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合作论坛2007:变化中的东亚与美国”研讨会综述

杨扬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东亚地区局势正在发生变化。作为东亚区域外的美国,对东亚的战略也在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与东亚的关系也将在一定程度发生微妙的变化。
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亚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东亚合作论坛围绕“变化中的东亚和美国”这一主题于2007年11月10至1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蒙古等国近9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就“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中美关系”、“日本的亚洲外交与日美关系”、“朝鲜半岛形势新变化与韩(朝)美关系”和“东亚区域一体化与美国”四大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一)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中美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时殷弘教授认为,中美关系问题的根本形势蕴涵了一项战略“秘密”:中国的发展压倒性地依靠和平的经济力、外贸力、外交力等广义的“软实力”,而美国则侧重于军力部署、军事同盟的构建。中美两国的中长期结构性矛盾正变得比过去更为深刻,中国最需要重视的是正在变化的更重要更突出的中美经贸矛盾,防止美国国内对华保护主义压力发展到严重地步。同时,在愈益复杂的中美关系和全球政治中,愈益需要构建旨在维护和发展基本稳定的“中美关系体制”,以适应和调控能动的形势。可以从国际体制理论界定的四要素——原则、规范、规则和程序来探讨这一体制。
韩国庆熙大学教授权万学认为,东亚随着地区一体化的需要而日益繁荣,但仍然受到缺乏信任、历史遗留问题和潜在的中美敌对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要想取得一体化的进展,需要推行多边主义政策。目前东亚面临的问题有民族主义势力的抬头、民族主义的单边主义等,要通过经济的相互依存来解决东亚障碍和中美关系问题。
中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王帆教授认为,中美关系是一种竞争性相互依存关系,非零和竞争因素在上升,安全上相互依存。中美关系取决于竞争性变量和相互依存的变量。中美两国只有减少猜疑,增进互信,建立非联盟的新型关系,才能增进东亚的稳定。韩国高丽大学教授李正男认为,要把握中国崛起的意图或者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理解,除了中国的舆论,也需要关注国际社会的舆论。中国和周边对中国崛起的态度和认识有一定的差异。
(二)日本的亚洲外交与日美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金熙德研究员认为,21世纪初期,日本外交依然面临着19世纪后期以来的基本问题——如何对待亚洲和西方的问题。如何看待美国与中国,是日本外交的最新表现形态。日本外交经历过脱亚入欧、脱亚入美、入美入亚、亲美入亚四个发展阶段。在坚持对美外交第一的条件下,日本外交始终面临着追随美国与开展亚洲外交的矛盾。就日本而言,如何为21世纪的对美、对亚外交定位,特别是对美、对华外交定位,将是其在一定时期内不可回避的问题。
日本共同通信社中国总局渡边阳介先生认为,对于“日美同盟第一主义”,日本需要反省。日本外交最近的最大特征是加深对华经济、民间方面的交流。日本的外交也日益走向独立化,并把重点开始转向国内的问题。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于铁军认为,近年来,由于中国国力的增强,中美合作增多,中美关系发生变化。对于美国而言,美日同盟和美中协作是美国的东亚战略的两大支柱。在考虑未来东北亚安全时,需要明确以下几点:一是中美日三国协调是未来东亚安全与稳定的基础;二是中美日三国协调在美日同盟和美中协作中如何保持平衡;三是中美日之间应该建立战略沟通机制,减少战略误判;四是合作领域,开始时可以从各国共同关心、有较多共同利益的领域入手;五是日美澳印组建“民主联盟”的做法,对东亚未来的安全与稳定而言,弊大于利。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沈海涛教授认为,在处理东北亚区域安全困境问题上,多边协调外交逐渐成为大国关系调整的平台。日本外交依然处于两难的境地,既要保持日美同盟的核心地位,又不得不追求政治与外交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如何解决“国际协调”的非平衡性问题,避免过分注重美国和轻视东亚邻国是今后日本外交难以逾越的难题。东北亚和谐稳定的国际秩序的构建、地区政治互信和信赖关系的建立,取决于各国政府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是日本今后做出国际贡献的重要指标。
(三)朝鲜半岛形势新变化与韩(朝)美关系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谈到,在朝核问题上,六方会谈应该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弃核机制,未来朝鲜半岛和平条约的谈判进程和内容,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六方会谈架构是否能真正升级为东北亚安全机制。六方会谈的“问题解决能力”建设从未来的发展需要来看,必然要求各国加强政策协调,以便能在最终通过反映各国共同安全关注和尊重各国安全利益的同时,实现对东北亚安全的整体性贡献。弃核和鼓励朝鲜开放应该是平行的目标。  韩国庆熙大学教授文镦认为,韩国的外交政策和自由贸易政策越来越重要。建立跨区域的自由贸易区,有利于改变韩国处于滞后的自由贸易。
王宜胜研究员对朝韩第二次南北首脑会谈成果进行了评价,并指出,会谈成果有利于缓和朝韩军事对峙局面,有利于推动和发展朝韩经济合作,朝韩双方承诺落实六方会谈所达成的有关共同文件。但是,《北南关系发展及和平繁荣宣言》存在明显不足,如“宣言”没有谈及朝核问题,“宣言”中“三国或四国”的提法有欠妥当。从总体看,该宣言对于改善南北关系,实现朝鲜的长久和平与稳定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能否落到实处,除了领导人的政治意愿外,还受制于美国对朝政策的连续性、韩国对北政策的连续性、六方会谈的进展和朝鲜国内局势的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韩国檀国大学教授金珍镐认为,朝核问题成为威胁东北亚地区及世界稳定和安全的核心问题时,韩中美三国在为解决朝核问题进行的各种努力中一直加强协调与合作,为维护韩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贡献。中韩两国的合作是解决朝核问题的关键,目前解决北韩问题的核心就在于美国、韩国和中国的协调和努力。
(四)东亚区域一体化与美国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院林利民研究员指出,首先,美国与东亚一体化关系定位问题。美国是东亚地区特殊性的国家,表现在地缘关系的特殊性和经济关系的特殊性,美国不应该置于东亚一体化之外,东亚一体化也不应该排斥美国。其次,美国对东亚一体化立场的看法主要是一种不支持的态度。第三,如何解决美国与东亚一体化的关系。东亚需要美国,美国也需要东亚,东亚不应该采取关门主义态度,应该“拉美入亚”,让美国参与进来。蒙古国立大学教授图木尔认为,蒙古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发展,并努力发展和提升与东亚地区各大国的关系,促进了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门洪华指出,通过共同利益的汇聚与制度化,建立稳定的东亚秩序,不仅符合秩序建构的内在逻辑,体现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相结合的必然要求,也代表着中国地区中国战略优化的主导方向。东亚地区秩序建构的主要动力主要包括经济一体化及其溢出效应、中国的全面崛起、日本加速迈向政治大国的步伐、东盟方式及其战略连带效应和美国的战略调整。
日本瑞穗银行驻中国首席研究员细川美穗子认为,近年来,日本贸易对美的依赖在下降,对中国与亚洲的依赖正在上升,希望谋求建立亚洲国家共同可使用的货币,这有助于稳定区域经济,加强区域国家、居民之间的信赖,探索建立共同价值观。
中国商务部李光辉研究员认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现状特点表现为:与欧美相比,已出现相对滞后;受美国因素影响相当大;东北亚各国合作是共赢的;各国的利益正在悄然流失;东亚各国的区域合作战略具有相对排斥性。因此,要推进东亚区域一体化,需要整合各种力量,同时消除历史遗留,加强各国的信任。要有真正全球化的观点,即亚洲眼光,抛弃外界的影响。要形成核心,共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