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李恒阳、魏红霞
2007年3月24日至26日,由中美关系史研究会、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联合举办,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美国对华政策与美国国内政治”学术研讨会在杭州浙江工业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30多个学术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的70多位从事美国问题及中美关系研究的专家学者与会,共提交论文40余篇。
与会者就美国对华政策及美国国内政治进行研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库在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作用
在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诸多因素中,思想库的作用非常重要。近年来,中国学者在研究美国思想库方面积累了一些成果。此次研讨会上,关于美国思想库对于美国对华政策和美国国内政治影响的研究是讨论的重点。中美关系史学会会长、美国所研究员陶文钊,以“影响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美国国内因素的若干问题”为题做了主题发言。他认为,在中美关系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思想库都对美国对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思想库的一些判断是比较理智的,其中一些先前的分析判断与克林顿和小布什政府的政策十分吻合。
上海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倪建平的文章《美国对华政策中的思想库:议程设置的视角》,通过议程设置来分析思想库怎样通过大众传媒来左右公共议程的安排,进而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议程设置。
上海外国语大学林玲副教授在《美国智库与对华政策》一文中,认为把握智库的动态信息将为中方及时调整对美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作为个案分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孙逊的论文《论传统基金会与美国对华政策》,主要研究了传统基金会的发展历史及其对华研究状况、主要观点和影响。
(二)中美关系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国家身份的定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研究员总结了中美关系目前面临的五个新机遇和七个新挑战,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机遇是近期的、现实的;挑战和危机是中长期的、潜在的。只有抓住近期的机遇,就可能消弭潜在的长远危机。此外,他还提出了中国应对这些机遇和挑战的若干对策。
国家身份的定位也是这次会议的讨论热点。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立新的论文《在龙的映衬下:对中国的想象与早期美国国家身份的建构》讨论了美国对中国的想象与美国早期国家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从18世纪晚期一直到20世纪中期,美国一直把中国想象成与自己形象相对照的“他者”,对中国的这种“他者”想象反映着美国人自己的恐惧、渴望和向往,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美国人界定自己的国家身份与国家地位提供了帮助,是美国人自我审视、自我想象的一种方式,因而具有深刻的自传性质。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的王超和葛腾飞讨论了美国对中国国家身份定位的影响因素。他们的论文《观念与身份定位在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影响与启示》,主要采用建构主义理论,叙述了建国以来美国对华观念与身份定位的变化,并分析了由此造成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得失。
(三)历史人物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与会者对历史人物在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再次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金海提交的论文《美国对华政策演变中的尼克松》,从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和舆论发展的大环境下分析尼克松对华政策的演变。中山大学讲师温强的论文《试论尼克松对华决策机制与其面临的内部反弹:以对台军援问题为中心》,从美国对台军援问题为中心,分析美国对华决策的机制,以及在美国政府内部的反映。暨南大学讲师张维缜的论文《尼克松政府与中日钓鱼岛争端》,剖析了尼克松政府在把钓鱼岛“交还”日本的过程中,美国政府、民间,以及中国海峡两岸对该政策的意见和影响。三篇文章共同之处在于,充分利用已公开的档案或当事人的回忆录,对尼克松在推动中美关系发展以及维护美国自身利益方面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尼克松的政策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美国对华政策和舆论发展的大背景。
复旦大学金光耀教授、中山大学博士生朱志辉和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胡素萍分别就宋子文和陈纳德与美国驻华空军之间的关系、美籍法律顾问古德诺在袁世凯政府的活动,以及美国在华传教士李佳白被逐事件进行了个案分析。
(四)美台关系与中美关系
美台关系作为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北京外国语大学梅仁毅教授和解放军理工大学刘学政副教授的论文《福摩萨决议》,分析了美国国会和总统之间在对台政策方面的斗争和妥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国内政治的特点。广东汕头大学徐鲁航教授和研究生邹云强的论文《21世纪之交美国对台湾的元政策和基本政策分析》,从公共政策理论层面分析了美国对台政策稳定的原因。
(五)经贸关系与美国对华政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中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步伐加快,中美两国在经济利益上的依赖不断加深,经贸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因素。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余万里在论文《美国政治中的跨国公司》,剖析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跨国公司政治战略的四种形式,总结了这些政治战略的特点及其影响力。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何兴强通过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美国利益集团在人民币汇率问题及中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的影响,对利益集团在美国对华贸易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探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讲师潘蔚娟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军工复合体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关系。
董瑜
2007年5月24~27日,“全球视野下的美国早期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会议由美国J. 威廉·富布赖特海外学术委员会(J. William Fulbright Foreign Scholarship Board)与南开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创新基地资助,由南开大学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及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办。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中国香港及大陆的100多名学者和在校研究生与会,共提交论文60余篇。学术讨论十分热烈。讨论的问题涉及美国早期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宗教、经济发展、少数族裔与妇女等领域,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视角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 美国早期的政治与社会生活。
在美国早期政治史研究中,跨学科方法的运用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布兰迪斯大学的戴维·H.费希尔(David H. Fischer)教授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各个地区,不同族裔自由的形象与象征物,追溯了自由的不同内涵,探讨了美国早期普通人心中自由的含义。他认为,自由的各种象征源自地区差异与复杂的族裔文化,每种象征不仅代表了一种自由的观念,而且反映了一个自由社会的观念。这些观念的差异导致了冲突与其他观念的产生,同时也奠定了美国历史的主线。
考察民众的政治生活,关注不同的声音是本次研讨会的另一特点。厦门大学李丽婵老师探讨了镇民会议的产生。她认为在新英格兰特殊的环境中,村镇独立自主的精神及镇民的社区参与意识得以形成与发展。她指出,镇民不但受到教会地方自治原则的影响,同时对英国的地方自治制度进行了移植和更新,镇民会议的政治权力逐渐自下而上得到法律的规范和确认。宾夕法尼亚大学迈克尔·朱克曼(Michael Zuckerman)教授从平民教育的角度,对民主的范围做了研究。他对比富兰克林与杰斐逊对公共教育截然不同的原则,分析了共和国初期平民教育中的分歧。克利夫兰州立大学托马斯·汉弗莱(Thomas J. Humphrey)副教授分析了精英、非洲裔美国人、下层白人、土著人及妇女在美国革命时期的活动,将美国革命视为不同人群争取各自政治与经济独立的斗争。南开大学的博士生孙洁琼则对1765~1776年间纽约针对效忠派的暴民活动进行了比较研究。北京大学的博士生张善鹏从文本和历史的角度解读了《独立宣言》。
同时,中国学者还对宪政史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梳理。西北政法大学侯学华副教授考察了邦联时期关于行政权力的辩论,认为行政权的确立是美国革命早期宪政理念与合众国建国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河南师范大学郭巧华分析了司法审查制度的渊源与确立过程。南昌航空大学马万利副教授则通过个案研究探讨了反联邦党人在制宪会议上失败的原因。南开大学的博士生梁红光考察了联邦宪法制定和批准过程中关于州权的不同观点。
另外,与会者也对美国早期政治与经济生活的关系做了探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孔庆山副教授阐述了英国土地制度在北美演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土地制度的原因。南开大学的博士生叶凡美则通过对“红利法案”的考察,分析了联邦及各州在早期交通建设中的作用。南开大学博士生董瑜分析了社团由公共性向私人性转变过程中,政府政策发挥的影响。
此外,学者们还对美国早期政治生活中其他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山东师范大学陈海宏教授分析了英国民兵制度移植北美殖民地后的影响。苏州大学金卫星教授重新审视了美国内战,认为内战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次重大调整。
(二)早期宗教问题。
与会者在讨论美国早期的宗教时,没有将宗教问题孤立看待,而是着重强调了宗教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内蒙古大学李翠云教授围绕约翰·温斯罗普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思想,阐述了他在新英格兰建立“山巅之城”的实践。四川大学原祖杰教授不仅探讨了清教自身的转变,而且分析了清教在社会转型中发挥的作用。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孟媛博士则认为,新英格兰清教蕴涵现代美国民主的某些理念和形式,但同时也存在局限性。波士顿大学布伦丹·麦康维尔(Brendan McConville)教授考察了18世纪美利坚印刷品与布道中表达出的神权思想对殖民地时期政治观念的影响。他指出殖民地人士运用新教,以新的神权话语将人们团结起来。佐治亚大学爱德华·拉森(Edward Larson)教授分析了宗教在1800年总统选举中的角色,他认为,联邦党人和共和党人利用宗教互相攻击,宗教中的分歧促使展开更激烈的党派争论。另外,与会者也阐述了宗教在其他方面的影响。四川大学邓和刚副教授讨论了宗教对北美殖民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多伦多大学肯尼思·雷诺·米尔斯(Kenneth Reynold Mills)教授以整个美洲的视角,探讨了宗教在欧洲人、北美印第安人及非洲奴隶生活中的作用。
(三)早期经济的发展。
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美国早期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宏观考察。北京大学张少华教授从全球化的视野讨论了早期现代化的进程,他认为,美国现代化道路的形成与殖民地时期早期现代化因素有密切关联。罗切斯特大学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斯坦利·恩格尔曼(Stanley L. Engerman)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殖民地时期各地的差异与共同点,考察了16~19世纪土地开发与移民政策。他认为,各地的土地使用及劳动力流动政策,对美利坚长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比较有助于寻找到不同时期各个地区政策与制度中的突出特征,进而发现制度演变中是否存在成体系的模式。
在宏观探讨美国早期经济发展的同时,与会者也不乏对早期经济活动的微观考量。关于奴隶制经济形式,河南大学王金虎教授考察了英属北美殖民地切萨皮克地区奴隶主群体的成长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张红菊助理研究员探讨了烟草种植园经济兴起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认为种植烟草的殖民地经济呈多样性发展。与会者还就共和国初期河流、桥梁、铁路及银行等主题进行讨论。四川外语学院张涛教授分析了河流水系在早期美国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顾宁研究员梳理了铁路在共和国初期的发展,指出铁路对美国经济、社会结构及城市发展等的重要作用。漳州师范学院王建红博士考察了“查尔斯河桥诉沃伦桥”案。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丁洁从经济角度分析了银行纷争。波士顿大学罗伯特·马戈(Robert Margo)教授、香港岭南大学的詹姆斯·费希尔(James Fichter)助理副教授及佐治亚大学斯蒂芬·米姆(Stephen Mihm)助理副教授分别就共和国初期的制造业、商人与伪造票据等问题进行了考察。
(四)少数族裔与妇女。
早期史学界越来越多地受到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少数族裔和妇女的历史逐渐得到关注。鲁东大学高春常教授以跨大西洋的视野对黑人进行研究,他认为殖民地时期北美大陆的黑人奴隶主要来源于西非沿海地区,但族裔成分相当复杂,并且有着明显的时空变化。温州大学黄卫峰教授对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白人女性与黑人男子间的性关系进行了分析,他指出,白人妇女在性关系中占据主动和支配地位,这一事实驳斥了美国黑白种族关系史上关于黑人强奸犯的公式化定型。另外,科尔盖特大学格雷厄姆·霍奇斯(Graham Hodges)教授、悉尼大学沙恩·怀特(Shane White)教授、纽约市大学克拉伦斯·泰勒(Clarence Taylor)教授及天津师范大学陈志杰副教授分别对黑人政治活动、文化及社会进行了考察。伊利诺伊大学伊丽莎白·H.普莱克(Elizabeth H. Pleck)教授讲述了黑人妇女抵抗奴役过程中,界定自由的四种方式。她认为,在殖民地时期与革命时期的新英格兰,自由与家长制融合,既限制了黑人妇女,又赋予她们权力。俄亥俄州立大学露西·墨菲(Lucy Murphy)副教授探讨了1812年后,新移民对大湖地区皮毛贸易家庭的影响,强调了北美印第安妇女在其中起到积极的经济与社会作用。锡拉丘兹大学苏珊·布兰森副教授(Susan Lynn Branson)关注美国早期妇女作为消费者和大众文化的参与者,受到的启蒙科学的影响。
(五)美国早期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政治、经济、文化及思想观念的差异影响着美国与中国的相互理解。宾夕法尼亚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主任王希教授考察了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早期中国人对美国认识的根源与发展。他认为,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中美关系及国内的政治斗争都影响了中国对美国观念的形成。这种观念的形成对中国理解美国历史具有重要影响。
如今,网络资源已经成为美国早期史研究中重要的资料来源,一些研究早期史不可缺少的一手材料及二手著作均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对于美国早期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乔治亚大学教授、南开大学访问学者阿兰·库利科夫做了概述与展望,他总结了近60年美国早期史研究的进展,强调了政治史研究的重要性,认为政治史将与社会史、文化史结合,对重新审视国家制度建设发挥作用。北京大学李剑鸣教授对中国的美国早期史研究进行综合评述,指出其中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