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

 

  奥巴马总统上台后启动的医疗改革 , 是一场规模空前、任务艰巨、争论激烈、过程曲折的重大社会改革。新的 医 改方案不仅在美国备受争议,也引起世人关注。徐彤武的文章着重探讨了此次医疗改革的背景、目标和难点,概述了有关利益各方激烈博弈的情况。他认为,迄今为止,这场改革的主要成果是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了医疗改革议案,美国医疗改革的百年梦想已初步实现,然而由于改革过程极其复杂、改革方案存在重大缺陷,因此改革前景充满变数和挑战。

 

  徐洪峰的文章对 2009 年以来的美俄关系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美国面临的 多重困境 是奥巴马政府积极“重启”美俄关系的关键推动力量,相对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则使两国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成为可能。然而,两国的严重分歧并没有因为关系“重启”而消失,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仍然充满变数。

 

  卢林的文章对当前美国个人消费的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他认为,金融危机使美国财富积累和消费信用杠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基础受到了严重侵蚀。上述因素及人口分布的结构性变化将影响美国的个人消费发展方向。从短期看,美国个人消费必然会回升;但从长期看,美国市场的容量尽管仍然会居世界之首,但其重要性和稳定性将不如从前。

 

张怀印的 文章探讨了美国近年来的专利法改革问题。他认为,美国这场专利制度的 变革受 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影响,也反映了美国国内高科技公司等新兴产业的利益诉求。目前阻挠专利改革的力量是国内制造业者、农业机构等传统产业,推动力量是高科技企业。虽然专利改革面临很大争议,但改革后的专利制度必将更加完善、更加适合美国经济的发展。

 

黄念的 文章追溯了美国私人养老金担保项目出台的历程及其影响。该文认为,私人养老金改革方案的通过,不仅使联邦政府得以介入私人部门养老金,还在私人部门之间形成了一种强制性的再分配关系,使产业工会成员获得了享有保障的特权地位。

 

  国际美国研究学会主席简·德斯蒙德的文章,探讨了“东方主义”和“西方主义”对国际美国研究的影响。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从事美国研究的学者如何突破“东方主义”和“西方主义”两种思维模式、打破地域划分的困境来进行广泛而客观的跨国性学术交流这一问题。她认为,无论“东方主义”还是“西方主义”,都对学者的认识有着持续的影响;研究者所处的位置会影响他们对于对方研究成果的评价。她呼吁美国研究者努力挣脱东方主义和西方主义的束缚,以实现“一种关怀世界的伦理体系”。她所提出的问题和看法,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