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中国民主政治与中美关系”研讨会综述
马方方
2007 年 12 月 8 ~ 9 日,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与美国福特基金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国民主政治与中美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美国波士顿学院、丹佛大学、田纳西大学、大西洋理事会等大学和研究机构的 40 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围绕民主政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美国推进民主战略与对华政策、民主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状况与前景、中美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上的合作潜力等议题展开研讨。
(一)民主政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刘建飞 教授从全球层面、区域层面、大国关系层面系统论述了民主政治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影响。他认为在全球层面,民主不仅已经成为世界多数国家所认同的制度和价值观,而且区域性、世界性的维护和推进民主的国际组织已经出现并发挥了作用。世界性的“民主共同体”不仅存在而且发展势头迅猛,民主不仅影响着共同体成员国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影响了联合国一些机构的运作以及联合国的发展前景。在区域层面,非盟、欧盟、东盟等地区性组织都在致力于推进民主。在大国关系层面,美、日、欧、印等大国和国家集团都将推进民主作为自己的对外政策目标。他特别强调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民主正发挥着价值标尺与实现国家对外政策手段的双重功能。作为手段,民主的功能是多重的,它是维系同盟关系的纽带,是打压竞争对手的武器,也是影响西方国家舆论的工具。
中国国防大学 唐永胜 教授认为,不少解释模式,如现实主义、全球化论、文明冲突论等都不能对目前的世界局势做出完美解释。而民主政治有助于推进国家间的互动,适应今天这个已不再是“非此即彼”的世界。国家间必须进行必要的协调,民主政治越深化,更为健全而有效的全球治理才可出现。
美国波士顿学院陆伯彬( Robert Ross )教授认为,美国人对民主的认识至关重要。某种程度上,这种认识不仅影响着国际关系,更影响着中美关系的发展。他同时指出民主国家之间也会发生战争,民主与和平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美国推进民主战略与对华政策
与会者认为,推进民主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 21 世纪美国全球战略的基石,它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利弊并存。尽管中美学者对美国对华民主战略的观点不尽相同,但都认为推进民主是贯穿美国对华政策的一条主线,通过接触、交往来影响中国,从而促进中国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使中国朝着美国所希望的西方式民主化方向发展。
美国田纳西大学政治系主 任钟杨 教授认为,有三个机制在美国推广民主的过程中起作用:第一,通过军事方式来传播民主;第二,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外交推动方式;第三,通过国际组织的方式,大力提倡人权。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的约瑟夫·施耐德( Joseph Snyder )教授认为,美国促进民主的方式对不同国家是有区别的。从其本质来讲,无论是目标还是价值形式,都是对美国利益的推进。美国的敌人不是没有民主的国家,应用更广泛的历史视角来看待美国向外推广民主的过程。
北京大学牛军教授指出,即便认可美国的价值是普 世 的,但由于各自最基本的社会需求不同,美国民主模式能否实现解决中国社会需求这个目标仍然是可疑的。中国当今承受不起美国式的民主,不仅包括选举的成本问题,而且选举出的执政者或许有合法性,但是否有正当性值得商榷。中美双边关系已经发展为“重要”、“全面”、“复杂”和“具有渗透性”的关系,美国理应认识到,进行意识形态斗争毫无意义。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门洪华教授指出,美国输出民主,既给世界带来了进步,也带来了动荡。在中美关系上,民主和人权是一个冲突点,中美学者应将着眼点放在促进双方的高度相互依赖上来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刘长敏教授认为,中美关系是个复杂性问题,涉及到两国人民的心理与情感。中美两国在对民主理解上存在一些分歧。
(三)民主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有中国与会者认为,尽管民主问题在中美关系中向来不占据主要地位,但作为美国全球战略的基石,其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决定着美国对华战略的走向,而且还影响着中美关系的外部环境。从美国推进民主的战略来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为了促使中国成为美国所主导的国际体系中的“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美国将在民主问题上对中国施加更多的压力。但学者们也认为,民主问题与中美关系之间存在着互动。中国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促进美国对华战略信任和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稳定发展;同时,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也可以为中国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些美国与会者在承认民主可能会给中美双方带来民族主义及双边关系的敌对或不稳定的同时,强调美国没有针对中国的民主战略,更没有所谓的全球战略。
陆伯彬认为,中美两国的民主互动在逐步增强,中国的政治改革得到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的认同。对于美国来说,中国的民主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双方在民主问题上的合作在逐步加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所长 袁鹏 博士认为,未来美国不会放弃对华民主战略,但方式方法将有所调整,手法将更加柔性、隐蔽和聪明。他指出,中国国内政治的变革意味着中国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姿态与美国对中国做“负责任大国”的期待大体一致;中美彼此之间并非水火不相容,超越中国模式、美国模式,以及文明和民主的多样性本质特征,可促使双方最终走向合作。
(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状况与前景
与会者认为,中国在民主政治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无论是在宪政民主、党内民主还是在基层民主建设上都取得了许多成就。同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向民主化方向改进的过程中,必须把稳定和发展放在第一位,必须以有序的治理模式为目标,否则不仅影响中国自身的内部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也会影响到地区乃至世界和平。民主在国际社会的实践证明,并无一个单一的模式可供效仿。因此,中国在坚持自身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展开一些对话,甚至可以建立战略对话机制,以有助于分歧的解决和信息的交流。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孙哲 教授认为,面对西方的民主压力,中国应该有自己特色的转型模式,在转型时期,中国民主必须 考量 转型质量和转型方向等因素。国际关系学院 张敏谦 教授强调,政府能力与民主建设进程关系密切,包括程序上的完善及法制化的加强,全球化与政治转型密不可分,必须建立一整套引导全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 利分校 教授洛厄尔·迪特默( Lowell Dittmer )指出,认为中西方民主政治改革相同或者认为在中国不存在政治改革是两种错误的观念,政治改革重要的是形式而不仅仅是目的,政治改革不应导致混乱,中国的政治改革必须导致有序的治理模式,而不仅仅是西方式的制衡。
(五)中美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上的合作潜力
与会者认为,尽管在民主问题上中美存在着很大差异,但也存在着共同利益,合作潜力还是巨大的。在意识形态层面,双方应放弃冷战思维,求同存异,结束冷战时期的零和游戏的关系模式;在政治层面,双方应认识到中美两国在推进民主政治方面的长远目标是一致的,分歧只是技术、策略的不同;在经济层面,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中美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为巩固这个基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在双方认同的领域继续进行已经开始的合作,如中国政府与美国非政府组织在司法改革、公民社会发展、立法程序、选举程序上的合作等。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楚树 龙 教授认为,中美若要保持良好的长期的双边关系,应该在意识形态、价值观领域,展开对话,求同存异,共谋合作。《美国研究》杂志执行主编 赵梅 女士指出,民主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从其国内发展来看,美国是个成熟的民主国家,美国民主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她同时认为美国之所以发展为一个民主强国,首先是因为美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有一个独立的法律程序和司法系统;其次,美国社会有着深厚的法律至上传统。中美在大的民主原则方面有分歧,但在具体层面还是有很多合作空间。中美需要相互理解,才能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