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大国关系“路向何方”?——“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与 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综述

刘 骞

  2013年9月26日,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与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举办了主题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与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来自政府、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围绕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与会者从新型大国关系内涵,新型大国关系互动的路径,以及新兴大国关系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一、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

  多数与会者认为,新型大国关系内涵的关键是围绕“新型”展开,其表述本身是针对“传统”意义而言的。传统的大国关系内涵包括了三种认识:一种是冲突难免论,认为新型大国与既成大国之间的冲突无法避免。纵观世界历史,新型大国和既成大国之间的冲突总是周期性地发生。另一种是利益受损论,强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难以调和。在西方的逻辑内,任何力量的崛起都意味着世界秩序的“重新洗牌”,其直接的结果是“一杯羹”的重新分配,这势必影响既得利益主体的利益。第三种则是界定错误论,认为在国际关系的互动中,彼此在相互认知上总是相互猜疑而难以坦诚相待。

  上海国际关系学会会长杨洁勉教授认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正是针对上述认识所给予的回应,所谓“新型的关系”就是要实现崛起者与既成者之间和平共存;所谓“新型的大国”就是要实现权力大国(power)与地位主要国(major country)之间利益的相互协调;所谓“新型”的“新”就是要实现对传统发展逻辑的突破,构建新的话语及其话语逻辑。作为一个新生的概念,新型大国关系正处在逐步发展的进程之中,既包括国际社会,特别是相关大国的现实考虑和期待,也包括从政治词汇向学术语言转换的理论建构。其核心是,要想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改变而避免导致战争和严重冲突,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必须实现共处,乃至和平换位。

  中国驻德国前大使梅兆荣总结了当代国际关系受到的三重限制,认为这决定了处理大国关系的传统方式面临着挑战:其一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存在使得大国之间如果发生战争将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其二是经济全球化使得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这意味着彼此间利益相互交织,谁都无法在冲突中单方面得利。其三就是当今世界面临着很多全球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无法由一个国家单靠自己的力量来应对,必须要和国际社会或者借助国际社会其他力量共同解决。基于此,梅大使认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实质在于“新思维”,这不仅意味着要突破传统国际关系中以意识形态及零和利益的判断标准,还要在实践中设定“新目标”,即放弃零和,寻找共赢;运用“新手段”,即不要对抗要合作;找到“新方向”,即淡化差异求共性。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夏立平教授认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并非仅仅是针对传统大国关系的静态化表述,其中还包括着一种动态意义的塑造,体现的是一种对国家良性互动的倡导,对促进全球各国利益共同发展的呼吁和对增进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期盼。他提出,新兴大国关系的内涵凝结于四个“稳定”之中:第一,良性互动的稳定。大国关系必须要实现动态稳定,而这必须要建立在良性互动基础之上。第二,综合性的稳定。大国关系形成的稳定不是单向的,而必须是综合性的。就中美关系而言,在构建中美战略稳定关系中,核武器虽然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全部。经济因素甚至是更重要的因素。第三,非对称性的稳定,尽管都是大国,但是不同的大国在不同的领域,其实力对比是不对称的。第四,危机的稳定,当前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并不意味着危机的发生不可避免,但在如何应对方面,新型大国关系就要求大国间互动应该抛弃冷战思维,促成一种相互尊重、平等互谅、相互信任的氛围和习惯,同时要形成协商与合作的完善机制和平台,构建危机稳定的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强调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解应该体现信任、责任和尊重,信任就是要通过沟通机制的建立,减少误解;责任则是要从公共物品的提供出发,体现担当;而尊重还要求站在文明的高度,选择包容。

  二、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模式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教授认为,当今世界的一体化趋势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源稀缺与国家利己的本质,各国都面对着本国深层次的发展难题,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主体仍然是那些力图首先实现本国利益的国家。他认为,各国寻求发展而进行的不同尝试的经验可以相互借鉴,而这正是促使新型大国关系发展的动力源泉。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俞正樑认为,以零和博弈为主的传统大国关系已经被突破,国家利益的私利性尽管存在,但在何种程度上实现这种私利已经存在共识,这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就是要不冲突、不对抗,主观没有恶意、客观要理性,防止一种无端的战略猜疑,视其他大国为敌人,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同时要强调理性的处理方式,对矛盾和分歧要通过对话合作而不是对抗冲突的方式,加以妥善处理。这至少表明,最低的层次是要求主观善意和客观善意的统一;第二是相互尊重,不冲突不对抗是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一个起点,但关键点还是要解决目前大国关系的症结,那就是任何国家不能把其基本价值观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强加给其他国家,解决的办法就是要包容、理性,多点尊重,多一点换位思考,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第三是合作共赢。这是新型大国关系的不竭的动力和终极目标。这要求大国必须放弃旧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要兼顾对方的利益,各方都能从交往合作中受益受惠,不能单方面受惠,更不能搞一己利益最大化,所以要不断挖掘合作共赢的潜力及其实现的条件和途径。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教授认为,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实质上是要应对一种由于国家间相互位置和实力的互换引发的心态落差,在这个构建过程中,崛起中大国不仅仅要“安抚”原有大国,还意味着自己要清楚地认识和定位自我所处的位置。而作为崛起国的代表,中国在谋求既成大国接纳自己的同时,还必须能够做到准确的自我定位与安抚原来大国。

  三、新型大国关系发展趋势的分析

  与会者普遍认为,中国提出新型大国关系主要是针对世界上其他大国对中国在世界格局中地位的变化表现出的无所适从和担忧。面对这种情形,与其寄希望于世界大国主动改变自己对中国发展的不适应,不如中国自己以积极的姿态面对世界大国对中国发展所处的“心理适应期”。对此,夏立平教授强调,要想实现中国提出新型大国关系“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不仅是要靠理想主义,还要以现实为依据,从构建中美之间新型的战略稳定关系出发。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副院长高兰教授认为,新型大国关系的提出,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一个话语权的争夺,而在这样的争夺中,中国开始占据了话语权的优势地位,但是,中国还是地区大国,这种现实和自我认知要求中国必须要在话语上兼顾作为“超级大国”的美方的感受。

  对于新兴大国关系的发展趋势,与会学者从两种角度进行了分析,一种是“发展挑战说”,另一种是“发展机遇说”。从“发展挑战”的角度,与会学者认为,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主要建立在中国单向的对外认知与判断上,具有主观主义的特征,一方面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被界定为消除既成大国对中国发展担忧的一种“缓释剂”,这就将目前的既成大国都主观地置于对立面,然后再加以说服,这实质上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发展预设了障碍。而另一方面,新型大国关系的发展仍然面临利益协调的难题。同济大学特聘教授辜学武老师认为,不冲突、不对抗和相互尊重是一种基本姿态,所突出的几乎是最低要求,仍然难以引领“在合作共赢中各方对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的良性追逐”。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目标应该是力图达到一种均匀,把利润、合作的成就比较均匀的划分出来,这是一个最大的挑战。

  从“发展机遇”的角度,有学者认为,以冲突和对抗为中心的传统大国关系正在瓦解,并且这种瓦解并不是暂时的,而是从历史惯性上的消除。上海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金应忠教授认为,结盟、分裂和对抗并不是处理大国关系的唯一选择,也不是不可避免的选择。他认为,走出传统大国关系的历史惯性需要摆脱两大传统观念的束缚:一个是“如何分配世界财富还是如何增值世界财富?”另一个则是“大国关系的发展趋势是权力转移还是权力相互扶持?”在他看来,全球问题突显和世界的相互依赖要求大国间能够理性的分配财富,同时也必须创造出更多的新财富;而新科技革命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权力的概念也添加了新的内涵,这意味着权力面临不再只是转移和交替的情形,权力可以直接被创造,并且实质上权力一直都是可以被创造的。这就自然跳出了权力分配的困境,摆脱了权力只能转移的历史宿命。这些变化无疑为中国提出新型大国关系的发展前景提供了机遇。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杨剑研究员通过对数字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分析,揭示了在网络世界的新型空间中,关于全球网络治理与数字外交的问题,以及新型大国关系在网络空间的实践。他认为,从经济发展周期看,现在是强技术国家的创新处于减缓期,对相对弱的技术国家而言,则意味着技术扩散期的到来,即新技术很容易向中国、韩国等相对弱的技术国家扩散,中国面临机遇。最后是美国在网络空间中寻找伙伴,推广价值观,制定规范,防止挑战,这是美国很明确的网络战略,中国需要应对。

(本文责任编辑:魏红霞)




岁末寄语

  又值岁末,《美国研究》至今已走过了27个春秋。感谢广大读者、作者多年来对本刊的一贯支持和帮助。

  在即将过去的2013年里,本刊继续坚持既定的办刊宗旨,在持续关注美国政治、社会、经济、外交、军事、科技、文化、历史、艺术以及思潮等各领域变化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一些重大现实问题的探讨,如美国对外战略及政策调整、网络安全与国家间关系、美国围绕干细胞研究的道德和政治争议等。刊发的相关文章,获得了读者的好评;其中一些文章被多种刊物转载,数篇文章获得各类优秀论文奖。

  2013年,本刊成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为适应国内学术研究的发展,根据读者、作者及本刊评审专家和多位编委的建议,本刊拟自2014年起改为双月刊,以扩大刊物容量。双月刊办刊宗旨、栏目设置、开本等不变,每年双月月中出版,每期128页,定价15元。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会继续努力改进编辑工作,全力办好双月刊。期望新的双月刊继续得到我们的读者和作者的大力支持。