeth Bumiller, “Voter Turnout was Key to Winning,”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Friday, November 5, 2004.【注尾】
对总统选举而言,在职竞选是柄双刃剑。在职总统和挑战者之间各有优势和不利方面。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在职竞选具有一定的优势。据统计,1900~1972年间,共有13位在任总统寻求连任,其中11位胜选。只有威廉·霍华德·塔夫脱于1912年和赫伯特·胡佛于1932年由于面临不寻常的情势而竞选连任失败。1972年以后,尽管所有在任总统都寻求连任,但在布什之前只有里根和克林顿竞选连任获胜。克里缘何败北值得深思。
实际上,布什成功的方面也正是克里的失败之处。正如卡尔·罗夫所说:“在大选日,人们投布什的票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他们认为布什胜任此项工作,二是他们对克里深深地怀疑”。【注释】Elisabeth Bumiller, “Voter Turnout was Key to Winning.” 【注尾】民意调查显示,选民可能不喜欢布什,但也不信任克里。布什竞选连任获胜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民主党缺少一个强有力的挑战者的缘故。克里失利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在竞选策略上,把反恐和对伊战争作为竞选的议题,欲在共和党传统的优势领域与其一决高低。但在反恐和国家安全问题上,克里提不出有别于共和党的主张。
在两党的传统形象上,经济通常被认为是民主党的优势领域,而共和党则更善于处理外交和国家安全问题。但在2004年大选中,克里却反其道而行之,突出强调外交与安全问题。克里把外交与安全作为竞选的议题,既是为了迎合选民心理,同时也是吸取了民主党2002年选举失败的教训而对竞选策略做出的调整。
早在2004年大选紧锣密鼓之前,民主党的竞选专家认为,九一一后美国选民关注的中心议题已发生变化,但民主党仍试图把辩论的议题由国家安全转向公司丑闻和社会保障等问题,从而没有能够使选民相信民主党也有能力保护美国的安全,这个竞选战略的错误是2002年中期选举失利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在美国国家安全和恐怖主义成为选民关注的焦点时,民主党难以期望用经济和社会问题来弥补与共和党在外交与安全政策问题上选民信赖的差别,重现1992年大选的奇迹。为此,他们建言:“如果民主党有任何希望重返白宫,或者在未来的数十年里在竞选中保持竞争态势以维持两党制的正常运转和平衡,他们就必须要使美国人民相信——民主党在保护美国免遭恐怖主义和其他安全威胁方面与共和党不相上下。”【注释】Dana H. Allin, Philip H. Gordon, and Michael E.OHanlon, “The Democratic Party and Foreign Policy,” World Policy, Vol.20, No.1, Spring 2003.【注尾】
基于上述分析,克里及其他民主党总统竞选人一反传统的以教育、经济、就业和医疗保健为主的议题,把对伊战争作为竞选的议题,认为这个议题是布什竞选的一个潜在的弱点。【注释】Adam Nagonurney, “Rivals for 2004 challenge Bush on Terror,”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Friday, December 27,2002.【注尾】他们批评布什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使美国人的生命、金钱和声望遭受损失;认为布什的对外政策增加而不是减少恐怖主义对美国的恐怖主义袭击的危险,美国并不比九一一前更安全;【注释】Adam Nagourney and Jodi Wilgoren, “Candidates Makes War a Central Issu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Monday, July 12, 2004.【注尾】要求修改布什的国家安全战略,声称布什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略疏远了盟国”;承诺改革情报机构和防止核恐怖主义。【注释】David E. Rosenbaum and David E. Sanger, “National Security to Provide the Backbone of Democratic Platform,”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Monday, July 5, 2004.【注尾】2004年6月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长达35页、共1.6万字的竞选纲领中,几乎整个上半部都阐述国家安全问题,是前3个党纲篇幅的两倍,位置也显要的多,并提出了民主党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主张,喊出造就一个“在国内更强大,世界上更受尊重”美国的口号。【注释】Bobin Toner, “Economic Plan Targets ‘Middleclass Squeeze’: Jobs and Medical Costs are Priorities,”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Wednesday, July 28, 2004, p.5.【注尾】
但民主党在反恐和伊拉克问题上提不出有别于共和党的政策主张。克里2004年9月22日在纽约大学的演说被认为是其主要的对外政策讲话。在该次演说中,克里对布什政府的伊拉克政策进行了最尖锐的和具体的批评,指责布什犯了一系列判断上的错误,从而造成一场“历史性危机”,可能将美国拖入一场“打不完的战争”,使得美国不是更安全,而是更不安全。克里还提出了他当选后的对伊政策:尊重联合国决议,将向美国的盟国和伊拉克的邻国施加压力,对伊拉克提供更多的援助;从盟国,特别是没有向伊拉克派驻部队的国家募集数千名合格的教官紧急训练伊拉克警察和部队;加速伊拉克重建;将采取必要的步骤帮助伊拉克选举走上轨道。克里承诺当选后,将2005年夏天起开始从伊拉克撤军,在他执政的四年内撤出所有驻伊美军。【注释】Brian Knowlton, “Kerry Sees A Crisis of ‘Historical Dimension’,”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Wednesday, September 22, 2004.【注尾】由于缺乏新意,自克里参选以来,共和党不止一次攻击他没有独立和完整的政策主张,特别是在伊拉克战争和反恐问题上左右摇摆。
(二)在个人形象和领导能力上,克里尚不足以使选民信服。
首先,民主党竭力把克里塑造成“越战英雄”的形象不足以使选民确信他有能力领导美国打赢反恐战争。多数美国人认为,在当前反恐形势下,布什将更有能力领导美国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民意调查也显示,在国家安全问题上,布什的支持率远高于克里。其次,政策主张不连贯一致、明确清晰。克里关于伊拉克战争的细微差别的言论,特别是2004年3月的一次讲话说,他在投票反对对伊动武之前曾投票支持为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驻军拨款870亿美元,给共和党以口实,攻击克里为“见风使舵的人”, 优柔寡断、反复无常、犹豫不决,不能领导美国【注释】Brian Knowlton, “Kerry Sees A Crisis of ‘Historical Dimension’.” 【注尾】。最后,克里个人魅力不够,其不苟言笑的形象,加之多年在参议员经历所炼就的政客的老道,使其缺乏对选民的亲和力。
(三)两党总统候选人在国内议程上尖锐的政党意识形态对立。
虽然布什和克里在反恐和国内安全方面的政策主张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政党意识形态鸿沟使布什和克里的国内政策日程上截然对立。对此,有分析家认为,在社会和经济问题上,布什和克里在政治哲学方面的对立是当代总统竞选中最明显的之一。【注释】David E. Rosenbaum, “Ideological Gulf Separates Bushs and Kerrys Domestic Agendas,”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Monday, October 25, 2004.【注尾】在社会政策上,克里和民主党“在枪支、宗教和同性恋问题上的立场疏远了数百万郊区和农村地区的选民”;【注释】路透社华盛顿2004年11月3日电。【注尾】伊利诺伊州一新当选的参议员称:“共和党一直成功地将他们定位为美国传统价值的守护者,其中包括宗教上的传统价值观和家庭中的传统价值观。我认为他们成功地将民主党人描绘成一群总是反对这些传统价值观的人。”【注释】路透社2004年11月3日电。【注尾】在经济政策上,克里主张的重振美国经济、加强医疗保健虽为他在受经济衰退打击严重的宾夕法尼亚等州赢得选民,但不足以获得全国性的支持。【注释】Brian Knowlton, “Kerry Concedes Tight Election to Bush,”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Thursday November 4, 2004.【注尾】
(四)近年来民主党走“精英化”路线,疏远了本党基础选民。
不少美分析家指出,民主党竞选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急于寻求郊区专业人士的选举支持,而忽视与其选民基础——中下层蓝领的接触,这也是民主党失去中部诸州选民支持的一个原因。【注释】See, Nicholas D. Kristof, “Why Democrats Lose in Middle American,”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Thursday, November 4, 2004.【注尾】民主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该党的“雅皮士化”(yuppification)。美国2004年最畅销的政治书《堪萨斯怎么了?保守派是如何赢得美国心脏地区》(Whats the Matter with Kansas: How Conservatives Won the Heart of America)的作者托马斯.弗兰克(Thomas Frank)认为,民主党领导人急于寻求郊区专业人士的支持以致失去了与蓝领的接触。这使民主党虽然在如医疗保健等“面包和黄油”问题上仍有影响,但在美国的大多数地方讨论已转向价值观时显得傲慢和难以接触,导致在2004年大选中,长期以来作为民主党选举联盟基础的蓝领中许多人投了共和党候选人的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长共和党人麦克·乔纳斯(Mike Johanns)认为,在道德价值观问题上,民主党在美国中心地带没有竞争力。民主党人对本党的精英式的、东部的方式对其在中部和西部诸州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这使其在参众两院,甚至当地公职竞选中失利。【注释】Adam Nag.ourney, “Democrats Grapple with Identity Crisis,”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Monday, November 8, 2004.【注尾】
(五)在政党意识形态方面,民主党较之于共和党更加分裂,难以在某个议题和多个议题上形成一致的看法。【注释】关于民主党在政党意识形态方面的分裂,See, William G. Mayer, The Divided Democrats: Ideological Unity, Party Reform, and Presidential Election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96).【注尾】
三、选举结果对美国政局及政党政治和选举政治的影响
2004大选虽已尘埃落定,但其所反映出的美国政治和社会现象却值得深思。如何看待此次大选对美政治进程的影响和选举政治的意义及选后美国政局的走势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从总统政治、国会政治、政党和选举政治诸方面加以分析,本文认为此次大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保守主义继续得势将是今后四年美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向。
在美国社会保守思潮日甚的情况下,共和党的保守理念和布什保守的国内政策主张迎合了美国内保守选民的心理,布什得以连任主要依赖宗教和社会保守派的支持。布什第二任期的国内外政策目标主要是实现其在大选中作出的承诺,把选举选择转化成公共政策。保守派也会利用共和党执掌白宫和控制国会的机会,推动实施保守的政策议程。
布什在竞选期间已大致描绘了其第二任期施政蓝图。2004年8月30日,布什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提名讲话中,紧紧抓住反恐这个议题,向美国公众展示了“一个更安全的世界”和“一个更有希望的美国”的图景,大谈“民主的力量”是“反恐的武器”,提出了建立“业主社会”(ownership society)和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内政策主张。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题为《一个比较安全的世界和一个更有希望的美国》的竞选纲领,坚决反对堕胎、同性婚姻合法化和其他任何形式的对同性婚姻的合法承认,反映了社会保守主义的深刻影响,与民主党党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纲领倡议使布什减税的计划永久化,呼吁在社会保障方面设立私人投资账户作为新的建立“业主社会”的一部分。纲领极力称赞布什与恐怖作战,特别是在保卫美国国家安全方面的成就。【注释】Robin Tonner, and David D. Kirkpatrick, “Republican Display Conservatives Muscl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Wednesday, September 1, 2004.【注尾】对此,有分析家指出,共和党竞选纲领“展示了保守主义的力量”,“表明社会保守主义在共和党内起了关键作用”。【注释】Robin Tonner, and David D. Kirkpatrick, “Republican Display Conservatives Muscle.” 【注尾】
从美国选举政治史来看,竞选纲领和竞选人的承诺为新政府执政初期的政策议程提供了一个基础。由此可预见,布什在其第二任期内仍将继续推进和实施一系列保守的政策议程,概括起来是:以建立“业主社会”为施政目标,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作为重点,全面修改税制,推动减税计划永久化,削减预算和财政赤字,在公民权利和公民自由方面推进保守的立法议程,以扩大和巩固共和党的选民基础,保持共和党在全国性选举中的主导地位。
布什竞选获胜后,采取的第一项措施就是对现有内阁进行了改组。随着国务卿柯林·鲍威尔等共和党温和派相继挂冠离去,赖斯出任国务卿,切尼和拉姆斯菲尔德继续留任,布什新一届政府的要职由清一色的保守派和新保守派人士担任,布什政府的保守色彩将更加浓厚。
许多保守的基督徒认为,由于放弃了传统的家庭作用,美国“正处于自我毁灭的边缘”。深受布什连任、共和党控制参众两院和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汤姆·达施勒的竞选失败的鼓舞,宗教和社会保守派将一鼓作气地推动实施庞大的保守主义议程,主要是推翻“罗诉韦德案”的裁决、通过禁止同性婚姻的宪法修正案和禁止进行胚胎干细胞(stemcell)实验等。由于目前首席大法官威廉·伦奎斯特(William Rehnquist)身患甲状腺癌,保守派还十分关注最高法院可能的席位空缺问题,希望届时提名一个保守派任最高法院法官,以使最高法院在堕胎等社会问题上判决有利于保守派的主张。【注释】David D. Krikpatrick, “The Right Awaits Its ‘Revolution’,”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Friday, November 5, 2004;Robin Toner and Richard W. Stevenson, “A Promise of Broad Changes,”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Friday, November 5, 2004.【注尾】
概言之,除上文论述的保守的社会思潮外、保守的政府和保守的国内政策日程、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加上保守的最高法院,决定了在今后四年保守主义将继续主导美国政坛。
(二)布什第二任期内总统的行政权将进一步扩大。
2004年大选对“三权分立”制度下的总统政治的影响是总统的权势在布什下一个四年任期内将进一步扩大。
就美国宪法而言,国会是美国政治游戏的中心。【注释】Gary Wasserman, The Basics of American Politics, p.86.【注尾】在美国立国后的一个半世纪里,国会在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中明显处于支配的地位。上世纪以来,总统的权势开始扩张,特别是在30年代后急剧膨胀,到60年代尼克松总统任期内一度出现“帝王般总统”。70年代,国会通过改革扩大了在外交政策方面的权力。在两任布什总统期间,总统的行政权和影响又大为扩张。【注释】Gary Wasserman, The Basics of American Politics, p.46.【注尾】布什就任不久,参议员托伦特·洛特(Trent Lott)于2002年12月辞去共和党参议院领袖职务,由布什的亲密盟友田纳西州参议员比尔·佛里斯特(Bill Frist)接任,加强了布什与国会打交道的能力和在华盛顿政治中的主导地位,使华盛顿权势发生转移,白宫成为继林登·约翰逊以来新的权力中心,对布什竞选连任提供了政治上的好处,布什由此被美公众视为“强势总统”(strong leader)。据《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于2002年12月进行的民意测验,75%的被调查者认为布什是一个“强势总统”,比2001年7月的20%大大上升。【注释】Adam Nagourney, “A Shift of Power Reshape U.S. Politics,”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Monday, December 23, 2002.【注尾】
2004年大选将使布什的权势得到进一步扩张。其原因在于:首先,共和党在此次大选取得压倒性胜利(landslide victory),布什认为这是美国选民对其前一任期工作的认可和对第二任期政策日程的“授权”(mandate),这必将增加布什的权势和影响。在美国总统政治中,总统权力和作用的主要结果是对舆论的影响力,明显获得公众支持的总统可以增加其在政府内的威望和在某个具体政策问题上的影响力。美分析家认为,布什再次当选和共和党在国会参众两院的多数清楚不过的表明,美国是中右的国家,虽然分裂,但大多数无可争议地团结在布什的领导下。【注释】Todd S. Purdum, “Victory Rewards Man Who Galvanized Centerright of U.S.,”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Friday, November 5, 2004.【注尾】其次,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具有立法倡议权,但总统的立法权受到国会的限制。共和党同时控制白宫和国会,将减少布什政府在通过立法倡议方面的将遇到的阻力。第三,如前所述,布什组成了在政党意识形态方面持相同或相似观点的内阁,这有助于其政策的实施。第四,由于美国政党本质上的分散性,总统对其政党的控制是有限的。总统党的国会议员可以反对他的施政计划,甚至可以脱离他的政党。但近年来,总统对本党的控制权加大,也使总统的权势扩大。第五,长期以来,副总统没有实权和重要影响。但90年代以来,副总统在政府内发挥关键的作用,使人们刮目相看,产生了所谓“新副总统职位”(‘new vice presidency’)的现象。此外,在美国历史上有13个副总统成为总统,在过去的8任总统中有一半曾担任过副总统,也增加了副总统一职政治上的重要性。在布什政府内,副总统切尼曾任怀俄明州议员及老布什总统的白宫办公厅主任和国防部长,熟知华府的政治运作,反恐战争使切尼声望大增,成为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副总统,而且是惟一没有竞选总统野心的副总统。一般来说,总统第二任期的后期,特别是在新总统产生后,由于不可能连任,其影响将减弱,一些政策也难以贯彻,被称为“跛鸭总统”。但由于布什和切尼都不必为了竞选而分心,这就有可能使他们在今后四年更加大胆地推进其政策日程。
(三)从国会政治的角度分析,共和党在国会参众两院占多数虽有助于其推进保守的立法议程,但随着党性投票的加剧,两党在国会的斗争将更趋激烈。
于2005年1月4日开始的第109届国会是一个共和党控制参众两院、更保守的国会。由于70年代国会改革削弱了小组委员会主席的权力,增强了党团会议的权力,政党对立法议程控制的加大;同时各小组委员会主席由多数党议员担任,共和党将会利用主导国会立法这种优势帮助布什实施第二任期的政策议程。
但共和党推进保守的立法进程不会一帆风顺,斗争难以避免。首先,两党议员的政党忠诚(party loyalty)增加和政党极化(partisan polarization)使国会党性投票加强,这将对共和党的立法倡议和人员任命造成一定的阻力。
与其他议会民主制国家的政党相比,美国国会的政党相对虚弱。究其原因:一是议员当选或连任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依靠政党,这样他们必然把取悦选民而不是与其他党员的合作放在首位;二是美国两大政党在意识形态方面多样性的特点。共和党可分为中间派、实用保守派和极右派;民主党也可分为北部的自由派和南部的保守派。受共同的政党意识形态或选区利益的驱使,两党议员常常结成跨党联盟以通过或否决某项议案。如共和党和南部民主党在国会组成保守联盟。国会的组织机构的特点也可能导致跨党联盟的产生。在民主党占据白宫同时控制参众两院的第103届国会,共和党与民主党内的保守派联合挫败了克林顿的医疗保障立法计划。在第107届国会,共和党中间派与民主党结盟在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通过了改革竞选资金的法案。
虽然两党议员为立法需要围绕中间派结成立法联盟将一如当初,但从1990年代开始,两党在国会参众两院投票中的政党团结日益增加。以众议院为例。1972年,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政党团结分(party unity scores,表明本党议员投本党议案票的频率)分别为70%和76%。这种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较大的改变。1992年,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政党团结分上升为86%和84%。【注释】Norman J. Ornstein, Thomas E. Mann, and Michael J. Malbin, Vital Statistics on Congress, 1993~1994 (Washington D.C.: CQ Press, 1994), pp.201~202.【注尾】在1995年的“金里奇革命”期间,众议院共和党议员的政党团结达到史无前例的地步。1995年,众议院共和党的团结分高达93%。【注释】Bruce Miroff, Raymond Seidelman, Todd Wwanstrom, The Democratic Debate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2), p.309.【注尾】政党极化成为1990年代以来美国会政治突出特点,以政党划线投票成为美国会政治一道独特的风景,反映了在两党力量均衡和政党意识形态极化的情势下,党派斗争愈演愈烈。
对新一届国会来说,随着参议院一些持中间立场的民主党参议员的退休(如路易斯安那州参议员约翰·布利克斯〔John Breaux〕),过去20多年来参众两院共和党中间派和民主党中间派就预算和医疗保健法案所结成的“自然的联盟”将难以为继。同时,南部民主党议员的减少也将加剧在政党意识形态日益极化的国会山的分裂。这意味着“更多的党派斗争、更多的混战”,少数党将更加依赖“冗长发言”(filibuster)和延迟(hold)来阻挠一些议案的通过。【注释】Carl Hulse, “Republicans Count on New Strength to Carry Bush Agenda,”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Monday, January 3, 2005.【注尾】
其次,共和党虽扩大了其在参议院的席位,但仍没有达到防止民主党阻拦决议通过行动所需的60席。90年代中期在共和党在参议院占多数的情况下,“冗长发言”成为民主党阻挠共和党法案通过的主要战略。但根据参议员规则22条的规定,除非参议院3/5议员投票赞成否则不能终止辩论。共和党目前在参议院只有55席,没有达到实际控制所需的60席。这将使布什政府的保守议程和众议院的提案有可能遭到否决或做出重大妥协。
(四)共和党在全国性选举中的多数地位进一步巩固。
2004年大选对美国政党政治和选举政治的最大意义,在于它表明共和党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总统和国会选举中的多数地位。
新政联盟解体以来,两党的选民基础发生了显著和持续的变化:选民对两大政党的认同人数减少,自称为独立选民的人数增多;在仍保持政党认同的选民中,对两大政党的忠诚也发生转移,认同共和党的选民增多,而认同民主党的选民减少。上述选举政治的变化使民主、共和两党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从1968年到2000年,共和党赢得9次总统选举中的6次,成为总统选举中的名副其实的多数党。在国会选举中,1994年中期选举以前,民主党控制国会参众两院40年,其间只是在1980~1986参议院为共和党掌握;1994年后,共和党成为参众两院的多数党,只是在共和党参议员詹姆斯·杰福兹宣布退出该党成为独立人士后,民主党才从2001年6月到2003年1月控制参议院短短18个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00年国会选举中,共和党在前南部联盟地区的125个席位中赢得约72席,进一步主导了一度是民主党的“巩固的南方”的选举,确立了共和党在国会的选举优势。2004年大选,共和党不仅继续赢得总统选举和参议院多数,而且是自1932年以来第一次连续控制众议院10年,多数地位得以巩固,民主党则受到进一步的削弱,“成为一个少数党和大城市地区居民的党”。【注释】Charles E. Cook, Jr., “Did 2004 Transform U.S. Politics,”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Spring 2005.【注尾】
鉴于上述原因,大选之后,有美学者认为,2004年大选“是一次改变美国政治和导致政党选民再结盟的选举,民主党人将不得不习惯这种持续一、两代人的、长期的少数党地位”;【注释】路透社华盛顿2004年11月3日电。【注尾】“布什重新改变了政治平衡,确保了共和党在‘可预见的未来’的主导地位”。【注释】Dean E. Murphy, “Bushs Unique Achievement: Uniting Catholics and Protestants,”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Monday, November 8, 2004.【注尾】
笔者认为,此次大选是否是一次“关键性选举”尚难定论,但在今后四年内,民主党要重返白宫、恢复对参众两院的控制面临严峻的挑战。
首先,克里和民主党参议院少数党领袖汤姆·达施勒竞选失败暴露了民主党在克林顿之后后继乏人,缺少对共和党总统选举多数地位强有力的挑战者。1996年大选,克林顿是在没有明显党内挑战的情况下再次赢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在民主党历史上,另一个没有遭受到明显反对而获得提名的只有林登·约翰逊。然而即使约翰逊,在1964年总统选举中,也遇到一个重要对手、阿拉巴马州州长乔治·华莱士争夺党内提名。2004年大选,民主党争夺政党提名的斗争异常激烈。克里被提名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不是因为党内选民支持他,而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布什。民主党缺少一个本党选民信服的领袖是该党以后选举面临的最大挑战。其次,2006年中期选举将有17名民主党参议员任期届满,而共和党只有15名,民主党净获得12席才能结束共和党对众议院的控制,民主党将面临不利的选举形势。再次,大选后,民主党陷入一场“认同危机”。民主党在政党意识形态上较之共和党更分裂。不少民主党人在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反思的同时,对如何与一个在未来一段时期在选举上占主导地位的共和党竞争感到困惑,【注释】Adam Nagourney, “Democrats Grapple with Identity Crisis,”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Monday, November 8, 2004.【注尾】如何重整旗鼓,赢得下次选举从上到下还没有好的举措。最后,民主党近年来走“精英化”路线或“雅皮士化”急于寻求郊区专业人士的选举支持,而忽视与长期以来作为民主党选举联盟基础的中下层的接触,从而失去不少选民,特别是美国中部的选民的支持,是其近年来选举失利的一个原因,也是民主党能否在以后的选举中获胜的关键。
2008年总统选举没有在任总统和副总统参加竞选,这对民主党或许是个机遇。共和党和民主党在2006年的中期选举和2008年的大选中孰胜孰负将是评断2004年选举是否是“关键性选举”的依据。
张业亮:江苏亚欧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