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 2008 年第 1 期
美欧“跨大西洋对话”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刘得手
〔内容提要〕 本文分析了以应对中国崛起为目的的美欧“跨大西洋对话”,指出美欧在对华关系上的一致与分歧。文章认为,美欧“跨大西洋对话”是中美欧三边关系的晴雨表。在此三边关系中,美欧关系仍是最紧密的一组双边关系,中美欧之间尚存在较深的分歧与猜疑,而中美关系则一定意义上使中欧关系复杂化。美欧“跨大西洋对话”对中国及中美欧三边关系具有深刻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跨大西洋对话”的积极影响,中国在处理对美、对欧关系问题时,就要着重加强中欧关系,并进而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
关键词:美国外交 美欧关系 中美关系 “跨大西洋对话”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的发展引起了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始于 2001 年夏末的美欧“跨大西洋对话”【注释】英文原文为 transatlantic dialogue on China 或 the EU US strategic dialogue on East Asia ,直译为“关于中国的跨大西洋对话”或“美欧关于东亚的对话”,它主要是美欧为共同应对中国崛起而进行的对话,这些对话分别在跨大西洋官方和“二轨”两个层面进行。【注尾】 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端的。当时,美国史汀生中心与德国对外关系理事会研究所组织美欧中国问题、东亚问题、跨大西洋关系专家进行了长达一年的交流。该对话以中国的崛起会对美国和欧洲产生根本性影响为假设前提,就防扩散、技术转让和出口管制、台湾和区域安全、中国对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履行情况和中国经济、中国国内变化及美欧与中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等五大问题进行了研讨,旨在探究中国的未来走向及其在国际上的作用,并对由于美欧对中国崛起看法上的分歧有可能引发的问题进行预测。【注释】“ Transatlantic Dialogue on China, ” available at http://en.dgap.org/midcom-serveattachmentguid-88491cb8cec211da 9c 7153673676606c 606c . 【注尾】 可以说,这是最初的应对中国崛起的“跨大西洋对话”。【注释】同期,乔治·华盛顿大学埃利亚特学院中国项目中心、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欧洲问题研究室与英法德等国的相应机构也进行了有关中国问题的跨大西洋交流。参见 Transatlantic Dialogue on China, available at http://en.dgap.org/midcom-serveattachmentguid-88491cb8cec211da 9c 7153673676606c 606c . 【注尾】 九一一事件后,由于美国外交政策重点的改变,“跨大西洋对话”一度停摆。
2005 年初,受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的刺激,美欧建立起了由高级决策层参与的应对中国崛起问题的战略对话机制。【注释】“ The EU s Foreign Policy Cooperation with the United States in Asia, ” available at http://ec.europa.eu/external_relations/us/intro/foreign_policy_coop.htm. 【注尾】 2005 年 5 月 2~3 日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索拉纳访问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赖斯举行了会晤,双方正式启动了这一战略对话机制。【注释】“ EU s Solana to Start Dialogue with US on China, ” available at http://sudanwatch.blogspot.com/2005/05/eus-solana-to-start-dialogue-with-us.html. 【注尾】 同年 11 月,美欧再次举行关于中国和亚洲问题的战略对话。【注释】 Willem Van Kemenade , “ The EU US China Strategic Grand Triangle, ” available at http://www.willemvk.org/downloads/the_eu_us_china_strategic_grand_triangle_kemenade.pdf. 【注尾】 此后,随着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的搁置,特别是美欧的注意力为伊拉克、伊朗以及欧盟内部事务所牵扯,跨大西洋战略对话也相对松散下来。由学者、官员共同参与的“二轨”框架下的“跨大西洋对话”也不十分活跃。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乔治·华盛顿大学埃利亚特学院中国项目中心、德国国际安全事务研究所、总部设在巴黎的政治研究所亚洲中心、布鲁金斯学会 , 以及总部设在伦敦的欧洲改革中心等机构资助或主办了“跨大西洋对话”活动。
“跨大西洋对话”一定程度上就体现了美欧对中国崛起的关注、担忧和反应。因此,探讨这一对话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美欧三边关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一、“跨大西洋对话”:美欧共同的担忧与分歧
对于中国的崛起,美国与欧洲都十分关注。已经进行的“跨大西洋对话”表明,美欧在对待中国崛起的问题上既有共识也有分歧,双方在对华政策问题上的协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美欧的共同担忧
1. 民主和人权。 美国和欧盟都对中国的人权状况表示不满,希望推动中国向民主转变。题为《中国的崛起与跨大西洋经济》的北约委员会 2005 年年度报告指出,“中国的政治演变不能就此止步。……西方应该鼓励这种转变,同时既要认识到,民主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在那些缺少民主传统的社会;也要认识到,这种转变的形式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西方对于中国民主改革的支持必须仍是其处理对华关系的一个支柱”。【注释】“ An Emerging China and the Transatlantic Economy, ” available at http://www.nato-pa.int/Default.asp?SHORTCUT =674. 【注尾】 不过,它们关注的侧重点不同。美国主要关注的问题包括持不同政见者、宗教自由和西藏问题等;而欧盟则主要关注废除死刑、工作场所安全、刑罚改革等。【注释】 David Shambaugh , “ The European China Engagement: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 available at http://www.cistp.gatech.edu/cistp/Shambaugh_Presentation_at_GT.pdf. 【注尾】
2. 能源和环境。“美国和欧洲都对中国与所谓无赖国家如缅甸、伊朗、苏丹、乌兹别克斯坦和津巴布韦等保持能源供应关系不满”,【注释】 Willem Van Kemenade , “ The EU US China Strategic Grand Triangle, ” available at http://www.willemvk.org/downloads/the_eu_us_china_strategic_grand_triangle_kemenade.pdf. 【注尾】 对中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中国在能源消耗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问题表示忧虑,认为“亚洲,特别是中国和印度能源需要的激增是潜在的冲突根源,它增加了不确定性,并对气候和环境造成破坏”。【注释】 Paul J. Saunders, “ A US European Japanese Dialogue on Energy Security and Climate Change, ” available at http://www.nixoncenter.org/Monographs/FullMonograph.pdf, p.21. 【注尾】 有美国学者甚至认为,“中国正不断加紧获取能源,这应该为美国敲响警钟,其震撼力不亚于冷战时期苏联发射人造卫星”。【注释】 Paul J. Saunders, “ A US European Japanese Dialogue on Energy Security and Climate Change, ” p.6. 【注尾】
(二)美欧的分歧
美欧在对华看法、政策上的分歧远远多于它们的共识。美国倾向于从中国硬实力包括中国军事力量的不断增长对美国在东亚安全利益影响的角度来看中国崛起;而欧洲则更多地从中国的内部变迁即从社会主义向市场经济、更开放的社会和更具代表性更负责任的政府转变的角度看待中国的崛起。【注释】 See David Shambaugh , The New Strategic Triangle: US and European Reactions to China s Rise, ” available at http://www.twq.com/05summer/docs/05summer_shambaugh.pdf, p.14. 【注尾】 这种看法上的分歧导致了美欧在对华政策上的分歧。欧盟委员会 2006 年 10 月 24 日 发表的对华政策文件依然奉行对华接触和伙伴关系战略。【注释】“ EU China: Closer Partners, Growing Responsibilities, ” available at http://ec.europa.eu/external_relations/china/docs/ 06-10-24 _final_com.pdf, p.2. 【注尾】 而美国政府内部则在对华政策选择上争论不休,这些选择包括:( 1 )将中国作为美国外交的重点,使其成为一个更好的伙伴;( 2 )在与中国进行接触之前,美国要尽可能巩固与现有盟友的关系;( 3 )将中国作为敌人对待。【注释】“ China s Rise: Diverging US EU Perceptions and Approaches, ” available at http://www.tfpd.org/pdf/China.SummaryforWeb.Feb2005.pdf, pp.1~2. 【注尾】 简单地说,美国奉行的是接触与遏制相结合的对华战略。美欧在对华关系上的分歧具体表现如下:
1. 对华经济关系。 概括地说,欧盟将发展对华经济关系视为机遇,而美国的对华经济政策则在遏制中国的战略竞争和促使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之间摇摆。这种认识上的分歧造成了美欧在对华贸易上的差异:美国严格限制对华出口高技术产品,而欧盟在这方面则相对宽松。 2000 年以来,欧盟对华机械、运输设备出口占其对华总出口额的 60~70% ;而美国的相应产品对华出口在其对华总出口中所占的比例平均低于欧盟 15% 以上,近几年甚至低于欧盟 20% 。
但在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美欧立场相近。美国限制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是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美国方面却认为这是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结果。因此,美国频繁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此外,中国大量持有美国国债也是美国担忧的一个问题。【注释】 See Jens Van Scherpenberg , “ Coping with China as an Economic Power European versus American Approaches, ” in Bates Gill/Gudrun Wacker (eds.) China s Rise: Diverging US EU Perceptions and Approaches, available athttp://www.swp-berlin.org/common/get_document.php?asset_id=2402, pp.16~20. 【注尾】 而从 2007 年初以来,欧盟也开始抱怨人民币估价过低导致中欧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加紧向中国施压,以期迫使人民币大幅升值。此外,美国和欧盟都没有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促使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也持一致立场。
2. 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 2003 年 12 月,欧盟首脑会议决定对对华军售禁令进行重新审议。欧盟这一举措的理由在于:“欧盟将中国看作未来的战略伙伴,它希望推动与中国的关系,并将军售解禁视为推动双方关系的一个必要措施。”【注释】 See Gudrun Wacker , Lifting the EU Arms Embargo on China: US and EU Positions, in Bates Gill/Gudrun Wacker eds., op.cit ., pp.34~35. 【注尾】 欧盟解禁的考虑遭致了美国的强烈反对,美国对欧盟解禁存在几个方面的担心:( 1 )可能增强中国的军力并增加对美国在靠近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军事行动的威胁;( 2 )在台湾政治地位未定的情况下,严重威胁台湾的安全;( 3 )不利于在人权问题上向中国进一步施压。【注释】 See Richard F. Grimmett and Theresa Papademetriou , “ European Union s Arms Control Regime and Arms Exports to China: Background and Legal Analysis, ” March 1,2005, available at http://www.fas.org/sgp/crs/row/RL32785.pdf, p.10. 【注尾】
3. 台湾问题。欧盟在台湾问题上的主流看法是:时间在中国一边,美国对台湾的安全保证最终会取消,美国的利益会向有利于中国方面倾斜。在有些美国学者看来,欧盟及其成员国有意与台湾问题保持距离,而让美国承担处理这个问题的外交与军事上的负担,以便使它们自己从更平稳的对华经济关系中获利。【注释】“ China s Rise: Diverging US EU Approaches and Perceptions, ” available at
http://www.tfpd.org/pdf/China.SummaryforWeb.Apr2005.pdf. 【注尾】
一些美国学者认为,对美国而言,台湾问题仍然是中美关系和美国对华政策的核心问题之一。美国在该问题上的政策仍然是和平解决、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台湾不仅仍是美国右派的宠儿,而且对美国推动其他战略利益也具有利害关系,这些战略利益包括:推动民主、东亚和平与安全、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安全承诺的可信度、鼓励中国和平崛起等。【注释】 See Derek Mitchell, “ History Meets Strategy: Understanding US Perspectives on the Taiwan Issue, ” in Bates Gill/Gudrun Wacker (Eds.) China s Rise: Diverging US EU Perceptions and Approaches, pp.41~42. 【注尾】
4. 中国在亚太的作用。 自 20 世纪末起,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安全与政治事务,加强与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双边、多边关系,特别是支持并参与东盟倡导的东亚区域一体化。“欧盟对于中国参与区域倡议的总的看法是积极的。”【注释】 Franco Algieri , China s Regional Initiatives Comments Concerning the EU Approach, in Bates Gill/Gudrun Wacker eds., op.cit ., p.56. 【注尾】
中国在亚洲影响力的日益增长在美国则引发了关于这种增长将影响美国在该地区经济、安全利益的争论。争论的核心问题是,中国的崛起将在何种程度上削弱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以及中国的最终目标是否是寻求将美国驱逐出亚洲。尽管争论各方各执一词,但都认为中国的未来走向不确定。【注释】 See Evan S. Medeiros, “ China s Rise in the Asia Pacific: Beijing s Moves, Washington s Responses and the Future Challenges for Both Nations, ” in Bates Gill/Gudrun Wacker (Eds.), op.cit ., p.53. 【注尾】
5. 中国的全球作用。 欧盟公开宣布,它“指望中国参与、帮助应对重大全球性挑战,诸如防扩散与安全、非洲的可持续发展及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注释】“ EU Relations with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 available at Eufocus , Euopean Union Delegation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to the U.S.A., September 2007, p.3. 【注尾】 作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则对中国在全球的活动及其长远意图存在强烈的担忧,其中包括担心中国打算与其他大国合作建立多极世界秩序。【注释】 See Robin Niblett , “ China, the EU, and the Transatlantic Alliance, ” available at http://www.uscc.gov/hearings/2005hearings/written_testimonies/05_07_21_22wrts/niblett_robin_wrts.pdf. 【注尾】
二、“跨大西洋对话”折射出的中美欧关系
2003 年末浮出水面的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使美欧关系、中美关系及中欧关系日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而“跨大西洋对话”则为透视中美欧三边关系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视角,因为它是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一定程度上也是美欧关系的晴雨表。近三年来的“跨大西洋对话”折射出了怎样的中美欧三边关系?对此大致可以得出如下几种看法。
( 一 ) 美欧关系是中美欧三边关系中最牢固的双边关系
争吵与危机总是伴随着跨大西洋联盟。冷战结束、苏联解体,跨大西洋联盟经历了重大地缘政治变化,美欧同盟的凝聚力经受着考验。 2001 年,布什总统上任后,美欧在诸如《京都议定书》、国际刑事法院及国家导弹防御体系等问题上存在分歧。而伊拉克战争所引发的北约内部危机是如此严重,以至于有美国学者开始谈论大西洋主义的终结。【注释】 Ivo H. Daalder , “ The End of Atlanticism , ” available at http://www.brookings.edu/~/media/Files/rc/articles/2003/summer_europe_daalder/20030601.pdf. 【注尾】
但是,毋庸置疑,在中美欧三边关系中,美欧关系是最牢固的一组双边关系。主要由于美国的反对,欧盟搁置考虑对华军售解禁问题,以及应对中国崛起的“跨大西洋对话”的存在都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 2005 年 2 月,美欧的迅速和解也表明跨大西洋联盟具有深厚的基础,其中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共同的民主与市场经济价值观以及北约是维系美欧关系的有力纽带。
1. 经济上的高度相互依存。 欧洲委员会 2007 年 2 月发表的报告显示,欧盟与美国互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世界上最大的双边贸易伙伴。 2005 年,美欧的经济总量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 58% ,双边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 37% 。包括产品和服务在内,美欧 2004 年的双边贸易价值约 4200 亿欧元,相当于每天约 11.5 亿欧元。 2000~2004 年间,美欧相互投资的总额约为 1.5 万亿欧元,共同为大西洋两岸创造就业机会 1400 万个。【注释】 European Commission, “ United States Barriers to Trade and Investment Report for 2006, ” February 2007, available at http://trade.ec.europa.eu/doclib/docs/2007/february/tradoc_133290.pdf, p.5. 【注尾】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1998~2005 年间,“美国在东欧的投资比在华投资多 60% ,相当于 166 亿美元比 103 亿美元,美国从欧洲吸引的外资占其外资总额的 75% 。”【注释】 Jean Francois Poncet , “ Is There Still a Transatlantic Community? ” in Esther Brimmer ed., Changing Identities and Evolving Values: Is There Still a Transatlantic Community?( Washington DC : Center for Transatlantic Relations, 2006), p.10. 【注尾】
2. 民主和市场经济。 尽管美欧在诸如死刑、枪支管制及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等问题上存在价值分歧,但美欧双方都将民主、人权、法治及自由市场经济视为它们共同的价值观和合作基础。
3. 北约与反恐战争。 2003 年8 月11 日 ,北约正式接管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的指挥权,这是北约首次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执行维和任务。北约的政治意愿和军事能力正在经受阿富汗行动的考验。 2006 年11 月29 日 ,北约秘书长夏侯雅 伯宣布北约快速反应部队组建完成,这标志着北约的转型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随着北约应对包括反恐、大规模武器扩散等新安全威胁能力的增强,美欧安全关系也会得到加强。
(二)中美欧之间存在分歧和猜疑
“跨大西洋对话”不仅反应了美欧和中国之间在民主、人权等问题上的分歧,也反应了美欧在看待、应对中国崛起问题上的分歧。确切地说,中美欧之间的任何一组双边关系都存在着重大分歧,同时,相互间的猜疑也困扰着该三边关系。具体地说,中欧之间在军售解禁、人权、市场经济地位以及贸易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中美之间的分歧表现在台湾问题、东亚安全、导弹防御体系、人权、贸易等方面;而美欧则在贸易、国际条约、国际机制、反恐、伊拉克战争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中美欧之间的猜疑则主要表现在:
1. 美国猜疑中欧战略伙伴关系。 欧盟考虑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引起了美国对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警觉。 2005 年 7 月 22 日 ,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举行题为“中国、欧盟与跨大西洋同盟”的听证会,主要问题包括,中国设想让欧洲在其所希望的多极世界中发挥什么作用?中欧战略伙伴关系对跨大西洋同盟有什么影响?【注释】 Robin Niblett , “ China, the EU, and the Transatlantic Alliance, ” available at http://www.uscc.gov/hearings/2005hearings/written_testimonies/05_07_21_22. 【注尾】 从中可见美国对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猜疑。
2. 中国担心美欧联手对付中国。 中国的担心和怀疑不是没有根据的。目前,在大西洋两岸官方和“二轨”两个层面进行的“跨大西洋对话”以应对中国崛起为主要目的,而且“欧洲人和许多美国人都愿意在有关中国的问题上加强跨大西洋协商与合作。”【注释】 Transatlantic Working Group “ China s Rise: Diverging US EU Approaches and Perceptions, ” available at http://www.tfpd.org/pdf/China.SummaryforWeb.Feb2005.pdf, p.3. 【注尾】 尽管罗伯特·佐利克曾警告说 , 不要使对中国的围堵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他还强调中美欧都有义务确保现行体系的运作不使任何一方感到受到了不公正对待,以防现代政治秩序做出任何人都不想看到的反应。【注释】“ Transatlantic Approaches to China: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llenges, ” available at http://www.gmfus.org/brusselsforum/doc/TransApproachesChinaTranscript.doc, pp.13, 31. 【注尾】 但美欧在应对中国崛起问题上的协调仍是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3. 欧盟认为中国更重视美国而非欧盟。 自 2003 年 10 月第六次中欧峰会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欧关系不断发展。 2004 年,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双方的领导人都对中欧关系给予积极的评价。 2005 年 7 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起程访华前夕表示,“欧盟努力致力于发展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建立足以应对我们所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的伙伴关系符合中欧双方的利益。”【注释】“ European Commission President Jos é Manuel Barroso Visits China to Deepen the Strategic Partnership, ” Brussels, 13 July 2005, available at http://ec.europa.eu/external_relations/china/intro/ip05_924.htm. 【注尾】 在 2006 年 9 月 9 日 第九次中欧峰会上,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中国政府重视与欧盟的关系,支持欧洲一体化,欢迎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中欧是世界上的两大重要力量。进一步加强中欧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也有利于亚洲、欧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注释】中欧领导人举行第九次会晤, http://internal.northeast.cn/system/ 2006/09/10 /050544402.shtml 。【注尾】 但是,欧盟方面有人认为中国重视美国胜于重视欧盟。德国亚太商会主席艾克哈德·罗卡姆表示:“中国是一个后起大国,从一个欧洲人的角度来看,我的确感到至少在中短期内,他们将自己视为与美国处于同等地位。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对我们也同样看待。”【注释】“ US China Relationship Complicates Europe s Ties with China, ” available http://www.gmfus.org/brusselsforum/template/press_release_detail.cfm?press_release_id=15. 【注尾】
(三)中美关系使中欧关系复杂化
与上面提到的欧盟方面对中国处理对美与对欧关系的猜疑有关,有欧洲学者对于中欧关系现状表示不满。总部设在巴黎的亚洲中心主任弗朗西丝·戈德曼认为:“中欧关系的基本问题与中美关系有关……中美之间是共生关系,而中欧关系则不同。”他强调:“欧洲应该探询如何更好地建立与中国的关系。”【注释】“ Transatlantic Approaches to China: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llenges, ” available at http://www.gmfus.org/brusselsforum/doc/TransApproachesChinaTranscript.doc, pp.3~4. 【注尾】 从这个角度来看,密切的中美关系使中欧关系复杂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中美关系的复杂化,使得中欧关系也变得复杂。美国阻止欧盟考虑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从而妨碍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顺利发展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上述两个视角都表明,中美关系对中欧关系产生着直接影响并使之更为复杂化。
三、“跨大西洋对话”对中国的影响
“跨大西洋对话”及其折射出的中美欧三边关系表明,就对美、对欧关系而言,中国目前的外部环境相对良好。但是,“跨大西洋对话”对中国的影响问题不容忽视。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由于跨大西洋战略对话机制的建立及其运作,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才被暂时甚或将长期地“冻结”。这一对话机制还将使中国面临美欧在其共同担忧的问题上联手施压的潜在风险。因此,“跨大西洋对话”对中国的影响问题值得关注。
近年来,由于美欧的精力都为其他问题所牵扯。美国忙于伊拉克战争,主要关注点在中东、中亚以及南亚。欧盟自 2005 年发生宪法危机以来,主要关注点在解决欧盟内部事务上。这导致“跨大西洋对话”无论是在官方还是“二轨”层面都不活跃,更谈不上有跨大西洋对华政策的形成。不过,随着走出北约危机阴影的美欧关系日渐升温,亲美的新领导人默克尔、萨科奇先后分别在德、法两国上台,可能为美欧的协调与合作创造出新的空间,“跨大西洋对话”可能因此而获得新的动力,从而对中国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
消极影响表现在:其一,“跨大西洋对话”可能使中国面临的压力加大。如前所述,在应对中国崛起的问题上,美欧存在着共同的担忧。同时,美欧在促使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快速、大幅升值人民币等问题上也持一致立场。美欧在这些问题上的契合意味着,中国在这些问题上面临着美欧联手施压的风险。
其二,“跨大西洋对话”可能会在某些问题上为中国设置更大障碍。目前,中国在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和争取市场经济地位两个问题上可谓阻力重重,“跨大西洋对话”机制的存在及其被进一步激活的可能性则使中国在这两个问题上面临更大的障碍。
就对华军售解禁问题而言,原本欧盟考虑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就是一种权宜之计,是为了从中国得到经济上的好处而打的政治牌。【注释】 See Francois Godement s Speech at Brussels Forum on Transatlantic Approaches to China: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llenges, available at http://www.gmfus.org/brusselsforum/doc/TransApproachesChinaTranscript.doc, p.4. 【注尾】 如今,支持欧盟对华军售解禁的德国总理施罗德和法国总统希拉克相继离任,其继任者都没有表现出在这个问题上的兴趣,相反,却表现出了与美国保持密切关系的热切愿望。加之欧盟及其成员国内部反对解禁的力量仍在发挥作用,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仍在进程之中,因此,现阶段征得欧盟 27 个成员国一致同意解禁是不可想象的。此外,由于美欧密切的军事同盟关系和北约的存在,使得对华军售解禁不单单是欧盟的内部事务,实际上,它在很大程度上为华盛顿所控制。欧盟对华军售解禁是“跨大西洋对话”首要关注的问题,华盛顿显然希望通过这种对话机制防止欧盟在解禁问题上再次“失控”。
就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而言,由于欧盟方面不满意他们与中国的经济关系,这就从根本上妨碍了他们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此外,欧盟试图利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作为在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上向中国施压的手段。在 2007 年美欧峰会上,大西洋两岸的领导人签署了《推动跨大西洋经济一体化框架协议》,这意味着美欧经济一体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双方在诸如市场经济地位等问题上也将加强立场协调。
除了消极影响外,“跨大西洋对话”也可能对中国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它需要我们努力化解“跨大西洋对话”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继续深化中美、中欧的对话与合作,推动中美、中欧关系深入、健康地发展,尤其要重视加强中欧关系。
“跨大西洋对话”显示,美欧对于中国崛起的看法及其应对方法是不同的。欧盟关注的是中国的内部变迁,而美国关注的是中国的对外威胁态势;欧盟的对华战略是接触和伙伴关系,而美国的对华政策则是接触与遏制。二者之间的差异揭示的是不同的对华接触空间。
欧盟方面有人对中欧关系存在误解,缺乏信心,对中欧关系的现状不满。这种认识及其所反映出的现实无疑会对中欧关系的继续发展带来损害。它所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就是:中欧关系亟待加强。
中国的发展战略与欧盟的对华战略具有某些一致性,中欧之间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中国对内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构建小康社会,对外致力于营造和平、稳定和友好的国际环境。欧盟 2004 年 10 月发表的对华政策文件指出了欧盟的五点对华战略,即支持中国向多元社会转变,推动可持续发展,改善中欧经贸关系,加强双边合作,以及促进地区和国际合作。【注释】“ The EU s China Policy, ” available at http://ec.europa.eu/external_relations/china/intro/index.htm. 【注尾】 有欧洲人感到,“在如何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方面,他们能提供很多帮助,如他们认为其公共福利体制、教育体制、医疗体制、环保、善治和推动法治等对中国人是有用的模式。而中国人也同意并欢迎欧洲人在这些领域的协助。”【注释】 See David Shambaugh , “ The European China Engagement: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 available at http://www.cistp.gatech.edu/cistp/Shambaugh_Presentation_at_GT.pdf. 【注尾】
健康的中欧关系有助于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美国对中国的长远发展动向特别是对中国在东亚的意图充满疑虑,这已经阻碍了中美关系的发展。欧盟基本上不存在这种疑虑,因此它可以在化解美国疑虑方面发挥作用,目前跨大西洋关系的加强也为欧洲发挥这样的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美国对跨大西洋关系充满信心的情况下,它也会更愿意倾听欧洲盟国对中国崛起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跨大西洋对话”不仅不会伤害中国,反而会对中国有利,并因而也有益于中美欧三边关系的健康发展。
刘得手: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