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美国研究》编委会会议纪要

 

 

卢宁

 

 

2010 年 5 月 21 日 ,《美国研究》编辑部召开京津地区编辑委员会会议。本刊学术顾问资中 筠 、王缉思、陈宝森,所外 编委何 顺果、金灿荣、李剑鸣、梅仁毅、张宇燕、吴白乙、徐辉,以及全体所内编委出席会议,美国所党委书记孙海泉、副所长刘尊列席会议。与会者就《美国研究》的编辑工作、选题策划及当前美国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等进行了讨论。

 

《美国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黄平首先致辞,感谢编委及学术顾问对本刊多年的支持和帮助,并向新一届学术顾问和编委颁发聘书。他指出,《美国研究》是前辈学者们创办的,并得到了各位编委的大力支持。他希望与会者对本刊的编辑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美国研究》执行主编、编辑部主任赵梅汇报了《美国研究》近年来的工作。她说,《美国研究》近年来努力挖掘优秀科研成果,坚持成为“中国从事研究美国问题的学者们的共同园地”,成为大家“交流对美国的认识和理解的一个中心”的办刊宗旨和目标,坚持科学性、学术性、综合性的办刊方针,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美国学研究发展历程相伴随,逐步形成了求实、开放、厚重的办刊风格,成为我国美国学研究领域和国际问题研究领域中的一本受人喜爱的学术杂志,于 1999 、 2002 、 2005 、 2008 年连续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奖。《美国研究》在过去几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今后将在如下几方面继续努力:在约稿方面应更加积极主动;做出更多的努力,刊登更多有分量的好文章;更加关注美国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开拓稿源,发现有潜力的作者;进一步加强编辑自身的学习,提高编辑的学术水平和编辑业务能力;更加严格学术规范 , 努力杜绝抄袭、剽窃现象的发生。编辑部今后将要求部分已通过匿名评审、拟刊发稿件的作者提供某些注释所引文献的原件,并进行核对。

 

《美国研究》前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资中 筠 先生追述了创办《美国研究》的岁月和艰难历程,并对编辑人员和《美国研究》的发展提出了期望。她指出:首先,编辑人员的中文要好,稿件中文水平的高低很重要;其次,编辑要有眼光,选择文章的能力很重要,对美国研究领域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了解研究前沿所在;第三,编辑人员要有敬业精神,要认真负责。她回应了赵梅提到的防止剽窃的问题,认为应该在编辑文章时加强检查文章的注释正确与否。关于如何办好《美国研究》, 资先生 指出:发表文章不要总是围着国际热点转,而应加大对美国本身的研究,因为《美国研究》不是一般的研究国际关系的杂志。她肯定了《美国研究》最近发表的关于奥巴马医疗改革问题的文章和美国人口趋势的文章。

 

《美国研究》学术顾问、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陈宝森先生对《美国研究》刊载的经济类文章进行了点评。他指出,不算书评, 2009 年《美国研究》总共发表了 29 篇文章,其中经济类文章有 10 篇,占到文章总数的 34.4% ,数量不少;经济类的文章有几种写法:一种是重实证,如李云林论述 次贷 危机的文章,这种写法的不足之处是不能说明为什么出现了某种现象;另一种是从理论的角度分析问题,如刘宇飞论述美国金融监管哲学变迁的文章,作者主要是用制度学派的理论来分析问题,但这种写法导致反映美国的现实情况不够,不能光有理论,没有实证。黄卫平的文章好,好在能启发人思索问题,不是从理论到理论。

 

陈先生建议《美国研究》可以组织研究两个问题。一是奥巴马当前的新能源政策。他认为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可以说是 一 箭三雕:首先,新能源政策将有可能使美国摆脱对中东石油的依赖,这将影响到美国的中东政策,美国如果改变了对中东的政策,将连带地影响到美国整体外交战略的走向,所以,新能源政策值得关注;第二,新能源可能成为美国经济的新增长点,现在高新技术引领经济发展的前景不甚明朗,而新能源可能成为拉动美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第三,新能源政策可以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关注的还包括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到底能走多远。二是美国的金融问题。《美国研究》已经刊登的文章中,有关金融危机的比较多,但是对美国金融问题中存在的两个大问题关注不够:一是美国的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关系,二是美元霸权的问题。

 

《美国研究》学术顾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王缉思教授 对《美国研究》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对《美国研究》未来的编辑工作提出如下建议:首先,中英文摘要很重要,反映出作者的水平,编辑要把好摘要这一关,把摘要修改得更细一些;其次,在选题策划上,美国的兴衰始终应该是《美国研究》关注的主题。这个题目很大,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研究。比如,可以梳理历史上关于美国兴衰的讨论,可以研究美国人如何思考美国兴衰,也可以研究美国人之外的各国人对美国兴衰问题的看法,以及美国在海外的形象等等。另外,可以开展美国社区建设和移民政策的研究。现在是加强对美国移民政策研究的时候了,因为奥巴马把医疗改革问题解决之后,紧接着就会面临移民政策改革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美国的社会凝聚力、政治认同等大问题,所以很重要。 王缉思还 提出,国内现在对美国经济的宏观研究比较多,能否多做一些微观的东西,比如选取高盛公司这样一个机构来研究。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希认为,《美国研究》办得很好,在中国学术界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在未来 50 年内,中美两国还要打交道,所以《美国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提出两个建议:一是编杂志可以更主动一些,约一些稿子,在美国,学术界有一个习惯,会举办很多论坛、圆桌会议来讨论问题,《美国研究》也可以召开这类会议组稿;二是要加强书评。书评不需要写得很长,但要写得好,完全从学术的角度来评,可以请名家给刊物写书评。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认为,《美国研究》总体感觉很好,但有两点可以改进之处。首先是经济方面的文章篇幅不小,但是这些文章的分析方法应该与现代经济学的理论相结合,国际关系方面的文章也应该与现代政治学结合起来。他希望《美国研究》刊登的文章的专业性更强一些,如经济类文章,可以注重将权威性的著名经济学家的观点加进来,包括介绍大经济学家的成果;其次是关于作者群和作者面的问题。他认为不能只有以研究美国为专业的人士给《美国研究》供稿,应该吸收其他专业的人士加入《美国研究》的作者群,比如研究经济学的人,也有人在研究美国的经济问题,这些人也应该是《美国研究》杂志的作者。

 

美国所研究员陶文 钊 认为,《美国研究》还可以办得更好一些,可以通过举办各种问题的讨论会,汇总众多学者的观点,这样既有助于学者写文章,也有助于读者了解不同的观点。他建议《美国研究》考虑每年有一期做一次观点综述。另外,他希望《美国研究》刊登关于一个问题的不同观点的文章,反映出学术界对某个问题的争论状态。目前关于美国的许多问题,无论是如何加强金融监管、发展绿色经济,还是无核世界的问题,在美国都没有共识,都在争论,而且学术研究本身就难有一个完全正确的结论。他还建议在美国研究的领域里,鼓励和加强跨学科的研究和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金灿荣教授对《美国研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要在发现和培养新人方面多做工作,应派人参加国内各种博士生论坛,从论坛中发现新人,找到好的稿源和线索;二是在确保重要文章质量的同时,把杂志反映的观点再丰富一些,每一期都做一个观点综述,把一个时期内大家关注的问题做一个国内外观点综述,比如美国金融改革问题、气候变化问题等。综述不需要评论各种观点,只把观点汇总,让人一目了然;三是加强文章的理论深度,同时坚持问题意识;四是坚持走专业化的道路,保住稳定的稿源和作者队伍。

 

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梅仁毅教授从亲身参与《美国研究》英文摘要翻译工作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美国研究》编辑人员工作认真,值得肯定。但也有一个具体的问题,即中文摘要有时不够通顺,没有清楚地表达文章的主要观点,使译者很难翻译。今后应要求作者把文章的主题思想写清楚,如果写不清楚,就说明作者对所述问题把握不够。关于选题,梅仁毅建议根据可能要发生的事情预先设置几个题目, 约作者 来写,给作者一定的时间跟踪这个问题,写出好的文章。

 

北京大学历史系何顺果教授认为,《美国研究》的优点是对前沿和热点问题追踪得比较好,一个杂志能始终追踪 前沿是 不容易做到的。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加强历史感。历史给人观察问题的深度,对研究现实问题有参考价值,使对现实问题的研究更深入;二是要体现人文精神。现在美国发生的各种事件和现象都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现象的背后是美国的人文底蕴,美国的文明有它自己的特色。在美国,研究美国叫美国学,就是美国的国学,包括研究美国的文字、语言、文学、艺术、文化等深层次的东西,《美国研究》应该把对美国的研究扩展到这些方面。另外,他殷切希望《美国研究》杂志不仅成为中国的美国研究阵地,而且要成为美国研究所发展的重要因素,使《美国研究》杂志的发展与美国所的发展结合起来。

 

北京大学历史系李剑鸣教授认为,《美国研究》不仅内容好,而且形式也美。版面和封面风格都美。他提出两点建议:首先要建立关于美国研究的学术标准,《美国研究》应推动相关理论问题研究,注重运用一些概念工具来解释美国的问题;其次要走国际化的道路。他指出,《美国研究》的学术规范已经符合国际化标准,但在国际化方面还有两点可以加强:一是可以刊用外国人的稿件,例如德国人和英国人对美国的研究都很深入,可以考虑刊用他们关于美国问题的研究成果;二是研究美国时,要注意把美国放在国际视野中进行考察,美国历史上许多事件都牵涉国际问题,如美国的独立战争就是一场国际战争。

 

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吴白乙认为,《美国研究》的优势是来稿多,选稿余地大,国内对美国的研究更加专业化,有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潜在作者群仍在扩大。他建议编辑部召开一些内部的研讨会,把国内学术界对美国问题的观点汇总起来。如研究美国兴衰的问题,可以从美国的软实力、硬实力及美国内部存在的矛盾诸方面分别探讨,围绕这些问题组织几个研讨会,把从各个角度考察美国兴衰的文章一组组地刊发。另外,发掘作者群的工作可以先从社科院国际片的其他研究所入手,如拉美所的研究人员,他们可以从拉美的角度研究美国。至于选题,他认为有必要研究全球化对美国的含义。

 

南开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韩铁教授特地从天津赶来参加会议。他用 京津高铁 的“快”和“生意好”来比喻《美国研究》的现状:追踪前沿做得不错,编辑部办事效率高,是“快”的表现;稿源多,挑选稿件余地大,可以说是《美国研究》的生意好。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应加强对美国法律的研究,多刊登这方面的文章。美国的法律最能反映美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有人认为内战以前的美国是法院与政党的国家;二是关于书评。他认为书评的篇幅恐怕还是长一些才能写好, 800 字的书评不容易写好,还可能成了变相的图书广告。

 

国防大学教授徐辉认为,《美国研究》最大的优点是能使国人看到一个真实的美国,它总是能对美国问题做出理性、权威的解释。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加强对微观问题的研究,包括美国的州、市、社区如何运作等。这些问题带有普及知识的性质,有利于扩大《美国研究》的读者群;二是关注外国人研究美国的成果。

 

《美国研究》副主编胡国成在会上宣读 了秦亚青 、杨洁勉、楚树龙三位编委的来函。

 

外交学院秦亚青教授在信中说,“《美国研究》是我钟爱的一本学术期刊……学术的发展靠学风、靠学者、靠学刊。其中,学术期刊是平台,是阵地,是航标。学术期刊把学者的研究成果发表出来,使学术共同体能够在这个平台上交流思想、相互启迪;学术期刊把不同的观点展示出来,使学者能够争论反思、切磋砥砺;学术期刊更是引领学术前行的航标,发现前沿的学术意识、发起启智的学术辩论,发动激烈的学术交锋。这样的交流、切磋、辩论营造了民主的学术文化,唤起了不同的学术声音,打造了积极向上的学术阶梯,培养了一代 一代 的优秀学人。《美国研究》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的正是这样一种作用,为中国的美国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衷心祝愿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学术的智慧、学术的气度、学术的理想、学术的灵魂,永做中国美国学的领航旗舰。”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杨洁勉在来信中写道,“《美国研究》因其在美国问题全方位研究方面的引领作用而成为国内相关研究和教学人员竞相投稿和相互学习的最重要载体之一,因其对美国问题进行理论和应用综合研究的指导作用而成为国内学界和政界紧密互动的最重要的平台之一,因其长期坚持高标准学术研究和针对性动态研究而成为国内外都很关注的最重要的中国学术刊物之一。展望未来,我和同行们一样,衷心希望《美国研究》专于但又超越美国问题,在世界大发展、大变化、大调整的重要历史时刻对中国现代化和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清华大学楚树龙教授在信中说,“《美国研究》是中国美国研究的圣地,是国内学术研究的一块净土。在国内很多学术刊物政治化、功利化的情况下,《美国研究》始终保持着严肃、严谨、严格的学术规范,得到了国内美国研究和国际问题研究界的尊重、认可和赞扬。中国在发展,中国的美国研究理应发展前进,《美国研究》在其中重任在肩,任重道远。”

 

胡国成代表编辑部衷心感谢各位编委提出的真知灼见。他表示,编辑部近期就可以落实编委们提出的几项建议:一是加大对文章摘要的编辑力度,提高摘要的水平,二是组织研讨会,拓展作者队伍,发现新人,三是着手开展观点汇总的工作,可以利用美国 所各个 研究室的研究力量协助完成。

 

黄平做了会议总结。他表示,办《美国研究》杂志本身就是对人的锻炼,《美国研究》是人才成长的平台。今后,要更加注意发现和培养新作者,形成作者、编者和读者的良性互动,多开研讨会、座谈会等。他指出:《美国研究》是美国所的杂志,一定要集全所之力来办好这本杂志。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综述

 

 

曹升生

 

 

2010 年 4 月 23~26 日,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及厦门大学等 48 个科研机构和高校的 130 多位专家学者与会,提交 110 篇论文。与会者围绕美国史诸多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具体如下:

 

(一) 美国早期史

 

  北京大学李剑鸣教授探讨了雅典、罗马的古典传统对美利坚共和国之缔造的影响。他指出,美国建国者既未彻底抛弃雅典民主的精神理念,也没有完全认同罗马共和制度的安排,而是运用政治智慧和现实关怀对两者进行了改造和转化,最终塑造了一种新型共和政体,以及与之相应的意识形态。东北师范大学梁茂信教授考察了英属北美殖民地的 契约工 制度。他认为, 契约工 制度促使成千上万的移民从资源稀缺、机会阙如的欧洲来到自然资源丰富的北美,既由此摆脱了贫困,也间接将欧洲资本主义移植到北美洲。福建师范大学王晓德教授对杰 斐 逊的“自由帝国”观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杰 斐 逊在维护共和政体的思想指导下将农本主义思想与疆土扩张结合起来所做出的努力。四川大学原祖杰教授对早期北美殖民地公民意识的嬗变进行阐述,认为新英格兰地区的公民意识经历了由从上帝选民到社区选民的转变。南开大学博士生梁红光剖析了美国建国初期著名政治家埃德蒙·伦道夫的联邦制理念。

 

(二) 美国外交史

 

  冷战时期的美国外交是与会者关注的问题。南开大学赵学功教授考察了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台政策和美台关系错综复杂的变化,认为朝鲜战争是导致美国对台政策转变的重要因素,为日后军事同盟的确立打下了基础。陕西师范大学白建才教授的研究指出,美国在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开展的隐蔽行动是美国给与苏联的一记重拳。郑州大学王琛教授研究了冷战期间美国对南亚的政策,认为美国 1954 年与巴基斯坦结成同盟表明,美国在保持对印巴两国平衡政策的前提下开始介入南亚。湖北经济学院代保平老师解读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6023 号文件,认为艾森豪威尔政府在支持外岛叛乱后,放弃了对印度尼西亚过于急促的亲美改造。浙江师范大学房建国博士指出,不满法国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的表现是美国调整其北非政策的主要原因。浙江大学刘国柱教授评述了美国全国民主基金会在美国对外输出民主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与会者探讨了历史背景下的现实问题。南开大学杨令侠教授考察了美墨边境问题的复杂性;暨南大学陈奕平教授强调平衡威胁和相互依赖是影响冷战后美国—东盟关系最重要的两个变量;厦门大学张光教授等对 1997~2008 年间美国国会议员访台现象进行了研究;暨南大学吴金平教授认为, 2008~2009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会改变美国的世界领导权。

 

在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国内因素方面,浙江师范大学赵志辉教授认为,美国的立国原则和建国定制乃是罗斯福战后世界蓝图的信心源泉和蓝本;西北大学刘磊老师分析了冷战 时期国会 对隐蔽行动实施监督的三个阶段和两大发展特征;福建师范大学李昀老师探讨了美国农业联盟等利益团体对《 1948 年经济合作法》出台的影响;南开大学博士生王娟娟对战后初期美国国家核管制政策做了分析;苏州大学金卫星教授探讨了 20 世纪美国构建全球国际经济机制的历程,对美国崛起的历史经验进行了分析。

 

  (三)美国政治与社会史

 

  辽宁大学石庆环教授从美国中产阶级结构的变迁与基本特征、文官群体的社会阶级属性与文化特性,以及中产阶级的政治倾向与文官政治中立原则等方面,探讨了美国文官中立原则得以确立及政治中立传统得以形成和延续的社会成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徐再荣研究员探析了里根政府的环境政策变革,指出里根政府实施的国有土地的私有化政策和交易许可证制度反映了以效率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环境政策逐渐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标志着美国环境政策从一个单一追求环境质量目标的时代过渡到寻求更有效率、更加灵活多样的环保方法和机制的时代。

 

  南京大学任东来教授和博士生江振春从“赫勒案”入手评析了美国最高法院宪法裁决中的平衡解释模式;厦门大学博士生郭巧华将美国学界对约翰·马歇尔及马歇尔法院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并总结出其各自特点;中国政法大学胡晓进认为,美国最高法院历史上的异议案例体现出了法律解释的多样性和法官强烈的怀疑精神。

 

  在种族关系方面,南开大学张聚国副教授追溯了 1830~1876 年间美国废奴主义者与女权主义者从盟友到分道扬镳的历程;南开大学丁见民老师以印第安人为中心,考察了黑人奴隶制在土著部落中的产生过程,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美国早期印第安人、白人和黑人之间的关系。厦门大学胡锦山副教授归纳了 1970~2000 年间美国黑人逆向迁移的态势和原因;首都师范大学周钢教授概述了非裔美国牛仔研究的走势;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徐红彦通过对 1952 、 1965 、 1970 和 1990 年移民法的解读分析了美国科技移民政策的演变。

 

( 四 ) 美国城市与经济史

 

  与会者就美国 “新城市化”时期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厦门大学王旭教授梳理了 20 世纪中期以来美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主要特点,考察了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以及功能上的置换,并从制度层面剖析了县域经济改革。厦门大学罗思东副教授剖析了新城市化时期 传统县向城市县转变 ,积极拓展公共服务职能的内容与意义,证实了新城市化在美国不仅具有数量和规模上的显著成就,还在内涵和深度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厦门大学李莉老师指出,美国联邦政府凭借 1937 年美国住房法,首次大规模介入城市低收入住房问题,大规模干涉住房市场,为其后公共住房政策的完善和发展积累了经验。浙江师范大学孙群郎教授强调,当代美国汽车交通的泛滥对美国社会、经济和生态造成极大危害,为此美国国会自 1961 年通过 6 部立法来推进轨道交通,结果 20 世纪 70 年代末美国出现轨道交通复兴。江西师范大学杨长云老师探究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城市改革的四种模式及其内在机理。

 

  与会者还对美国历史上的经济危机进行探讨。辽宁大学韩毅教授追溯了 1929 年 2~6 月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联邦储备银行围绕货币政策发生的论争;鲁东大学王书丽副教授考察了“新政”时期美国联邦政府的银行业监管问题。

 

  西南大学黄贤全教授以土地政策为焦点,评析了美国政府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厦门大学韩宇副教授以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在制药及生物技术和通讯这两个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为例,说明了研究型大学在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

 

  (五)美国宗教与思想文化史

 

  东北师范大学董小川教授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学界对美国宗教和宗教史的研究,认为国内对美国宗教的研究依然侧重于对美国某一宗教或教派的教理、教义等纯宗教内容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国家宗教局外 事司刘金光副 司长概括了美国宗教自由的四个特点。

 

  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分析了杜威在 1929 年经济危机后对“经济民主”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强调杜威呼吁通过国家的政治行为来促进经济平等,从而为民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山东师范大学陈海宏教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陆军总参谋长伦纳德·伍德的扩军备战思想与行动做了研究;安徽师范大学韩家炳副教授研讨了 1958~1988 年间美国教育的四次危机。山东经济学院李海平老师认为,美国内战中的海战具有两个重大意义,首先是标志着从木船海战到铁甲舰海战的更替,其次表明海军与陆军协同作战步入新阶段。

 

  (六)美国史教学

 

  北京大学王希教授总结了 60 年来中国美国史教学的特点与不足,指出国家体制对学科设置的限制、人文学科在经济发展中的总体劣势、史学学科地位的衰减都对美国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规模发展设置了制度性障碍,而如何鉴别吸收美国史学精华,发展自成体系的美国史教研模式,乃是中国美国史学者需要应对的挑战。北京大学王立新教授主张将跨学科理论与方法引入美国外交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孟庆龙研究员建议对国内美国史研究网上资源加以整合,以实现共享;北京师范大学黄安年教授则以其近年的 博客文章 为例,说明了 网络博客对 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的作用;山东师范大学王玮教授呼吁将包括美国史在内的国别史放在全球视野下进行审视。

 

 

 

“美国军控与防扩散政策研讨会”综述

 

 

樊吉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军备控制与不扩散研究中心于 2010 年 4 月 21 日在北京举办了“美国军控与防扩散政策研讨会”。来自外交部、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清华大学等单位的 20 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美俄新核裁军条约、核安全峰会的成果及影响、美国《核态势评估》报告,以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等四个问题,与会者的主要观点如下:

 

(一)美俄新核裁军条约

 

  与会者认为,美俄在 2010 年 4 月 8 日 签署的核裁军条约是奥巴马政府推行新 核秩序 的步骤之一,两国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实现核武库的裁减,对于此前陷入停滞的核裁军是一个显著的激励,但不应该高估该条约的意义。

 

  新核裁军条约的关键内容体现在条约的议定书当中。新核裁军条约改变了计数规则,例如,新条约按照弹道导弹实际携带而不是携带能力来计算部署的弹头数量,将战略轰炸机按照携带一枚弹头计算。新的计数规则决定了这个裁军条约仅是一次战略力量的调整,而不是真正的大幅裁减,美国仍然保持了非常灵活的“上载”能力。新条约不仅没有触及那些处于储备状态的弹头,也没有限制导弹防御能力和常规“即时全球打击”能力的发展。新条约比 2002 年签署的《莫斯科条约》有所进步,规定了核查机制,但与《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相比,简化了很多内容。俄罗斯在裁军谈判中的很多要求没有在最后的条约中体现出来,相比而言,俄罗斯做出的让步更多,这反映了双方不同的战略需求。条约的签署对美俄“重启”双边关系有积极意义,但未来美俄能否延续深度核 裁军仍 有待观察。

 

  (二)核安全峰会的成果及影响

 

   与会者认为, 2010 年 4 月 12 至 13 日在华盛顿召开的核安全峰会表明,美国仍然具有很强的塑造国际议程的能力。通过主办此次峰会,美国成功地凝聚了国际社会对加强核保安的共识,将此前通过“合作削减威胁”项目加强核保安的努力提升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

 

  这次核安全峰会提高了核保安的地位,搭建了一个新的国际平台,确认了国际社会就此展开合作的重要性。虽然峰会通过的文件并没有约束力,但这毕竟是各国高层就此做出的承诺,它对国际社会加强核材料监管与合作是有益的,对核电复兴、防范核恐怖主义具有积极意义。核安全峰会并不是一个鼓励性的行动,它是一系列加强防扩散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落实加强核保安的文件并就此展开合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仍将面临诸多的挑战。有与会者认为,经过此次峰会,防扩散安全倡议有可能制度化,未来诸如巴基斯坦、伊朗和朝鲜等国将面临更大的防扩散压力。

 

  (三)美国《核态势评估》报告

 

  与会者认为,美国 2010 年 4 月 6 日 发布的《核态势评估》报告是国内主张维持现状的保守派和主张大幅降低核武器作用的自由派之间博弈的结果,集中地体现了奥巴马政府的核政策。

 

  相比 1994 年和 2002 年的两份《核态势评估》报告,这份评估报告体现了美国核政策在如下几个方面的调整:首先是调整了对核威胁来源的判断,突出强调核恐怖主义和核扩散威胁;其次是改变了对国际核裁军、军控和防扩散机制的态度和政策,主张维护并加强现有国际军控机制;第三是降低了核武器的作用,并对那些签署并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无核国家做出了不对它们使用核武器的承诺,进一步界定了使用核武器的条件;第四是强调维持与俄罗斯和中国的战略稳定,承诺不发展新型核武器,并且推动核裁军。但同时,报告重申美国将继续维持一个“安全、有效的”核威慑能力,并为此加大对核武器项目的投入;要加强地区威慑能力,维持前沿部署能力,继续发展远程打击能力;美国还计划加强先进常规武器能力的建设,包括即时全球打击能力等。虽然美国核政策的调整结果并不符合一个理想的预期,但所有这些政策调整措施均体现了奥巴马总统的核政策调整理念,美国核政策正从“不变”中“谋变”。总的来看,由于美国核政策的调整,国际核裁军和军控呈现上升势头,并将对中小核国家构成压力。

 

  (四)《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

 

    与会者认为, 2010 年 5 月份召开的第八次《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是观察未来国际军控与防扩散走向的出发点。由于 2005 年第七次审议大会以失败告终,当前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陷入僵局,而很多发展中国家计划发展核电,这些 问题都彰显 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性。

 

    与会者认为,这次审议大会仍将讨论核裁军、防扩散与和平利用核能三个条约支柱,具体而言,大会将讨论有核国家能否继续推进核裁军及裁军具体措施问题、地区裁军与防扩散问题、促进与加强保障监督以防范核扩散问题、促进和平利用核能及核安全与核保安问题、加强条约普遍性问题及执行 1995 年中东决议问题等。多数与会者认为,有关建立中东无核区的讨论将影响审议大会最终文件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