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述巡礼
《福特基金会与美国的中国学(1950~1979年)》韩铁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除导言、结论外,全书共5章,约32.3万字。
作者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世界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本书利用档案资料,以历史综述的方式对福特基金会如何将美国的中国学建设成一个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领域做了较全面的透视与分析,并对这一历史过程中政府、基金会与学界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导言中,本书简要介绍了美国学界关于福特基金会研究的现状,指出以往对基金会与政府、学界关系的理论阐述,如“国家支配论”和“学界支配论”都不符合福特基金会开展中国研究的实际情况。作者认为,只有葛兰西的“文化主导论”(cultural hegemony)能够解释福特基金会开创中国研究的动机。所谓“文化主导论”是指,“大基金会通过它们对文化生产与传播的控制来扩大统治阶级的主导。它们具有战略考虑的资助能使具体观点合法化,也能同时使其他观点贬值。”(该书第7页)
本书按时间顺序叙述了福特基金会赞助中国研究的发展史,并得出结论认为:首先,福特基金会中国项目具有长远利益观,超越了冷战政治的偏狭性,着眼于美国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和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兴旺发达这一美国的长远利益;其次,福特基金会的中国项目具有总体方向观,它关心的是学术训练和研究上的总体方向而非具体观点;第三,福特基金会的中国项目具有三位一体观,把对知识的获得、传播与应用三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本书是中华美国学丛书之一。它的出版得到了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赞助的中华美国学会美国学著作出版补贴基金的资助。
Pauline Maier, “Teaching the Nations History,” Humanities, Vol. 25, No. 4, JulyAugust 2004, pp.26~32.
作者系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这篇文章改编自国家人文基金会主办的一个论坛的主题演讲。该论坛是旨在发展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的题为“我们人民”项目的一部分。作者在文中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年轻的历史学家不喜欢研究美国早期政治史,因为历史研究的趋势基本上已经从以往重视政治史研究转向注重研究社会史和文化史。但与此同时,最近出版的开国元勋们的文件提供了大量的新史料,有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美国建国时期的政治史。作者认为有证据表明,“总体上来讲,政治史研究正在复兴。”
(卢宁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