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核安全与地区防扩散形势”
研讨会综述
李恒阳
2012年3月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军备控制与防扩散研究中心承办的“核安全与地区防扩散形势”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宇航学会、清华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的2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与会者就首尔核安全峰会、金正日之后的朝核问题走势、当前伊朗核问题的形势进行了研讨。
一、首尔核安全峰会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目前全球核安全形势并不乐观,世界上还有大量的核材料未得到有效保护,核安保还存在严重漏洞,核恐怖主义仍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
于2012年3月25日至27日在首尔召开的核安全峰会,是继2010年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之后的第二次会议。美国大力推动核安全峰会,主要出于以下原因:第一,通过推动核安全峰会提升国际社会对核材料安全的关注度。美国担心核材料保护不当将导致核恐怖主义,而恐怖主义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结合是美国认定的最大威胁之一。通过倡议核安全峰会,美国将其首要关切转化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关切;第二,通过推动核安全峰会,确立美国设计、国际社会分担责任的核安全机制。美国希望通过推动核安全峰会,敦促各国确保其各自核材料的安全,分担防范核恐怖主义的责任,借助国际合作缓解美国的安全关切;第三,谋求推广美国的核安全观,将核裁军、核军控、防止核扩散与核安全作为一揽子问题处理;第四,以核安全峰会为平台,谋求大国间的合作,引导地区和热点问题向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
与会学者认为,加强核材料安全和反应堆安全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加强国内的核安全文化建设,同时深化与日韩等周边国家的核安全合作。核安全峰会有利于促进中美两国就核安全展开建设性合作,扩大双边利益。中国还可以借助核安全峰会宣传我国比较成功的加强核安全的举措,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倡导既要推动民用核能发展,又要加强核材料和核反应堆安全的理念。
二、金正日逝世后的朝核问题走势
与会学者认为,朝鲜发展核武器是外因和内因共同决定的,外因涉及国际环境、朝美关系、朝韩关系等方面,内因涉及国家政策等方面。由于朝鲜发展核武器的主要原因没有改变,所以在现有的国际环境下,朝鲜不愿意放弃其已经拥有的核能力;另一方面,为了维护对其有利的国内外环境,朝鲜有可能在其现有核能力不受到威胁的前提下做出某些妥协。
也有学者指出,近期美朝在第三次会谈后达成的协议是出于维持半岛局势稳定的需要。该协议对美朝均有好处。对美国来说,2012年是选举年,如果美国在朝核问题上取得进展,对奥巴马的竞选连任是有利的。对朝鲜来说,通过美朝接触,确定了金正恩在双方谈判中的地位,同时有利于国内稳定。美朝虽然达成了协议,但这并不意味着突破,因为朝鲜此前曾经作过类似的表态,朝核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
三、当前伊朗核问题的形势
与会学者认为,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去年的报告和2012年2月伊朗公布的核技术进展情况可以判断,伊朗的核技术并没有很大的突破,也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伊朗正在发展核武器。美国和以色列商讨对伊朗动武是出于政治考虑,意在向伊朗施加更大的压力。美国要从伊拉克、阿富汗撤军,撤军后美国在中东难以控制的国家只有伊朗。伊朗国内比较团结,不会出现利比亚和叙利亚那样的情况。美国更寄望于通过制裁对伊朗施加压力,限制伊朗国内的经济发展,削弱其经济实力,如有可能则推动其政权更迭。美国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会对伊朗动武。以色列也不会像其宣传的那样主动对伊朗动武。毕竟战争的代价很大,而且军事手段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伊朗核问题。
有学者指出,联合国安理会、欧盟、美国及美国的盟国都有制裁伊朗的措施,此外还有大量的防扩散措施涉及伊朗。实际上,联合国、欧盟的制裁手段都是美国发明的,是美国制裁的国际化。这些制裁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已经远远超越了防扩散的范围。美国希望通过经济制裁引发伊朗国内政治势力的变化,但实际上制裁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对于美国与伊朗在核问题上的互动,有学者指出,伊朗问题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能源安全、中东和平、防扩散和反恐等问题,但美国只想与伊朗谈核问题。美国和伊朗很难找到共同点,双方妥协的意愿也比较弱。美国不与伊朗讨论其最关切的问题,只想谈核问题,结果就容易导致谈判失败。以前美伊谈判的核心问题是,伊朗不愿意放弃其铀浓缩权利。今后,美国可能同意保留伊朗的铀浓缩权利,但加大对伊朗发展民用核能的限制。
李恒阳: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本文责任编辑:罗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