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述巡礼
《美国宪政民主下的司法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韩铁著,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11月第1版。除出版说明、导言、参考文献外,全书共14章,约45万字。
作者韩铁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本书是他近十年来在美国法律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导言篇、鸟瞰篇、探索篇和回眸篇,各篇由专题论文组成,对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做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历史探讨:(1)美国的法律和司法实践在这个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之所以举足轻重的原因,(2)司法在美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所起的重要作用,(3)各种不同法律门类在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具体影响,(4)美国法律史研究的进展及启示。作者对美国法律中私人财产是否神圣不可侵犯、美国公司法向民主化与自由化方向的发展、美国法院司法审查的重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宪法领域向行政法领域的转移等一系列问题,均提出了一些发人深省的看法,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美国宪政民主下司法制度的特点、美国法律的经济功能和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政治民主化问题”的成果之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法律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最终成果,以及李剑鸣主编的“外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研究丛书”之一。
《当代美欧关系史》 赵怀普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全书除总序、绪论和后记,以及参考文献之外,共8章,约45万字。
作者现为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本书全面评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欧关系。作者根据美欧关系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通过各种重大国际事件探究其发展演变的脉络和遇到的问题,并做了理论性的分析,同时对今后美欧关系的发展前景及演变趋势作了展望。作者指出,合作与冲突是贯穿当代美欧关系发展变化的一条主线。战后建立的大西洋联盟堪称世界史上迄今为止最为持久、最为成功的联盟。虽然联盟内始终都存在着冲突因素,但是在冷战格局之下,双方战略利益的根本一致决定了合作是美欧关系的主导面。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动摇了大西洋联盟的政治基础,欧盟的成立和发展也对传统的美欧权力关系格局形成了挑战。美欧关系随之进入了一个历史性和结构性调整时期,即从冷战时期以北约为支柱的大西洋联盟式的“特殊关系”向冷战后美国和欧盟之间以合作与竞争并存为基本特征的“正常关系”转变。在这种竞争与合作的复杂关系中合作仍是主导面;竞争不大可能导致传统意义上的地缘政治冲突,而将更多地体现为“合作性竞争”,其结果是美欧之间有可能形成某种“合作性均势”。
本书为“外交学院学术丛书”之一,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大使为该丛书作总序。
《文化的帝国:20世纪全球“美国化”研究》 王晓德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全书分上、下两册,除了绪论、结语、参考文献、作者发表的相关论文列表、索引和后记外,全书共9章,约91.6万字。
作者王晓德是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本书从历史的角度对全球“美国化”问题追根溯源,比较全面地展现出20世纪美国大众文化传播给世界其他文化发展带来的挑战,为研究中国“美国化”问题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相关信息资源。作者认为,在20世纪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全球“美国化”是一种越来越引人注目的现象。在20世纪发生的对世界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中,美国在其中起了举足轻重的或决定性的作用。全球的“美国化”可以说大致与这一进程同步。全球的“美国化”尽管是以美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作为后盾,但其所体现出的价值取向或观念在美国历史上并非新颖,对国内新移民的“美国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全球“美国化”的一个缩影或者说是国内“美国化”向疆域之外的延伸。美国大众文化的向外传播与现代消费社会的兴起密切相关,同时也体现了美国文化的“外向型”扩张特性。
本书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收录。
《世事如棋局局新:21世纪初中美关系的新格局》 吴心伯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除了前言、导论、结尾语及参考书目外,全书共6章,约24.1万字。
作者是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本书聚焦于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美关系,试图揭示中美关系的最新发展。作者认为,从中美关系的结构看,国际环境是塑造两国关系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经贸关系、安全关系、台湾问题则是这对关系的核心内容,而交往方式和冲突形式则是中美关系发展变化的外在体现。作者选取了中美两国在国际层面的互动、经贸关系、安全关系、台湾问题、交往方式和危机管理等为研究对象,分6章将这6个不同的侧面加以论述,以便多角度地展示中美关系的新格局。在写作过程中,作者除了利用书面文献外,还充分利用各种交流平台,对不少中美两国政府现任和前任官员及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访谈,从而丰富了本书的论述与论证。在“结尾语”中,作者对2009年至2010年的中美关系做出了评估,指出这两年的中美关系呈现出6个基本特征,即重要性提升、建设性凸显、对等性增强、全球性指向、稳定性提高、更加注重游戏规则的修改与制定。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
(卢宁 供稿)
Rachel Tang, “China's Steel Industry and Its Impact on the United States: Issues for Congres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Library of Congress, September 21, 2010, 32pages.
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钢铁业大幅扩张。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2009年中国生产了超过5.67亿吨粗钢,这一产量几乎是世界总产量的一半,是美国产量的10倍。大部分中国产的钢材都用于中国的国内需求。但是随着中国钢材产量的持续增长,产能过剩正成为中国产业政策制定者及中国之外的钢铁生产商对中国钢铁业的主要担忧。尽管产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钢铁业不是出口导向的,但是中国钢铁业的持续高产使美国的钢铁生产商担忧,一旦中国国内对钢材的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过量的中国钢材就可能会淹没全球市场。这种担忧伴随着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仍处于自2007年12月经济衰退以来的缓慢复苏之中而更加强烈。
Ken Miller, “Coping with China’s Financial 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 89, No. 4, July/August 2010.
本文作者认为,中国一直试图利用自己骤然获得的金融实力,一直在不断地积累巨大的外汇储备,并运用这些外汇储备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援助和投放优惠贷款从而获得原材料和新技术,以此提升国内经济增长及维护共产党统治的合法性。作者认为这些政策是重商主义政策,但是他承认中国在海外部署的资源与美国公司在国外的投资相比还是要小得多。由于仅仅在国际金融市场亮相10年,所以中国还需要学习实现其整体国内目标并同时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负责任的参与者的最佳途径。作者勾勒了一幅中国运用不同手段在发达经济体进行更多投资的前景。放开资本流动将使中国公司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跨境的并购和收购,使中国诞生民族品牌以拓展海外市场。人民币的可兑换将加强中国的国际金融地位,并使上海成为一大金融中心。作者认为,上述战略转变将极大地改变中国经济模式的特征,可能会引发中国国内的大动荡。
(资料来源: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 卢宁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